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種植梅樁盆景可能遇到的病害及防治辦法。
梅樁盆景,梅樁根癌病,梅樁根癌病是盆梅中一種常見病害,主要侵害根頸部,也能為害主、側根。患部初期出現白色至黃白色小瘤或腫大現象,後逐漸擴展成類似球形的瘤狀物顏色由黃白色變成褐色或深褐色,腫瘤表面粗糙,質地堅硬。此病是由細菌中根腫野杆自菌侵染所致。病原細菌常在患病部位和土壤中越冬,並能在土中存話,借水流傳播,從蟲傷、機械傷口侵人,尤以嫁接傷口處最易侵染。帶病梅樁是病害遠距離擴散的主要原因。溼度過高、鹼性土發病重,粘重土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1)盆梅要選用疏鬆肥沃、排水通暢的培養土,盆底施入腐熟豆餅。生長期間澆水要乾濕相間。(2)嚴格進行檢疫,引進或調出苗木時實行嚴格檢查,發現有病苗木堅決燒毀。選用無病 苗木,苗木移栽前先用鏈黴素500~ 1000倍液浸泡30分鐘。(3)在已帶菌的土壤上栽植應實行輪作。若要連作需用氯化苦進行消毒。(4) 發現輕病株及時用刀將病瘤切除,再用波爾多漿塗抹,或用甲冰碘液(用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12份混合製成)塗抹消毒,癌瘤即可逐漸消失。(5)使用過的嫁接刀應放在高錳酸鉀溶液中進行消毒。對機憾傷、傷、嫁接傷等傷口要用接蠟封好。在嫁接方法上,儘量採用芽接法,即可減少發病。
梅樁黑斑病:黑斑病又名是黑痣病,黑星病,多發生在果實上,也能侵害葉片及枝梢。果實受害後,病斑中心褐色並草術檢化,邊緣為紅色,由數個病班連接成0.5 ~ 5毫米的龜裂斑。葉片染病後出現圓形或多角形斑點,後期病部組織乾枯,並脫落形成穿孔。新梢受到侵害,先出現深褐色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病斑,最後枝條枯死。引起此病的病原為真菌嗜果枝孢病菌以蔭絲體在枝梢的病部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為害。在高溫多溼或陰溼氣候條件下病情加重。修剪不當營養缺乏,發病也多。
防治方法(1)合現修剪整形,增施複合肥料,提高抗病能力。(2)發病初期,噴酒70%託布津1000倍液或 50%多菌靈700倍液。
小編覺得種植植物一定要細心,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