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7月19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曼 實習生 王玉琦 )「媽媽,我是不是生病了,這裡有個『硬塊』。」前段時間,姍姍(化名)洗澡的時候發現自己左胸有個「硬塊」,著急地詢問媽媽。雖然媽媽知道這是女孩子長大了的表現,可姍姍剛滿7歲,發育是不是有點太早了,會不會是性早熟?趁放暑假,媽媽把姍姍帶到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兒童保健門診諮詢。
關於兒童性早熟的新聞頻頻出現,家長對這一問題也日益看重。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兒保科主治醫師譚曉燕表示,對於兒童性早熟的問題家長不要太緊張,但也千萬不能忽視;預防性早熟主要是飲食控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適的環境,檢查定期體檢,發現問題提前幹預治療。
男孩9歲前睪丸增大,當心性早熟
隨著暑期的到來,有關性早熟的門診諮詢迎來一個小高峰。8歲的小飛(化名)個頭本來不太高,一年之內躥高了8cm,本來家人還挺高興的。後來,爸爸發現小飛開始出現變聲,而且睪丸增大,甚至開始長出了陰毛。
「像姍姍、小飛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見。」譚曉燕說,前來諮詢性早熟問題的兒童,女孩子較男孩子多。
到底什麼情況下是性早熟?兒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即與年齡不相稱地過早出現第二性徵,並促使體格發育,一般認為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在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睪丸發育等),並伴有體格的過速發育。
一般來說,女孩最早的青春期徵象是乳房發育,出現在8~10歲,最遲13歲;然後是陰毛生長,陰道分泌物增多,一般在9~11歲;最後是月經初潮,平均在12歲左右。女孩約在15~17歲停止身高增長。男孩青春期的最早表現則是睪丸增大,一般在10~12歲,最遲14歲,然後是陰囊發育、色素沉著,陰莖發育,一般11~12歲,陰毛髮育在12~13歲,繼之長腋毛、痤瘡,聲音變調,初次遺精多在14~15歲,15歲左右長鬍鬚,17~18歲停止長高。
接觸過多化妝品可能導致假性性早熟
「性早熟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和周圍性性早熟,周圍性性早熟是受外界環境因素造成的,也就是常說的假性性早熟。」譚曉燕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諮詢性早熟的情況,但大多數人為假性性早熟。比如姍姍,通過檢查發現她只是單純的出現乳房增大,骨齡稍有超前,沒有月經初潮,其餘情況暫時正常,因此判斷為假性性早熟。
攝入過多避孕藥、接觸過多化妝品、環境內分泌幹擾物等也可能導致假性性早熟。對女孩來說,性早熟可能會導致性發育提前;對男孩來說,則可能導致睪丸和附睪萎縮等。「原發性性早熟主要影響兒童的身高和心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性早熟的話,很可能會出現前段時間個子猛增,後面就不怎麼長的現象,這樣的孩子和同齡的正常孩子相比,到最後一般會長不高。」該科主任鄭豔輝說。
確定到底是哪種性早熟、是否需要進行治療,需要進行性激素測定,做婦科B超檢查子宮、卵巢和卵泡大小,測骨齡。確診為中樞性性早熟後還需做頭部磁共振,尤其是男孩、6歲以下發病的女孩,性成熟過程太迅速或有其他中樞病變表現的人,必要時需做腎上腺或肝、腦、縱隔、性腺的影像學檢查以排除腫瘤。
警惕杯子裡的雙酚A成分
「家長應該定期帶孩子到保健科進行體檢諮詢,能及時發現異常進行科學的處理。」譚曉燕建議。預防性早熟,應適當控制飲食,避免營養過剩。尤其避免油脂多的食物,少吃油炸、膨化食品、甜食,但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些蔬菜水果。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含激素的護膚品、化妝品,不亂用市面上流行的保健品補品等。不吃反季節水果蔬菜,不吃激素餵養的牛蛙、鱔魚、甲魚等。另外,由於光線強會影響睡眠,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導致性早熟,所以晚上一定要關燈睡覺。儘量少讓孩子接觸情色、暴力視覺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要警惕杯子裡的雙酚A成分,它可能會導致兒童性早熟。「這是一個容易被家長們忽視的問題。」鄭豔輝強調,「雙酚A」在工業上被用來合成聚碳酸酯(PC)和環氧樹脂等材料,不少塑料製品中都有它的身影,包括奶瓶等。
來源:紅網
作者:周曼 王玉琦
編輯:曼曼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6/07/19/42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