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閱讀和寫作拓展:拯救瀕危語言

2020-12-14 外刊譯言

前幾天一起學習了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卷I的閱讀C篇,了解到許多語言都處於瀕危境地,消失的語言越來越多。其實,關於瀕危語言的話題不僅會出現在高考閱讀中,也可能會出現在英語寫作中。雅思就出現過一道觀點題型的作文題目,討論政府是否有必要拯救瀕危語言,題目是這樣的:Several languages are in danger of extinction because they are spoken by very small numbers of people. Some people say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spend public money on saving these languages, while others believe that would be a waste of money. Discuss both these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在外刊原文「Babel runs backwards」,中間也談到了很多關於拯救瀕危語言是否有必要的觀點,今天我將挑選一些相關觀點、態度的句子段落,不僅是很好的拓展閱讀,也有助於我們在寫作中提煉觀點。

比如認為沒有必要拯救瀕危語言的觀點有:只使用固定的幾種語言可能減少誤解的空間。

It is tempting to think thatlife could be simpler, better and perhaps more peaceful if everybody could settle on one, or just a few, languages, leaving less room for misunderstanding. Bu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monolingualism promotes peace.人們不禁會想,如果每個人都使用固定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減少誤解的空間, 生活會變得更簡單、更美好、甚至更和平。但是,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單一語言能夠促進和平。

分析小語種消失的原因:But minority languages disappear for many reasons. It could be because their speakers are beset by some calamity: droughts, floods, earthquakes, or imported epidemics.但是小語種的消失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語言的母語者遭受到像乾旱、洪水、地震或輸入性流行病這樣的災難。

但主要還是因為它們的母語者主動放棄了它們:However, most languages disappear because their speakers voluntarily abandon them. Where a dominant language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 and economic success, speakers of minority languages come under pressure to learn it in order to get on. The most obvious example in the modern world is English, which is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encouraged by the internet.然而,大多數語言消失是因為它們的母語者自願放棄它們。當一種主流語言關係到發展和經濟上的成功,小語種的使用者要取得進步就要面臨學習這種語言的壓力。現今社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英語,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英語的發展和應用突飛猛進/英語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一些人認為應該順其自然: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languages have been born, evolved and died; why not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f speakers of minority languages really wanted to hang on to them, they would make strenuous efforts to keep them alive. If they do not, it means they no longer have a use for them. Trying to save moribund languages is pointless.縱觀人類歷史,語言從誕生到演變,最後消亡,為什麼不順其自然呢?如果小語種的母語者真的想保留他們的語言,他們就會竭盡全力讓他們的語言存活下去。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就意味著他們不再需要它們了。試圖拯救垂死的語言是毫無意義的。

這一段開始提出另一方的觀點,以保護瀕危物種為例,同理說明保護瀕危語言的意義:

Misguided cultural Darwinism, cry the linguists. Endangered languages were perfectly suited to their speakers' way of life until their habitat changed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other humans.There is a close parallel with man's encroachmen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the environmentalists have made faster progress. Greenery has become mainstream, and preserving some rare butterfly, wildflower or ecosystem is considered a worthy goal. In the same way, languages should be preserved to safeguard diversity.A widespread loss of languages is the equivalent of an ecological disaster.

語言學家大聲疾呼「這是被誤導的文化界的達爾文主義」。瀕危語言曾與其母語者的生活方式安安合適,直到其他人的介入,他們的棲息地才因此改變。這與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侵蝕有許多共通之處,但環保主義者進展較快,綠化已成為主流,保護一些稀有的蝴蝶、野花或生態系統被認為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同樣的道理,語言應該被保存下來,以保護多樣性。大量語言的流失相當於一場生態災難。

The extinction of each language results in the irrecoverable loss of uniqu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knowledge. Each language is a unique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the world...Every time a language dies, we have less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pattern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language, human prehistory,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world's diverse ecosystems. Above all, speakers of these languages may experience the loss of their language as a loss of their original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每一種語言的消亡,都會給獨特的文化、歷史和生態知識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每種語言都是人類來過這世界獨一無二的表現……每當有一種語言消亡,能幫助我們理解人類語言、人類歷史以及維持世界多樣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模式的依據就越少。最重要的是,這些語言的母語者可能會失去他們的語言,而這也會使他們喪失原始的民族和文化特徵。

最後我們再一起來看看前雅思考官Simon的高分範文,我們可以學習這篇範文的行文結構、觀點句表達和用詞,以及行文過渡方法等等。觀點類作文是雅思作文的招牌,這篇範文的行文結構是這樣:首段是「背景句+一句話介紹雙方觀點」,第二段是先討論一方觀點及原因,第三段再討論另一方觀點和原因,第四段就是總結段,用來表達個人觀點。

It is true that some minority languages may disappear in the near future. Although it can be argued that governments could save money by allowing this to happen, I believe that these languages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preserved.(首句先描述相關事實背景,然後將不贊同的觀點放在although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中,再把自己認同的觀點做成主句。)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saving minority languages could be seen as a waste of money. Firstly, if a language is only spoken b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expensive education programmes will be needed to make sure that more people learn it, and the state will have to pay for facilities, teachers and marketing. This money might be better spent on other public services. Secondly, it would be much cheaper and more efficient for countries to have just one language. Governments could cut all kinds of costs related to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minority group.第二段是討論不贊同的觀點,再羅列原因一(耗資巨大的教育項目,要斥資購買教育設施、聘請教師等,與其如此,不如把錢用在刀刃上)、原因二(各國都只用一種語言更省錢更高效)。

Despite the above arguments, I believe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try to preserve languages that are less widely spoken. A language is much more than simply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it has a vital connection with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 who speak it. If a language disappears, a whole way of life will disappear with it, and we will lose the rich cultural diversity that makes societies more interesting. By spending money to protect minority languages, governments can also preserve traditions, customs and behaviours that are part of a country’s history.第三段用「Despite the above arguments, I believe that…」過渡,承上啟下,表達觀點立場,接著給出原因(語言不僅是一種溝通工具,更承載著其母語者的文化),最後再概括保護瀕危語言就是保護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習俗。

總結段再簡單地表達了個人觀點:In conclusion, it may save money in the short term if we allow minority languages to disappear, but in the long term this would have an extremely negative impact on our cultural heritage.

以上。

2018高考英語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3)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4)

譯文僅供參考;若有不準確之處,還請溫柔提點。

相關焦點

  •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4)
    今天是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的最後一部分解析。2018高考英語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3)Everybody agrees that endangered languages can be saved only if their speakers are prepared
  • 多語言的歐洲國家:語言瀕危靠中國人拯救,當地風景美如畫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如果一個人精通多種語言,那麼很多人都會對他刮目相看,畢竟能夠掌握多種語言是十分不易的事情,而且一個人會多種語言的話,走到天南地北都不擔心溝通不暢等問題了。不過,你以為只有人才會多種語言嗎?
  • 高考英語如何通過閱讀提高寫作
    北京新東方學校中學部主任助理 高亮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語言考試實質上考查的是信息交流的能力。而信息交流是雙向的,一方面是表達(包括說和寫),一方面是理解(包括聽和讀)。在語言學習中,這四種能力相互牽制,缺一不可,過分強調或忽略某一方都不利於語言學習。其中,寫作是難度最高也最複雜的一種。
  • 拓展閱讀視野 提升寫作能力——英語組主題教學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聚焦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近日,我校英語組開展了以「提升閱讀素養」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郭巖老師呈現的示範課是五年級閱讀寫作課A plan to London。
  • 2015高考英語備考:如何通過閱讀提高英語寫作
    如何通過閱讀提高高考英語寫作?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語言考試實質上考查的是信息交流的能力。而信息交流是雙向的,一方面是表達(包括說和寫),一方面是理解(包括聽和讀)。在語言學習中,這四種能力相互牽制,缺一不可,過分強調或忽略某一方都不利於語言學習。其中,寫作是難度最高也最複雜的一種。
  • 2016高考英語備考:如何通過閱讀提高英語寫作
    如何通過閱讀提高高考英語寫作?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語言考試實質上考查的是信息交流的能力。而信息交流是雙向的,一方面是表達(包括說和寫), 一方面是理解(包括聽和讀)。在語言學習中,這四種能力相互牽制,缺一不可,過分強調或忽略某一方都不利於語言學習。其中,寫作是難度最高也最複雜的一 種。
  • 淺談高考英語複習,如何快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現在廣東英語高考採用全國卷1,比以前廣東卷難度加大,高考題型也有所變化。但是無論怎樣改變都離不開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察。那麼,高三學生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呢?一、夯實英語基礎,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保障眾所周知,英語能力提高要求學生有堅實的基礎。考生需要3500以上詞彙量,沒有詞彙,只強調閱讀方法和技巧,那也是空中樓閣,水中月鏡中花。所以,在高三第一輪複習中,同學們應該重視自己的基礎,扎紮實實做好自己一輪複習。
  • 英語學習10自問,從高考看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10自問,從高考看英語學習切勿急功近利勿急功近利: 從高考看英語學習 從生活實際中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完形填空:描述人類為拯救瀕危野生動物所做的努力,試題考查了考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對語篇進行分析和闡釋的能力。
  • 名校教師評山東新高考英語:加大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要求
    臨川一中魏琳 / 網際網路教育風向標2020全國高考已全面結束,山東省作為新高考實施省份,今年出題有何不同?英語科目的考查在難度和結構上又有什麼創新點?風向標教育特別邀請江西省高級教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高三教研組長,臨川一中魏琳老師對今年山東新高考英語科目作了解析,一起來討論討論吧!2020年新高考試卷最大的變化是試卷結構作出了新的調整。
  • 2018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2)
    高考英語真題全國卷I閱讀C篇選擇了外刊原文的第4-7段,刪去一些句子,替換了幾個超綱詞彙,共314詞 。這篇就簡單來分享真題前兩段,看看選為高考閱讀內容的難度如何。2018高考英語全國卷I閱讀C篇外刊原文解析:瀕危語言第四段:Languages
  • 發中文文章才能畢業,能拯救大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嗎?
    經過12年的語文教育,以及高考作文的歷練,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卻被教授們嫌棄——邏輯思維能力差,規範語言不會用,連摘要都寫不好。到底是為什麼?據此而言,發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並不是拯救大學生中文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畢竟,倘若能寫出合格甚至優秀的英文文章或論文,即使自己寫不好中文文章或論文,那麼找個翻譯代勞一下語言轉換工作,也不是什麼難事。如此一來,有可能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沒有提高,反倒催生了弄虛作假的行為,得不償失。拯救大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根本上還是要靠科學的語文教育。
  • 寫作能力制約英語成績,中國孩子的「英語短板」怎麼拯救?
    對於國內的孩子,這一點在從小到大的各種考試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中高考到四六級英語寫作分數佔比從來沒有低於15%:而對於希望走國際教育道路的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只增不減,除了申請大學時需要用到的各樣英文寫作申請材料(PS,CV,以及written work)外,各個國外大學都對非英語母語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做了嚴格量化規定,以世界頂級大學牛津大學為例,雅思成績要求總分7.5
  • 高考英語作文指南:高考應用文道歉信寫作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高考英語作文指南:高考應用文道歉信寫作 2013-12-23 15:55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王月
  • 轉發報導理工附中高中英語學科主任張愛英老師對今年高考英語寫作的精彩分析
    轉發:高考| 高考英語試題難度「反彈」——寫作考查學生學科綜合能力2016-06-08 今天,隨著下午5點各考場內鈴聲的響起,2016年北京高考終於落下帷幕。「向你的英國朋友Jim介紹一位你喜歡的中國歷史人物,要列舉他的貢獻和對自己的影響。」陳同學表示,用英語講述歷史人物確實是平時訓練的「盲點」。但對於試卷中的聽力和單選等題型,陳同學則表示:「聽力一如既往的簡單。」針對今年英語高考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目,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備課組組長劉桂章表示:「本次閱讀整體難度與2015年持平,篇幅、閱讀量基本持平。」
  • 高考英語寫作指南
    英語寫作是高考試題中令學生感覺相對較難的部分,它考查考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很多同學抱怨英語作文是英語學習中最頭疼的事情,下筆能言,但卻漏洞百出。想要在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做到「內容充實,要點全面;語言豐富,文字優美;行文連貫,過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施一公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是如何煉成的?
    所以,可以不無誇張地說,讀英語新聞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大量讀英語新聞大幅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已經成為一條非常寶貴而有益的經驗,已經傳給了很多人,而且將繼續傳下去。2.這正是英語新聞的特性和意義之所在,既提供關於英語學習和使用的示範性語言資源,又呈現英語新聞的信息時效性、內容可讀性和參與性,而選擇英語新聞是致力於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非母語者的適當的和正確的選擇。3.
  • 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關係
    關鍵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影響        一.引言        閱讀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和寫作一樣屬於書面能力。閱讀要求的是理解和領悟能力,寫作要求的是運用和表達能力。讀和寫的關係相當密切,互為促進。只有通過與度的逐步領會,才能轉化為寫作的正確表達。
  • 中國學生的英語閱讀寫作困難究竟在哪裡?美國語言教育專家指點迷津
    可惜中國學生在寫作失分也是最厲害的。無論是說還是寫, 中國學生的問題在於混淆普通英語和學術英語。 普通英語可以理解成你在街上碰到個朋友,聊聊天,然後你發條朋友圈記錄一下這次偶遇。但是沒有哪本科學雜誌上會刊登朋友圈裡發的狀態吧?而學術英語呢,要求用詞,造句,結構都能體現作者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水準。這可就不是只要長得是個外國人就有學術語言能力的。這裡要看學生在哪裡讀書。
  •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如八年級上冊Unit 5 Section B 2b,如果老師畫一個米奇的圖片,然後把文章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來進行填空,學生閱讀完以後填寫出來,也對文章內容熟悉了。很多老師注重閱讀前和閱讀中卻忽略了對閱讀的延伸拓展,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將閱讀與聽說,寫作等聯繫起來,讓學生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並且能夠運用文本與實際聯繫起來。
  • 【新高考英語·主題語境閱讀60練】書面表達概要寫作熱點&難點專練
    【概要寫作命題規律和趨勢】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可知,概要寫作的設題形式如下:提供一篇350字以內的短文,短文體裁以說明文和議論文為主,要求考生在正確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在不改變原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用簡明、精煉的語言高度濃縮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寫出一篇60字左右的內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