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方面盼著孩子快快長大,而另一方面,卻希望孩子長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幾十年前,我們對「性早熟」這個詞還很陌生。近些年來,3歲女童來例假、7歲男童睪丸發育等新聞屢見不鮮。
今年1月,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性早熟患病率為0.43%,全國約有53萬名患兒。
性早熟發病率逐年上升,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孩子性早熟?自家孩子已有性早熟的信號,又應該怎麼做?
今天,我們一起來解鎖孩子性早熟的秘密。
(如想諮詢其他「嬰幼兒常見病」,滑到底部寫留言,科長和專家會盡全力解答!)
性早熟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性早熟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及心理健康都不利:
影響身高發育
過早發育,會使身高驟增,但骨骼發育過早,骨骺閉合就早,生長周期變短,孩子的最終身高就會受到影響。
造成心理壓力
過早發育,會使孩子和同齡人出現體型、體態的不同,而孩子的心理沒有同步發育。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因自己的「與眾不同」而產生心理障礙,如自卑、抑鬱等。
預示嚴重疾病
我們擔心的,不僅是單純的性腺發育提前,而是疾病導致的性早熟,如咽管瘤、下丘腦錯構瘤、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卵巢腫瘤、睪丸腫瘤等,必須儘快幹預和治療。
孩子性早熟,是食物惹的禍?
除了疾病會造成性早熟,網上不時爆出XX食物導致性早熟,還有人說小夜燈、看片子引起性早熟,哪種說法是謠言,哪種是真相?
這些食物都不會導致性早熟!
① 反季節的蔬菜、水果
② 催熟的香蕉、用了膨大劑的西瓜
③ 豆腐、豆漿等豆製品
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兇」是:
1、催肥食品
動物類食物、油炸食物,本身不導致性早熟。
長期、過量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甜點、薯條、炸雞等,容易因營養過剩導致內分泌紊亂,造成性早熟。
因此,這種食物一定要少吃!
2、大補食品
攝入冬蟲夏草、人參、桂圓乾、荔枝幹、黃芪、沙參等可入藥的補品,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發展不平衡。
因此,這種食物不要給孩子吃!
3、誤食藥品
誤食有性激素的藥品(如避孕藥)、接觸會引起性早熟的護膚品,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而那些號稱具有「增高作用」的藥品,多數添加了性激素,也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加速骨骺提前閉合。(注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未審批過有增高功能的藥品)
4、燈光刺激
過度燈光刺激,如孩子睡覺時開大燈,會影響大腦中內分泌器官——松果體的正常工作,減少褪黑素分泌,導致性早熟。
夜裡起來餵奶、換尿布,開一下燈是沒問題的,光線極弱的小夜燈也可以,使用時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
5、情愛刊物
孩子較多機會地接觸超越其心理年齡的言情書籍、影視作品,會對孩子性意識覺醒產生影響,誘發孩子性早熟。
如何發現孩子性早熟的蛛絲馬跡?
家長:觀察身體變化
性早熟是指女孩8周歲之前、男孩9周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體格發育加速的症狀,俗稱「女8男9」。
● 女孩一般發育順序:
乳房發育(第一個特徵)毛髮(陰毛、腋毛)生長(乳房發育2年後)月經來潮
● 男孩一般發育順序:
生殖器官發育(第一個特徵)毛髮(陰毛、腋毛)生長(生殖器官發育2年後)變聲及遺精
● 不論女孩男孩,性早熟的孩子都會身高迅速增長
發現孩子有第二性徵發育,如女孩乳房增大、男孩睪丸增大,孩子的生長速度明顯快於同齡孩子,建議及時就診。
雖然多數乳房早發育在2歲內自行消退,但有10%-20%乳房發育會發展為真性性早熟,所以,最好還是去一趟醫院。
遺憾的是,很多寶爸媽並沒有意識到性早熟是需要並且可以治療的。
因此我國兒童性早熟患病率約為0.43%,全國約有53萬名患兒,但就診率只有1/3。
也就是說,近2/3的孩子們竟然無法得到及時治療。
醫生:通過檢查判斷
懷疑寶寶真性性早熟,醫生會做一系列的檢查。
如果性早熟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健康,則可能需要用藥來降低激素水平,而如果發現了潛在的疾病原因,則會針對疾病治療。
檢查的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血液檢查、拍骨齡片、腎上腺超聲、顱腦CT或核磁等檢查。
最後,寶媽最關心的就是:我能做點什麼?
堅持健康的飲食,
不盲目吃營養品,
藏好性激素藥品,
引導健康的情緒。
另外,性早熟與分床早晚,沒有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