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會》:我們都是「下流人」

2021-02-22 默默自留地

關於日本經濟現象的圖書有很多,有傅高義的《日本新中產階級》、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M型社會》等等,其中圍繞日本中產階級的由來和流動做了許多數據調查,這些調查對正處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有很強的對照意義。

 

三浦展的《下流社會》則是一本完全基於社會調查得出社會規律的書,這本書從語言風格上比較通俗,也沒有過多主觀臆斷,大多基於大量的社會調研。從這麼多調研中,我們又總能發現自己的影子。

 

所謂的「下流」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下流,而是三浦展將社會人口分為的三個層次---上流、中流和下流。這種社會構建的背景其實特別東方,下流也並非只是單純收入較低的一部分人群,也包括那些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已經步入中流的人,又由於「低欲望社會」的影響,希望止步於此的階層。這是這本書的主要核心邏輯---

 

「越來越多的中流會掉落階層,只有小部分中流能實現階層提升。」

 

一個簡單並且中國化的例子是,如果一個年輕人在30歲時達到了年薪30萬,又在房價最低谷時擁有了自己的房產,同時擁有一部20萬左右的汽車,他對目前生活特別滿意,對提升生活更多收入也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長此以往,這部分中流會逐漸流入「下流」。

 

一個由中流佔據主導的社會,奢侈品的發展並不會特別迅速,而且市場上以兼顧實用和美感同時價格低廉的商品很容易取得成功,比如著名的「優衣庫」,即便是年收入3萬還是年收入30萬,對購買優衣庫來說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樂此不疲。中產在意產品價值和產品質感與真正價格之間的差距,而「下流」則希望自己在收入允許下,儘量選擇與中產相同的產品。

 

於是,過去數年iPhone成為模糊「中產」和「下流」一個典型的工具,「優衣庫」也是如此,但更高端的僅流通在「上流」社會的商品依然沒有進入大眾視野,依然是小眾的產品,這裡的小眾並非是價格便宜體現獨特品味的小眾,更多是價格昂貴的小眾。

 

近些年來,iPhone價格上升,對中產階級的傷害最深,是他們第一時間感知到「價格」和「價值」之間差距,而「下流」社會則可以快速轉向安卓陣營,但iPhone XS以及XS MAX在高端市場的價值依然沒受影響。

 

在當今的中國,簡單以手機為例,中產能接受的價格就是5k-6k之間,而高端客戶則對價格相對不敏感,「下流」努力可以接受5K售價,如果接受不了也沒關係,畢竟還有更多安卓手機和二手iPhone可以選擇。

 

可是在一個正在掏空中產階級的國家,從目前來看,大多發達國家的主力就是中產階級,因為他們資產增值的速度不足以財務自由,同樣生活中有各種支出,也因此他們需要繼續努力工作,同時他們又都受過高等教育,因此中產階級的發展代表了國家的發展,國家在一定程度是要「營造」中產然後再「消滅」中產,再「營造」中產的。

 

一旦經濟下滑,中產階級被掏空之後,大多數中產階級會淪落為「下流」,其實兩者生活本質上並沒有太多差別,只是居住場所不同。當然,這也讓很多「下流」人士很容易就誤以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從而帶動消費。

從任何一個角度,和自己朋友的生活狀態相比較,你認為自己是「中流」就是中流。中流沒有明確的劃分。

 

只是,中產階級消亡之後,中端商品的規模和利潤就會受到影響,以今年優衣庫為例,優衣庫大中華區規模增長,但淨利潤下滑6%,這是自日本銷售下滑之後,海外以中國為中心業務開始萎縮的跡象——中國正在步日本的後塵。

 

對於企業來講,由於中產和下流經濟吃緊,「性價」品牌如果要保持規模就要降低利潤,要保持利潤就要賣出更多規模,這是如今優衣庫的模樣。此時社會真正的發展動力轉移到了更高端的品牌上,也就是品牌向上,挖掘「上流」社會潛力,因為面向上流社會的商品,規模可以不高,但利潤卻增加,也就可以彌補中產階級萎縮帶來的利潤衰減。

 

不過下流生意也特別好做,比如「抖音」「拼多多」都是依靠巨大規模但低利潤起來的巨頭。

 

未來,中國也會看到越來越多品牌「向上」,比如華為,比如小米,也有很多人認為小米未來就要發力高端市場,而留給「下流」社會的只有紅米。豐田的雷克薩斯和皇冠則是為中產階級向上而產的。

 

但對那些擁有更高目標人來說,他們通常在擁有了高收入之後,依然會把自己大量的資金和時間花費在教育和充電學習上,這一方面「外語」成為最熱門的投資方向。以女人為例,越來越多高收入的女性會把自己打扮的更加精緻,但並不盛氣凌人,同時注重保養頭髮和皮膚。

 

當然在工作中,她們可能會不顧一切工作到深夜,將孩子放在託兒所,但每周還是會堅持學習烹飪,堅持不斷的上美容院和英語教室。她們的消費範圍廣泛到購房、家具、旅行、裝修、證券,也就是說「聰明的女人會烹飪會化妝還會英語」。

有了這種取勝欲望,一小部分的中流會躋身上流,而大多數中流會隨著經濟滑坡重新成為下流。滿足於目前的「中流」,是逆水行舟。

 

女性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管是各種「女權主義」的渲染還是社會本來就越來越公平,「女人能頂半邊天」的口號讓女人越來越強勢,但同樣讓人有些錯愕的是這些奮鬥中的女人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而成為一名完全的「家庭主婦」。聽起來特別傳統和不可思議。

 

同樣的,由於中國社會的階層也在不斷固化,結婚便成為女性階層上升的更可靠的通道,如果丈夫收入較高,則可以過上更加舒適、愜意的生活,也願意為丈夫打理好家庭,所以以「下流」狀況的女性,多半希望嫁給「中流」男性,而「中流」女性則更願意嫁給「上流」男性。

 

這種階層的交錯有時候只是一種臆想,但現實中卻時時刻刻在發生,這就是越來越多的「下流」男性發現女朋友越來越難找,而隨著女性越來越「中流」,「中流」男性也開始遇到這種狀況,但如果是收入較高的「中流」女性則更願意接受同樣「收入較高」的中流男性。

 

只是今後潛力股或者收入更高的男性越來越少,結婚後,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希望女性可以繼續工作,導致整個婚配市場競爭激烈。

 

這個社會有大量剩女,這些剩女條件出挑,但總不是完美,比如容貌出挑的讀書不多,讀書太多的容貌稍遜,讀書和容貌都優秀的女強人性格不好,家境良好小家碧玉的又不太實際,這些女人可以被認為是和其他女子競爭優秀男人中敗下陣的一部分,如果不甘於和平庸的男性結婚成家,又有足夠經濟能力,不願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索性選擇繼續單身,並大唱單身讚歌。

 

單身讚歌,符合這種「中流」階層佔據主導的社會狀態。

 

「中流女性」結婚越來越晚,「下流」女性結婚卻越來越早,他們通常是在戀愛期間不幸中招,未婚先孕,大學畢業後便迅速進入婚姻,繼而生子,在婚姻和孩子的雙重壓力下,「下流」社會的收入普遍較低。

 

結婚率高低與收入息息相關,如果有一個分界線則可以是20萬人民幣家庭收入,30萬人民幣家庭收入可以是結婚的一道門檻,生育的一道門檻則是40萬。(根據日本數據換算,這個收入可以對照國內一二線城市)

 

根據日本男性收入和婚姻狀態的調查,收入在8000元每月以下時,結婚之路幾乎沒有,15000元/月左右時,存在可能性,年收入達到30萬則可以很順利的進入婚姻,而收入達到50萬以上,只要你願意,100%都可以順利步入婚姻殿堂。(以上收入是夫妻共同收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男女在婚姻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雙方則更加融洽,相反過分追求「男女平等」的家庭,只是政治上正確,實際表現差強人意。

 

同樣隨著城市壓力的增多,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只有家庭收入達到40萬左右時,年輕人才願意考慮生育的問題,因為生育帶來成本增加,女性職場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是越來越多年輕夫婦所忌憚的。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女性在婚姻市場中,收入越高越容易碰到優秀的具備潛力同樣收入更高的男性,而婚姻越來越集中在同階層中流動,跨度太大的婚姻並不會過於幸福,尤其是目前階級越來越固化的時代,不同階層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越來越不同,也導致不同階層之間的孩子共同話題和關注角度越來越不同,越來越難走到一起。

 

「越個性越下流」

 

在知乎還是柳井正《一勝九敗》中有一句話「年輕人越來越缺乏老人們幾十年如一日付出的耐性」,年輕人更多希望儘快看到回報,對一個事物努力超過三年,沒有見到結果便準備放棄,所以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在「中流」中流動或者流向「下流」。

 

同樣,社會調查數據顯示,越強調「個性」的年輕人,生存狀態越「下流」,希望我行我素,反而是「越上流」的年輕人,越認可「勤奮」,同時注重在公司和其他人以及領導相處。同樣,在女性層面更多了一層調查,越「上流」的女性,對女性的定位思想越傳統,越「下流」的女性,思想越獨立。

 

書中用大量數據間接證明了,這是一個快節奏的快社會,越來越多年輕人強調自我中心,而拋棄「勤奮」「付出」「投入」這種最能提升階層的素質,轉而進入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希望快速變現,隨遇而安,一言不合就離職的狀態。這樣大基數的年輕人,構建起了中流和下流社會,而中流和上流的人依然在不斷的充電學習,甚至比下流人都要辛苦的付出,顯得有些「傳統」。

 

在「男人應該有男人的樣子,女人應該有女人的樣子」、「單身時以工作為中心,結婚後以家庭為中心」這些問題上,「上流」女性的同意的佔比最高,而在「顛覆傳統」「對工作和婚姻不關心,只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一問題中,「下流女性」同意的佔比最高。

 

「善於交際、敢為人先、照顧別人、體貼、堅忍」 等工作領導風格的問題中、「女人味、氣質優雅、性感、理性、彬彬有禮」等個人形象的問題中,上流女性多贊同。下流階層女性則選擇的多是「悠然自得、不標顯、樸素」「排斥生育、不想結婚,不關注時尚,吃飯很麻煩、不愛做飯」。

 

這種感覺恰恰就像是在學校上學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各方面都更聽老師的話,更順從,也更懂獲取知識,反而是越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只是不擅長學習,但在其他方面一定比學習好的學生能力更強,擁有更多過人之處」。

 

越是自我感覺能力強的人,越希望用人單位注重動手能力,越是學習優秀的人,越希望用人單位注重專業技能。事實往往是,注重專業技能的人收入和地位要比注重動手能力的高。

 

當然自我感覺能力強的人也會出現一些人才,比如漫畫、電競等行業,但現實是一旦這個行業加劇競爭,淘汰機制就變的特別苛刻,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嚴峻。

 

30歲會是注重「個性」人群的一道坎,30歲之前,他們可以依靠「個性」自我滿足,但30歲之後,他們就把目標迫切的轉移為希望快速提高自己的生活狀態。調查也同樣顯示,「個性」會讓婚姻變的更加困難,這一類人很難與人相處,也更願意一個人生活,無法接受「結婚生子」這種平庸的生活。

 

自我感覺強的人溝通能力普遍較差,往往朋友不多,而溝通能力是未來社會競爭最有利的武器,更容易獲得高收入、婚姻,提升階層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在「上流」階層中,大多數家庭會選擇野外、自駕等戶外項目,但越到「下流」階層,選擇電腦、網際網路的比例就越高。

 

有一個特別有趣的點,「個性」其實老一輩給新一代年輕人編織的陷阱,這是因為老一輩依靠自己的努力,恰好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實現了階層的提升,從而更加鼓吹個性,但這種尊重個性的觀念,恰好形成於老一輩處在「下流」階層時。

 

對此,日本一所學校振聾發聵的指出:

 

年輕人被個性迷失了雙眼,在最好的年紀不好好讀書,去相信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的鬼話,不想成為社會的失敗者,就只有好好讀書。如果你們真的以為發揮自己個性就能過上和別人不同的生活,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有考進名牌大學才能從黑暗中解脫出來。

 

你們討厭世俗框架,但沒有它們,你們還能做什麼?總以為自己可以白紙繪藍圖,完全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還說什麼不要被世俗框住自己,只是那些胸大無志懶惰的藉口而已。

 

以為自己沒必要爭第一(No. 1),只要自己是唯一(OnlyOne)就行了嗎?別開玩笑了,Only One就是那個領域的No.1!

 

個性就像是稜角,磨平不見得不是一件壞事,至於會不會和其他人一模一樣,不是那些稜角決定的。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也許我們未曾觸及「下流人」的邊緣?(附PDF)
    不知為何看著書中的文字,感覺似乎放到現在的社會環境下也並不突兀。現在的年輕一代面臨就職難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為家常便飯,真可謂苦不堪言。面對職業、婚姻等方面的競爭和壓力,不少人選擇不當事業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願地將自己歸入『下流社會』的行列。
  • 閱讀《下流社會》
    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級的出現  當泡沫經濟崩潰,年功序列制、終身僱傭制被廢除,給進入21時期的日本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加之千年之交時小泉純一郎首相的行政結構改革,致使市場流動性增強,日本國民被驅趕著走出舒適圈,原先享受著安逸生活的中流階級徹底崩潰,更多的人進入下流社會…      在作者三浦展筆下,這群下流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對工作、學習的意欲
  • 讀《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
    在了解這本書之前,我們需要對關鍵性概念「下流」指代什麼解釋清楚。這裡的「下流」指不僅僅是收入的低下,還是指其人際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熱情、學習意願、消費欲望等也全都較之一般人更為低下。概而言之,是對於全盤人生熱情低下,其結果直接導致收入很難得到提高,單身的比例也極高,而且在這類人群中,松松垮垮生活的人不在少數,因為這樣的生活態度畢竟來得輕鬆些。
  • 原創書評(第28期):《下流社會》
    在分析和理解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程的過程中,我們無可避免的會觀察日本這一鄰邦,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組織出版的《看日本:直擊日本現狀》系列作品,包含了哈佛大學東亞問題研究專家傅高義教授的《日本第一》和《日本新中產階級》,以及日本管理學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喪失大志時代」的新·國富論》
  • 「下流社會」的實質是階層向下流動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日前與騰訊新聞中心聯合進行了一項在線調查(4130人參加)——「你對人生缺乏熱情嗎」,結果顯示,71.0%的人認為現實生活中充滿了焦慮,55.0%的人對人生缺乏熱情。(《中國青年報》11月27日)  這是一個讓人吃驚的結論,也是一個讓我們並不陌生的、似曾相識的結論。
  • 中國也像日本一樣,步入下流社會了嗎?
    自創詞「下流社會」也成了風靡一時的概念, 殘酷又詼諧地揭露了日本社會近20年來, 正在從中流社會向下流社會的轉變。看街上人的模樣,是否開心,餐廳是否生意好,看看街上是否散發著活力,靠嗅覺,是種本能的動物性吧。 觀察對象就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孩,人的穿衣風格、講話方式。我認為年輕女孩的變化改變整個社會。 Q:日本進入下流社會的時間節點,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如何?
  • 下流社會:抖音、西虹市、延禧攻略與中產崩盤
    你屬於下流階層嗎?日本文化研究所的三浦展在《下流社會》這本書中拋出一個驚動整個日本乃至整個世界的概念。他說,隨著兩極分化傾向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形成一個極廣泛的「下流社會」階層。當然,這個「下流」並非指社會底層,而是指中產階級的居下遊者。
  • 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與三浦展《下流社會》出版
    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 /官方供圖 三浦展《下流社會》。  熱詞折射鄰國民生現狀  從「乾物女」到「草食男」,從「斷舍離」到「小確幸」,誕生於鄰國日本的這些流行語熱詞因其精準傳神地概括了某一時段的某些社會現象和國民心態而傳播甚廣。此次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下流社會》和《低欲望社會》也是分別由兩位經濟學者提出的日本社會熱詞。
  • 道德經,大國下流
    我們接著來學習道德經第六十一章,先看一下原文,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 收入少、存款少、可依賴的人少,日本的「下流老人」現象引發熱議
    日本有本書叫《下流老人:總計一億人老後崩毀之衝擊》,曾經在日本掀起風潮,也讓「下流老人」這個詞一時蔚為流行。日本老化嚴重,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在此之前,日本已出現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老人們的內幕社會、無緣社會等現象。
  • 「卑鄙、下流」這次難聽的詞,在英文裡怎麼說?
    米米從來不與這樣一些「卑鄙、下流」做人做事無底線的人來往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事業上她都是人們眼中「正直、敢為」的形象那麼「卑鄙、下流"在英文裡怎麼說呢?yellow 就是」卑鄙、下流「的意思,比如 a yellow dog 就是」一個卑鄙的(下流的)人「在中式翻譯裡是一條黃色的狗haha,但英文裡就是」卑鄙、下流「的人e.g: I dislike Tom for he
  • 我們的喝酒口號:杯壁下流,竟然和飛機的飛行原理有關
    如果你喜歡在網上衝浪,過去的2019年,你一定聽過這樣的喝酒口號,喝啤酒時首先要歪門斜倒、然後杯壁下流、再改斜歸正、最後惡貫滿盈。本人之前沒有看到過這段視頻,「杯壁下流」給我的第一反應是酒水在傾倒時沿著酒瓶壁流下的情景(視頻裡是啤酒沿著酒杯下流而不易起泡),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為什麼會這樣「杯壁下流」?
  • 這「下流人」是誰?
    北京著名著名大學,一流一流頭銜,下流下流人品,加上網友「劍膽文心」這一語留言:某某某對女生胡言亂語乃至動手動腳在××大學××學院那是出了名的。當你作為一個父親,當你祝福天下所有孩子,你自然會問:哪家著名大學?這「下流人」是誰?在這裡,大家不妨一塊「猜猜猜」,為「某某某」完成一次實戰偵破作業。
  • 大邦者下流: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係及和平相處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中引用老子的「大邦者下流」,來表達「中國願意以開放包容心態加強同外界對話和溝通,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的態度。我們約請北京大學哲學系李中華教授對《老子》中的這句話進行了闡釋。  「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老子》一書的思想體系是建立在「道」的形上學基礎上,由宇宙論伸展到政治論,再由政治論伸展到人生論。
  • 「下流家庭」,撕開人性暴露最溫暖的愛
    隨著老齡化、單身化、少子化等現象不斷加劇,一個日本人的一生可能這樣度過:青年時期背井離鄉來到繁華都市,與故鄉的親戚朋友逐漸陌路;人到中年雙親故去,孑然一身;晚年退休,失去「工作」這一紐帶後與社會失去關聯……
  • 「絲」是下流詞語?
    "絲"是下流詞語? 「萌萌噠」、「有錢,任性」是受訪者最常用網絡流行語 調查顯示,網絡語言正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語言的一部分。89.8%的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網絡流行語,其中28.2%的受訪者經常使用。
  • 「MLGB」涼了,莫把下流當潮流
    這個潮牌原本是由李晨和潘瑋柏經營,以簡潔的設計風格和帶有些諷刺的設計理念著稱,一經上市就得到了廣大少男少女們的追捧,但是這組單詞卻著實讓人覺得尷尬,因為他恰恰和國罵的縮寫一模一樣,這不得不讓人嘀咕這到底是一句什麼話。
  • 日本留學生下流表演 西北大學學生集體抗議
    日本留學生下流表演
  • 沒有下流段子的灰暗世界:這部動漫明明很汙卻過於淺嘗輒止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部動漫叫做《沒有下流段子的灰暗世界》,又名《沒有黃段子的無聊世界》。這部動漫於2015年上映,引發了日本群眾非常大的爭議。當然在國內,當年在貼吧討論的熱度也不低。最近小鞠看完了這部動漫,總結了一下觀感:這部動漫明明很汙卻過於淺嘗輒止。首先有兩個名詞需要向大家說明一下。第一個是:PM。
  • 歪門邪道卑鄙下流惡貫滿盈改邪歸正霸氣喝酒口號意思
    抖音上面經常會有人分享一些有趣的歌曲、段子等,最近流行的喝酒口號不知道大家都學到了沒,來看看歪門邪道卑鄙下流惡貫滿盈改邪歸正喝酒口號。  卑鄙下流  杯壁下流之意。倒啤酒,啤酒要順著斜著的杯子壁身往下緩緩流入,這樣,啤酒不僅沒有酒花,倒酒的人也顯得很瀟灑。  惡貫滿盈  意思就是啤酒倒滿了酒杯。  改邪歸正  酒倒滿之後,斜著著的酒杯自然要放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