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學院,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屬於高考提前批次,錄取分數線較高。
學校始於1955 年,在周恩來總理倡議下,經黨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
周總理為學院親筆題寫校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陳毅元帥擔任首任院長。
外交學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原校區佔地面積不到80畝,2012年河沙校區正式啟用,面積增加了不少。
學校俗稱展覽路加油站大學,面積雖小,卻很牛,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日前,外交學院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018 屆研究生畢業生289 人,本科335 人。
留學率、考入外交部畢業生人數繼續保持全國高校前列,詳情如下:
一、本科生就業情況
本科生不含港澳臺僑學生和留學生316 人,外交學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生 19 人。
335人中,其中,男女比例1:1.8,北京生源23.28%。
共有 5 個院(系),分別為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英 語系、外語系、國際法系、國際經濟學院,開設 9 個專業,分別為外 交學、英語、翻譯、法語、日語、西班牙語、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金融學,還包括外交學(第二學士學位)。
落實就業人數為 309 人,全員就業率為 92.24%。
①深造率 47.46%。其中,國內升學 59 人,出國(境)深造 100 人。
②落實具體工作 112 人、自由職業 31 人、自主創業 7 人。
③暫未落實畢業去向 26 人。
就業去向明細如下:
1、國內升學
本科生國內升學率17.61%。
國內升學:59 人,1 人讀雙學位、58 人讀 研。
主要讀研學校為外交學院(50%)、中國 人民大學(10.34%)、北京外國語大學(10.34%)、北京大學(6.90%)、 對外經貿大學(5.17%)、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 知名大學。
「雙一流」高校就讀人數比例為 100%。專業以語言、傳媒、 經濟、政治學為主,跨專業讀研比例 22.41%。
國內升學59人中,保研26人,考研32人。
保研率:7.76%。
考研率:9.55%。
2、境外留學
本科畢業生出國(境)留學率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每年約有 1/3 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深造
留學率達 29.85%。 共有 100 人出國(境)留學。
主要留學國家(地區)包括美國、英國、中國香港、日本、 法國、西班牙、荷蘭、加拿大、瑞士、愛爾蘭、澳大利亞和德國等。
留學選擇美國和英國的學生較多,30% 的留學畢業生選擇在美國的大學繼續深造,包括哈佛大學、芝加哥大 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喬治城大學、華盛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哥 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杜克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世界知 名大學;
29%的留學畢業生選擇了英國的大學,如利茲大學、倫敦國 王大學、巴斯大學、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等;
10%的留學畢業生選擇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就讀。
近 40%的留學 畢業生在 QS 世界排名前 50 名的頂尖大學,超過半數的留學畢業生在 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學。
就讀的專業包括國際關係、公共政策、經 濟金融、當代藝術、語言翻譯、國際傳媒、法學等。
其中,本科專業為語言類的畢業生大多選擇跨專業深造,而本科專業為外交學、國際 經濟和法學的畢業生大多選擇在本專業內繼續深造。
3、就業單位
就業單位主要分布在機關(25.23%)、其他企業(民企/私企)(23.42%)、外資 企業(17.12%)、國有企業(14.41%)等。
4、就業地點
期望首選工作地區:77.91%的畢業生期望在北京就 業,15.34%期望在東部地區就業,2.45%期望在中部地區就業,4.29% 期望在西部地區就業。
實際籤約地域:主要以北京、上海、江浙、廣 東一帶為主,其中京外生源留京就業人數為 53 人,佔京外生源參加 就業人數的 46.87%,其次到上海、江浙、廣東一帶就業人數較多。
5、就業行業
就業行業以公共管理、金融、IT業、教育為主。
二、研究生去向情況
2018 屆研究生畢業生共 289 人,定向或委培生 16 人, 非定向生 273 人。
其中,男生 89 人,女生 200 人,男女生比例為 1:2.25。
碩士生 271 人(93.77%),博士生 18 人(6.23%)。
落實就業去向 285 人, 未就業 4 人,總體就業率為 98.62%。
其中籤三方協議 163 人(57.19%), 籤勞動合同 81 人(28.42%),
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 15 人(5.26%),
使用用人單位證明 12 人(4.21%),自主創業 1 人(0.35%),自由 職業 13 人(4.56%)。
1、繼續深造
研究生升博或博士後單位均是「雙 一流」、「985」、「211」知名院校或知名科研單位。
其中,選擇留 本校繼續深造比例最高,佔升博或博士後總數的四成以上。
2、就業單位
以下基於正式籤約163 人分析:不含定向或委培生、合同就業、靈活就業
就業單位:籤約機關的比例為 42%,籤約事業單位(含高等教 育單位、中初教育單位、科研設計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的比例為 21%,籤約國有企業的比例為 21%。此外,籤約其他企業的比例佔 14%。
3、就業地點
就業區域以北京為主,比例為 65%。
4、重點單位
研究生主要分布在:外交外事、媒體、金融、法 律、科研教育等重點行業,主要是外交部、中聯部、商務部、財政部 等政府機關,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等事 業單位,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國有企業,華為技術有限 公司等民營企業。
研究生考入國家各部委共 29 人,佔全部需要就業非定向 畢業生總數比例為 10.6%。
三、求職情況
近五年考入外交部畢業生人數長期保持全國高 校前列,入部畢業生人數佔畢業生總數比例長期保持較高水平。
入圍外交部人才選拔考試定向培養名單 32 人(其中本科生 18 人),繼續保持全國高校中的前列。
1、薪酬、重點單位
①轉正後的稅前平均年薪為 10.09 萬元。
②就業重點單位:
③國際組織實習任職情況:2018 年,共有 22 名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含 18 名本科生), 其中 3 名學生在海外國際組織實習,1 名 2018 屆本科畢業生到博鰲 亞洲論壇任職。 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學生中,外交學專業 3 人、英語類專業 10 人、法語專業 1 人、日語專業 2 人、西班牙語專業 1 人、法學專業 1 人、經濟金融類專業 4 人,91%的同學掌握兩門及以上外語。
2、求職情況
①留京工作原因及計劃
對於在北京工作的畢業生,其留京原因依次為:北京工作機會多、 發展空間大(53.77%)、本地人(16.98%)、能施展才幹,實現人生 理想和抱負(16.98%)、個人原因(家庭、愛情等)(6.60%)、其 他(2.83%)、收入高(1.89%)和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完備 (0.94%)。
對於在北京工作的畢業生,43.40%的畢業生計劃長期留在北京生 活、發展,不再離開,12.26%計劃在北京發展一段時間後再去其他城市發展,37.74%計劃先在北京積攢經驗/積蓄,後面再談 ,還有 6.60% 的畢業生沒有想好。
②離京工作原因
對於未在北京工作的畢業生,其離京原因依次為:北京生活成本 太高(租房、買房、路上交通等)、工作競爭壓力大、家庭原因(包 括愛情等)、工作環境(包括待遇、辦公環境、人際等)不滿意、沒 有解決北京戶口、其他、個人能力有限和工作發展空間不夠。
③畢業生最終落實工作的渠道主要為:
用人單位自設渠 道(如直接通過用人單位的官網,用人單位自己組織的招聘活動、實 習實踐活動和比賽活動等渠道獲取信息和找工作)(27.03%)、校園 渠道(18.24%)和政府渠道(如通過教育和人社部門組織的招聘會、 發布的招聘信息等渠道找工作)(17.57%)。
其中,親友渠道佔比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