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輔導員向麗虹,「她總能!」

2020-12-20 重工發布

今年教師節前夕,學校開展了 「我最喜愛的老師」主題徵文比賽。本次比賽共收到作品200餘篇。同學們生動記錄了與老師之間難忘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的敬佩、感恩之情,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個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屆時,小編將陸續推送獲獎的優秀作品,快來看看這裡面有你喜愛的老師嗎~

二等獎

小師授以技,大師傳人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索然,從來都不只是單單的人創造環境,或者環境改變人,而是相互相長的。我和她相識一年有餘,論說為師者傳道授業,她卻不像藤野先生,而像歐陽修,正所謂盆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她不師以技,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傳授我為人之道。

前年夏天,我升了大二,雙橋給我的留念到底還是被來新校區的興奮打敗。我走在去大二第一堂班會的路上,還有七分鐘,便要遲到了,走得速度就快了些,途中經遇的泛著波紋的花溪河,翻新的土壤,看似上世紀的老房子,長著青苔的石板路,夏季燥熱的魚鱗雲,一切雖盡收眼底,卻仿若視而不見。後來我才知道,只有用心看一件事,例如看見在操場茫茫人群中慢跑的女孩,看她額頭的汗,規律的呼吸時,她才會從周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以她的姿態展現在我眼中。

她就是向麗虹老師,我的新輔導員。時間過得很快,她在講臺上已經講了近一個小時,我左邊的體委嚼著口香糖,顯在腮幫那層透薄皮膚上的牙齒的運動得似乎已經疲憊透頂,卻仍然機械得嚼著。我的手機點亮了四次,第一次時她對她的新學生表示歡迎期待,第二次時講述校風校紀,第三次時強調安全,第四次是我看時間過了多久。不耐煩的氣息充斥了整個教室,講臺上的她依舊神採奕奕,精神抖擻。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她似乎是個很負責的人。終於在她的演示文稿顯示「謝謝聆聽」時,在座的兩百餘位守望者與她的一聲『散會』同時湧出教室。我隨浪而出,經過她時,我看見她微微弓了腰,剛剛點著滑鼠的手握著拳慢頻率的錘著腿,我離了人群向她走去,她臉上的疲倦一瞬間被微笑代替,我有一絲詫異。我是團支書,向她匯報了班裡一些情況後,便離開了,人潮離去,只留了她一人在教室。她似乎是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哪怕疲倦不堪,勞累不已。

日子過很平淡,按部就班的上課,一如既往的生活。她好像很忙,除了在班會上能看到她之外,見她的機會屈指可數。除了在周四的晨練上。早上七點多,她會提個茶杯,穿著一身與她平常精緻裙裝格格不入的運動服,融入我們的步伐。操場上布滿了夜夢未醒的學生,或是霧氣,或是還沒來得及蒸發的露水,此時已經氤氳我的眼睛。我唯看見了她。每個人都在動,只有她不是程序化的,不是機械化的。她身上迸發的朝氣,甚至比我更強烈。她是個很自律的人,哪怕風寒露重,晨起艱難。

大二專業課巨增,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學得通,聽得懂,愁的理由就多了些,或是因為學不動而困苦,或是對未來迷茫。那天班會上她偶然提到了關於學習的話題,像小時候母親問考試成績的模樣,詢問每一科。愁的人家到底還是多的,她有些楞,隨後竟向我們道歉,說,對不起我們,她實在是太忙了,管理著學院黨支部,又逢開學學生入黨,提優晉升問題,實在是分身乏術,對我們的關心少了些。散了會,我快要走到圖書館,我才想起丟了東西在教室,正巧到教室門口,看見她仍端坐在講臺上,我問道「向老師,你還沒走啊?」她似乎沒注意到我。閉了燈的教室連月光都顯得那麼羸弱,她眉頭微皺,手機屏幕的光打在臉上,她說著什麼『學習經驗,有空來一趟』,我聽得不真切。那個周三,來了一位考研上岸的學長,到班上來分享學習經驗,與平常聽的講座不同,不是假大空的言論,他從建築材料講到力學,從施工講到鋼筋算量,每個學科不同的學習方式面面俱到。離開時他告訴我們,他也是我們輔導員的學生,是輔導員請他來幫助解決我們學習上的困惑。我頓時想起她在班會上那突如其來的道歉,驚訝與愧疚一剎那湧上心頭。我帶著謝意和疑問一步步向她的辦公室走去,見到她時,她還在備課,那本馬原概論已經布滿筆記與勾畫,我在門口站了許久,直到她在一張紙上寫好了重點,折好夾入書中後,抬頭揉肩時才發現了我,她臉上出現的微笑和我第一次見她時無差,是熟悉的,似乎又是陌生的。她是個很負責的人,哪怕時間不足,精力有限。

寒假歸來。我想,不出意外的話,這學期她也不會清閒下來,導致她在我的印象裡不是端坐在辦公室裡工作,就是帶著微笑聽我匯報。元宵那天正巧我去交來不及回校同學的假條,見小胡也在,還提了一個圓鼓鼓的口袋,坐在她旁邊吃湯圓。我心裡猜測小胡難道是她親戚?還是來賄賂輔導員的?或許是我在旁,小胡有些不自然,兩三個湯圓一齊往嘴裡趕,鼓著腮幫跟她道謝,留下那個口袋後,帶著一絲慌張離開了。我有些好奇是什麼,也不知怎麼的就問出了口:「麗姐,這是啥子哦?」她也沒在意,就直接打開了。是筍,她說是小胡家裡人做的,帶給她的年禮,純天然的農家特產,說過年去家訪時,她還特意買了他家的農作物呢。隨後她給了我一袋餅乾,說是我當團支書辛苦,但沒有湯圓了,只買了一碗。寒鴉尚知反哺,羊羔不忘反哺,這是師生見的恩義之情啊。我保證我的臉瞬間像窗外的夕陽一樣紅,不是得了餅乾和誇獎的興奮,而是對於不久前惡意揣測和無禮的無盡羞愧。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哪怕路途遙遠,能力有限。

雖僅僅只是一個團支書,但班上平時的通知和大小事務都是我在管理和執行,上學期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如今過多的瑣事令我煩躁,我想要辭去班上的職務,除影響我學習這個理由,更或許是因為班上的事務不足以讓我成長了。終於那一天我帶著勇氣和準備好的說辭去找她。那天的火燒雲鋪在天上,就像她桌面上的兩面黨旗。那一刻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那天下午我佔據了她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曾以為她至多只記得我的名字和職務,直到她林林總總說出我許多優點與不足。我從沒想到她那樣了解我,也沒想到她對於我的驚訝回以微笑,更沒想到我會在她說出「你是我的學生啊」時溼了眼眶。理所當然,我沒辭掉團支書的職務,還在她的建議下加入並成為學院黨支部副書記。她是個盡責的人,哪怕工作繁多,時間匆匆。

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剮赤。大學又何嘗不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形形色色的人聯合成一個染缸,將猶如白絲的我們染為青,染為赤。而為師者便是這個染缸的調劑者,正所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她的班會總能近一個小時;她總能做到不見身影,卻事事都有她的身影;她總能不留痕跡照顧到班裡的困難同學而不傷他們自尊;她總能將死板枯燥的馬克思主義概論講得生動形象;她總能在管理班級和備課的忙碌中仍將黨支部事務做好...... 是啊,她總能。

作者 張琬麟

相關焦點

  • 少先隊輔導員|上海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趙國強:創新,讓紅領巾更...
    這五年裡,我仍兼任上海少工委副主任,五年後又重返少先隊工作崗位,擔任上海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至今10年了。這也意味著,我將把少先隊事業進行到底」。趙國強說,「常有人問我,為什麼願意一輩子幹少先隊事業?有一句話最能形象而又真實地表達我的思想與情感——少先隊是一把魔椅。看到一個個少先隊員成長,我就越來越覺得少先隊是可以寄託並實現很多很多美好理想的地方。所以,只要坐上了這把『魔椅』,似乎就很難下來」。
  • 「我是高校輔導員」(教育眼)
    秘訣是用心、用情、用行動   中南大學 袁世平   有一年畢業典禮,我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後,被學生們高高拋了起來……自2000年留校擔任輔導員以來,這樣的感動瞬間還有很多。我先後帶過四屆學生,累計帶班112個、學生4000餘人。   學生們稱我「袁導」,覺得我挺「能」。
  • 我的輔導員
    近日,我校輔導員周曄和陳卉分別獲得「2019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第十二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展現了南京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工作13年來,她300餘次走進課堂、近2000次深入談心、整理近30萬字談話記錄,用暖心關愛滋潤722名學子之心。她立足培育時代新人,用黨課、形勢與政策課、主題團日中極具親和力的思想引領,閃耀學生心靈光彩,指導班團獲評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江蘇省先進班集體等。
  • 育人專題 | 輔導員太善花和她的孩子們
    學生們和太善花之間有著一種莫名的信任,他們相信:有任何問題找太老師肯定能得到解決。太善花最捨得在學生身上花時間、花精力。她總想辦法,為學生們爭取一些交通費、生活費;她總忙著跟醫院協調、跟學校協調,來滿足學生們的合理訴求。有時候,甚至被人說:「你對學生護的太厲害了。」自從有手機後,太善花從不關機,無論什麼時候。因為她是學生輔導員,她要讓學生隨時都能找到她。
  • 「我是輔導員」北方民族大學輔導員於雅妮:真誠的聆聽者
    目前擔任2016級和2017級本科11個班學生輔導員。2020年,是於雅妮在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擔任輔導員工作的第五個年頭。這期間,有喜悅、也有過沮喪;有收穫、也有過遺憾……面對學生,她始終能做到將一腔熱情與壯志投入到工作中,一直陪伴在學生左右,努力做一個真誠的聆聽者,成為他們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 她寫了近100萬字記錄學生點滴!這位「最美高校輔導員」來自山大
    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是離大學生最近的人,能與學生一起分享快樂、幫學生排解煩惱;他們在思政教育的最前沿,能幫助學生撥開迷霧、找準方向;他們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也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輔導員。日前,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
  • 【我是輔導員】北方民族大學王玥: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學生的成長總會帶著輔導員的影子,她在學生身上描畫的每一筆,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她堅信教育的力量,四年如一日甘做學生成長的「營養劑」;她堅信陪伴的溫度,亦師亦友願做學生搏擊長空的「助推劑」;她堅信榜樣的高度,緊跟時代誓做學生人生航程的「舉燈人」。今天,【我是輔導員】帶您了解「全區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王玥的故事。
  • 高昌區一少先隊輔導員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
    高昌區一少先隊輔導員 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 吐魯番融媒中心訊(記者 李彥強)1月7日,記者從高昌區團委獲悉,高昌區少工委兼職副主任、少先隊總輔導員、第五小學大隊輔導員再吐古麗·克依木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 據了解,「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每兩年表彰一次,是經黨中央批准,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授予少先隊輔導員的最高榮譽。
  • 大學輔導員讓我陪領導喝酒,要不要去?
    來自讀者朋友「熊熊的小熊」的提問:奶爸您好,我個人外形條件應該還算不錯,在學校裡參加社團活動比較多,經常會有比我年紀大的學長幹部約我,這些都見怪不怪了,但讓我疑惑的是,偶爾輔導員也會讓我去參加酒會,陪校領導吃飯,或者去參加學校商學院的舞會什麼的
  • 紅領巾 | 情系紅領巾事業 共鑄輔導員情懷——漢臺區少先隊輔導員赴蘇州參加少先隊輔導員培訓心得感悟
    為認真落實蘇陝團隊工作交流協作要求,進一步加強我省少先隊輔導員專業培養,增進交流,拓寬思路,實現少先隊工作科學化發展,省少工委特組織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赴江蘇參加培訓,我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有幸參與其中,參與學習的她向我們傳遞著紅領巾事業的光與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她的心路歷程吧~胡 怡 佳
  • 「我是輔導員」寧夏大學陳晶:我很幸運也很幸福
    他們是輔導員,用心用情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學子的成長路上始終相伴。【我是輔導員】繼續為您講述他們的精彩故事。「老師,我們300多人,您能記得每個同學的名字和專業,太厲害了,您是怎麼做到的啊?」「老師,您竟然記得我的名字,我好激動啊。」
  • 畢業兩年後我讓大學輔導員賠我的學位證
    2007年3月,大學畢業沒多久的我應聘到了武漢的一所民辦高校成為了一個專職輔導員。一入職我就被分配到了藝術設計系。當時的大多數班級的輔導員工作都是由任課老師兼職帶班,但是由於精力有限,班級工作難以有序開展,所以學校統一招聘了一批全職輔導員,準備替換下所有任課老師的工作。就這樣,我從其他老師手裡接管過來了四個班。
  • 大學輔導員是做什麼的?一個「老輔導員」帶你走進輔導員工作
    近期,各地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考結果陸續放榜,其中有部分人可能選擇了高校輔導員崗位,有的已經入圍面試的人可能對大學輔導員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還不是很清楚。大學輔導員是幹什麼的呢?作為一個有著6年工作經驗、一直在輔導員工作一線的「老輔導員」,今天我們共同來聊下這個問題。
  • 她在學生心田無私耕耘二十餘載——記安徽工業大學輔導員李鳳霞
    李鳳霞,女,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1989年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至今,20多年輔導員崗位的守望和堅持,是源於她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對學生的關愛。20多年來她愛生、愛崗,始終把「三育人」工作落在實處,堅持「三走進」,在輔導員的平凡崗位上鑄造師魂,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 【我是輔導員】寧夏理工學院輔導員魏曼:用真心照亮學子前行的路
    他們是輔導員,用心用情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學子的成長路上始終相伴。【我是輔導員】繼續為您講述精彩故事。她是寧夏理工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幹力量;她有愛心、細心、耐心、平和心、上進心、感恩心;她是學生思想問題的解惑者、人生發展的導航者和生活心理的關懷者。
  • 致輔導員 | 輔導員工作,你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2015年9月4號當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擔任輔導員一職。起初我一直以為輔導員工作很簡單,就是坐辦公室發發通知,找找學生談話,有空去寢室轉轉,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的工作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真正的輔導員工作遠比想像中複雜得多,你不僅要有教師的知識,外交官的口才,文員的文筆還要跟得上潮流。對於「問題學生」的各種突發事故,腦子還要轉得比學生快。
  • 帶你認識「最美高校輔導員」
    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是離大學生最近的人,能與學生一起分享快樂、幫學生排解煩惱;他們在思政教育的最前沿,能幫助學生撥開迷霧、找準方向;他們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也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輔導員。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首次從歷屆在崗的「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中,評選出10名「最美高校輔導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10位輔導員,感受他們的「最美」風華。
  • 她是護士長也是家長學校受人愛戴的輔導員,曾經她也經歷過淚和痛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溫暖又熟悉的稱呼——輔導員。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他們在另一群人眼中,卻是用愛發光的英雄。讓我們一起走進鬱金香家長學校輔導員們的故事.....為了本期採訪害羞的群香老師在鏡頭前穿著鬱金香志願者服拍了一張照在鏡頭前略顯拘謹的她,其實有著一副熱心腸最後,是我們與李群香老師的一段對話,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 輔導員=「萬能俠」
    沒有四季也不一定是兩季因為在學校就是旺季不在學校不見得是淡季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輔導員都在這裡等著你——這是一個隨時「待命」的輔導員為幫學生脫單,她寫起了打油詩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輔導員李赫。供圖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一名90後女輔導員在今年雙11前後成了很多學生眼中「別人家的輔導員」,她將學生的姓名編成打油詩發表在校園內,幫助有意願的學生脫單。
  • 「我是輔導員」寧夏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李姣:奮鬥中的你最美
    他們是輔導員,用心用情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學子的成長路上始終相伴。【我是輔導員】繼續為您講述他們的精彩故事。在輔導員的崗位上工作七年來,她不停地完成著角色的轉變。從初進校門的「新手班導」到歷經鍛鍊的「知心老師」,從事務性的「輔導員」到行政性的「學辦主任」,從校門內的「李老師」到校門外的「姣姐」,多重「角色」成為她工作的法寶,也成為她不斷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