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凱:日本天皇家上大學那些事,學校、專業、退學……

2021-02-19 僑日瞧日

在近代日本,學習院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幾乎就是皇族教育的代名詞。1847年(弘化四年),仁孝天皇在京都御所設立的學習所開講,兩年後(嘉永二年)孝明天皇勅額「學習院」,右大臣近衛忠熙揮毫,語出《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明治維新以後,皇室、公家等從京都遷移江戶。1877年(明治十年)5月,由「華族總代」巖倉具視向當時的東京府知事提交了開業申請,6月1日開始授業,10月17日明治天皇和美子皇后親自出席了開校儀式。明治天皇繼承兩代天皇的遺志,為新學校賜名「學習院」。東京的學習院本為皇室私塾,於1884年成為由宮內省直接管轄的官立學校。

戰前,學習院是日本著名的華族學校,也是皇族接受系統教育的地方,大正天皇、昭和天皇都在學習院上過學;戰後,華族制度廢止,皇族大量除籍,除了昭和天皇的皇弟秩父宮雍仁、高松宮宣仁、三笠宮崇仁這三位親王宮家以外,其他的11個宮家合計51名男女脫離皇族,皇室規模一舉縮減。1947年4月,學習院脫離宮內省實現民營化,1949年成立了財團法人,從明治的華族學校轉型發展為獨立的新型私立學校。此後,日本皇族依然與學習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當今的上皇明仁和天皇德仁在內的皇族子弟,都在學習院度過了學生時代。不過,大正、昭和、平成三代天皇都沒有從學習院正式畢業、也沒有取得正規學歷,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戰前的皇族就讀學習院,或因為轉入軍校,或因為結婚嫁人等原因,中途退學者不在少數。戰後和平年代,年輕的皇族子弟入讀學習院,大都順利升學,皇室與學習院的關係確乎較以前更為直接更加深入了。其中,浩宮德仁算是代表,他是第一位從學習院幼稚園一直讀到大學院畢業,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完成了全部學業的天皇,並從學習院走向了世界。

德仁是日本第126代天皇,即今上天皇,年號令和,其為上皇明仁與上皇后美智子的長子,幼稱浩宮

自明治天皇推動東京學習院開校後,大正、昭和、平成祖孫三代天皇都在學習院啟蒙學習。大正、昭和兩代為了轉入皇家專設的「御學問所」修習帝王學,先後從學習院中途退學,而平成天皇明仁接受了現代教育,卻因為學科單位不足而失去了升學機會,不得不選擇中途退學,最終沒有取得大學學位,成為戰後日本的民主社會和教育史上一大事件,可謂奇葩。明仁親王在1940年以皇太子的身份入讀學習院初等科(小學),1945年7月六年級時為避戰火而疏散到日光,戰後回到東京繼續在學習院中等科(中學)、高等科(高中)學習,1952年4月進入學習院大學政經學部學習。在完成了大學一年級教養課程後,明仁親王在1953年代表父親昭和天皇出訪,參加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儀式。明仁從3月啟程,經美國轉道赴英國,6月2日出席了即位典禮,這是明仁首次外訪參與皇室外交,與英國女王結下了友誼。其後,明仁順道歷訪歐洲各國,至當年10月才回到日本。在這期間,大學教授之間出現了「皇太子不能升級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意見,對明仁來說是個壞消息。

1953年6月6日,明仁天皇與伊莉莎白二世在英國埃普索姆賽馬場

當時的學習院大學規定,大學生在頭兩年教養課程中至少需要取得52個科目學分。明仁親王在一年級取得20個學分,這意味著他在回國後短短幾個月內必須取得32個學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為此,一部分教授主張明仁即使貴為皇太子,並代表天皇外訪參加「公務」,但不修滿課程取得學分也是不能升級的。

1958年6月,明仁天皇於東京·目白的學習院馬場

時任學習院第十八代院長的安倍能成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在戰前曾任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校長,在戰後出任文部大臣、宮內省管轄的帝室博物館(現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安倍在戰前就是高等文官,受到第十七代院長山梨勝之進推薦,在敗戰之後的危難和動蕩時期接手學校,維持了學習院的存續,主導了學習院的改革。學習院歷史上不乏軍人院長,如第十代院長乃木希典、第十一代院長大迫尚敏、第十三代院長一戶兵衛都是陸軍大將;第十六、十七代院長野村吉三郎、山梨勝之進曾任海軍大將,山梨則是學習院的最後一位軍人院長。新近發現英文資料顯示,1946年1月1日,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山梨勝之進院長也是積極的建言提案人之一。在戰後,「天皇民主化」成為潮流,社會上出現了輕視、怠慢天皇和皇族的「進步」思潮。安倍能成對此並不認同,而是主張對皇室應保持自然的尊重和敬愛之禮。安倍院長對於明仁皇太子的處境非常理解,因公務而外遊半年等同休學,當然修不滿課程學分,他建議大學在普通的課程以外,可以為明仁親王單獨開小灶,舉辦特別講義,通過各種辦法讓明仁取得升級所需要的學分。然而,時代變了,日本變了,學習院也不是戰前那所可以給予皇族以特殊優待的學習院了。過去,就讀學習院的華族學生出現留年落第,都會被人瞧不起,但皇族的待遇不同,他們往往成績不被公開而順利升級。戰後,學習院的老師雖然仍習慣於稱呼皇族子弟為「宮様」,他們的名頭也會出現在按50音序排位的班級名簿的最前列,但是皇族子弟在學校與其他學生受同樣的教育、享同樣的待遇,吃同樣的飯菜,做同樣的作業,也同樣接受老師的批評。為此,一部分教授和學生堅決反對學校為皇太子開綠燈,因為升級進學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無論什麼理由都不能給予特殊處理。安倍能成院長面對校內的強力抵抗也無計可施,只得與宮內廳商量,並聽取了東宮(皇太子)御教育常時參與、原慶應義塾長小泉信三等人的意見,最終放棄了給予皇太子特別照顧。明仁親王在大學二年級時不得不從學習院中途退學,此後作為聽講生繼續學習。宮內廳發表稱,皇太子經常會見訪日的外國要人等,公務日益繁忙,難以兩全。與學科單位不夠而留年相比,這當然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對各方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1953年4月,明仁親王作為昭和天皇的代理人出使歐美14國進行訪問,在途中與船客普德特·威爾遜等人一起打麻將

在出訪歐美14國期間,明仁親王訪問了瑞士的尤格朗普約瑟,圖為在阿爾卑斯山脈散步

二戰後,明仁親王與第一次作為外國元首訪日的衣索比亞皇帝海雷·陶瓷(左·當時)一起捕獵鴨子(1956年11月於埼玉縣越谷市)

此後,明仁親王作為聽講生繼續在學習院大學學習,直到1956年3月同級生畢業後才離開學校。明仁親王還參加了畢業式,不是作為畢業生而是作為嘉賓,並上臺發表了祝詞,但他最終沒有獲得學習院大學的學位。安倍院長後來在《戰後自敘傳》的回憶錄中,對明仁皇太子沒有成為學習院的畢業生表達了遺憾之意。日本在戰後走向政治民主化、社會平等化,即使是皇族也不再享有特權,皇太子在學習院被迫退學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事例,當然公開的學歷對於既定成為天皇接班人的明仁影響不大。如果當年安倍能成動用院長的權力,強行讓皇太子升級,後果會怎樣呢?當時,在反對派陣營裡有一位叫做清水幾太郎的教授,做過記者,當過《讀賣新聞》的論說委員,是思想活躍行動激進的社會活動家。清水後來在1960年的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鬥爭中,成為有名的學界領袖之一,晚年更激進地主張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等。對於學習院裡的問題,清水一貫向安倍院長秉口直言毫無顧忌,表現出知識分子的高傲和固執。設若學校讓皇太子強行升級,按照清水的性格和言行可能在校內外發起反對運動,難免會形成重大社會話題和內外騷動吧,這樣對皇太子的個人生涯、皇室的形象、學習院的社會信譽都會留下汙點,帶來負面影響。所謂「進一步,萬劫不復;退一步,海闊天空」。皇太子明仁親王的學級和學位問題沒有釀成重大社會醜聞,可以視為皇室轉向和學習院轉型的標誌性事件。其一,皇族與平民一視同仁,進退都以學校規則為要;其二,學習院不再是皇室的附屬,形成了獨立的學校品格;其三,從宮內廳到校方都脫離了自上而下的一言堂作風,而是學會了自下而上地聽取師生的意見,更重要的是習慣並容忍了知識分子的狷狂;其四,皇太子本人在升級問題上也是順其自然,輕提輕放,不以為意,表現出平和與寬容,日後明仁天皇的修身齊家治國心態與此一脈相承。

1958年12月,皇太子、皇太子妃,於東京港區的東京網球俱樂部

明仁天皇自己沒能從學習院畢業,卻不妨礙他對學習院的信賴。他的三個孩子,浩宮德仁親王(今上天皇)、秋筱宮文仁親王、紀宮清子內親王都入讀學習院,經歷了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的完整過程,而且文仁親王、清子內親王的人生伴侶都是學習院出身,可謂功德圓滿。不過,下一世代的皇族出現了脫離學習院的傾向,顯示皇族教育越來越社會化、平民化。

明仁天皇一家

從天皇家的下一代來看,德仁天皇的女兒愛子內親王按部就班地經歷了學習院的幼稚園、初等科、女子中等科、女子高等科,今年成為學習院大學文學部一年生,從她身上看到了德仁年輕時的影子。秋筱宮一家的三個孩子,真子內親王沒有讀完學習院,最後從國際基督教大學畢業;佳子內親王也從學習院大學中退,轉入國際基督教大學後畢業;悠仁親王作為皇室下一代中唯一的男性繼承人卻與學習院無緣,從小就在御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幼稚園、小學、中學學習,未來的高中、大學是回歸學習院還是另投他校,受到日本國民關注。

天皇一家

總之,學習院原本是為華族子弟而建的教育機構,在戰後現行憲法頒布後廢除了華族制度,卻幾乎聽不到日本國民主張廢除學習院的聲音。在戰前和戰後的困難轉折期,在山梨勝之進和安倍能成兩任院長的努力下,學習院成功轉型為一貫制的普通私立學校,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自由的校風成為主旋律。不過,天皇家依然選擇了學習院,畢竟對學習院擁有歷史「鄉愁」吧。

關於作者:

楊文凱,記者、媒體人、華文寫作者。199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95年4月赴日留學,1998年1月進中文導報社工作至今。現任中文導報社社長兼總編輯。著有散文集《畢業十年》、社評集《天涯時論》、《常道直言》、人物訪問集《人在旅途》等。

相關焦點

  • 英國大學退學數據出爐!盤點那些寬進嚴出的院校和專業,太狠了…
    只有極少部分同學,才會因為完全受不了學習氛圍、把握學習節奏的同學,遺憾選擇退學。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 HESA(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曾調研了191家提供大學高等教育的學校/機構,並統計了英國158所大學第一學年本科通過率、轉學率和輟學率,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以供大家擇校時參考。
  • 八一八英國那些「皇家」大學~
    所以,那些名字裡有「皇家」的英國大學,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她們真的都是「皇家」的~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University of London)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於1879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支持下籌資創立,女王本人於1886年授予其皇家特許狀並親自主持了開校典禮
  • 學霸從清華退學後重讀考699分:換個角度看大學轉專業的事
    每當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會很糾結,因為自己的分數不高不低,又想考好學校又想報好專業,在這兩者之間取捨不定。那麼有些人就會提出一種思路,那就是說以自己的分數,去衝擊最好的學校,專業先不考慮,純粹服從調劑,先考上好的學校再說。選專業的事很多人都希望進入學校之後,再通過學校內部的轉專業選擇二次調配,或者是在讀了一年之後,通過學校的轉專業渠道再去換專業。那這樣操作真的靠譜嗎?
  • 學霸從清華退學後重讀考699分:換個角度看大學轉專業的事
    每當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會很糾結,因為自己的分數不高不低,又想考好學校又想報好專業,在這兩者之間取捨不定。那麼有些人就會提出一種思路,那就是說以自己的分數,去衝擊最好的學校,專業先不考慮,純粹服從調劑,先考上好的學校再說。選專業的事很多人都希望進入學校之後,再通過學校內部的轉專業選擇二次調配,或者是在讀了一年之後,通過學校的轉專業渠道再去換專業。那這樣操作真的靠譜嗎?
  • 華媒:曝大批留學生「失蹤」 日本一大學被停招預科
    經查,東京福祉大學的「學部研究生」(即本科預科生)等留學生約1600人下落不明,文科省認為大學方面責任重大,責令該大學暫停接納預科生,同時考慮減少和停發私立學校補助金,並要求大學徹底做好留學生的學籍管理,展示出制止非法滯留和違法務工的明確姿態。  今年3月,東京福祉大學出現大量留學生下落不明一事被曝光。
  • 上了大學不久,為什麼還會有人退學
    現在很多00後大學生都是家裡的寶貝,都是很少在外面曬過,家裡人都非常衝著他,每一件都幫著他;到了大學軍訓,每天需要訓練,進行簡單體能訓練於與隊列訓練,這種緊張而又辛苦的生活讓他們無法適應;學校環境不好,菜飯又不好,就會萌發了退學念頭(大學軍訓十四天不算累,只是整天的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消耗人的精力;我們大學的軍訓跟軍校學生比
  • Offer你好 | 全球最美校園加拿大皇家大學傳媒專業來了
    緊張的留學申請季依舊在進行中,克瑞思會陸續為大家播報最新申請結果,介紹名校專業課程、作品集和申請側重點、面試技巧等。如有留學問題,可私信克瑞思即可。全球數位化的當下,留學熱門行業絕對少不了傳媒專業。國外的傳媒專業劃分很細緻,如加拿大的傳媒專業一般開設於文理學院下面,部分學校有單獨的傳媒學院或者新聞學院。每個學校的專業設置各不相同。
  • 疫情之下日本出現「退學潮」,政府及各大學再度進行支援!
    點擊播放 GIF 0.4M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項調查,疫情之下日本驚現大學生「退學潮」,截止到10月,有5238名大學生及研究生退學或休學(退學1033人、關於退學原因,最多的還是因為「經濟困難」,由於疫情無法打工或因為家中巨變使得無法支付學費。其次還有因為「不適應學生生活和學習意願減弱」等原因。針對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日本大學生,文科省18日發表消息稱,將對打工收入大幅減少的學生繼續學業提供支援,會再次啟動無息型學生貸款的募集工作。同時對取消內定及不得已要留級的學生,獎學金的貸與期間將延長1年。
  • 為了換專業,就從清華退學再高考的鄒英傑、張非,後來他們怎樣了
    到了大學,發現專業不適合自己,對專業提不起興趣,這時,你會退學再參加高考,還是努力去適應,繼續堅持?做出退學再高考的,很多是高材生,而成績平平的學生,大多會選擇繼續堅持學習目前的專業,畢竟,再折騰一次高考,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 「男女交往退學」一詞衝上日本熱搜榜,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名在這所高校上學的女學生因違反了學校不可以談戀愛的校規,而被學校勸導退學。在退學後這名女學生向學校提起了法律訴訟,要求校方賠償370萬日元(約23萬人民幣)的損失費。在該名女生承認違反校規的2天後,校長找到了該名女生,要求其主動退學。對此,女學生表示不能接受,不過校方堅持稱:「如果不儘快做好轉校手續將會無法拿到畢業成績,甚至還會取消其大學的推薦。」
  • 大一新生,去了不理想的大學,學了很難學的專業,該退學復讀嗎?
    對於某些大一新生而言,本來對學校根本不滿意,對專業也有排斥,加上專業確實難度較大,往往不想學,也覺得學不好。在這樣的現實下,我認為,退學復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對於某些大一新生而言,進了一所大學,對學校不滿意,專業還很難學,實際就是感覺自己處在了一個「囚籠」之中,是很難「既來之則安之」的,最好的辦法不是強行振作(因為很多時候這是無用功,或者即便有用,也很難,很緩慢),而是打破「囚籠」,在還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改弦易轍。退學復讀,就很可能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 專業不喜歡?「退學重考」你敢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匯報8月31日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13級的沙姓學生在退學後復讀一年重新參加高考。今年9月新學期,成為西南政法大學的學生,重啟大學生活。而他的專業也從原先的電子工程變成了法學。
  • 萬萬沒想到,上大學我被退學了!
    在我聽到關於退學這件事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此前,我一直堅定地認為,退學這件事只是存在於學生手冊上某一頁用來警醒新生,與我們實在是無關緊要的寥寥的幾行漢字而已。然而仔細想想,其實不然。比如平時沒有好好學習,經常逃課,期末考試卷面分低,平時分也救不了你時,就掛科了。所謂量變決定質變,掛科達到一定數量時,退學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 日本大學因疫情取消外國人入學資格,在日留學生該怎麼辦?
    3月20日,日本山口大學稱今年4月原本有87名留學生入學就讀,但目前至少有32人已提出退學申請。廣島市立大學也表示,收到了10名交換留學生的延期入學和退學申請。位於廣島的福山大學本年度春季新學期預定有44名留學生入學,但有20人至今仍未拿到留學籤證。
  • 泰國吞武裡皇家大學
    >所屬地區:泰國曼谷學校性質:公立大學創辦時間:1948年泰國吞武裡皇家大學( Dhonburi Rajabhat University)是泰國政府監管下的綜合性公立大學,是泰國公立大學的領軍者,在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上排名第7位。
  • 入學後被退學!越南等165名留學生被日本一專門學校退學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9月25日報導,日前,日本大阪市天王寺區旅遊類專門學校「日中文化藝術專門學校」被大阪府和大阪入國管理局指出學生人數超過定額,4月入學的越南等的留學生165人被退學。據大阪府介紹,該校獲批主要招收日本學生,於2015年建校。但實際招的主要是越南人和中國人,額定學生總數為418人,去年卻有約560人有學籍。其後仍繼續招收留學生,截至今年5月,有學生約580人。退學者中有人進入其他專門學校而獲得了在留資格,也有人回了國。據悉,校方向大阪府解釋稱「計劃新建校舍」,表現出接受整改的態度。
  • 日本漫畫家學歷:高中是主力,退學成大師,讀完大學都是大神
    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發達,從事漫畫創作和動畫製作的人才非常多,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大師。但是,仔細觀察一下,日本漫畫家的學歷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規律:高中是主力,退學成大師,讀完大學都是大神。日本漫畫家創作許多經典漫畫,但其實漫畫家這個群體整體學歷都不太高,多數只有高中學歷。根據統計,日本知名漫畫家裡超過一半以上都只有高中學歷。
  • 大學專業選錯了,退學復讀可不是好主意,至少有3種辦法可以挽救
    好不容易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卻發現專業選錯了,這無疑是一件令人相當鬱悶的事。特別是那些害怕滑檔,填寫了服從調劑,結果被調劑到了冷門專業的同學更是如此。大學專業一旦不對口,不但影響就業和孩子未來的發展,更容易讓孩子在大學中完全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 從清華學霸退學重新高考,談談德國大學的專業選擇
    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這兩天被一則新聞刷屏:清華學霸王宇航因對所學專業不滿意,選擇退學重考,並再次獲得699分的高分。王宇航能否被清華再次錄取,並獲得自己理想的專業,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很多網友已經不淡定了!學霸就是任性啊。中國最頂尖的大學,想重考就重考一次,就為了心中的理想專業!
  • 大學剛入學就想退學?部分原因讓人感慨!
    文得學習網帶你看資訊 隨著各大高校的開學,2020級新生正式開始了大學生活。對於很多大一新生來說,大學生活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意味著遠離家庭和父母,獨自學習。這時,很多同學都不習慣大學生活,也有剛入學就想退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