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慘的雄性動物:為交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配偶卻去找別的雄性

2020-12-13 山水冷知識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為了延續下一代,會出現同類相食的現象。但像這種動物遇上這麼「薄情寡義」的配偶,也是極為罕見的。這種動物就是琵琶魚。

為什麼會叫琵琶魚呢?當然它們和琵琶沒有關係。其實論樣子它們長得兇神惡煞的,用琵琶這麼溫柔的樂器形容它們,真的不符。只是因為它扁長型的身型,頭寬尾窄,從側面看就好像是一把琵琶。

但它們醜陋的外邊下卻有著鮮美的肉質,在日本琵琶魚可是當地人愛吃的一道菜,在好吃的口感下還是可以勉強接受它們的長相。琵琶魚一直走的是另類風格的路線,它醜,遊泳又慢,食量還大,全靠精明算計才能世世代代的繁衍。

琵琶魚有幾個特點。一個是它們是自帶「燈籠」的魚,每天打個燈籠」四處晃蕩。在它們的頭頂上有根天線一樣的懸掛著一個閃光的「燈籠」。這並不是因為琵琶魚的視線不好,需要給自己照明,這麼做是為了方便捕食。像它們這樣爬得這麼慢,要捕抓到食物只能用智謀了。這個「燈籠」主要是由腺細胞構成,能不斷的分泌光素,而琵琶魚體內有有光素酶。光素和光素酶一融合就會發生氧化反應,然後發光。

這個光有什麼作用呢?可以誘捕食物。海洋裡很多魚都具有趨光性,這個「燈籠」就像個捕蟲器的光芒一樣吸引著魚類,琵琶魚的嘴就像捕蟲網一樣,隨時等待著獵物上鉤。這個「燈籠」除了會吸引琵琶魚的食物但也伴隨來的會是危險,會吸引琵琶魚的天敵。琵琶魚這麼精明的魚怎麼會坐以待斃,一看到是天敵河豚來了,就趕緊把「燈籠」塞進嘴裡,悄悄的躲起來。當然,也有反應慢的,還沒等看清楚吸引來的是什麼就已經成為了「盤中餐」。

雌性琵琶魚

另一個是它們身上光滑無比,一點點鱗片都沒有。這才使得它們的肉質極為細緻,入口即化,那口感堪比河豚。沒有鱗片的它按理來說在水中遊泳阻力就會小很多。這個不成器的琵琶魚卻遊得很慢,它們全身的主要動力就是來自一對胸鰭,就像兩條小短腿一樣在海底滑行再用力也只能匍匐,根本談不上在水中遨遊。

還有一個是它們雌雄身型比例差距大。這比例差別有多大呢?雌性一般是100釐米左右,而雄性一般就是20-30釐米,目前發現最小的雄性只有 6.35毫米。典型的女強男弱。一般自然界都是雄性的體型會大於雌性的體型,但也只是微大於,不會有那麼大的差距。但像它們這樣的雌性是雄性的5倍的還是很少見的。

雄性琵琶魚

雄性琵琶魚的命運其實是很悲慘地,因為體量小,所以能捕到的食物也是非常少的。一直是被劣汰掉的那種。但最慘的還是求偶交配環節,為此斷送了它們的一生。

特殊的氣味吸引異性一隻雄性琵琶魚從出生起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一直不怎麼長個,捕食能力差,不斷地徘徊在飢餓的邊緣。它沒見過自己的父親,母親生下它就不怎麼管它,任由它自由生長。它原本以為它的人生就會一輩子這樣默默無聞,每天靠著別的魚類吃剩下的殘渣來維繫生存,好不容易長到了20多釐米。它的生活卻發生了改變。

以前雌性琵琶魚都是看都不看它,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它的體型太小了,雌性琵琶魚根本沒看到它。最近它發現它身邊的雌性琵琶魚越來越多了,一開始它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但這些在它身邊的雌性都喜歡在它身上聞一聞。

它才知道是它身上某種特殊的氣味吸引到了雌性琵琶魚,這種味道它自己的聞不到的。雄性琵琶魚到了發情期就會散發出一種類似費洛蒙的氣味,這種氣味會讓雌性琵琶魚不得不開始重視起雄性琵琶魚了,這個氣味也是悲劇的開始。

交配過程異常慘烈這隻雄性琵琶魚對這些雌性琵琶魚並沒有什麼好感,感覺它們都長得很醜,雖然自己也長得很醜。直到有一天有一隻雌性不斷地在它身邊遊動,有時的姿勢還挺像跳舞的。看久了這隻雌性琵琶魚,慢慢的也不覺得它醜了。這隻雄性琵琶魚不得不承認,它好像開始喜歡上了這隻雌性琵琶魚,慢慢的也圍繞在雌性身邊轉圈圈互動起來了。

雌性琵琶魚看熱身差不多了,就不斷示意雄性琵琶魚咬破自己的肚皮,這讓雄性琵琶魚很不解,但它還是照做了,它開始只是小小的咬了一口,但雌性琵琶魚覺得還是不夠,一直扭動著身體。雄性琵琶魚就持續地咬破雌性琵琶魚。

這時神奇的事情出現了,雄性琵琶魚覺得自己的身體出現了變化,整個身體變得鬆軟起來,慢慢的融入到了雌性琵琶魚的身體當中去。雄性琵琶魚不知道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它身體不斷釋放出一種酶,讓它和雌性琵琶魚粘在一起。雌性琵琶魚的表皮組織也迅速的生長,很快就把雄性琵琶魚給包裹住了。到了這個階段雄性琵琶魚再也無法和雌性琵琶魚分開了。

每天都是靠著雌性琵琶魚的養分來生活,雄性琵琶魚也越來越衰弱,它漸漸的沒有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慢慢的就只剩下了一對睪丸,像一個小包一樣長在雌性琵琶魚身上。這也是雄性琵琶魚喜歡上雌性琵琶魚的代價。這對睪丸就是雄性琵琶魚留在世界上唯一的東西,而且還是為了方便雌性琵琶魚受精。

雌性琵琶魚會交配多次當雄性琵琶魚與雌性琵琶魚融為一體後。雌性琵琶魚會立刻去尋找下一個對象,再把對待雄性琵琶魚的方式重新上演一遍。一隻琵琶魚最多的時候會與6隻雄性交配。這樣可以確保更多的精液留在體內,而且在精子和卵子融合時可以優勝劣汰,讓自己的後代更加優秀。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雄性琵琶魚和雌性琵琶魚生下來的比例大約是30:1。但科學家們總是很難找到成年的雄性琵琶魚,而琵琶魚們從一出生起就已經和自己的父親訣別了。

END

更多知識請關注我的帳號:@山水冷知識,說點你感興趣的冷知識。看完文章,記得點個讚和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一般雄性更漂亮,而人類卻是女生更好看?
    了解了這兩個概念,我們就能解釋世界上大多數動物性別間的外貌差異親代投資並不是什麼金融術語,而是生物為了養育後代所付出的代價(以降低自己生存率為代價)。從父母為孩子覓食,到父母捨身救子,都屬於親代投資。和人的投資一樣,投入的越多,對「項目」的要求就更高。如果投入的少,則會在「項目」質量差不多的時候,投資的「項目」越多越好。
  • 動物界的奇葩交配行為,雄性交配後失去生殖器,非死即傷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大自然是個十分神奇的地方,動物的形態千奇百怪,生活環境各有差異,相對應的,不同的動物交配方式也不盡相同。正常情況下,有性繁殖需要雌雄的生殖器官相互結合,從而讓生殖細胞融合,有些動物對交配不怎麼熱衷,它們會採取體外受精,就算這樣,動物也會有比較明顯的生殖器官。
  • 有些動物為什麼不願意交配?不交配的動物竟然會有「單身代價」
    在自然界動物們有著各自生存的法則,餓了就去尋找食物,發情了就去交配,這樣有利於延續下一代,整個種族繁榮昌盛。
  • 商業帝國的多巴胺計劃,原理是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的交配本能
    雄性動物交媾之後又立即與新配偶交媾的現象。我替大家搜搜百度百科:研究發現,大多數哺乳動物在交媾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邊,也不再有性行為,這個階段稱為性不應期。但是,如果在雄性動物交媾之後,重新給它一個新的雌性發情對象,它的不應期會大大縮短,甚至立即又出現交媾行為。這種動物對新異性所顯示的效應,在心理學上就被叫做柯立芝效應。
  • 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這該如何交配
    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可能就是它們了。雖然有的夫妻是雌性長得醜陋無比,雄性倒是十分英俊。有的是雌性比雄性的體型更大,但一般也就的大個2至3倍。但像這樣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的還是很少見的。這種動物就是毯子章魚。這種海底動物雖然是章魚卻不會噴射墨汁,但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能——「毯子」。
  • 雌性鬣狗為徵服雄性,竟長出了陰莖,那它們是如何交配和生育的?
    人們也叫它們為「往死掏」,或者是「掏缸狗」。鬣狗在草原上的品種有四個,但大家最為常見的就是斑點鬣狗,也最屬它們兇悍。由於鬣狗的咬合力非常強大,而且它們的胃酸也很強勁,因此鬣狗的進食現場一般都是乾乾淨淨,連骨頭渣子都找不到;
  • 動物界11種殘忍暴力的交配方式
    交配是所有動物的一門「必修課」。為了贏得異性的芳心,它們可謂煞費苦心。有時候,動物的交配儀式也充滿暴力色彩,甚至達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以袋鼬為例,雄性袋鼬會抓住雌性的脖子,強行將其拖走,而後進行交配。它們是一群暴力而殘酷的傢伙,交配中瘋狂抓咬雌性。很多雌性在交配中香消玉殞,最後淪為雄性的盤中餐。
  • 蝴蝶擁有複雜性交配:雄性交配後會留下「貞操帶」
    安娜和同事們發現大約1%的蝴蝶物種中,雄性在交配時使用精緻的交配塞,確保一夫一妻制和後代的父權關係。然而,雌性會極力阻止這一策略,它們會選擇多個雄性交配者,增加後代的遺傳多樣性。「這是一場雄性和雌性蝴蝶之間的持久戰鬥,蝴蝶的性行為可能比人們想像的更加極端和暴力。」
  • 一生只有一個配偶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亡了,其配偶會怎麼辦?
    鴛鴦根據生物學家們的長期觀察,認為世間只有一個配偶的動物,主要以禽類居多,而靈長類動物非常少見,根據喪失配偶之後的表現,這些只有一個配偶的動物可以分為四大類,一類是喪偶之後才找新配偶的,一類是發現有「第三者」之後會解除「婚姻關係」,第三類是喪偶之後仍然孤獨終老的,第四類是對於雄性來說,一些雄性動物在與雌性動物交配之後,會立即死亡或者被雌性吃掉。
  • 狗交配時,為什麼背對背處於鎖結狀態?人與犬科動物,有何不同?
    就算是單獨相處一會兒,雌性與雄性在交配的時候也是背對背的,可以互相警戒,共同防禦天敵。狗的「鎖結」行為,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提高受孕率,防止同伴的騷擾。物種自身有自身的生命循環,生命循環是物種自身特有的,物種自身的生命循環也促成了物種的進化,如同自然環境一樣。
  • 雄性昆蟲:死了都要愛
    無性的生物可以靠不斷的分裂獲得「永生」,而有性的生物則會走向生命的終點。有些動物在失去性生活後(物理閹割),能夠獲得更久的壽命;而有些動物寧可精疲力竭,也要愛的瘋狂。性是對死亡的抗拒,也是新生命的開端。這兩股力量,有時卻能古怪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在一些動物中存在「性食同類」(sexual cannibalism)現象。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瘋狂的交配方式,但很少像性食同類這麼可怕。
  • 動物世界的奇葩交.配行為:袋鼬就是暴力強.奸犯!
    交配是所有動物的一門「必修課」。為了贏得異性的芳心,它們可謂煞費苦心。有時候,動物的交配儀式也充滿暴力色彩,甚至達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以袋鼬為例,雄性袋鼬會抓住雌性的脖子,強行將其拖走,而後進行交配。它們是一群暴力而殘酷的傢伙,交配中瘋狂抓咬雌性。很多雌性在交配中香消玉殞,最後淪為雄性的盤中餐。
  • 動物界的奇葩交配:雌雄同體生物海蛞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動物界以性命為代價的「婚姻」,最有名的莫過於動畫片《黑貓警長》中螳螂的「婚姻」。新婚之夜,螳螂新郎死於非命,兇手卻是螳螂新娘。動畫片告訴大家,吃掉新郎是螳螂為了繁殖下一代而必須做出的犧牲。 但從科學角度解釋,雌性螳螂吃掉雄性的腦袋,則是交配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一個環節。
  • 雄性吼猴通過吐舌頭示意母猴交配,叫聲越大,睪丸越小
    交配那些事吼猴和其他猴子一樣是社會群居性動物,一個族群中通常有2到3隻雄性吼猴和若干只雌性吼猴。處於領導地位的雄性吼猴在族群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它負責保障猴群中的母猴、小猴、其他公猴的安全,以及整個猴群的團結,嚴格的等級制度要求每隻猴子都服從並尊重它的地位。
  • 最悲催的雄性動物,一輩子就為了找到雌性,找不到就要被餓死!
    最關鍵的是他們不僅長的不好看,而且雄性的鮟鱇魚整個人生在小編看來也就是一個悲劇的存在。因為它們的交配方式實在是太另類了!這種魚一般生活在熱帶或者是亞熱帶的海洋裡面,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的頭頂上有突出的一個東西,是可以發光的。
  • 動物界十大奇特的交配方式
    當它們交配產下企鵝蛋後就開始履行各自的職責——雄性擠在一起負責孵化企鵝蛋,與此同時雌性到海洋裡尋找食物,大量進食存儲脂肪將為雌性生育下一代子女做準備。2、大熊貓看「色情片」促進交配非洲地區的轉角牛羚羊具有奇特的性行為方式,長期6個星期的交配季節會讓它們精疲力盡。雌轉角牛羚羊可以每天交配許多次,但它希望儘可能地與最適合的配偶進行交配。它們更傾向於具有高質量精子的雄性,並允許雄性挑選它們。
  • 神奇的動物出生方式,海馬居然是雄性孕育後代
    不同動物的繁殖方式都不盡相同,卵生,哺乳等。下面介紹一些有趣的動物繁殖方式。變色龍變色龍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爬行動物之一,它能隨著周圍的環境改變顏色來偽裝自己,這種動物還有其他特性, 例如你知道它們的眼睛能獨立轉動嗎?
  • 動物的交配方式突破人類的想像:寄生在雌性體內只發育生殖系統
    雄性出生後就沒有辦法進食,全靠儲存在體內的母體帶出來的營養支撐它們去找雌性寄生,如果找不到就只能等營養耗盡死亡。當雄性找到雌性後,會緊緊地咬住雌性的身體,直到兩者身體交融到一起。平時雄性靠雌性的血液而活,當到了雌性需要交配的時候,兩者就會通過靜脈血液循環進行交配。
  • 尾部掛燈籠的螢火蟲:雄性為愛發光,雌性為吃同類發光
    從潮溼的草叢到陰暗的牆角,從尋找配偶到獲得食物,螢火蟲用它無與倫比的光芒表達愛意,吸引目光。螢火蟲,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種,其中50多種在中國有分布。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它們都會出現在後院、田野和森林中,因為它們喜歡生長在潮溼的草地中。
  • 知否|這種動物太瘋狂,每天交配14小時直到"精盡身亡"
    生命最後數周瘋狂到身體崩潰這些有袋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和紐幾內亞。它們看起來就像老鼠一樣,這也導致科學家最初認為它們只是普通老鼠。(一般人還真分不清,有圖為證。)研究人員發現,雄性個體的這種瘋狂行為只能維持兩到三周,隨後它們就會出現皮毛脫落、免疫系統失靈、體內出血等狀況,最後甚至身上會長滿壞疽。與這麼快速的身體衰敗過程相比,一夜白頭什麼的怕是都不足為慮了。迷一樣的瘋狂行為生物學上有著終生一胎的說法,意思就是一生只生一次。通常,半卵生動物交配行為一生只有一次,這種做法在許多動物群體中很常見,但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