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腫瘤醫院介入科主任牛惠敏:從事介入治療40年 為肝癌患者帶...

2020-12-25 瀟湘晨報

牛惠敏主任(右一)在進行手術

今年32歲的許先生獲得命運轉機,一年前他查出肝癌晚期,經海南省腫瘤醫院介入科主任牛惠敏精心治療,如今病情好轉。經了解,牛惠敏從事介入治療40年,有3萬多例介入手術經驗,給很多肝癌患者帶去了希望。

男子身體不適 一查竟是肝癌晚期

許先生是儋州市那大鎮人。去年5月初,他感覺身體不適,在當地醫院檢查時,發現右肝葉有一個22釐米的巨大腫塊,病理檢測結果為惡性肝腫瘤,且已是晚期。

半個月後,經當地醫院醫生推薦,許先生抱著一線希望,到海南省腫瘤醫院找牛惠敏看病。「患者當時已出現肺部轉移,呼吸困難,全身浮腫,連陰囊都腫得像吹足的氣球。」牛惠敏和團隊經過全面檢查評估後,決定為許先生實施肝癌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是在現代化的醫學影像引導下,通過微導管技術,進行疾病診斷和精確治療的新興學科。隨著數字減影、微導管等新技術的出現,肝腫瘤介入治療發展更加迅速。省腫瘤醫院引進的DSA(數字減影)設備,通過血管造影,能高清度顯示從頭到腳人體全部大小血管圖像和腫瘤的供血動脈,為肝癌介入治療創造了技術條件。

「患者許先生的情況,比較適合做介入治療。」牛惠敏表示。

經過一年治療 給他帶去希望

手術中,許先生的肝腫瘤供血路徑清晰顯示在手術屏中,牛主任利用頭髮絲粗細的微導管,找到腫瘤的供血動脈,將栓塞劑精確的分別注入數十條微小血管內,閉塞腫瘤的供血動脈,切斷腫瘤營養源,讓腫瘤「餓死」。在栓塞腫瘤「供應鏈」的同時灌注抗癌藥,讓藥物沉積在腫瘤血管內緩慢釋放,達到長時間、高濃度殺滅癌細胞目的。

許先生接受介入治療第二周,病情開始好轉,腹水消失,肝功能改善。隨後,許先生又接受了2次介入栓塞治療,切斷了腫瘤營養源。在閉塞腫瘤供血血管的同時,又進行了射頻消融治療,對栓塞以後殘存的活性肝癌細胞進行清除。在此基礎上,多管齊下,結合國際先進的靶向和免疫藥物,進行了組合治療。

一年後(2020年5月中旬),許先生第3次複查,腫瘤標誌物接近正常人標準,肝腫瘤由原來的22cm縮小到5cm,PECT檢測腫瘤已被滅活,肝功能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

從事介入治療40年 給肝癌患者帶去希望

我國是肝癌發病大國,肝癌一經發現,很多病人就已失去了手術治療機會。「由於介入技術的臨床應用,使得肝癌治療獲得了革命性的進步。」牛惠敏表示,從事介入治療40年,通過綜合介入治療,給很多肝癌患者帶去了希望,其中有的患者重新獲得手術根治機會,有得患者甚至達到臨床治癒,還有的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說到腫瘤治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手術、化療、放療,其實介入治療也是一種很重要治療手段,但我們許多人對介入治療這種方法還不甚了解,什麼叫介入治療?什麼樣的患者適合介入治療?對腫瘤患者來說,介入治療有哪些特點和優勢?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 麗玲訪名醫丨王東東:介入治療為腫瘤患者打開一扇窗
    西方有一句諺語: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時,一定會再為你打開一扇窗。腫瘤介入治療就是給腫瘤患者打開一扇窗。 什麼是腫瘤介入治療?這在很多患者眼裡都是很陌生的詞彙。MDT,通俗地解釋就是多學科協作;而腫瘤介入治療就是介入腫瘤外科和內科之間的治療方式。這兩個方向目前在國際醫療舞臺上正大行其道。臨床統計,至少30%的重大疾病需要多學科協作才能完成治療,而惡性腫瘤多數發現已是中晚期,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這個時候怎麼辦?腫瘤介入治療彌補了這一缺憾,讓這一部分惡性腫瘤患者也能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 精準導向解難題——走進市二醫院腫瘤微創介入科
    株洲新聞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李建輝 周劍波)株洲市二醫院作為株洲市腫瘤醫院,承擔著株洲市防癌抗癌的重任,守護著株洲百姓的健康。那麼這裡腫瘤治療有什麼特色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株洲市二醫院特色專科——腫瘤微創介入科。
  •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攜波士頓科學共建肝癌放射介入治療中心
    上海2019年11月6日 /美通社/ --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與波士頓科學公司(NYSE:BSX),在此間於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簽約合作,宣布將引進全球首款放射性玻璃微球 -- TheraSphere Y-90放射粒子,打造以此為主要治療方案的肝癌放射介入治療中心。
  • 早期肝癌患者 消融治療效果更好
    核心提示: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彩虹橋腫瘤消融患者教育之家」的活動上,超聲波科主任謝曉燕教授表示,目前消融治療在肝癌、腎癌、甲狀腺癌上效果最為明顯,尤其是治療小於3cm的肝癌寫入肝癌治療指南,可獲得與手術切除相同的遠期生存率。
  • 廣醫二院腫瘤介入診療規範化培訓中心掛牌
    尤其適合於晚期腫瘤患者、多發轉移患者或腫瘤較大患者,通過分次逐步殺滅腫瘤,大大減輕了患者痛苦。微創介入治療技術推動了腫瘤治療的發展,是未來疾病治療的趨勢。患者李先生(化名)就是一個體化綜合治療的成功案例。42歲時(2005年),李先生因為肝右葉4公分肝癌就診。入院後朱康順教授團隊的治療計劃是「灌+堵」結合(肝動脈化療栓塞),2周後「燒」(射頻消融)。
  • 小科普:肝癌的介入治療有哪些?
    肝癌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發生於肝臟部位的惡性腫瘤,但是本病的發病原因還沒有完全清楚,考慮肝癌的發病與平時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以及合併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肝癌早期一般沒有比較明顯的症狀,當出現症狀的時候大部分患者已經比較嚴重了,對於肝癌的中晚期的治療手段有很多,但是以介入治療作為首選。
  • ...介入、腫瘤介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中山醫院
    葛均波透露,成立後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將全面覆蓋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腫瘤介入和綜合介入五大介入學科分支,並形成各自的研究團隊,以泛血管理論為指導,構建介入創新技術平臺。」力爭2021年底,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將建立以本中心為引領的全國性介入治療協同研究網絡單位500家以上;開發並推廣20-30項心血管及腫瘤介入新技術;研究制定10項以上國際水平的臨床實踐指南或行業標準;轉化5-10項創新介入器械。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引導下進行非直視下診療的新學科,是與內科、外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也是心臟、血管、腫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療手段之一。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在廣州召開
    核心提示:很長一段時間,對於腫瘤的治療,都是以手術切除、放化療等大面積破壞性治療為主,不但會在身上留下醒目的疤痕,還可能出現術中併發症或毒副作用,讓腫瘤患者「苦不堪言」,基於對患者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尊重,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開始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 江蘇省腫瘤醫院率先開展了亞洲首例Calypso磁導航肝癌SBRT放射治療
    北京2019年8月27日 /美通社/ -- 近期,江蘇省腫瘤醫院率先採用瓦裡安Calypso電磁定位系統實時定位腫瘤,為一位肝癌復發患者進行了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該名患者2012年被確診為肝癌晚期,接受了多次介入治療和射頻消融後,6年間病情穩定,2019年3月複查時發現一個新的腫瘤病灶。經過多科會診後,江蘇省腫瘤醫院何俠主任團隊決定採用Calypso, 在這名患者腫瘤周圍植入三枚17G軟組織磁導航信標,在患者擺位及治療過程中持續並實時對腫瘤位置進行監測,確保射束始終投照在目標上。
  • 肝癌介入治療專題六:介入治療後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導語:肝癌介入治療的各種方法,已經和各位病友都介紹過了,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介入治療術後不良反應及注意要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介入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 局部穿刺傷部位出血 術後傷口處局部出血多見於術後24小時內,主要表現為穿刺傷口周圍的血腫及瘀斑。對於行股動脈穿刺的患者,需要進行穿刺部位的壓迫,術後下肢制動,禁止彎曲。
  • 預防加介入,為肝臟撐起「保護傘」
    【專家簡介】  謝印法,男,主任醫師,現任山東省腫瘤醫院外科十病區主任。主要從事肝癌及常見腫瘤的介入治療,能熟練完成各種腫瘤TAI\TAE的介入。掌握膽管、食管及腸道支架治療。腫瘤的急症介入。省內率先開展經皮穿刺肝癌門靜脈癌栓治療。
  • 灌、堵、燒、照,介入治療的這些「武器」你了解多少?
    事實上,你還應該知道和內外科並列的第三大臨床科室——微創介入科。11月6—8日,廣州介入論壇舉辦,論壇包括腫瘤介入、血管介入、神經介入、非血管介入、消融、粒子植入、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新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等前沿熱點領域;參會專家團隊超300人,涵蓋介入醫學、影像醫學、血管外科、肝膽外科、心胸外科、呼吸內科、神經內外科、腫瘤學、護理學、影像技術等各個學科的國內知名專家。
  • 介入+全程管理 顯著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
    風雲一甲子,築夢六十年,在抗癌路上,江蘇省腫瘤醫院與患者一路同行。在醫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際,記者將帶領讀者深入走進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各個科室,帶您從患者真實故事裡,一起感受在先進醫療技術呵護下頑強的生命力量。
  • 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的故事
    他,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自1999年付朝軍擔任放射科主任以來,他採用介入療法,成功實施肝癌TACE術、肺癌BAI術和腰間盤突出症髓核切吸術以及肝血管瘤硬化術、大咯血時支氣管動脈栓塞術、部分脾動脈栓塞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
  • 三月羊城 相約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CCIO2018暨18屆中國腫瘤介入大會、第19屆國際冷凍治療大會、2018廣東省介入年會」將於 2018年3月30日-4月1日在廣州舉行。  本次大會主題是「技術臨床 規範發展 合作提高」。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於3月舉行
    介入治療不僅可以挽救中晚期腫瘤患者生命,緩解他們的病情,針對早期腫瘤病人,可達到根治的效果。        為了推動腫瘤介入治療的學科建設,落實腫瘤微創與介入治療技術的規範化管理,總結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數據、新經驗,推廣新技術、新產品。
  • 32歲「老B肝」患晚期肝癌,醫生一個小針眼就完成微創介入手術
    ●全球每年約60萬人死於肝癌,其中近一半在中國●研究表明: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80%的肝癌患者有B肝病毒感染史●第十六屆中國腫瘤微創治療大會、第十九屆中國腫瘤消融治療大會、第二屆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介入治療專業委員會在長沙召開32歲的陳先生患B肝多年
  • 海南省腫瘤醫院在全省率先開展癌痛患者自控鎮痛技術
    張志春主任指導患者使用電子鎮痛泵 1月14日,來自樂東縣的符先生,在海南省腫瘤醫院疼痛科施行了電子泵持續自控鎮痛技術後,折磨他近1個多月的疼痛之苦
  • 香港治療肝癌最好的醫院:香港港安腫瘤中心入選五大優勢
    香港港安腫瘤中心(司徒拔道)源自香港港安醫院,始創於1964年,是香港大型綜合私家醫院,由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管理,也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170家醫院之一,致力為腫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和護理服務。通過海外醫療平臺的幫助,朱先生來到香港港安腫瘤中心問診,香港肝癌醫生表示國內影像並不清晰,影響治療方案的判斷,安排朱先生重新做了海外針對肝癌的專項檢查--C-11 PET-CT(目前內地醫院沒有)。  精準的檢查才能確認病情的實際情況,是有效治療中晚期肝癌的前提。作為香港治療肝癌最好的醫院,香港港安腫瘤中心可以為病人提供肝癌專項C-11 PET-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