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一些當初因種種原因沒有讀大學的人,有機會提高自身學歷水平,不斷學習進步,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創立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簡稱自考。這是對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自學考試制度設立以來,為千千萬萬立志學習上進的青年人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通過自考取得的學歷卻常常被用人單位歧視。有的用人單位不承認自考學歷,在晉級、提高工資等方面不予考慮,有的公司在招聘時看到是自考學歷直接拒絕……種種歧視自考學歷的行為,嚴重傷害了通過自考努力上進的年輕人的心。那麼,你如何看待這些單位的行為呢?
對於一些公司在招聘和工作中歧視自考學歷,從根本立場上我是不贊成的,畢竟不能用學歷是自考還是全日制來判斷一個人的素質高低。有很多通過自考拿到專科、本科學歷的人,學習自覺性更高,自我控制能力更強,更有突破自我的內在動力,更有改變現狀的強大韌性。在職場中,這些人很可能比全日制的畢業生更有潛力,更能在業務上取得突破。很多時候,擁有持續學習能力的人更容易笑到最後。
另一方面,我又很理解公司的行為。因為公司是追求利潤講究效率的,是要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用最小的代價得到高素質人才,他們不願意給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提高,能拿來就用的人才最好不過了。如果你能理解公司招人時,在211、985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間,公司會歧視普通高校畢業生,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歧視自考生了。簡單的講,自考生中確實有人才,而且很可能是特別優秀的人才,但是存在的機率總體上沒有全日制畢業生中的高。能夠通過高考、經過大學幾年的系統學習,加上學校環境的薰陶,全日制畢業生與自考生相比,平均素養確實要高一些。自考生有其天生的幾個劣勢:學科知識不系統、學習時間沒保證、學習效果難保證。自考生很多都是有工作的,多數是抽時間在業餘時間學習,有的只是為了考試能過而學習,沒有同學一起討論、也沒有導師進行指導,學習的知識沒有經過多次考試檢驗,其學習深度和知識掌握程度其實是沒有保證的。
當然,做為曾經的一名自考生,我覺得每一位自考生都要樹立這樣的觀念:一是有自考學歷比沒有學歷好。雖然自考生在有些時候有些單位會被歧視,但是有了自考學歷,你還是可以擁有入門的資格;如果沒有學歷,在很多招聘中會直接被拒之門外,說難聽點連被歧視的機會都沒有。二是只要有學歷,就有證明自己的機會。可能會有公司會歧視你,認為你能力不行,但是國家是承認自考學歷的,他們也不敢公開說自考的不是。每個自考生,都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假如你在工作中比全日制畢業生更強,公司還會歧視你嗎?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這些重要考試,基本上都不會限制要求全日制畢業生的,自考生一樣可以報考。有了自考學歷,你依然可以跟全日制畢業生同場廝殺,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勝利了就能說明一切。
三是通過自考拿到本科學歷後,可以向更高學歷努力。有了自考本科學歷,就可以擁有繼續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機會。當你拿到碩士、博士學歷,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時,還會有幾個人在意你當初的學歷是自考的呢?不怕別人歧視,就怕自己沒能力證明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