·分別載於《領導科學》雜誌、《初中生》雜誌和《內蒙古日報》;《文山日報》。
·請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超哥的隨筆」加以關注。
板蕩識忠臣
□鄭玉超
範鑫和岑文本都是唐朝有名的忠臣,和魏徵一樣敢於直言。李世民登基甫始,面臨內憂外亂,內部有李淵時代那些元老重臣需要安撫,忠於李建成、李元吉的餘黨需要剿滅招降;外部以頡利為首的西域諸雄趁他立足未穩,不斷挑起邊界紛爭。
公元626年,李世民剛登基沒幾天,頡利大舉來犯。面對在機動作戰和突擊能力上佔絕對優勢的強敵,李世民猶豫不決,戰無疑自尋死路,和則自取其辱。老臣封德彝力主決戰,文武百官紛紛贊同,但長史範鑫卻提出傾大唐國庫勸敵退兵,這種建議的實質無異投降,遭到眾官員強烈攻訐。
小小長史敢出此言,顯然出乎李世民意料,讓他在公眾面前大失顏面,他大罵範鑫寡廉鮮恥。但身為最高統治者,李世民還是懂了範鑫的良苦用心:不暫時屈服將是生靈塗炭。最終力排眾議,採納了範鑫的建議。大廈將傾之際,正是範鑫不合群的逆耳之言,挽救了唐朝。
頡利犯邊讓另一直臣也出現在李世民的視線裡,那就是史館編撰岑文本。決定議和後,李世民擔心這一段屈辱被載入史冊,為他添上汙點,便私下讓岑文本略去不寫,卻遭到當面回絕。岑認為身為史官就該如實記錄歷史,並以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而取得最終勝利的歷史事件,勸諫李世民知恥後勇、勵精圖治。正是岑文本的肺腑之言,讓李世民「心有戚戚」,對他後來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他養精蓄銳、砥礪進取,為唐王朝最終戰勝頡利提供了可能。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在狼煙四起、危機四伏中,李世民做到辨識良臣、知人善任實屬不易,對駁他面子、直言無忌的範鑫和岑文本,不是棄而不用,而是大膽提拔,把力挽狂瀾、救國於危難之際的範鑫擢升為兵部侍郎,將明析利弊、如實記載歷史的岑文本任命為秘書郎,此舉更是難能可貴。
先後載於河南省《領導科學》雜誌(2007年第12期),以《李世民與兩個直臣》文名刊發;湖南省《初中生》雜誌(2008年第32期),感謝編輯江牙子先生;《內蒙古日報》(2008年10月14日)。
(外一篇)
女排,永遠的驕傲
□鄭玉超
女排小組賽中,中國隊以2:3負於「鐵榔頭」郎平執教的美國隊。這樣的結局讓人潸然淚下。
有人開始驚詫和指責了:女排不該輸!但他們卻不懂,在強手如雲的競技場上,本來有勝就有負,有輸就有贏,才讓體壇更加驚險刺激,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女排曾達到「五連冠」的輝煌顛峰,她讓我們無比自豪和驕傲,女排精神至今仍在激勵著國人,頑強拼搏,永不言棄。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中有人太在乎勝利,太看重金牌,敗不得,輸不起。看到一次比賽失敗了,指責和批評聲就不自覺的流露出來,卻忘記了女排姑娘們曾給我們帶來的許許多多的精彩與感動。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儘是坦途,不可能儘是鮮花。又為什麼總要苛求女排場場必勝,次次成功呢?此前,女排姑娘們也曾揮汗如雨,也曾嘔心瀝血。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失敗只證明了運動場的競技法則,沒有永恆的第一,有勝利就會有失敗。失敗了,那是因為我們與別人還有差距,還需要繼續拼搏,還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通往奪金的徵程中,女排還要面對更多的艱難險阻。中國隊雖然負於美國,但女排姑娘們仍然是好樣的!和過去一樣,女排姑娘們依然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榜樣!她們需要鼓勵和掌聲,需要理解和支持。在比賽中才會腰板挺得更直,面對強手不畏懼,不膽怯,戰得頑強,贏得精彩!
淡忘過去的失敗,記住曾經的精彩!多一點寬容,多一點掌聲。
載於雲南省《文山日報》(2008年08月24日)。
更多文章敬請點擊:
鄭玉超│讓你猜猜我是誰(小小說 下)
鄭玉超│讓你猜猜我是誰(小小說 上)
鄭玉超│五月槐花香(同題散文 外一篇)
鄭玉超│小蝸牛的使命(寓言 外一篇)
鄭玉超│棋痴(小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