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已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榮昌生物製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昌生物」)啟動公開招股,擬全球發行7653.7萬股H股,發行價區間為50.30至52.10港元,股票代碼為9995.HK。榮昌生物公開招股第一天,獲得熱烈追捧,顯示了專業投資機構對這家創新生物藥公司發展前景的強勁信心。
榮昌生物淵源於內地知名藥企榮昌製藥,聯手國家知名生物藥物專家、同濟大學教授房健民創設。2008年以來榮昌生物一直致力於研發針對新的靶點、具有創新設計及極具潛力的生物藥,公司研發管線聚焦自身免疫、腫瘤科和眼科疾病三大領域。目前,公司旗下紅斑狼瘡藥物泰它西普(RC18)已處於商業化前夜,預計將於今年內取得上市批准;抗體偶聯(ADC)新藥Disitamab Vedotin(RC48)於今年8月獲中國藥監局接納治療胃癌適應症上市申請及納入優先評審。
如同當下不少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明星股」,榮昌生物也是參照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上市的公司。儘管目前尚處於持續研發投入狀態,但榮昌生物自創設以來尤其是近兩三年,獲得全球各路資本持續關注和投資。
藥企名門聯手頂尖科學家
眾所周知,生物創新藥是當下新藥研發領域「皇冠上的寶石」,早在1997年,產出過「榮昌肛泰」、「甜夢」等王牌中成藥產品的榮昌製藥,就在國內率先進入生物新藥創製領域,並於2005年成功研發出抗腫瘤一類生物新藥。2008年,榮昌製藥攜手留美科學家房健民教授設立榮昌生物,進一步加碼生物創新藥物的研發創製及產業化。
被媒體喻為「獵藥人」的房健民教授,是國內恢復高考後的第二批大學生。上世紀90年代初,他曾赴加拿大攻讀博士學位,後又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多年科學研究生涯中,房健民教授不僅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PNAS、Cancer Research等國際頂尖雜誌,還曾在美國創立了進行新藥早期研發的公司,並發明和設計了創新藥「康柏西普」分子。
「成立榮昌生物的初衷是做創新藥,開發first in class和best in class藥物,因此我們的立項策略始終是圍繞創新展開的」,房健民教授曾談到。
在房健民教授領銜下,榮昌生物來自海內外的頂尖專家團隊建立起抗體和融合蛋白、ADC和雙抗三大技術平臺,目前研發管線中涵蓋10餘個抗體類生物一類新藥,有5款處於不同臨床開發階段的候選藥物,其已經或正進行逾30項臨床試驗,涵蓋17種適應症,這將促成公司在未來幾年穩步推進商業化。
目前,榮昌生物研發管線中進展最快的3個創新藥分別是泰它西普(RC18)、Disitamab Vedotin(RC48)、RC28,分別主要對應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胃癌(GC)/尿路上皮癌(UC)、溼性老年性黃斑變性(AMD)等適應症。上述3個創新藥中,前兩者已經在國內遞交了上市申請,並納入了優先審批。
豪華資本陣容加持
就商業層面而言,生物創新藥研發「高收益高風險」特徵顯著,榮昌生物在創立早期,其研發投入主要來源於控股股東榮昌製藥及相關附屬公司,近年來,隨著榮昌生物多個研發管線取得決定性突破,榮昌生物獲得了各類專業投資機構的持續關注和投資。
榮昌生物招股書及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底以來,榮昌生物已成功完成多輪融資,公司估值一路走高。2017年12月,榮昌製藥(其後股權平移至榮昌生物)宣布成功完成十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此次融資由深創投、國投創業、太盟投資集團(PAG)、龍磐投資、國投創合聯合領投,以及華泰大健康基金、山東吉富創投、國中創投、魯信創投、中泰匯銀共同出資。
2019年12月,榮昌生物從榮昌製藥分拆重組,此後公司獲太盟投資等機構投資約9000萬人民幣。
2020年3月,榮昌生物再次宣布完成超過1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禮來亞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和清池資本(Lake Bleu Capital)領投,維梧資本(Vivo)、建峖實業投資(Janchor Partners)、奧博資本(OrbiMed)、Hudson Bay Capital等國際著名投資機構及公司原有投資人共同參與投資。
榮昌生物本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富達國際、貝萊德、奧博資本、高瓴資本、禮來亞洲基金、清池資本、Cormorant、RBC、GIC、維梧資本、Hudson Bay Capital、Matthews、Janchor、Octagon、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中國生物製藥、易方達、
新華資本19家各類專業投資機構赫然在列。
這其中,既包括歐美老牌長線基金,也包括生物醫藥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還包括國內一流的產業資本,以及全球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一直以來,這些機構不僅被視為資本市場上「最聰明的錢」,其獨到的眼光、專業性以及長期主義的堅持,也使得這些機構的投資標的中屢屢有「獨角獸」誕生。
創新藥「牛市」助推「明星股」
「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已經形成對中國高質量醫藥健康企業的強烈關注,而且這一意願還會不斷強化」,前述港交所生物科技股相關報告指出:「香港交易所開闢了一條全新途徑來有效滿足中國醫藥健康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這也是全球投資者布局極具吸引力的中國醫藥健康投資版塊的獨一平臺。」
目前國際主要的證券市場已經逐步建立了適用於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的證券市場規則,包括證券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融資渠道,也助力創新型醫藥企業實現由小到大、由虧損到有盈利,只至逐漸發揮其爆炸式增長的潛能。
過去兩年來,參照第18A章登陸港交所的創新藥企受到各類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其中重要一條原因,即在於生物創新藥相較化學藥物有著極高的壁壘,無論是前期高科技含量、高投入的特點,還是後期高技術門檻的生產工藝,都使得此類公司擁有更有效的「護城河」,這也意味著創新藥產品一旦實現商業化後將獲得豐厚持久的回報。
市場數據顯示,儘管今年資本市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但今年所有參照第18A章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均獲得超額認購,其中幾家甚至獲得個人投資者1000餘倍的超額認購。在此背景下,即將在港上市的榮昌生物,憑藉其潛力巨大、布局完善的研發管線,以及穩步推進的商業化進程,也有望成為創新藥板塊的又一支「明星股」。
而展望榮昌生物的經營表現,目前其進度最快的核心產品之一泰它西普(RC18)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度獲批上市,這也意味著公司將很快擁有一個在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創新藥產品。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生物藥市場銷售收益為8億美元,並有望在2030年高速增長至132億美元。
Disitamab Vedotin(RC48)是我國首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的自主研發的抗體-藥物偶聯(ADC)新藥。Disitamab Vedotin(RC48)具有療效高、安全性好、在HER2高低表達實體瘤均有療效的特點。Disitamab Vedotin(RC48)現已開展多個臨床試驗,其中胃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三個適應症的臨床試驗進展最快。在美國,Disitamab Vedotin(RC48)已經遞交了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並授予孤兒藥資格,預計2021年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2020年9月,Disitamab Vedotin(RC48)治療尿路上皮癌獲得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成為極少幾個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的中國原創藥之一。
值得注意的還有,目前全球暢銷的生物藥物主要集中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而過往中國批准的1類新藥主要集中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領域,管線布局與國際大勢契合的榮昌生物,無疑也將獲得專業投資機構更多的關注。
當下,無論是A股科創板還是H股,近年來對創新藥企的估值已經從傳統仿製藥PE為主的估值方法,轉變為在研管線的DCF(現金流量貼現法)方法,不僅獲得專業投資機構的廣泛認可,亦被越來越多的中小投資者所接受。這也意味著,隨著旗下多個創新藥在未來陸續商業化,榮昌生物將有望很快在二級市場上獲得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