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如何培育?
1、煉苗後可移植,可用12釐米口徑的花盆進行盆栽上盆,上盆後及時澆透定根水,為在霜凍到來前植株的根系已經生長牢固,所以10月初移植最好,
2、採用疏鬆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栽培土質,基質中黏土量15%~30%,可加入15%左右的有機肥料,每立方米基質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緩釋肥。
3、 應在上盆後澆一次透水,讓基質略幹,在澆足水,遵循見幹見溼原則,利於根系生長,應保持基質溼潤且不飽和,在發蕾時應控水,防止花莖太長。
4、適宜溫度為10~12攝氏度,儘量將雛菊置於冷涼的條件下,但避免霜凍,溫度不能低於6攝氏度,也不能高於12攝氏度,室外氣溫回升後應及時通風。
讓菊花矮化的辦法
矮菊栽培管理按農曆月份是:3分、4打頭,5、6月控水流,7、8月多水肥,9、10月開花賽繡球。
3分:是指農曆三月分根扦插繁,殖實踐證明菊花扦插比分跟長勢好。
4打頭:即農曆4月份進行摘心,打頂能夠抑制菊株向上生長。
5、6月空水流:為培養株型好的菊花,在立秋前,讓菊花墩苗,即在農曆五六月份克制水、肥。
7、8月多水肥:即農曆7、8月間適當的促苗,在施足基肥後,整個生育期不施化肥,在現蕾初期澆發酵餅肥水,澆餅肥水的量不可過多,保持潤而不溼。
9、10月開花賽繡球:即9、10月份菊花基本定型,同株若生長不齊,可在花蕾有黃豆粒大小時,以低枝為準,用大頭針等物刺高枝,每枝約加5~6針,共加3~6次,每次間隔3天,這樣就能使菊枝生長整齊。
菊花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白粉病,病變部位出現白色粉狀物,多發於葉片葉柄處。
防治:注意通風,降低溼度,合理施肥。
2、黑斑病,葉片出現圓形紫褐色病斑,顏色變黑,葉片發黑乾枯。
防治:每年更換新土,選擇健康母株繁殖株。
3、莖腐病,染病時基部初呈水澤狀,變成褐色,成株染病,基部出現長條形皺縮狀褐色斑,莖部枯萎,根部腐爛,全株死亡。
防治:土壤和花盆消毒,避免強烈陽光,控制澆水,避免苗木受傷。
4、花葉病,病葉上出現壞死斑,嚴重者呈褐色枯斑,葉片壞死脫落。
防治:源頭上切斷病菌,繁殖材料熱處理,操作工具消毒,利用莖尖培養消除病毒,如果發現病葉立即拔除並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