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歲左右,他們的好奇心便會彰顯出來,甚至有時候性格也會隨之變化。身為父母,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孩子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裡的?」而很多父母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會故意有些逃避,甚至會敷衍的說一句,「你是從垃圾桶撿來的」。
大概三年前,看到過一檔親子綜藝節目,裡面的主人公是嗯哼和霍思燕這對母子倆。有次嗯哼突然問起媽媽,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霍思燕當時,並沒有拒絕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而是帶著兒子到寵物醫院給家裡的寵物做孕檢。
在檢查的過程中,霍思燕特意讓嗯哼全程參與,在給寵物做B超時,讓嗯哼仔細觀察貓咪肚子裡的寶寶,一邊看還一邊告訴孩子,哪裡是頭,哪是裡身子,然後感同身受的對孩子說,他就是這樣在媽媽的肚子裡,呆了10個月才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聽到媽媽這樣說,嗯哼瞬間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並且還在擔心,自己在媽媽的肚子裡這樣亂動,媽媽會不會很不舒服。霍思燕耐心的和孩子說,當肚子裡的寶寶動的時候,是在和媽媽交流,媽媽不僅不會不舒服,還會感到很幸福。
正是因為霍思燕這樣的細心回答,無形中給了嗯哼一個完美的答案,不僅讓他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還讓他感覺到媽媽的不容易。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值得太多家長學習。
其實當家長遇到這種比較尷尬的問題時,可以像霍思燕一樣,換個方式去給孩子解答問題,而不是一句不知道,或者一頓胡編亂造來打發孩子。當然除了這樣的問題,孩子屬於探索的階段,還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作為家長還是要多一些耐心,去給孩子講解這些問題。
1. 正視孩子的問題
處於好奇心比較重的階段的孩子們,由於接觸的事物還很少,生活方面的經驗也是很簡單, 因此經常會提出一些很幼稚的問題,或者這些問題,會讓大人們覺得好笑。
但家長要明白一點,寶寶提出的問題越多,證明越是好事。有些家長,總是說一些話來敷衍孩子,這樣就會讓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因此當寶寶提出問題時,家長應該正視這一切。
2. 鼓勵孩子多提問
有時候在帶娃的過程中,孩子總是一會兒一個問題,當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嫌煩,這說明孩子的求知慾很強。因此不要對寶寶提出的問題,採取忽略甚至置之不理的態度。
如果家長長期持這種態度,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再提問題,甚至會對周圍一切新鮮的事物失去好奇心。因此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多提問題,對他進行適當的鼓勵,並及時做出解答。
3. 不可不懂裝懂,回答問題要有啟發性
有些孩子問出的問題,家長確實也不知道答案,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不懂裝懂,隨便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去騙孩子,應該如實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之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翻閱書籍找尋答案,這樣的做法豈不是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另外在回答一些帶有邏輯性的問題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去思考答案,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找出答案。
孩子好奇心重,求知慾強,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讓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還得看家長如何教育。面對孩子好奇的行為,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滿足孩子的欲望,從而提升一定的語言能力。
今日話題討論:您家孩子提出過哪些比較好奇的問題呢?您是怎麼解答的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