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個關於靚號的新聞相繼出現。
新聞一:重慶市渝北區法院成功拍賣6個8手機靚號
11月25日,經過競買人240次激烈角逐,該手機靚號最終以85萬元成交。該手機靚號原本的使用權人,系渝北法院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的被執行人。因未能及時履行生效判決書確定的義務,渝北法院執行法官查詢可供執行財產情況時,發現某擁有尾號為6個8靚號使用權,決定對該靚號進行司法拍賣。
注意該號碼下有寬帶和副號,而此次拍賣只拍賣了靚號本身,運營商配合過戶時需注意。
新聞二:西安移動為用戶靚號轉網設限被罰
西安移動根據本企業靚號管理辦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限調整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戶收取違約金並限制用戶銷戶,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工信部信管局通知,要求陝西省通信管理局對網傳「男子攜號轉網遭拒 協議被延長18年:註銷也不行」事件調查處理。用戶網上反映問題基本屬實。處理結果:
(一)西安移動無正當理由拒絕對電信用戶的電信服務,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給予西安移動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二)由於西安移動處理不當,造成用戶在網上發布攜轉受阻視頻,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對陝西省攜號轉網服務造成不良影響,要求陝西移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手機靚號的怪象
(一)靚號有沒有價?有,用戶願意高價購買。沒有,按目前的規定,運營商必須對每一個號碼同等對待,但,運營商從主管部門那按號段「批發」來的號碼,有的號碼許多人搶著要,願意花高價購買,如8888,有的號碼沒人要,甚至運營商加送流量也少人願意選,例如4結尾的號碼。
(二)哪些號碼算靚號?不知道。主管部門沒規定,運營商的政策也多變,不同運營商的政策可能不一樣。即使政策沒變,運營商也可能為促銷套餐將靚號當做普通號碼向外提供。
(三)靚號沒有價格,但主管部門默許運營商向靚號使用者收最低月消費和一次性預存款。這一做法已經存在了多年,但近兩年,多次被消協和律師質疑違反主管部門的行業規定。對於有些靚號和用戶來說,他每月使用費都超過了最低月消費,就沒有影響。而有的用戶,月使用費遠達不到最低月消費規定,也要按最低月消費額度繳費。
(四)靚號最低消費的合約期限,之前運營商採取的是長期合約,有的顯示是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也有的顯示「長期」/「永久」,去年,突然發現這不符合《合同法》對合約期限的規定。在《合同法》中,並沒有針對靚號的條款,運營商採用了相類似的領域,租賃服務,最高不超過20年,因此,運營商把原來那些超過20年的合約以及無期限的合約,改成了20年。另外,有些號碼並沒有明確號碼的最低消費合約時間,只有套餐合約,因此用戶認為,套餐合約就是最低月消費。運營商在具體執行時,也不提號碼最低消費的合約期,而是籠統地說,套餐在合約期內修改,只能改為月費更高的套餐,不能降低月費。
(五)靚號轉讓、攜號轉網時如何處理,有關部門有規定,但規定只針對運營商,如運營商不能買賣靚號,但他人買賣、司法拍賣的號碼,運營商又需配合過戶。
最後
請注意,陝西移動被罰的案件來源,並不是用戶向工信部舉報,而是:
網傳「男子攜號轉網遭拒 協議被延長18年:註銷也不行」事件
近期類似的通信領域輿情引發處置的案例不少,處理的力度與輿情的引爆程度有關,通信企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