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戲曲學院集合了學校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在金秋十月為廣大觀眾帶來慶祝新中國60華誕「大型獻禮演出」。2009年10月15日到18日,中國戲曲學院將在長安大戲院連續上演 「經典京劇折子戲」專場暨獻禮演出主題開幕儀式;由張火丁和學院多位教授、中青年骨幹教師聯袂演出京劇經典劇目《龍鳳呈祥》; 「京劇紅色經典」《紅色娘子軍》以及張火丁與多外京劇名家聯手演繹的程派經典劇目《鎖麟囊》。四部大戲可謂集合了京劇界最豪華的明星陣容。其中,京劇《紅色娘子軍》為40年來首度復排,該劇集合了中國戲曲學院最優秀的師生演員,克服了該劇在演出中的諸多困難,將為觀眾們呈現一部比芭蕾舞《紅色娘子軍》更為氣勢恢宏的舞臺作品。
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恢復演出
中國戲曲學院曾經三度成立實驗京劇團,但由於學校演出力量有限,該團經歷了三起三落。今年,借新中國60華誕之機,中國戲曲學院再度恢復了實驗劇團,只不過這一次在該團的名稱中隱去了「京」字。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告訴記者說,中國戲曲學院成立之初以教授京劇為主,但經過59年的發展,中國戲曲學院早已變為一所學科專業體系完善的總和大學。如今學院內各個專業的實驗科研活動蓬勃展開,隱去了「京」字的實驗劇團便好似學院內的一個實驗室,能夠為各個專業都提供實驗科研實驗的機會。
劇介紹,實驗劇團恢復後,將每年定期舉辦各類戲曲演出,這不僅將讓廣大觀眾一睹中國戲曲學院各專業的教學成果,也將使廣大教師們能夠「登臺授課」。此次,中國戲曲學院慶祝新中國華誕大型獻禮演出也是實驗劇團的第一次演出。
2009年10月16日晚 長安大戲院
學院教師聯袂演出《龍鳳呈祥》,名家名段共祝祖國華誕60周年
京劇《龍鳳呈祥》是戲曲舞臺上久演不衰的經典傳統劇目。此劇以吉祥、喜慶、大團圓的內容和主題享譽梨園內外,京劇界名曰「吉祥戲」。它場面宏大、行當齊全、文唱武打都非常精彩,是我國曆年元旦、春節、節慶時期的保留和必演劇目。
中國戲曲學院首次由學院著名教授、優秀教師組成的「學院版」《龍鳳呈祥》,將在保留全劇經典唱段的基礎上,對劇作容量和演出節奏進行精煉和提升,既保留了原來的華彩段落,又符合現代人的視聽審美觀念 ,一改某些傳統老戲給人的拖沓之感,力求以「學院派」教師的風採展示一場不一樣的《龍鳳呈祥》,使這齣傳統劇目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此次演出中,可謂群英薈萃,眾星雲集,豪華的演員陣容將是本場演出的一大特色。本場演出匯集了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霖蒼教授,梅花獎得主、學院副院長周龍教授,著名「程派」青衣張火丁教授,著名餘派老生杜鵬教授,表演系主任張堯教授,表演系副主任舒桐教授,表演系教授張晶以及青年教師賈勁松、焦敬閣、衣麟等。課堂上,他們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謙謙學者;課堂外,他們是演技精湛、載譽無數的表演藝術精英。站在舞臺上,他們意氣風發、光彩奪目,向觀眾們展現出自己多姿多彩的另一面。
「學院版」《龍鳳呈祥》與以往演出相比,在舞臺場面上更為宏大壯觀。不僅增加了許多舞臺布景,使得全劇看起來更加亮麗、豐滿;在舞美和燈光設計方面也做了諸多調整,使得舞臺效果更為生動熱烈、激情四射;同時在服裝上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嘗試。本場演出,無論是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還是服裝設計等方面,全部是重新考量、重新製作,極力追求並營造祥和、喜慶、熱鬧的氛圍,凸顯出「學院派」非凡的舞臺藝術想像力。
2009年10月17日晚 長安大戲院
全國息演四十餘年,學院首次完整復排《紅色娘子軍》
此次中國戲曲學院復排《紅色娘子軍》為該劇息演四十年來首度重返舞臺與觀眾見面。很多戲迷都曾聽過京劇《紅色娘子軍》中的經典唱段,但現在完整看過該劇的觀眾已經很少了。京劇《紅色娘子軍》無論在京劇音樂、京劇舞蹈、京劇表演和京劇服裝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突破,但排演該劇卻一直是個令京劇界深感困擾。
據介紹,京劇《紅色娘子軍》需要龐大的演員陣容,例如娘子軍的演員就要求個頭整齊劃一,氣質相貌接近,光是找到娘子軍的演員就要花費很大力氣;更毋庸說大型樂隊現場伴奏、服裝製作等環節的困難了。
據介紹,作為一部學院派的繼承創新劇目,此版《紅色娘子軍》調動了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舞美系、音樂系、戲文系等主要教學部門,在表演、形體、舞蹈、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京劇音樂編創與演奏、演出宣傳與推廣等各個環節,近兩百餘名師生全力以赴投入到此劇目的創作中來,而且還重新邀請了原《紅色娘子軍》劇組部分成員以及戲曲界知名的藝術家從表演和音樂上進行藝術指導。
此次由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戲曲表演專業、形體表演專業和舞蹈表演專業精心挑選的數十名「娘子軍」將組成全新的、青春靚麗的娘子軍隊伍。高超的舞技,整齊劃一的「學院派」風格,青春飛揚的舞臺激情,集傳統與現代、戲曲與舞蹈融匯結合的造型和編創,都將成為「學院版」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的最大亮點。
此次中國戲曲學院版《紅色娘子軍》將一改昔日西方交響樂伴奏,完全採用中國戲曲文武場班底作為全劇的音樂核心,在對原劇音樂進行全新編配的基礎之上,全新的民族管弦樂團將把整部劇目大氣磅礴的民族音樂表現大大提升。一曲「萬泉河水清又清」曾經引領了無數中國人對娘子軍的無比喜愛,讓人聽著倍感親切並充滿革命激情。如今,重新編排的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引入了這一膾炙人口的旋律並作為主題變奏,將會為現場觀眾營造出新的視聽感受。
「學院版」京劇《紅色娘子軍》除了繼承原劇在集體表演上的視覺效果外,更加注重在舞臺效果和色彩搭配上的傾力打造,全部舞美道具加在一起竟能裝滿17車。全新的舞美、燈光和服裝設計製作,將使得整個舞臺更加的恢宏和唯美,浪漫主義的舞台風格和高科技舞臺裝置與燈光的全力配合將會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
該劇是全國戲曲藝術高校迄今為止首部完整復排演出的現代京劇,其劇中主要演員都是中國戲曲學院最具實力的青年優秀教師與學生。這裡面既有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的優秀畢業生,也有目前在校學習本科生,他們之中有多位都曾在各類戲曲大賽當中嶄露頭角。此外,學院音樂系及舞美系的近百位師生也參與到此次復排創作中來,他們也都展示出了很高的藝術創作水準。
2009年10月18日晚 長安大戲院
張火丁攜「學院派」原班人馬,再現「程派」經典大戲
2008年9月,張火丁正式調入中國戲曲學院任教,她從一個藝術家、演員向教師、教育家轉型。這既是對前輩老師事業的繼承和延續,也為中國戲曲學院的京劇表演教學增加活力,為師資增加力量,學院為有張火丁這樣年輕的藝術家的加盟而感到驕傲。
2009年10月18日晚,張火丁教授將再次上演全本大戲《鎖麟囊》,讓大家重溫「程派」的經典唱腔。程派經典名戲《鎖麟囊》是張火丁近年來演出最多的作品,也是程派傳統戲劇的代表作之一。張火丁秀美的容貌和性格裡的淡雅婉約,以及對程派藝術的深刻領悟,令她扮演的薛湘靈有著別具一格的美。「守程法不拘於程法」的張火丁一切從劇情和人物出發,表演在似有似無之間,點到而止,恬淡為之,收斂含蓄,從不過火;唱來抑揚頓挫,若即若離,渾然天成;水袖功夫敏捷優美,細膩傳情,舞來也是頗見功力;把薛湘靈從最初的嬌懶刁鑽到為人母的幸福安詳,直至落魄後的孤苦悽涼,都演繹得婉轉流暢。特別是全劇的點睛之筆——薛湘靈在花園之中的那一段「一霎時」的唱段,如泣如訴,使聽者如臨其境,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