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 精 彩 的 美 術 高 考 微 信 公 眾 號 ///
// Www.ms315.Com //
隨著國內城市經濟的發展,對於人才資源的渴望成為社會的共識。記者注意到,近來不少地區都提出了建設以城市名稱冠名的大學,已漸成為象徵冠名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例如,泉州提出的「泉州大學」,合肥提出的「合肥大學」,宿州提出的「宿州大學」,珠海提出的「珠海大學」,紹興提出的「紹興大學」,寶雞提出的「寶雞大學」,長沙提出的「長沙大學」,銅陵提出的「銅陵大學」等。
從建設的方式上來看,有主張從零開始的「珠海大學」,更多的則是在已有高校基礎之上更名改建的。
從建設的進度來看,有部分大學已經獲得地方教育部門公示,有的尚處於爬坡攻堅期,更多的則還在準備、構想階段,預備在將來發力。
隨著國內各主要城市2020年經濟指數漸次公布,「萬億俱樂部」城市繼續擴容,江蘇南通、福建泉州、福建福州、安徽合肥、陝西西安、山東濟南成為這個名單上新晉的6座城市。
這6座城市中,南通大學、福州大學、濟南大學已經建成,西安則是高校資源豐富的西部教育重鎮,福建泉州、安徽合肥這兩座新晉「萬億之城」近期均出現了建設以本城市命名大學的聲音。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泉州、合肥均希望通過在現有高校基礎之上通過更名的方式擁有一所新大學。
今年福建省兩會期間,來自泉州市的福建省人大代表朱世澤提交了一份《以產業為導向發展職業教育,推動建設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建議》。建議提到,「將泉州師範學院更名為泉州大學,並納入福建省高校設置『十四五』規劃,在泉州建設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多學科的應用型大學」。
建設「泉州大學」或者「將泉州師範學院更名為泉州大學」的呼聲此前數年其實一直存在。不過,2015年、2018年、2020年此前數次在網絡上出現的更名時間節點,或被媒體闢謠,或最終錯失,福建經濟第一強市建設「泉州大學」的想法延宕至今。
另外,為進一步規範高等學校命名工作,教育部在2020年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這一暫行辦法規定:「農林、師範院校在合併、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範名稱。」根據教育部的這一暫行規定,泉州師範學院更名大學後能否使用「泉州大學」校名,尚待教育主管部門進一步確認。
相比較「泉州大學」,安徽省會合肥建設「合肥大學」的進度就要快得多。安徽省教育廳官網2020年12月22日上午公布了文件《關於2020年擬申報設置本科學校的公示》,其中包括了「同意合肥學院更名合肥大學」。這意味著安徽省教育廳已同意將合肥學院更名合肥大學報請省政府向教育部申報。
合肥學院建設「合肥大學」工作已持續多年。早在2016年2月,時任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就曾透露,為更進一步推進學校向應用型高校轉變,合肥學院正在積極申請改名合肥大學。
合肥學院「更名」一事也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據合肥學院官網2017年2月消息,經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意,決定成立推進合肥大學建設領導小組。自此開始,每年合肥大學創建工作都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被寫入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據教育部《關於反饋「十三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中期調整評議意見的函》(教發司〔2019〕193號),合肥學院成功增列進教育部「十三五」大學更名規劃。
直到去年10月19日,合肥市政府第71次常務會議聽取了《關於合肥大學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目前已同意啟動合肥學院更名申報工作,接下來將以合肥市政府名義函商安徽省教育廳,由安徽省教育廳向省政府及教育部正式申請。
得到合肥市政府、安徽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合肥大學」顯然比「泉州大學」跑得更快些。
經濟發展帶動大學建設熱情的還有珠海。
在珠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上,珠海市人大代表保金鳳提交了在珠海經濟特區建立珠海大學的建議。她表示,在我國的經濟特區中,深圳經濟特區有深圳大學,廈門經濟特區有廈門大學,汕頭經濟特區有汕頭大學,海南經濟特區有海南大學,喀什經濟特區有喀什大學,唯獨珠海沒有自己的「珠海大學」。這與珠海現代化、國際化的定位是不匹配的。
事實上,「珠海大學」的建設動議已有多年。20多年前,珠海提出要建設「珠海大學」,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時間回溯到1991年,珠海提出,計劃在2000年以前投資10.7億元創辦在校生規模為5500人的「珠海大學」。經過幾年時間的籌建,珠海大學在1994年動工。後來,由於客觀因素和歷史原因,「珠海大學」的建設不得不擱置。
在2017年7月的珠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特聘顧問、時任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就曾表示:「大學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文化載體,是培養、吸引和儲備人才的基地。無論巴黎、紐約、波士頓、東京、北京、上海,一個城市要站得起來,不但有輝煌的企業,一定還會有知名的本地大學。珠海應該有自己的珠海大學,是時候了。」
而作為珠海本土龍頭企業格力電器的掌舵者,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從企業角度,也表達了建立一所「珠海大學」的呼聲。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最頭痛的就是人才。」發言一開始,董明珠就表達了人才對企業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性。針對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建立「珠海大學」的建議,董明珠說:「這個我非常認同,也非常激動,珠海應該有自己的大學。」
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社科院人事處處長遊靄瓊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表示,珠海可以建立「珠海大學」。「目前,在珠海的高校確實不少,但如果設立珠海大學,珠海在人才培養有更多自主權,可以結合自身人才需求,多形式培養,提高人才供需匹配度。」
那麼,若「珠海大學」真能如願,其可行的路徑又有哪些?廣東三位教育界人士曾表達看法:
珠海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科技處處長、教授齊延信建議,如要建立「珠海大學」,不應該是本科層面的重複建設,而應該著眼建設屬於珠海自己的高層次研究型院校。「可以建立『珠海研究生院』,把國內外研究生培養資源整合到珠海,這樣可能使珠海的教育結構更完善,對於提升珠海產業競爭力有很大的作用。」
珠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社科院人事處處長遊靄瓊認為,可以借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辦學模式,發揮珠海海內外人脈資源優勢,政府提供土地,吸納企業和民間投資,設立私立研究型大學。同時,圍繞困擾珠海創新發展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學科設置大學科目,向全球招聘相關領域頂尖人才授課。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副校長董小麟則提出另一種思路,「珠海有毗鄰港澳和經濟特區優勢,城職院升格為本科院校的起點較高,有望在相對短的時間裡達到中等或者以上本科院校水平。」
除了上述幾所高校外,「宿州大學」「紹興大學」「寶雞大學」「長沙大學」「銅陵大學」的建設消息近年來已陸續放出。其中,「紹興大學」「寶雞大學」已經獲得所在省教育主管機構公示。
2019年9月17日,浙江省教育廳官網發布《關於我省2019年擬提出設置申報高等學校基本情況的公示》。其中包括「紹興文理學院申請更名為紹興大學」。
紹興大學的建設得到了紹興市層面的大力支持。
2018年5月29日,紹興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專題研究紹興文理學院建設發展有關工作。會議曾強調,認真貫徹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和教育現代化戰略,抓住新一輪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契機,全力支持紹興文理學院更名設置紹興大學,努力建成與紹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加快紹興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就在「紹興大學」獲公示的同月,陝西省教育廳官網發布了《關於對2019年陝西省申報設置本科學校名單進行公示的公告》。其中包括「寶雞文理學院擬更名為寶雞大學」。
至少早在2011年,寶雞文理學院便已提出了創建寶雞大學這一目標。
2018年10月6日上午,寶雞文理學院在新校區體育場隆重舉行創建高水平寶雞大學誓師大會。時任寶雞文理學院校長司曉宏在誓師大會致辭中提到,「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誓師大會,就是要莊嚴地宣告,寶雞文理學院將舉全校之力一定要在2020年實現升大更名的宏偉目標。實現升大更名、創建高水平寶雞
大學是幾代文理人共同的夢想,也是12萬多名文理校友的美好心願,更是省市委廳領導的殷殷期盼。」
其實,寶雞文理學院歷史上曾經使用過「寶雞大學」這一校名。根據學校官網介紹,寶雞文理學院前身為1958年創辦的寶雞大學(本科),1963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停辦,1975年恢復為陝西師範大學寶雞分校(本科),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定名為寶雞師範學院,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與1984年新設立的寶雞大學合併,更名為寶雞文理學院。
與上述「紹興大學」「寶雞大學」只差「臨門一腳」不同,還有的高校則將更名大學放在了「十四五」或「十五五」階段。
例如,2020年4月13日,長沙市教育局在答覆網友提出的「長沙學院發展與更名疑問」時介紹,2019年12月長沙市兩辦已印發有關文件,提出支持長沙學院更名為長沙大學,支持長沙學院對照教育部更名大學的有關指標要求,逐步彌補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缺口等問題,並於2025年前向教育部申請更名長沙大學。
2020年11月6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安徽省銅陵市委書記丁純留言提出「銅陵市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建設、升級銅陵學院到銅陵大學」建議。銅陵學院方面隨後回應:(市委市政府)將銅陵學院建設發展納入銅陵市「十四五」規劃,推進學校辦學層次提升,確保「十四五」期間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力爭在「十五五」期間升級為銅陵大學。
2021年1月5日,安徽宿州市委機關報《拂曉報》全文發布了2020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宿州市第五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宿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部分提到,「支持宿州學院創建宿州大學。」
↑ 點擊圖片立即使用 ↑
- 中國美術高考網 傾力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