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吃穿用度也在不斷提升。現在有一大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裡老人和父母對孩子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尤其是在吃食上面,從來不虧欠孩子。
日常餐桌上基本上每餐都有肉,大人們還都緊著孩子吃。然而正是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導致現在的孩子普遍出現了性早熟。對於自己的"傑作",很多家長沾沾自喜還不自知。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53萬兒童患性早熟,患病概率高達0.43%,並且發病率正逐年攀升。其中城市兒童性早熟的比例為4%-7%,高出農村兒童兩個百分點,大有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可與患病率呈遞增趨勢截然相反的是,性早熟兒童的就診率不足三分之一,暴露了我國家長對待兒童性早熟層面的知識短板。
到底什麼才是性早熟呢?對孩子有什麼危害或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一一來說:
什麼是兒童性早熟?
兒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過早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第二性徵,並促進體格發育。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乳房發育,在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體格的過速發育,稱為性早熟。
性早熟的病因有哪些?
1、激素攝入低齡的性早熟兒童大多有比較明確的激素攝入史。例如避孕藥,某些保健品,以及一些被激素催肥的食物。特別是一些肥魚、粗黃鱔和肥肥的洋雞。此外,像一些婦科大補的東西,孩子也不適宜吃,比如桂圓。
2、環境因素如今充斥周圍的塑料、白色泡沫和裝修材料,往往造成了一個偏酸性的環境,這很容易導致人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同時,研究發現,熱帶地區人的發育年齡和死亡年齡都比寒帶地區的人早,地球環境在不斷變暖,南京這些年也一年比一年暖和,也會產生影響。
3、飲食結構現在孩子的飲食結構是以葷食為主,不僅增加了間接攝入激素的可能,同時人還容易胖,肥胖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早熟。
4、視覺汙染:一是日益嚴重的光汙染,據介紹,24小時照明也可能誘發性早熟。二是日益嚴重的來自外在媒介的信息汙染,例如現在電視中的情愛鏡頭太多,這不僅造成孩子的心理早熟,也容易誘發其生理出現早熟。
六一兒科曾經接診一個7歲就乳房發育的女孩子,據了解,這個女孩子因為從小學習舞蹈,經常看舞蹈的電視節目,眾多俊男美女們親熱的舞蹈,很可能是視覺刺激促使她的心理早熟,然後身體也跟著早熟起來。
兒童性早熟有哪些危害?
性早熟對患兒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極易對孩子造成心理障礙
性早熟兒童雖然性徵發育提前,但心理、智力發育水平仍為實際年齡水平,過早的性徵出現和生殖器官發育會導致未成熟孩子產生心理障礙,尤其是看到自己與周圍人不同的性狀特徵極易引起孩子的自卑的心理,這種心理很可能在其成年後都留有遺症。
2.影響孩子身高,導致其最終身高矮於同齡人
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隨骨骼生長加速,使其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兒童長得高。其實,這僅僅是一個暫時的現象,由於性激素的提前催發,導致骨骺閉合也將大大提前,生長期則相應縮短,即:長骨骨幹與骨骺提前閉合而停止生長。
一般情況下,女孩在初潮後、男孩在首次遺精後3年內平均只能長約5釐米左右,所以,性早熟兒童的最終身高反而會矮於同齡人。
早熟,更可能意味著「早衰」
近年來,性早熟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已成為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發育普遍提前。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5%的兒童發育提前並出現性早熟趨勢,其中女孩比男孩多4~5倍。她說:「很多家長對性早熟的危害還只停留在孩子的身體成長上,以為早熟無非就是發育提前,現在比同齡的孩子早『抽條』,以後身高受點影響而已。其實這種認識並不全面,更大的危害是,早熟更可能意味著早衰。」
如果一個6歲的女孩乳腺開始發育,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她8歲就會來月經,骨齡的發育也就提前停止了。而且到了30多歲,與她同齡的人年富力強的時候,她很可能會出現不該出現的衰老症狀,如牙齒過早地鬆了、掉了,甚至還會出現子宮與卵巢提前老化、萎縮,更年期、絕經期提前到來等各種早衰症狀。
性早熟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預期生活質量和生存壽命。所以,一定要及早防治。
如何及早發現孩子性早熟的蛛絲馬跡呢?為此,六一兒科專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家長平時可從這幾點對孩子進行觀察,從而判斷孩子是否邁入性早熟的禁地。
兒童性早熟自測
1. 月經早「報到」
現在女孩子的月經初潮一般是在11-12歲左右。如果孩子在八九歲之前月經就提早出現,即可判斷為早熟。
2. 乳房早「現形」
這要跟孩子的肥胖細加區別,有些孩子胸前本來就肉乎乎的,家長很容易誤認為是乳房早發育。其實,只要胸口沒摸到硬結就不算早熟。
3. 睪丸早發育
一般來說,孩子的睪丸大小在11歲之前跟鵪鶉蛋差不多。如果大似鴿子蛋或者小雞蛋,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
4. 身高太突出
如果孩子的個頭在同齡的小朋友中特別突出,甚至比同齡孩子的平均身高高出半個頭到一個頭,家長可別以為是孩子發育的太好而心中竊喜。因為這也可能是孩子性發育提前的一個徵兆,最好及早帶孩子到醫院篩查骨齡。
5.生長高峰提前到
女孩子在九歲之前、男孩子在十一歲之前,如果突然出現「瘋長」的跡象,比如,半年到一年內身高增速比往常每年的平均增速高出許多,這表示孩子的生長高峰提前到來,也是早熟的表現之一。
兒童性早熟治療
現代醫學模式的臨床治療:依據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理論
一方面可用神經免疫體系治療某些疾病,即通過改變一些與疾病發生密切相關的神經介質、細胞因子和激素在體內的濃度和分布,有效地控制疾病的進程和發展;另一方面還要用精神心理體系治療某些疾病,從而使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二者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疾病的本質: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自穩調節紊亂是所有疾病的共同本質
所謂疾病就是在內外環境損害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因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自我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也就是因為內外條件的變化超過了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節能力,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自穩調節在不同層次上發生紊亂,所以才使正常的基因變成了致病的基因,正常的細胞變成了病變的細胞,正常的組織變成了病變的組織,正常的器官變成了病變的器官,正常的人變成了患病的人。
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細胞表面都證實有相關受體接受對方傳來的各種信息。中樞神經通過其神經纖維,向各臟器細胞傳遞信息,又經遊走的內分泌和免疫細胞加工放大細胞信息,並產生新的信息。激素、神經遞質、細胞因子是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共同語言。
3大健康保障,讓孩子輕鬆告別性早熟
1. 整體治療
由胡亞美兒童醫學研究院5T權威專家團隊親診,突破傳統診療模式的局限,圍繞患兒心身所處的環境,宏觀審視、整體評估,以微觀為基礎,心身兼顧,以循證醫學作指導兼顧並結合既往專家經驗醫學的優勢,制定個性化多維整體治療方案。
2. 多學科融合
確保治療的科學、有效,影響人體長高的原因機理錯綜複雜,體系集合了中醫精髓、運動醫學和現代生物醫學等學科,發揮各學科的特點,根據不同個體的病理差異,制訂一對一的診療方案確保治療的科學、有效。
3. 體系優勢
1)、通過國際先進的檢測系統,精確判斷導致患者的病因,便於臨床進行整體方案規劃,按病理機理準確治療。
2)、通過此體系建立器官活動與大腦皮層之間的聯繫,使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發生變化,避免常規治療不安全因素。
3)、在治療性早熟的同時有效防止骨骼過早閉合:改善成人身高,更加有效;基礎身高較低的患兒也可得到有效治療,治療範圍更廣。
4) 、簡單快捷:在治療過程中隨治隨走或留觀1-3天即可,不影響孩子學習與正常生活。
六一兒科專家表示,現在孩子性早熟已經不是一種罕見病,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身體發育異常,應及時到兒童醫院做專業檢查,早檢查早放心,早治療早恢復。
關注六一健康,關注兒童的健康與成長。如果您的孩子有性早熟,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互相交流,關愛孩子成長中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