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紛紛當媽了,可惜只進化了一半

2020-08-03 和毛利午餐

最近上豆瓣,發現刷到的育兒話題越來越多了。一開始我有點奇怪,最近幾年已經不再豆瓣記錄看過的書和電影,只是單純用來查閱,大數據還是看出來我已婚已育的身份?後來明白了,豆瓣青年,也都紛紛結婚生小孩,步入人生新曆程。

想想哈利波特都人到四十,青春果然一晃而過,以前再文藝,再青春熱血,沸騰燃燒,以夢為馬,醉酒當歌,現在都要老老實實從基層育兒開始,小孩是最能令人迅速清醒,觸摸現實的利器。

文藝青年紛紛當媽了,可惜只進化了一半


豆瓣上有一則分享是這樣的,一家大人,爸爸媽媽奶奶,帶著一個小孩到廣場上玩。孩子還小,兩歲不到點,屬於能聽懂話又不太能表達的時候。小孩玩得很開心,但是爸爸提議回去吃飯,孩子當然不開心,開始大哭大鬧。奶奶的角色是,為了先回去吃飯,極盡哄騙之事,讓小孩先回去,承諾等下還會下來玩。

這時親媽開始不爽了,這都幾點了,等下怎麼可能下來玩,這種哄騙式育兒法她一百個看不慣。中途路過小賣部,哭鬧的小孩提出要買冰棍,奶奶妥協了,親媽又不高興,小孩能說啥就給啥嗎?再說吃了冰棍還吃不吃飯了?

在大人的僵持中,小孩越鬧越厲害,幾乎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她就是想在外面玩,就是想吃冰棍,一個哭鬧的小孩,足以讓三個大人都崩潰。爸爸終於忍不住了,舉手就想揍小孩,她憑什麼這麼頑劣?親媽看到這種場景,一下就哭了。

看到這個地方,我真是忍不住拍一下大腿,文藝女青年當媽,也太軟弱了。

這件事外人看起來很簡單,兩歲幼兒會經歷第一個叛逆期,這是人類成長史上第一次開始出現強烈的自主意識,標誌著從一個什麼事都要靠大人的嬰兒,像幼兒的第一次轉變。她不聽話,哭鬧,都是要長大嘛。

我兒子這麼大的時候,每天晚上你說要帶他出門,他就說,不要出門!這事處理起來相當簡單,每次假裝說,啊,今天就不出門了吧。他一定會脖子一歪說:我要出門!你想帶他往東走,故意說成去西邊行不行,他為了反對而反對,二話不說只往東走。

他想站在你的對立面,來證明他已經不是一個小嬰兒,能自己做主了。

文藝青年紛紛當媽了,可惜只進化了一半


可惜的是,文藝型母親不是沒想到這點,是她情急之下給忘了,她最主要的問題,是要解決育兒上誰說了算的問題。只要小孩奶奶堅持的,她就想反對。小孩奶奶哄騙小孩,她覺得沒道理,小孩奶奶覺得吃個冰棍無所謂,她一定要堅持,必須給孩子做規矩。

所有文藝型母親,大概都跟我一樣,多少看過幾本育兒書,堅信自己是科學育兒的先進代表,只有書上寫的才是對的。

理想和現實的困境是,你懂了很多道理,卻還是要靠上一輩帶小孩,後者才不管什麼科學育兒,她只想走條省事的捷徑。小孩想看電視,那就看啊,誰家小孩不看?想吃冰棍,那就吃啊,每天吃一根又不會怎麼樣。只要不哭不鬧,帶著輕鬆就行了。

你不喜歡這種育兒方法,你畢竟讀過書,受過高等教育,關鍵你沒有足夠的錢,來擺脫這種中國家庭理所當然的照顧。

豆瓣上糾結的文藝母親,逐漸演化成了兩種,一種是承認自己帶不好小孩,把小孩全權委託給爸媽照看,讓他們去憂愁吧,等長大了能跟父母對話了,自己再接手。我關注一位高學歷媽媽,痛快寫了自己不成功的育兒經歷後,被人追著罵了很久,說這樣的媽媽根本不配做媽媽,既然你做了母親,就要負起現實的責任。

不過她小孩長大後,竟然上豆瓣回覆說,我現在挺好的。外公外婆帶大,也很不錯啊。

我養了七年小孩後,發現養育這件事,的確要放棄執念,你看一些育兒書,能了解小孩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會內心這麼堵,覺得自己怎麼生了個孽障。其實人類生長發育的經歷就是如此,但育兒書並不能幫助我養出一個我想要的小孩,小孩有他自己的人生,怎麼可能讓你隨便捏呢?

文藝青年紛紛當媽了,可惜只進化了一半


另一種是自己帶著小孩,但終日覺得痛苦。這種痛苦有時來自精神上,為什麼小孩哭鬧個不停,讓自己沒法休息?有時來自經濟上,為什麼我都這麼累了,根本沒人看到我的付出,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文藝女青年以前特別看不上世面上那些俗辣女子,後者講究彩禮,在乎老公為自己付出多少,生了小孩如果婆婆不幫忙,氣得想罵老公家祖宗十八代。以前覺得這種女人特別俗,後來生了小孩才發現,啊,生活很現實的,以前做的夢根本不算數。

俗女人生完小孩,倒都活得挺好的,不像文藝女青年,要經歷從天上掉下來的噩夢。

這一種文藝女青年怎麼辦?

我以前總是信口雌黃說,孩子不要給老人帶,就像你看不慣上一輩的生活習慣一樣,你看他們帶孩子更難受。可說得容易,也沒有多少人真的翻身做了主人。

中國的女人,很少活到足夠獨立自主,三十多歲才去生小孩。多半被人催著催著,也就順水推舟。

這時候看了二十本育兒書又有什麼用?

你只能算是進化了一半,頭腦武裝好了,但還遠不能身體力行。倒不如頭腦沒武裝,起碼不用痛苦,就樂呵呵看著外婆奶奶忙裡忙外,自己偷偷慶幸,啊,幸虧我不用管,還可以跟個小姑娘一樣隨便出去玩。

然而做不到啊,於是跟大哭大鬧的小孩一樣,承受著想要長大帶來的撕心裂肺的巨痛。


文藝青年紛紛當媽了,可惜只進化了一半

文/毛利

公眾號/和毛利午餐

一位剛正不阿且嫵媚動人的專欄女作家,新書《全職爸爸》已上線。本號旨在推動人類情感發育,前世欠你的500次回眸,現在一併還給你!歡迎關注 ^_^

相關焦點

  • CSGO中的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
    在遊戲中,我們可以把各種各樣的玩家分為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當然,很多玩家會兼具三種青年的操作,並且三種玩家的操作並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之分,本文並不絕對,僅供娛樂。三種青年打字的區別關於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最早來源於豆瓣上的一個活動帖,大家紛紛分享了關於三種青年的對比。
  • 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專訪秦昊:我壓根不是一個文藝青年
    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寫滿故事的眼神,低沉磁性的聲音,了無痕跡的演技,秦昊的文藝屬性渾然天成,從王小帥到婁燁,從張藝謀到陳凱歌,他是文藝名導心中的愛將。奇妙的是,觀眾並沒有審美疲勞,反而期待著他的下一個角色,因為他所塑造的人物總是恰到好處又是那麼與眾不同。
  • 文藝青年這種病,得好好治
    沒事兒就擺出一副思考狀的樣子,不是吾故意為之,而是由內而發……於是別人就叫你——文藝青年,於是就沾沾自喜了。畢業後忙成狗,不過「文藝青年」的標籤還在,空了看看文學書,拍照不忘凹造型,畫畫為了發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外表夠酷看著夠文藝。我和大多數文藝青年一樣,成了裝逼扯範兒的代名詞。
  • 杜甫《望嶽》:如何做一名真正的文藝青年
    作為一位真正的文藝青年,這當然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當代人習慣於將某位詩人的作品名作為其簡稱。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北宋王洙輯有杜甫詩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因而我們習慣於叫杜工部。同樣,唐肅宗年間,王維曾任尚書右丞,所以我們稱之為王右丞。
  • 你是文藝青年,還是……
    吃貨青年文藝青年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嘴和胃,必須有一個在咀嚼,有一個在消化。吃貨青年文藝青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嚮往的地方。這個地方必吃的美食我早已查好。吃貨青年文藝青年帶上相機拍遍漳浦每個角落。
  • 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青年
    關於文藝青年的討論卡卡:阿鋒,你是我的文藝男神,好奇你有沒有什麼文藝的事兒?阿鋒:當一個詞形成一個標籤的時候,這個詞已經被異化了。就是說你用什麼去歸類一個人的時候,意義就變化了。你說的沒錯,我覺得我是個徹頭徹尾的文藝青年,但我所謂的文藝青年不是看了什麼書,什麼電影,我覺得應該是一個人理解世界的方式。
  • 內涵段子:老班長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可惜了
    現在想想,有點可惜,老班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2、廠裡打籃球聯賽,教練讓我把眼鏡摘了,不然很危險!我摘了眼鏡,剛上場,我看到多了一個籃球在場上!我指著那籃球喊:誰多放了籃球在場上?絆倒人咋辦?教練趕緊把眼鏡遞給我:你別嚷嚷!那是裁判的光頭,他蹲那繫鞋帶呢!快把眼鏡戴上!3、我是送外賣的!今天接一個名叫小仙女的單!
  • 文藝青年到底在找什麼?
    因為文藝青年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尋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歸屬從來不是他們所擔心的問題。 此時的花迷茫了,失落的文藝女青年開始流落法國街頭。這註定是要發生一段故事才會告終的,於是,花遇見了法國建築工人馬修。馬修用暴力手段佔有了花,花起初是感覺受到了侮辱,但是慢慢的她卻對馬修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
  • 韓寒新片「賣文藝」 男星讀詩「秒殺」文藝女青年
    ——江河(陳柏霖飾)  為你讀詩 「秒殺」文藝女青年  很多人認為寫劇本的趕不上寫小說的文藝,寫小說的比不上寫詩歌的文藝。道理很簡單:「通俗」的反義詞就是「深刻」。  為了塑造文青「必修片」的形象,韓寒也儘可能地把電影與詩歌搭上邊。不僅他親自填詞的《平凡之路》和《後會無期》兩首電影音樂充滿詩情畫意,影片主演也開始「讀詩」。
  • 搞笑漫畫:文藝青年、2B青年、普通青年的區別
    今天我們講的是:搞笑漫畫:文藝青年、2B青年、普通青年的區別!想必小夥伴們在生活中,肯定都能遇到很多各地各樣的人,每個人說話、辦事的方式都不相同,所以人分成了好幾類,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不同青年是如何辦事的。
  • 文藝青年,英文怎麼說?
    更多精彩,微信公眾號搜索「華爾街英語」 凡是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人 都可稱作文藝青年 比如一些歷史上的大文豪 後來文藝青年的用法發生變化 指拒絕隨大流 標誌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與品味的青年 所以 外國人眼中的 文青 是這個樣子的 ∨
  • 崔崗藝術村發起人謝澤:合肥的文藝青年已經不夠用了
    不安於只做一件事,跨界是自然而然的。」謝澤坦言學設計出身的自己在做一些「建築室內外包括景觀的設計」,如果做藝術展自然而然就成了策展人,「新的藝術介入生活,藝術和生活是親兄弟嘛,現在全民都是攝影師。身份界定不重要,首先要養活自己和家人,然後再奢談造福別人,活著都是相互溫暖嘛。我所有的身份都集中在文化和視覺藝術,所做的事都是相互衍生和相通的,一個合格的所謂視覺藝術家或者說設計師,應該可以兼任這些。
  • 重拾「文藝青年」這個字眼
    ▼「文藝青年」這個字眼,在我自己的詞語體系中也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就像大多數事物一樣,被越多人使用,就存在越多被誤讀、失去本真意義的可能。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們終於成功地把「文藝青年」改裝成了一個損人、罵人的貶義詞。為躲避這種浪潮和鋒芒,我這些年敘事時,便用「讀書的人」來指代自己本來要表達的「文藝青年」那個主體。
  • 酷艾英語視頻:普通青年文藝青年XX青年
    酷艾英語視頻:普通青年文藝青年XX青年 2014-02-13 14:03 來源:新東方 作者:
  • 「文藝青年」馬雲發微博稱「要釋放自我」盤點馬雲的文藝時刻
    馬雲稱,自己內心深處原來一直活著一個「愛玩的文藝青年」,要給他一個機會釋放自我,同時為下半輩子找個就業方向。「銳圖」攝影師這幾年在現場記錄了馬雲多次展示「文藝青年」的時刻,特意用圖片盤點一次馬雲的「文藝時刻」。(圖片來源:銳圖)本周,馬雲接連登上科技和「娛樂」榜雙熱搜,因為他在杭州雲棲音樂節上連唱4首歌曲,引發現場尖叫連連,網友也掀起熱議,有網友稱一名靈魂歌手被創業耽誤成了首富。
  • 無印良品人設崩塌,文藝青年的情懷如何安放?
    這兩天,一則質檢新聞牽動著文藝青年的心。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11件不合格家具中竟然有6件來自MUJI無印良品!6/11是個什麼概念,就是這次抽檢超過一半的不合格家具都來自無印良品。仔細一看,這6件不合格家具,除了一件是因為耐磨性問題之外,有5件的主要問題都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
  • 文藝青年、斜槓青年、佛系青年……你最適合哪個稱呼?
    恰逢青年節,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些和青年有關的英文表達。 文藝青年 「文藝」 在漢語裡原指 「文學和藝術」 literature and art,此外還指撰述和寫作方面的學問
  • 文藝青年必用 10款個性攝影軟體推薦
    文藝是種態度,儘管它某些方面已經被玩壞。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熱愛文藝的心。它是門學問,做文藝是低調而沉悶的。《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云:「有隱於知理者,有隱於文藝者。」大抵就是這樣的情緒。我們亦可以學學復興,肯定人的價值和能力,培養一種幸福的求實精神,這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 尋找最美蘇杭文藝青年的創酷雅韻之旅
    那麼什麼樣的蘇杭才能稱得上是最美,不同的人眼中的「最美」也不盡相同,文藝青年眼中的最美蘇杭是這樣的……其實我們平日裡也並非文藝青年,只是關於蘇杭,江南美景、水鄉情懷、古色古香是以前的各類遊記中出現最多的字眼,原本我們也想從這個角度出發,畢竟蘇杭的特色就是這些,不過當我們拿到雪佛蘭全新創酷這款車後,我們決定改變主意了。不走尋常路,這是年輕人的專屬標籤,也是創酷這款車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 他曾是弗格森看好的球員,可惜爵爺的預言只對了一半!
    可惜的是,弗格森只說對了一半,25歲的確是林加德的高光期,可惜高光期只有那麼一年。在索爾斯克亞來到曼聯之後,他重用了林加德,在索爾斯克亞前期,林加德的表現也非常不錯,可惜進入2019年 之後,林加德的表現就直線下降,沒人知道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不知道他為何下滑的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