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程派旦角傳承者?遲小秋、張火丁和劉桂娟?

2020-12-19 何人不起故園情

遲小秋,張火丁,劉桂娟都是程派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也都是被觀眾認可的五小程旦,要說誰最正宗,我們首先看看三位的從藝經歷!

張火丁師從趙榮琛,是趙老晚年的弟子,也是現在最火的程派傳人,張火丁從藝也很挫折,剛開始並沒有考上戲校,作為借讀生辛辛苦苦的學了幾年戲,後來被組織推薦給了趙榮琛,而火丁內斂的性格也被趙榮琛所喜愛,成了趙榮琛的關門弟子。在學習程派上,張火丁下了很大的功夫,師父去世後,也不斷的向其它名家學戲,新豔秋,王吟秋,李薔華程派五老她都問過藝 ,火丁的唱和舞都是很不錯的,也正是她刻苦鑽研的態度才成就她的現在!

遲小秋師從王吟秋,也是根據自己的天賦被王吟秋發現從而收為弟子,遲小秋和王老學了很多年戲,所以大部分的程派戲她基本都會,像紅拂傳這樣的傳統戲只能看見遲小秋演了,其它的程派傳人並沒看見上演過。現在的遲小秋也和江新蓉在學,但隨著遲的年齡越來越大,她乾旦的發聲方式越發的感覺到悶。無論如何,希望她能上演更多等的傳統程派戲給戲迷朋友們!

劉桂娟我們都知道是李世濟的弟子,也是跟了李世濟很多年,但她的特點就是亮,典型的亮嗓程派,但她的很多戲聽了之後都感覺還不錯,本來程派傳人中亮嗓的就不多,劉桂娟的「亮」也就難能可貴了!但她頻頻的在影視圈和綜藝節目中的出現被很多戲迷詬病,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個性不同,這也是一個程派的宣傳方式不是嘛!

請各位看題主的問題是誰最正宗?單就遲、張、劉三人來講,遲小秋師從王吟秋,王吟秋為程祖唯一弟子,這一脈絕對稱得上正宗,只不過遲小秋學程派絕對是學的乾旦的發聲方法,以至於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有些吃力,但畢竟功底在,是程派最正宗的傳承者;

張火丁師從趙榮琛,趙榮琛沒在程祖跟前學過幾天戲,大多以函授為主,所以到了火丁這程派有點不同,但因為張自身的努力以及現在年輕人的審美,使張火丁非常之火,但如果仔細去聽和對比就會發現,張火丁的唱大多習自程祖晚年的唱腔,不夠亮,也太悶;

劉桂娟師從李世濟,李世濟雖為程祖義女,但在程派唱腔上進行了適合女性發聲的改革,這極大的促進了程派的發展,但是也讓程派聽起來沒那么正宗了!

以上三位都是程派的優秀傳人,也都是正宗的程派傳人,每個也都有看家的劇目,火丁的白蛇傳,小秋的紅拂傳,桂娟的陳三兩都是自己代表劇目,但程門恩怨頗多,在二代弟子中爭議就很大,別說三代了,不管爭議多大,對於我們觀眾戲迷們,只要好好欣賞自己喜歡的戲和演員不就行了,不是嘛?

熱愛生活,熱愛戲曲,熱愛文化,歡迎每個人的留言,喜歡作者的可以關注一下哦!

相關焦點

  • 現在京劇程派的代表人物是不是劉桂娟?
    如果說現在程派代表人物是在程派三代弟子中選擇的話,劉桂娟充其量算是代表人物之一,通常我們認為程派三代弟子中唱的比較好的有五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小程旦,分別是李海燕、張火丁、遲小秋、李佩紅、劉桂娟。但是貌似現在最活躍的就是張火丁、遲小秋和劉桂娟了,李海燕和李佩紅現在好像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她們一個任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一個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演出的機會大大減少。李海燕和李佩紅暫時就不說了,現在程派若要在三代弟子中選擇代表人物的話,應該能選上張火丁、遲小秋和劉桂娟這三位。
  • 國家一級演員劉桂娟近照,多次登上央視春晚,如今53歲低調幸福
    她是我國著名京劇演員,曾在河南臺《梨園春》欄目擔當專業評委而廣受好評,在2001年央視春晚上,她還和郭達,蔡明等合作小品《紅娘》而深受觀眾喜愛,她就是著名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劉桂娟。相信喜歡京劇等朋友對劉桂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她不光戲演得好,歌也唱得相當不錯。她的代表作《紅鬃烈馬》《六月雪》《鎖麟囊》《陳三兩》等都是經典劇目,她不僅戲演得好,歌唱的也非常好。
  • 國家一級演員劉桂娟,發文感慨歲月,今53歲仍單身低調幸福
    近日,54歲的劉桂娟在微博發文感慨時光的流逝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和祝福劉桂娟依舊如初,依舊是那個溫文爾雅,身上還是散發著獨有的氣質,無論時過境遷,她依舊是最初的模樣,很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大家是否還記著劉桂娟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作品,是否還記得她給我們帶來的獨特唱腔嗎
  • 欣見梧葉聽秋聲|遲小秋專訪
    後來我到瀋陽讀書,正逢瀋陽京劇院很興盛的階段,遲小秋是臺柱子,她在中華劇場演出《鎖麟囊》非常火爆,我們一幹學生在門口等票等了40分鐘;她排新戲《胡笳》,我和同學看了戲又跑進後臺,散戲後,她卸了妝拎著一隻花籃走在前邊,那嫋嫋婷婷的背影驚豔到我們。這麼多年過去,遲小秋早來到北京,依然是京劇界最紅的大青衣之一。借著"十年之約"的機會,我們採訪了她。
  • 中國戲曲學院張火丁教授入圍第六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候選人
    為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引導公眾關注和參與首都教育事業,北京教育新聞中心聯合北京日報、京華時報、北京青年報、人民網、新浪網、「首都教育」微信公眾號、「教育圓桌」微信公眾號等多家媒體,舉辦第六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評選。目前,20名首都教育工作者已經入圍第六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候選人。
  • 淺談京劇旦角的尾音
    他的落音如同楷書的頓筆回鋒一樣,有放有收,但絕不刻意和做作。對於京劇旦角的行腔落音,各大流派唱法不同,處理方法也很不同。梅派唱腔「中和大氣」,在尾音的唱法上怎樣體現呢?我覺得首先要自然,不能讓人家覺的尾音生硬,象另加上去的一樣,並且要大氣。個人體會「悠揚」是它應該體現的感覺。
  • 劉桂娟上央視元宵節晚會引爭議 網友稱其沒資格
    近日,天津青年京劇團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劉桂娟要上央視元宵晚會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網友一片聲討。劉桂娟,新浪微博粉絲17萬,簡介為「梅花獎」獲得者、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首屆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這樣一位頭銜眾多、光彩環繞的演員,為何那麼多人抵制?
  • 十二藝節│孟廣祿、劉桂娟、石曉亮齊聚京劇《欽差林則徐》
    作為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則徐廣為人知的是虎門硝煙等歷史事件,但《欽差林則徐》一劇並沒有表現他這一歷史壯舉,而是以林則徐受命赴廣東查禁鴉片途中發生的經歷為背景,以林則徐清正廉潔律己的事跡為素材。唱詞中也沒有講空話、大話,而是圍繞林則徐家庭、官場、朋友和商場等側面,通過種種人物關係的演繹,在平凡小事中展示了一個「當官期於世有濟,行事求其心所安」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特別是劇中林則徐夫婦之間的情感故事,表現了林則徐硬漢柔情的一面,為這部歷史正劇增添了一縷溫情色彩。
  • 京劇演員劉桂娟發「點翠頭面」微博曬頭飾惹爭議
    劉桂娟在微博曬▲出的「點翠頭面」照片。   近日,天津青年京劇團程派名家劉桂娟的一條「點翠頭面」的微博,引來很大爭議。昨天,劉桂娟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說:「我感覺有點無釐頭、莫名其妙,這東西在長安大戲院每天都能看到。」一位京劇院的盔箱師傅對記者表示,現在用真「點翠」做頭面已經極少了,大多會採用染色鵝毛代替翠鳥的羽毛。
  • 程派傳人李世濟去世
    5月9日,李世濟家中設小型追思靈堂,供親友故舊及弟子弔唁,李世濟的家人和親戚,以及國家京劇院等單位已送來花圈。包括李老師唯一男弟子楊磊在內的李老師的弟子們前來弔唁。 李世濟,廣東梅州人,1933年5月生於蘇州,長於上海。中國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工青衣,宗程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代表性傳承人,京劇程派藝術私淑傳人中的傑出代表。
  • 戲曲衰落原因眾多,和受眾的普遍審美以及認識混亂低下有直接關係
    比如《虹霓關》,這齣戲就是一出骨子老戲,過去,旦角的各門各派都演,東方氏的裝扮非常漂亮,幾乎是京劇旦角的一種經典扮相,其實這齣戲的故事也不複雜,卻很有意思,但就這麼一齣戲,現在居然也沒人會沒人演。過去的事情太遙遠了,那麼我們就拿剛剛過去的張火丁的《霸王別姬》舉例,劇本改的再好,配角再出色,唱腔再動人,如果不是張火丁演,基本不會有人看,這個我說的不是抬槓吧,那位信誓旦旦的留言者,你不承認嗎?
  • 德雲社張雲雷張火丁事件中,是誰在故意混淆時間軸,惡意誤導視聽
    而這一次所謂的張雲雷調侃張火丁事件中,攻擊和抹黑張雲雷的人,採用了一個無比惡毒,卻又殺人於無形的套路,那就是故意混淆張雲雷這件事的時間軸,企圖把張雲雷變成一個屢教不改的形象,真可謂用心歹毒。
  • 秦腔旦角有著怎樣的表演藝術?一名優秀的旦角需要具備哪些功底?
    大部分秦腔劇目都以旦角為主角,因此旦角在秦腔表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名優秀的旦角演員應該具備唱功、做工和塑造人物三方面的功底,三者並重,缺一不可。嚴格按照「十三轍」收聲歸韻的方法,保持秦腔語言的特色和韻律,將唱腔完成得乾淨利落。
  • ...新起點 新徵程 新使命 新作為——碾子山區婦聯主席劉桂娟
    【學習婦女十七大】新起點 新徵程 新使命 新作為——碾子山區婦聯主席劉桂娟 2020-11-30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火丁要改編的梅派名劇《霸王別姬》到底是一出什麼戲?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題目為《張火丁改編的<霸王別姬>真的能超越梅蘭芳大師的經典嗎?》,反響比較大,大部分朋友覺得我寫的這篇文章還是言之有物的,提出的五條疑問也是有根有據的。其實基本有幾個方面:首先,劇本必須有一定的文學性並且雅俗共賞,但是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第二點:藝人的技藝必須能撐得起這齣戲讓人流連忘返過目不忘,並且有下次還要看的衝動和欲望,第三點就是不斷的完善和修改,那麼第四點就是需要有經典的唱段傳唱和精彩的令人難以忘懷的舞臺表演且廣受歡迎,這幾點梅蘭芳大師編演的這齣《霸王別姬》全部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