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街」南京路,從1840年開埠至今,從100多年前的一條小馬路到擁有繁華景致、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景點,開創了屬於上海的一個嶄新局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有著百餘年風雨歷程的南京路步行街的變遷與發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上海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各種情感,縱使時代在飛速變化,總有記憶裡留下的印跡。南京路就是上海的一處經典地標,一個世紀以來,都是車水馬龍之地。
20世紀40年代南京路100多年以前,南京路還是一條小路,1851年被命名為「派克弄」,又叫「花園弄」,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稱大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為南京路。1920年代,隨著上海「環球百貨」的四大公司:永安、大新、先施和新新的創立,打破了南京路中西、土洋之間的懸隔。至1930年代,南京路成了「地球上最世界主義化的馬路」。1945年南京路更名為南京東路。它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
19世紀中期的」派克弄「街景
20世紀30年代南京路新崛起的華商百貨樓宇進入50年代,我國和周邊國家有了更多交流往來,許多國際政要人物都會在自己的訪華行程中加入一項安排——參觀南京路,當時居住在南京路周邊的市民常常能見到不少外國首腦向上海市民揮手致意的場景。
20世紀50年代南京路五六十年代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在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後,順應市場的需要,浴火重生。1956年上海時裝公司進駐先施公司舊址。1954年上海永安百貨建立,1966年後更名為國營東方紅百貨商店,隨後再次更名為上海十百,直到1988年改為華聯商廈。1953年上海第一百貨商店遷入上海大新大樓。
宣傳畫《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南京東路商業經營方向和方式有了不少變化,由以批發和批零兼營為主,逐漸演變成以零售為主。1986年,國務院批准了《上海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在這份方案的指導下,上海市又制定了《南京東路地區綜合改建規劃綱要》,黃浦區對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貨、時裝公司、第一食品公司等200多家名特商店進行了全面改造。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南京東路車水馬龍80年代,南京東路在上海人心裡是最中心、最繁華的一條馬路,南京東路的商品齊全,地處市中心,一到周末、假日,想買東西的跑來大採購,不想買東西,這裡也是閒逛的好去處,整條馬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南京東路人流擁擠當年南京東路外灘的警亭和市百一店門前的天橋,還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孩子們總是非常崇拜坐在警亭裡的警察叔叔,覺得他們坐得高望得遠。站在天橋上,腳下是川流而過的巨龍車和自行車人潮,對於景觀較少的年代來說,這個絕對也是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南京東路外灘標誌性的警亭
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百貨前的天橋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90年代的南京東路出現了第二次發展高潮,紛紛建起新型的綜合性商業樓,使南京東路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0年,在南京路、西藏路口拆遷9家商店,建造起中國第一座大型豪華的精品商店——上海精品商廈(後來改為下沉式廣場)。
20世紀90年代的南京東路夜景1995年7月15日,南京東路實施周末步行街,拉開了其功能開發的序幕。步行街的設想已經形成了多年,但由於它是上海市東西向主要的交通幹道,其周圍又沒有相應的道路取代其交通功能,因此該設想很長時間未能實現。
20世紀90年代南京東路實行周末步行街
1995年時的南京東路街景國慶50周年時落成的這條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煥然一新,成為上海又一處靚麗的城市新景觀。
1999年南京路步行街步入21世紀,由於新興商業的激烈競爭,以旅遊經濟為主導的南京路商業街調整商品經營策略,定位中高檔商業街,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也紛紛來此駐紮,形成了與國際最繁華處的緊密接軌。消費客源以外地遊客與本地中老年人為主,與本地時尚年輕人喜愛的淮海路商業街形成互補。
21世紀初南京路步行街上來往外地行人作為"中華第一商業大街"的步行街,早已享譽全國、聞名於世,這是上海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大街,匯聚了數百家現代化商廈、中華老字號商店及名特產品商店。
21世紀的南京路步行街品牌店除了商業購物功能,南京路步行街也增加了更多旅遊性的娛樂功能。從2000年起,步行街上開設了觀光小火車,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喜歡以這樣的方式,感受身處繁華的樂趣。
21世紀南京路步行街觀光小火車
重整一新的市百一店
2018年南京路步行街夜景每當夜幕降臨,整條步行街就是一座不夜城,路上依然人潮湧動,人聲鼎沸。林立兩旁的中西建築物的頂部和立面則霓虹齊放,伴著各種百年老店的招牌絡繹不絕地閃動著。一種「夜上海」的韻味布滿整條街道,一段關於商業霓虹的傳奇也幻化得淋漓盡致。
資料:上海音像資料館 官方微信@影像上海
編輯:張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