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說的面子,是在親戚朋友、鄰裡鄉親的顏面,現在講的面子就大了很多。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日,任何人都有可能瞬間被全世界人民認識。當然,這種認識有可能是好的,比如發明某疫苗,做了什麼十分感動人的好事等。
但這種認識也有可能是壞的,比如做了什麼缺德事,被新聞爆出來了。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做的壞事一下子就可能傳到所有人的耳中,這時候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當事人給淹死。這也算網際網路發展的利弊兩方面吧。
"毒王"被輿論抨擊到痛哭
據媒體報導,近日,廣西來賓被冠以"毒王"之稱的韋某,隔離期已滿,然而,他卻要面臨被法院起訴。
經了解,疫情爆發前,韋某一直在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有2公裡的地方做生意,當韋某從武漢回到廣西來賓時,有關部門已經有明確規定,往返人員需要登記並隔離。但是韋某覺得疫情沒大家說的那麼嚴重,便一意孤行不去上報。
工作人員得知後,上門勸告韋某,並且要求韋某進行居家隔離。韋某根本不聽工作人員的勸說,堅決不隔離。這期間韋某和妻子曾多次往返各親戚家。之後,韋某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而因為韋某引發的直接間接感染人員足有9人。
隨後,韋某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可網上的輿論抨擊卻令他睡不著。因為他導致的感染者佔比大,因此,他被很多人稱為"毒王"。韋某感覺壓力很大,經常晚上會躲在被子偷偷痛哭,稱對不起女兒。
又因為他工作的地方距華南海鮮市場很近,感染可能性確實很大,但韋某覺得被他感染的人數可能判斷有誤,也有可能是別人在廣西傳染給他的。所以,韋某表示會配合相關部門接受調查,希望早日去掉"毒王"名頭,恢復正常的生活。
該不該對韋某輿論攻擊?
"毒王"隔離期滿的消息,經過媒體報導後,網友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網友覺得,事情已經發生了,相關部門也會對韋某進行懲罰。
我們雖然是一群網友,也要適當考慮當事人的感受,不要隨便發表辱罵性的言論,有時候文字也是可以殺人的。當事人是不是應該受到懲罰,應該受到怎樣的懲罰,要有法律來決定,這樣才公正。網友就不要摻和進來,人肉搜索言語攻擊了,靜觀其變就好。
不過,有網友並不認同這一說法,表示韋某不按照防疫要求上報信息,還到處亂跑,拒絕隔離,這些行為做的太過分了,就應該承受網友的指責。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況且,網友有表達言論自由的權利,對韋某這種行為,如果我們還秉承君子之禮,未免太過迂腐了。
筆者覺得,網友說的都有部分道理,韋某違法亂紀,確診後感染他人在先,所以,韋某是負有責任的,但是關於韋某到底有沒有感染9人,筆者認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不要妄下論斷,而且,言語抨擊這種行為在法律上是不可取的,希望網友們都能理智一點。更希望,此事過後,韋某做事能夠謹言慎行,不要任性妄為。
深思:社會輿論要控制嗎?
另外,韋某事件引發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社會輿論需要控制嗎?對此,有些人說需要,因為很多網友容易人云亦云,這樣會對沒有判斷是非能力的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任由輿論發酵也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安定。
另一些人說不需要,輿論代表自由的民意,如果一味控制民意,只會積壓人民內心的情緒,造成社會的動蕩,言論自由才能發現錯誤,及時改正錯誤,這樣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筆者認為,輿論不能完全放任自由,就像市場經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一樣。市場有調節經濟的能力,但也具有盲目性。人民有發言的自由,但人民也會具有盲目性。甚至可能被有心人利用,言語煽動人民情緒,引發社會動蕩。所以,筆者認為,輿論需要管控,就像市場經濟需要政府的調控一樣。
但是,輿論又不能管控太嚴。筆者認為,應該在管控措施上找到一個合適的範圍,在範圍內人們可以言論自由,抒發個人意見,表達對其他人的看法。但是如果超出了範圍,言論就要及時管制。比如韋某這件事,網友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但是不能涉及人身攻擊,否則就違反法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