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學體系

2021-02-08 版畫學會

文/許欲曉

 西安美術學院版畫教學始於上世紀 60 年代,歷經半個多世紀幾代教師們的辛勤耕耘,已發展成為版種齊全、設備先進、師資合理,在國內具有相當實力的版畫教學實體,並成功搭建起以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創作與研究為一體的全面科學教學結構。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在延續嚴肅的學術精神、嚴謹的教學傳統的同時積極拓展與創新,產生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成果,建設起為國內同行公認的、國內先進的版畫教學實驗室,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的藝術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以及國家級特色專業。


工作室場景圖

  版畫系現行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經由多年的持續建設與學術積澱而成。目前,版畫系設置了三個專業研究方向,涵蓋版畫主體形態、創作觀念、版畫技能等綜合內容。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繪畫本體語言,在材料綜合、探索教學模式的創新等方面呈現著多元的教學格局。2011 年我院本科教育實施「1+3」教學模式。一年級學生由造型藝術部統一負責對學生進行通識造型基礎訓練;二年級學生經雙向選擇進入各個學術方向工作室。課程設置包含以繪畫基礎和版畫基礎為主的主幹課程、實習課程、選修課程、畢業創作及畢業論文。版畫系實行的是工作室制,以工作室為核心,以實驗室為支撐的教學思路。現系設置有四個工作室,第一、二工作室都以版畫為主要研究方向,但在學術上的側重點不同:第一工作室以傳統版種教學為基礎,積極拓展版畫表現語言;第二工作室在版畫語言訓練的基礎上延伸綜合材料及綜合表現手段。第三工作室是插畫專業方向,利用傳統版畫與傳統插畫同源關係,借圖像與文本互動的方式進行插畫教學。2013 年又新增了第四工作室,以版畫公共應用為專業方向,主要是以數碼技術為依託,當代視覺藝術理論為支撐進行 數位化版畫創作 。四個工作室各配有2-3 位專業老師,每個工作室的發展都在同一教學平臺上,資源共享 , 循序漸進。


楊鋒教授在版畫實驗室印製作品

  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在整合優質教學資源的同時創新教學模式,構架起了專業理論與實驗技藝並重、技能訓練與藝術創作並舉、社會實踐與課堂教學並行、傳統研究與文化創新為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現版畫系有四個實驗室,分別為三版實驗室、綜合版實驗室、絲網實驗室及木板實驗室。工作室的教學方向與實驗室研究實踐相結合的模式有力地推進了課程的改革,一批內容新穎、特色鮮明的新設課程極大地豐富了版畫系的教學體系,其中尤以文化考察課程最受學生歡迎。文化考察課程圍繞三個教學方向展開教學,一、周、秦、漢、唐專題歷史文化考察。如:課題「漢唐人物造型的分析比較」,首先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彭德、周曉陸、陳真三位教授分別做專題課堂講座,然後再將課堂移至文化點現場進行實物摹寫,有針對性的開展兩個時期的造型特徵的分析與比較。二、民俗文化考察。如:課題「貴州民俗文化考察」,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建築、服飾、禮儀等幾個不同角度入手,開展實地考察教學,並以拓印、攝影、繪畫、訪談的形式應對不同專題。課程彙編《貴州民俗考察圖錄》,並在當地舉辦考察專題展覽,大大加強了學生從生活體驗到藝術創作的綜合素質。三、民間美術考察。如:課題「朱仙鎮木版年畫考」,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歷史形成、發展過程、風格特徵。收集、整理部分原版及作品樣本,存檔至版畫系民間美術陳列室,最後邀請朱仙鎮民間木版年畫傳承人進入課堂,進行傳統木版刻制與印刷演示。這種一進一出式的教學,促進了學生對於民間美術深入了解與借鑑,在促進教學方面成效顯著。


許欲曉 《面面相覷》綜合版 41cmX90cm 2013年


劉益春《你自己的定義1-4》絲網

  近年來,版畫系在教學實踐與探索上,不斷拓展教學領域,注重版畫材料和激發的綜合應用,專門開設了綜合材料版畫技法教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主張教師角色轉換,教師集畫家、技工為一體,教師的創作與學生的作業一起進入實驗室,共同完成創作和教學。綜合材料版畫技法教學共設 4 門課程:1. 金剛砂技法、2. 木版凸凹印技法、3. 實物拼貼製版技法、4. 脫膠版畫技法。具體的實施方法是 ①強制性課題進入教室,如陌生材料的應用,圖象資料拼合等。使學生在控制中產生新鮮感。②技法學習與創意結合,讓學生各種觀念、形式、臨時性的動意有充分發揮的可能性。③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個性所展示的藝術趣味,並在理論上支持、提供有關資訊。這些課程極大的豐富了版畫的表現手段,此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


潘旭《毛布底兒》每雙約28x25x9cm 布面實物印刷製作 2010年

周仲銘《又敘鐵橋下的戀人》展覽現場

  版畫系通過舉辦各類主題創作與展覽,為師生提供更多的藝術視角和展示平臺。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並重,因地制宜開展解放區木刻專題項目,項目分組、分階段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資料收集、文獻整理、考察報告撰寫、繪編「解放區木刻年表」、舉行「解放區木刻專題展」、出版《解放區木刻文獻集》。此項目與版畫系師生們切身有關,課題是對版畫史的全面梳理,課程形式也促使版畫史的學習,從課堂概念講授延伸至實地考察體驗,教學方法也由死板變為鮮活。


陶加祥《你好!-20131》石版 39X50.5cm  2013年


生活的橫截面2

  版畫系注重國際交流,與國外教育領域、學術領域、藝術領域建立起廣泛、深入、常態的合作交流機制。一方面,通過舉辦國際版畫工作室交流活動促進不同文化和不同美術教育背景下的版畫藝術交流;另一方面,通過開設客座教授工作室的辦法,直接聘請國內外的版畫藝術家、專家及學者作為版畫系客座教授進行常態教學,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和課程包括:


姚志輝《鄭和的船》100X40cm 2013


《花朵NO.8》 絲網 42.1X35cm


《靜思二》套色木刻 42×60cm

  張保琪(美國)教授講授的《色彩現象》是基於美國藝術家、教育家約瑟夫 . 阿爾博斯的色彩現象研究著作《interacting of color》為教材而設計的課程。課程核心是考察色彩的相互作用,即觀看色彩之間發生了什麼,從而從視覺上驗證客觀事實與主觀感受之間的落差。教學由一系列小課題組成,使學生在實驗和觀察中領悟色彩規律,提高色彩敏銳度和組織色彩語言的能力,特別是版畫創作的色彩應用方面,此課程有了教學的針對性。


楊璐  石版


張春霞《初夏之二》 綜合材料版畫 2013年8月

  邁克·坎普森(澳大利亞)教授講授的《銅版技法課》是以《變化、變化、變化》為課題,對一張銅版作品分成三個階段來製作,每一階段都會在原有技法的基礎上添加新的技法,畫面也由原有的想法延伸為另一個想法,把這三個階段的畫面分別進行印刷,也就由這一張銅版產生出三張不同的畫面來。學生在信馬由韁的圖像遊戲中,不僅掌握了豐富的銅版技法,更對銅版的可塑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即:只要這塊銅版沒有被完全腐蝕掉,就還有繼續作畫的可能性。其實這也不佌為一種創作方法的傳授。


李巍《面·相》石版 147×81cm 2013年 


索婧雅《填空》105x90cm  綜合材料版畫  2013

 「圖像·文本·創作書」是第三工作室的特色主幹課程,課程由法國第八大學葉欣教授、法國著名獨立連環畫家吉拜、漢學家夏扶荷教授和本系教師周仲銘一併主持,圍繞圖文互證的教學內容,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攝影與繪畫作品解析,避開已有概念的作品分析,使用文字直觀描述可視可見的圖片信息,發掘圖文間暗藏的真實性。第二階段是圖文創作實踐,教學中首先要求每位學生設立一個趣事命題,再以抽籤的方式交換命題,互寫文字腳本,最後由命題者本人依據腳本創作連環畫。這樣的教學手段使得圖像與文字的衝突關係,直接轉換成藝術作品。


柏發《感受大漢》脫膠版畫 78x137cm 2013年7月


商昌榮《記錄的錯判1》50x65cm 石版 2013

  曾千之(挪威)教授,講授的《石版畫技法》課程拓展了石版畫技法語言的形式使傳統的表現手段變得更為多樣和豐富。在引入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引進了歐洲先進的機器設備和工具材料使西安美術學院的石版畫創作和教學條件得到進一步完善並使之與國際同時。


李鵬鵬《出頭鳥兒》套色木刻 75×108cm 2013


李秋實《「生之笙」之三》40x55cm 綜合材料版畫 2013年

  歐沃 . 波特(德國)教授與揚起教授講授的《創作教學》是以課題形式展開的一次課程,圍繞一個命題,舉辦展覽,出版一本畫冊、舉行一個教學研討會。歐沃 . 波特的課題為《這裡和現在》課程圍繞創作中的「空間」和「時間」問題而展開,從多種角度開發了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而揚起教授的課程《文件傳達》則貫徹了德國自由藝術的創作理念,提倡個人一時的甦醒,注重觀念的自由表達,教學強調平等、互動。作品的形態不受平面、空間、繪畫及裝置的限制體現了自由藝術的精神實質。


殷朋朋《今古論壇》146x80cm 綜合材料版畫 2011


周有斌《高原之二》綜合材料版畫 75X120cm 2012

  張興 ( 英國 ) 老師講授的《實驗藝術課程》注重當代藝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此次課程以展覽的形式完成使學生對藝術創作的整體過程有了一次較為全面的體驗。主要講解當代國際上活躍的藝術家的創作特點,讓學生及時了解國際藝術動態。形式上要求學生使用多種媒介表現,在創作方向上鼓勵個性語言及對現實生活的近距離關注。


  版畫系除參與國外展覽,如挪威東西部美協巡展、塞爾維亞版畫展等,積極推進國際間藝術交流活動的同時,也積極開展國內的合作交流活動。如 2012 年舉辦思想的力量:解放區木刻文獻展、個性與空間:中奧當代版畫展、2013 年舉辦了 20 世紀中國著名版畫家修軍藝術回顧展(1925—1994)等。為了促進國內高等美術院校版畫創作和交流,我系將於2014 年舉辦第十二屆全國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年會。此次年會的主題為「傳統符號的當代應用「。把傳統符號轉化為具有學術精神與內在品格的作品,以理性的思維去挖掘傳統文化。

  以上的創新實踐帶來了豐富的教學成果,近年來我系師生作品多次遠赴美國、法國、挪威、德國等地舉辦巡迴展;自 2005 年以來系裡指導的學生版畫作品多次在全國性學術展覽上獲獎。   


2013西安國際版畫工作室海報

 西安美術學院定於 2013 年 10 月舉辦「2013 ·西安第三屆國際版畫工作室」。此次活動是一項版畫學術層面上的國際性對話,活動仍保留上兩屆國際版畫工作室交流的形式,以現場製作版畫的方式表達藝術觀點 , 以集結作品出版畫冊的方式展示跨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狀態 ,最後以舉辦展覽與觀眾互動、交流為全部內容。參加活動的藝術家均來自與西安美術學院有著友好交流合作關係的國外知名藝術院校和機構。此項交流活動有利於促進國際院校間版畫教學經驗的交流,通過各國版畫專業教師間的交流與互動,提升各自院校的版畫教學水平。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開幕

啟動儀式


歡迎關注

中國版畫學會

微信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西安美術學院專業基礎素描教學
    西安美術學院是國內八所重點美術院校之一,作為中國西北唯一一所高等專業美術學院,擁有美術學、設計藝術學、藝術評論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 西安美術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展開幕
    6月10日上午,西安美術學院2018屆「時空留痕——未來見」本科畢業作品展在學院弘美廣場開幕。出席開幕式的有陝西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鍵,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資深評估專家於德宏,鹹陽師範學院院長方明,西安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家春、院長郭線廬、黨委副書記任曉峰、副院長賀榮敏、姜怡翔、李四軍、宋曉峰、紀委書記李翔宇、總會計師王楚秦、黨委委員、組織部長楊孝龍等嘉賓以及學院各教學單位、機關處室負責人,專業教師、國外專家、社會團體、多家媒體機構和2018屆全體本科畢業生,
  • 西安美術學院是這樣邁向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的!
    西安美術學院-王子云藝術獎由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辦,為鼓勵青年學生學習和繼承王子云先生獻身中國雕塑藝術研究事業的崇高精神,實踐與理論研究並重的能力培養,開闊學術視野,勇於探索創新,刻苦鑽研專業技巧,提高學生對雕塑藝術創作、研究以及獨立思考學術問題的能力,為出人才出作品出學術成果起到促進作用
  •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藝術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作品(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高向陽國畫花卉藝術作品:梅(國畫系1977級)魯迅美術學院,是中國八大美術學院之一,學院現有瀋陽和大連兩大校區。
  • 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第三屆版畫雙年展暨學術論壇舉辦
    2020年10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版畫聯盟主辦,國際版畫研究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承辦的「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第三屆版畫雙年展暨學術論壇」開幕式、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版畫研究院的成立揭牌儀式在中央美術學院電教學術報告廳舉辦。
  • 造型藝術學院版畫系舉辦四川美術學院8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2020年10月28日14:00,「春華秋實——造型藝術學院版畫系校友論壇」暨版畫系校友聯盟啟動儀式在版畫系絲網工作室開展。此次校友論壇由版畫系副主任舒莎教授主持。誠邀眾多不同年代、不同職業的校友共敘川美情、共話版畫未來。版畫系不同年代的老教授,畢業生齊聚一堂,活動中共同探討版畫對於個人成長的意義,吸引了版畫系各個年級的同學前來參加學習。
  • 西安美術學院:2020年文化課分數線分析,400分夠衝刺校考了
    西安美術學院建校於1949年,是我國創建最早的八大美院之一,也是八大美院中實力靠前的,美術學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為A(僅次於國美、央美),設計學為B+,藝術學理論為B,在中國畫花鳥方面國內頂尖。西安美術學院2021年本科校考方式1.美術學類、設計學類、雕塑專業:以統考成績劃線+校考考生須參加省級「美術學與設計學類」省統考,且成績達到西美按省劃定的報考線方可報名參加校考。
  • 藝考盤點:全國八大美術學院及優勢學科
    學院現設有造型學院、中國畫學院、設計學院、建築學院、人文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六個專業學院。學院以其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思考中國美術發展的全局,把握和引領中國美術教育的教學實踐和學術建構,引導中國美術教育的進程,成為中國美術院校的代表。
  • 天津美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天津美術網訊 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的「版上行—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將於12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將展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17位藝術家的百餘幅作品,為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最新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單色版畫的藝術特點,結合材料與製作方法,創作一幅生動有趣的單色版畫。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感受其肌理美、印痕美與層次美,並在藝術實踐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單色版畫的創作樂趣,激發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提高自身審美趣味。
  • 藝考生的福音,12個分院45個系中國美術學院報考專業解析
    一、中國美術學院面向全國美術藝考生招生12個二級學院45個專業系情況1.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國內最為完善的民族書畫藝術的教學體系和專業構架,憑藉深厚的歷史底蘊,學科優勢與學院力量,以鮮明的學科特色,優秀的學術群體,嚴謹的治學方法和篤行的治藝精神成為當代國內中國畫與書法高等教育領域的標杆
  • 弘時清華考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考研近三年考研真題解析
    代大權教授,1954年生於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繪畫系原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曾獲中國美術金彩獎金獎、中國版畫「魯迅」獎、全國版畫展金獎、全軍美展一等獎等;作品曾被美國波特蘭博物館、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等收藏。
  • 2017·藝術季 | 西安美術學院第七屆研究生學術月
    課程方式採用講授、討論、演講和展示教學方式。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教授,博導。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委員。陝西省教學名師。在北京、香港、韓國等地舉辦個展,作品曾參加美國、德國、新加坡及中國臺灣、上海、山東、西安等地群展。出版民間美術專著6部,個人畫冊1部。
  • 中國美術學院各院系詳細介紹
    學院具有目前國內最為完善的民族書畫藝術的教學體系和專業構架,憑藉深厚的歷史底蘊,學科優勢與學院力量,以鮮明的學科特色,優秀的學術群體,嚴謹的治學方法和篤行的治藝精神成為當代國內中國畫與書法高等教育領域的標杆,是中國美術學院構建中國視覺文化優質特色學科群和當代新東方學文化中心的元本基石。
  • 九大美院王牌特色專業:清華美術學院設計學類第一
    中央美術學院 :藝術氛圍濃厚,歷史悠久,純藝術 古典 王牌專業:造型學院(油畫), 雕塑 ,建築(國內唯一一所通過建築學評估的美術院校)專業全國排名:油畫國內第一 專業所在地區:北京望京校區學院以其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思考中國美術發展的全局,把握和引領中國美術教育的教學實踐和學術建構,引導中國美術教育的進程
  •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動畫系畢業展——插畫類作品展示
    插畫畢業展搶先看 畢業生聯訪 vol.01 畢業生聯訪 vol.02▸南京藝術學院: 2020美術學院插畫系 畢業生聯訪 2020插畫與漫畫▸西安美術學院 版畫系第三工作室本期Hiiibrand將為大家分享2020年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動畫系畢業設計——插畫類作品展示。
  • 中國九大美術學院!你的實力能夠上哪幾所?
    中央美術學院是前身是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49年11月,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合併,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的前身是成立於1938年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立美術學院,毛澤東主席題寫院名。1950年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央美術學院。
  • 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對印版畫》教學設計
    本課所學的對印版畫就是其中比較易於操作、容易激發兒童學習熱情的版畫種類之一。本課是對應中的年級的兒童特點和製作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製作方法,不拘一格,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製作,發揮想像力,提高動手製作能力,並充分體驗印製的樂趣,鍛鍊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 關於「九大美院」與獨立學院等,美術類考生究竟該如何填報?
    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49年11月,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合併,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的前身是成立於1938年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立美術學院,毛澤東主席題寫院名。1950年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央美術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各系介紹之——「美術系」
    美術系現有教職員工43人,專任教師35人,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22人,助教8人,專任教師分別來自天津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中南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山東藝術學院、西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燕山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山西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多所專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