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美·豐收樂」播下食育「種子」

2020-12-13 中國安全食品網

植物種子連連看、用石磨磨豆漿、挑起竹簍運土豆、剝玉米大比拼……為在少年兒童中弘揚勞動精神,日前,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中國兒童中心、全國少年兒童「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和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共同發起的全國少年兒童「勞動美·豐收樂」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中國兒童中心舉行。

在主辦方的精心策劃下,此次活動內容豐富,體驗感十足。農作物科普講座、農作物產品展示、兒童趣味遊戲、科學小實驗等活動,吸引了大批兒童和家長前來參與。

此次活動得到了多家企業的積極支持,例如愛綠洲公司通過科普活動教孩子如何變廢為寶,中海油配餐服務公司用形象的膳食寶塔模型來告訴孩子們如何合理膳食,童育食安公司將科普和體驗相結合,講解了有機食品的相關營養知識等。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付靜彬表示,未來研究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活動,把食育「種子」種在娃娃心裡。

王薇 攝

《中國食品報》(2020年10月28日 01版)

(責編:顧雨霏)

相關焦點

  • 感受勞動之美 收穫豐收之樂
    昨天,「勞動美 豐收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舉行。本報記者 谷嶽 攝在田間地頭上感受勞動之美,在播種採摘中收穫豐收之樂。昨天,我市走進多個勞動教育基地,圍繞「勞動美豐收樂」這一主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 中小學生感受勞動之美 收穫豐收之樂
    昨天,「勞動美 豐收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舉行。在田間地頭上感受勞動之美,在播種採摘中收穫豐收之樂。昨天,我市走進多個勞動教育基地,圍繞「勞動美 豐收樂」這一主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 「勞動美 豐收樂」主題公益活動來襲!亮點搶先看
    「勞動美 豐收樂」主題公益活動來襲!在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下,一場全國少年兒童「勞動美·豐收樂」主題公益活動來了。(2)自製豐收宴:組織兒童體驗磨豆漿,享受豐收成果。
  • 食育——快樂的勞動教育
    食育——快樂的勞動教育 2020-04-09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播下一顆勞動的種子!九龍街道穆村小學開展「家務勞動我參與」主題...
    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道理。穆村小學從引導學生參與家務勞動入手開展了系列勞動教育活動。
  • 第四實驗幼兒園:多彩食育 守護健康
    本著對更好生命品質的追求,該園積極開發幼兒「食育」課程(飲食教育課程),以食育維護幼兒最真感受,守護孩子「吃」的幸福。    「食育」課程倡導通過種植、處理、烹飪、選購等多種趣味體驗活動,幫助幼兒獲得食的知識和選擇食的能力,並使其初步形成珍惜、環保的飲食情感,同時積極延伸到藝術想像力等美學涵養的薰陶中,逐步形成飲食藝術,最終養成終身受益的健康飲食文化與飲食行為。
  • 幼兒食育 樂字當先
    摘要:食育是一種飲食行為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食育是對幼兒進行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和飲食衛生安全等營養知識的傳授。在幼兒食育教育中,應當寓教於樂,「樂」字當先。
  • 天府萬家灣分園因地制宜,為幼兒創造勞動種植體驗課程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傳承已久的美好品德,古往今來,從娃娃抓起的勞動教育也在不斷地深入人心。勞動教育並非是單純地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引導孩子身體力行地感受勞動之美,更對孩子的三觀塑造大有裨益。,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園「樂耕田園課程」體系,與陽光農場、自然角、農莊活動全方位融合,讓幼兒在多元體驗式耕種活動中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 因「食育」自然教育同農莊天然關聯,不得不知的「食育」四層境界
    正如庖丁解牛的故事中,貴族文惠君居然在血淋淋的宰牛活動中,發現了庖丁「以無厚入有間,遊刃有餘」的刀法之美,他認為這種美完全可以媲美高雅的「桑林之舞」和「鹹池之樂」。所以,食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孩子們回到生活本身,發現無所不在的美,把平常的一日三餐,都變成舌尖和美的享受。
  • 詩詞探索發現:芒種(忙種)下的農民艱辛、快樂和對豐收的期望!
    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但是農民年復一年都是這樣勞作,所以範成大感嘆「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農人即使往年收成不好,但是每到農時仍然播下種子,不只是一種堅守,也是播下了希望,中國很多節日風俗都是跟豐收、期盼豐收、祝福來年豐收、慶賀豐收、對來年收穫充滿希望相關。
  • 「食育」要從娃娃抓起
    □錢夙偉「應將『食育』放在與『德智體美』同等重要的位置。」2018年7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宗耕合作,牽頭組織「中科院食育研究團隊」,兩年來在全國若干地區中小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食育」活動。
  • 給孩子們播下一顆「英雄」的種子
    【誠信清鎮 志願湖城】給孩子們播下一顆「英雄」的種子9月9日,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習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深入宣傳一線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事跡,講述抗疫一線感人故事,以疫情防控典型事跡,進一步加強教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 詞中表現的豐收之樂,不是直筆抒發,而是在質樸的敘寫中自然流露
    「五月黃雲全覆地」,開頭即以鮮明色彩突顯了豐收大背景。以「雲」為喻,不僅顯得田野寬廣無垠,且給人以麥子堆積翻滾之感,「覆」之前加上「全」字,把麥子的長勢、大面積的豐收,寫得形象生動。下文寫的一切,都是在這背景下發生的。
  • 「美術進校園」,播下美術希望的種子!
    為進一步推動「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項目在我市廣泛開展,近期,許昌市文聯發動全市文藝界積極開展「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許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種子計劃』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許昌市美協負責人講話)「美術進校園」,播下美術希望的種子!
  • 喜迎豐收,勞動育人——平頂山市四中舉行慶豐收系列活動
    16日上午,四中勞動教育基地中經歷了6月播種,數月養護的玉米迎來了盼望已久的豐收,在四中政教處的組織下,當初親手埋下種子的高二同學們列好隊伍辛苦了40分鐘後,一車的勞動成果被運往學校空閒場地中準備晾曬,再過幾天,它們就將出現在學校餐桌上由全校師生共同品嘗了。
  • 給孩子播下夢想的種子
    出門之後,我的心情還是有些焦慮,走在路上,我心中那些埋怨的話總想衝出口,突然想到前兩天聽田秀英老師說起過,她從來沒有給孩子種下芝麻粒大小的怨恨的種子,雖然她的兒子被燒得傷殘,但她一直給兒子播種的是夢想,是積極的信念。
  • 中國藍小記者特訓營:跨越山海的食育研學之旅
    來自全省各地的60名中國藍小記者,在食話食育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次跨越山海的食育研學之旅。在老師的指導下,將米飯和其他食材一起,製作成好吃又好看的手鞠球壽司。原本只能被淘汰的剩食,搖身一變成為美食,讓孩子們大呼驚喜。小記者呂馬睿說:「我今天是第一次做壽司,雖然有時候做失敗了,但我還是會給它加工,讓他變成功。」
  • 自然教育同農場、農產品天然關聯,莊主們必知的「食育」四境界
    正如庖丁解牛的故事中,貴族文惠君居然在血淋淋的宰牛活動中,發現了庖丁「以無厚入有間,遊刃有餘」的刀法之美,他認為這種美完全可以媲美高雅的「桑林之舞」和「鹹池之樂」。 所以,食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孩子們回到生活本身,發現無所不在的美,把平常的一日三餐,都變成舌尖和美的享受。
  • 在少兒心中播下紅色種子
    「6歲之前,是孩子行為習慣及心智的養成關鍵期,在幼兒階段給孩子播下紅色種子,可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香坊區人武部政委馬宏偉介紹,「百連百園牽手國防教育系列活動」自暑期啟動,由區人武部牽頭,邀請駐區103個連隊與區屬103所幼兒園結成對子,讓戰士們走進幼兒園助教,邀請孩子們到部隊體驗軍營生活。
  • 食育丨從新冠肺炎看中小學食育
    中小學食育是一種集營養健康知識傳授、食品安全意識培育、良好飲食習慣培養和飲食文化傳統傳承等功能於一體的融合教育,也是引領青少年追求美好生活、感恩萬事萬物和敬畏生命等價值的「大思政」教育。顯然,中小學食育既包含體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五育的內容,也是實施「五育」、實現中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途徑。中小學食育與「五育」之間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