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迎來70周年華誕 《春華秋實》線上展播持續推出

2020-12-17 中國網教育

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閆景臻)今年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 70 周年,從9月22日開始,歷時四個多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

據悉,隨後的幾個月,教學成果展演、學術研討會、教育成就展、紀念大會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辦,並貫穿於這學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之中。

9月21日,中國戲曲學院舉辦了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聞發布會。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表示,作為中國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培養戲曲藝術高級專門人才的戲曲教育最高學府,舉辦建校70周年展播、展演、展覽、研討會等系列活動,旨在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示成就、激勵師生,為在新時代促進我國戲曲教育發展、戲曲高端人才培養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

院慶標識:禮敬傳統 不忘初心

會議現場發布了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標識。以漢字「國戲」「七十」和「印章」為主要設計元素的標識,其「國戲」二字取自學院老校牌匾字體,寓意禮敬傳統,不忘初心。「戲」字中隱含七十周年的數字形象,並輔以印章造型的阿拉伯數字1950-2020,象徵著由戰火中走來的「國戲」經歷七十載風雨歷程,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新中國的戲曲教育事業中,化為國戲精神,印證了「德藝雙馨,繼往開來」教育理念。標識的色彩選用代表新中國的紅色與黃色,意在凸顯70周年的特殊意義和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

展播展演:薈萃國戲七十載粉墨芳華

長風破浪,擊楫中流。70年來,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都是中國戲曲學院不斷奮進、繼往開來的新起點。4個月,140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展現國戲七十載滄桑變遷,薈萃國戲七十載育人成果。

尹曉東介紹,通過央視頻和百度百家號,對140部珍貴的影像視頻資料的線上展播。展播內容主要分為名師風採、教學成果、原創劇目、科研成果、重大比賽、國家使命和文化交流七個方面。本次建校70周年展播從上世紀50年代對新中國戲曲教育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紀錄蕭長華、雷喜福、程硯秋、貫大元、茹富蘭、趙桐珊等很多老一輩京劇藝術家、戲曲教育家的教學活動的紀錄片《含苞待放》,由梅蘭芳、姜妙香領銜主演的京劇電影《洛神》,由張君秋、劉雪濤主演的京劇電影《望江亭》……到80年代的中專班畢業演出、中國戲曲學院實驗京劇團建團折子戲專場,由趙榮琛、王玉敏、鈕驃聯袂演出的京劇電影《六月雪》等,另外,還有王金璐的京劇《八蜡廟》,高盛麟的京劇《獨木關》,謝銳青的京劇《悅來店·能仁寺》,劉長瑜的京劇《八五花洞》,沈世華的崑曲《驚夢、尋夢、痴夢》等28部名師風採劇目呈現。國戲校友和社會各界關心學院發展的朋友不僅可以盡情領略風華絕代的大師風採,而且能欣賞到不少當代教授、藝術名家在求學、教學時期的珍貴影像。本次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有傳統經典劇目、也有現代創排劇目;有一流專業京劇表演,也有戲曲名家名段、國家新年戲曲晚會;有戲韻管弦音樂會、演奏會 ,也有戲曲動畫設計作品;有20多場地方戲曲劇種劇目展演,也有京劇名家傳戲工程成果;有「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還有全國藝術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從90年代以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的探索,再到2015年張火丁教授領銜訪美演出等戲曲國際交流與傳播發展……幾乎覆蓋了學院70年來本科、研究生、繼續教育、附中等各類培養層次的名師風採、教學科研成果、國際交流等層面,可謂碩果纍纍,流光溢彩,精彩紛呈。

多個版本《白蛇傳》:不忘傳承初心與育人使命

僅通過一部校戲《白蛇傳》的相關影像資料展播,便可見中國戲曲學院的傳承初心與育人使命。此次展播中,時間最早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劉秀榮、張春孝兩位先生在學生時期主演的一版,後有建校六十周年演出校戲時京劇系四個年級學子的八蛇爭豔、六琴競音,再到2016年學院青研班學員、二級教授張火丁與傑出校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先生傾心演繹的《白蛇傳》以及2018 年紀念田漢先生誕辰 120 周年系列演出,由劉秀榮先生指導,優秀校友李勝素、王豔、馬佳、王怡,學院青年教師馬帥、白玉蘭獎獲獎在校學生褚灃怡同臺演出,還有2019年表演系2015級多劇種班的畢業大戲川劇《白蛇傳》,充分詮釋了70年來國戲有序傳承經典,打造京劇「科裡紅」、地方戲曲人才培養結碩果的國戲故事。

桃李滿園:教學成果輪番上演

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學院壓縮了原先與兄弟院團、院校合作的全年線下系列劇場演出計劃,調整為以在校師生為主,邀請部分藝術家和傑出校友、優秀畢業生的17場集中教學成果展演,自2020年10月14日至12月6日,於梅蘭芳大劇院、北京音樂廳、長安大戲院、國家大劇院陸續舉辦。線下展演匯集了國戲師生、校友乃至戲曲界對學院七十華誕的由衷祝福,祝學院桃李滿園,興旺發達。

京劇系以近期教學成果展演一流專業建設成效,分別匯報演出傳統吉慶劇目青春版京劇《龍鳳呈祥》,優秀校友張建國、奚中路、杜鎮傑、嚴慶谷傳授的當代名家傳戲工程折子戲專場。此外,還特別邀請了優秀校友李宏圖帶領學生演出京劇全本《羅成》,並由北京京劇院藝術家陣容配合,充分體現院校、院團聯合培養人才的科學貫通。表演系 多劇種折子戲專場展演,匯集了表演系四位優秀研究生、梅花獎獲得者,多位優秀本科生同臺獻藝,帶來豫劇、祁劇、越劇,以及花鼓戲、黃梅戲、河北梆子等經典、精彩的劇目。音樂系將展示近年來戲曲作曲人才培養和戲曲音樂創作與民族音樂的有機融合的創作成果,分別推出《師生戲曲作品音樂會》和《戲韻管弦音樂會》。此次,京劇系、音樂系師生全梁上壩,表演系優秀中青年教師聯合獻藝,也將充分向社會展示學院的師資水平與高度,通過老師們課堂上的口傳心授,再結合舞臺上的躬身示範,相信將進一步提升學院教育教學成效。

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傳承中心將在此次展演中,率學員們集中匯報演出程派代表作京劇《鎖麟囊》和張火丁教授的代表作現代京劇《江姐》,以展現學院流派傳承與發展的成果。五年來,在張火丁教授的悉心指導下,程中心為全國院團、院校培養了十名優秀程派人才,目前,她們均已成為劇院團的骨幹和主要演員。

作為學院人才培養與輸送的重要基地,附中以京劇表演、京劇器樂專業為主組成優秀教學成果折子戲專場,其中,既有京劇器樂專業的合奏,彈撥樂序曲、吹管樂與打擊樂,還有日常訓練的「基本功展示」、京劇武戲等,既有京劇傳統經典劇目,也有現代京劇的呈現。

繼續教育部近年來為大運河沿線戲曲傳承人開辦了高研班,培養眾多優秀人才,此次展演活動,遴選了大運河沿線2名國家級戲曲非遺傳承人、2名省級戲曲非遺傳承人、2名市級戲曲非遺傳承人集中進行傳承成果展演,演出茂腔、四平調、張北幹磕、山東梆子、淮海小戲、瑤劇等地方戲曲劇種特色劇目。

本次線下展演以1954年成立的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推出的京劇名家薈萃版《龍鳳呈祥》和校慶演唱會壓軸,屆時將邀請國內京劇藝術名家、各行當領軍人物、流派傳承人代表、傑出校友和優秀畢業生,以及崑曲及多劇種名家強強聯合,於12月4日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為17場線下展演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光與影的交織、聲與色的盛宴中,追憶過去,不忘初心,銘記當下,展現國戲綿延70年、持續不斷迸發出的傳統文化藝術魅力與育人傳承風採。

國博展覽:濃縮新中國戲曲教育築夢榮光

七十年篳路藍縷,七十載旖旎畫卷。中國戲曲學院始終與新中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戲曲藝術共命運,是中國戲曲教育乃至戲曲發展歷史的縮影,譜寫了新中國戲曲教育的華彩篇章。2020年12月中旬,學院將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新中國戲曲教育暨中國戲曲學院 70 年教育成就展」。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國戲曲學院成立於1950年1月,是新中國由國家舉辦的第一所戲曲教育機構,最初稱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首任校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詞作者、戲曲改進局局長田漢先生。從那時起,一代代國戲人始終以黨和人民的戲曲教育事業為己任,以艱苦卓絕的奮鬥、傳承經典的堅持,開拓了一條日益寬廣的戲曲教育發展之路,書寫了一段輝煌的發展史。

尹曉東介紹,本次展覽將著力呈現中國戲曲學院從創業到改革,從探索到完善,所走過的風雨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導下,學院在戲曲人才培養、戲曲科研與創作、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中華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傳統文化復興與弘揚做出的積極貢獻。

展覽將以展示以中國戲曲學院為代表的中國戲曲70年教育成就為重點,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實物為媒,以數據代言,以多媒體助力。國戲發展70年是一部勵精圖治的創業史,也是一部閃耀著築夢榮光的奉獻史。一路走來,國戲名師薈萃、人才輩出、成績斐然,培養了大批戲曲藝術精英,成為各個時期戲曲藝術領域的骨幹和領軍人才。今天的國戲,已然成為在國內戲曲教育領域中,專業最完備、培養體系最健全、優質師資最集中、輸送高端專業人才最多、業內影響最大,在全國戲曲教育領域中起到引領示範作用的藝術院校。以國戲為縮影,以國戲為代表,古老的戲曲藝術與新時代的戲曲教育正愈加煥發出巨大的魅力與張力。

學術研討:回顧國戲精神薪火相傳

11月即將舉辦的「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學術研討會」,將邀請老藝術家、教育家、傑出校友和相關專家學者參會研討,回顧總結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曆程中浸潤的經驗,對當下及未來戲曲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進行廣泛交流,為新時代戲曲教育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尹曉東表示,回首母校七十年光影,濃縮著我們國戲人「堅忍不拔、孜孜以求,始終以繼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的精神。以建校70周年為契機,通過研討會的舉辦,論文集的整理與出版,系統梳理、總結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的寶貴經驗,提出新時代戲曲教育的發展策略,是國戲當下守初心、擔使命、傳承國戲精神的充分印證。

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龔裕回顧總結了中國戲曲學院發展七十年來的光輝成就,描繪了未來美好的發展前景。他表示,國戲人從70年的發展歷程得到啟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持立德樹人,是國戲不斷發展壯大的「根」和「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是戲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基石;堅持艱苦奮鬥是國戲的優良傳統;堅持傳承與創新並進是國戲發展的強大動力。

歷史不會忘記,中國戲曲學院從艱苦創業中啟航,在黨和國家扶持戲曲發展的各項政策中壯大,一路激昂,步履鏗鏘;國戲在七十年的歷程中不斷取得新突破,在推進戲曲高端人才培養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探索奮進的腳步;國戲從成立以來始終堅定履行藝術院校應有的文化責任與使命;面向未來,中國戲曲學院將進一步建設成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戲曲家的搖籃,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繼續為建設「民族特色鮮明、國內水準一流、國際影響廣泛」的高水平特色型藝術大學而不懈奮鬥,為戲曲教育、戲曲藝術事業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戲曲學院迎建校70周年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戲曲學院21日宣布,自22日開始,「《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拉開該院70年校慶活動帷幕。該院21日舉行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聞發布會,隨後幾個月,教學成果展演、學術研討會、教育成就展、紀念大會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辦。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 將舉辦140場線上展播和系列展演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王龍龍)9月21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聞發布會舉行。自9月22日開始,歷時四個多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隨後的幾個月,教學成果展演、學術研討會、教育成就展、紀念大會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辦,並貫穿於這學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之中。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拿出「壓箱寶」
    今年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重要時刻,他們將拿出眾多壓箱底的寶貝和大家分享。9月21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發布了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活動的具體內容,共有140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從9月22日開始,歷時四個多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介紹,學院將拿出140部珍貴的影像視頻資料的線上展播。
  • 中國戲曲學院將舉辦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
    9月21日下午,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展演展播新聞發布會在學院綜合樓三層報告廳舉行。自9月22日開始,歷時四個多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系列作品展播」將在線上持續推出,隨後的幾個月,教學成果展演、學術研討會、教育成就展、紀念大會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辦。會議現場發布了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標識。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大會舉行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鄭娜)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大會今日在京舉行。  為迎接建校70周年,中國戲曲學院發布了70周年標識,開啟為期4個月的「《春華秋實》——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線上系列作品展播」,組織教學成果展演,展現七十載滄桑變遷和育人成果。
  • 「歡迎回家」——中國戲曲學院70華誕守正創新大會隆重舉行
    中國網10月30日訊(記者閆景臻)「歡迎回家」,迎來70華誕的中國戲曲學院校園洋溢著喜慶氛圍。牆外鮮紅的圍欄宣傳板格外醒目,教學樓前老校長的塑像巍然聳立,教學樓南北兩側分別設置了「守正創新 砥礪前行 ……10月30 日上午,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守正創新大會在學院大劇場隆重舉行。慶宣傳片《國戲風華》展現國戲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講述那些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中國戲曲學院慶祝建校70周年
    中國戲曲學院慶祝建校70周年 2020-10-30 21:01:40 中國戲曲學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守正創新大會30日在北京舉行。紀念大會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共享,五湖四海的國戲人跨屏相約,共同為母校慶生。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年教學成果展演落幕
    《龍鳳呈祥》演出劇照 中國戲曲學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馬海燕)繼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精心打造的《龍鳳呈祥》《國戲風華·戲曲名家演唱會》於12月3日、4日在國家大劇院落下帷幕,持續近4個月的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系列演出畫上了圓滿句號
  • 中國戲曲學院校慶展演「繁花似錦」
    圖為京劇《龍鳳呈祥》名家版劇照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其教學成果展演收官之作於12月3日、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隨著演唱會的大幕落下,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說,自9月22日始,持續近4個月,140多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追憶過去,銘記當下,展現學院綿延70年、持續不斷迸發出的傳統文化藝術魅力與育人傳承風採。
  • 滁州學院將迎70周年華誕
    2020年是滁州學院建校70周年。日前,滁州學院發布公告,為回顧學校發展歷程,總結辦學經驗,展示辦學成果,全面推進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決定舉辦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誠邀歷屆校友參加,同時就校慶活動向社會各界徵求寶貴建議。
  • 聚焦|上海戲劇學院迎來75周年校慶
    聚焦|上海戲劇學院迎來75周年校慶 2020-12-03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戲曲學院慶祝新中國60華誕大型獻禮演出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戲曲學院集合了學校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在金秋十月為廣大觀眾帶來慶祝新中國60華誕「大型獻禮演出」。今年,借新中國60華誕之機,中國戲曲學院再度恢復了實驗劇團,只不過這一次在該團的名稱中隱去了「京」字。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告訴記者說,中國戲曲學院成立之初以教授京劇為主,但經過59年的發展,中國戲曲學院早已變為一所學科專業體系完善的總和大學。如今學院內各個專業的實驗科研活動蓬勃展開,隱去了「京」字的實驗劇團便好似學院內的一個實驗室,能夠為各個專業都提供實驗科研實驗的機會。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即將亮相國博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戲曲學院聯合舉辦的「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新聞發布廳舉行。
  • 春華秋實慶豐收 天道酬勤賀華誕
    (謝萬柏 攝)  金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飽滿的花生、脆甜的蘋果、晶瑩的葡萄……9月23日,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處處洋溢著收穫的喜悅,五彩繽紛的豐收果實,映襯著農民朋友的笑臉,讓這個古村落煥發出新時代氣息。  秋分時節,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對豐收的慶賀,是對大地的禮讚。
  • 傳承高鐵情 逐夢新時代 湖南高鐵職院喜迎70華誕
    1月8日上午,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內暖意融融,該校70周年校慶活動在學院學術報告廳正式啟動。今年5月23日,該校將迎來建校70周年華誕。七十載風雨兼程,七十載春華秋實。70年前為支持新中國鐵路建設,鐵道部在衡陽成立了「衡陽鐵路中級技術學校」,時任校長是鐵道兵副司令郭維城將軍。
  •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70周年校慶公告
    > 【摘要】 鬥轉星移,歲月流逝,2020年——宿州職業技術學院70周年華誕。
  • 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戲曲學院將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
    圖為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海報2020年正值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和中國戲曲學院(簡稱「國戲」)聯合主辦的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將於12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
  • 上戲將迎70周年華誕 逾千校友重返母校共襄盛會
    2015年12月1日,上海戲劇學院將迎來七十周年華誕。 上海戲劇學院的前身是上海市立戲劇實驗學校,始建於1945年12月1日。1949年更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56年正式更名為上海戲劇學院。2000年轉制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
  • 北京工商大學70周年華誕 騰訊樂享助力全球校友「雲返校」
    「玉淵潭清,永定河長,這裡有我親愛的北工商」,悠揚振奮的校歌響徹北京工商大學(以下簡稱「北工商」)校園,北工商迎來70年華誕。6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學校歌發布暨校園雲開放日活動在良鄉校區求知廣場隆重舉行。
  • 2003年10月昆明醫學院將迎來70周年華誕。
    2003年10月昆明醫學院將迎來70周年華誕。   昆明醫學院歷70載風雨滄桑,積70年辦學經驗,方有今日累累碩果。昔日之醫學專修科已躍遷為擁有10個二級學院、4個教學部、89個教研室、5個研究所、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醫學研究室、15個省級醫學研究中心、5個省級醫學培訓中心、11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3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含7個三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四個附屬醫院的雲南最大的教研醫基地、省屬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