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大數據助紓困 小產業能富民

2020-08-17 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

圖為樂業縣十大休閒養生度假小區之一的故事小鎮。 李 晉攝(中經視覺)

去年底,廣西樂業縣實現22個貧困村摘帽,2151戶8953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81%。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

「目前,全縣仍有15個貧困村(含深度貧困村)以及719戶2564人未脫貧,脫貧攻堅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找準薄弱環節,拿出過硬措施,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樂業縣委書記方志高說,樂業縣正緊鑼密鼓備戰,幹群攜手掀起一場脫貧攻堅戰。經濟日報記者在樂業採訪時,發現當地採取了很多新措施,這些創新舉措給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利用大數據精準施策

走進樂業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映入眼帘的是每個信息員都守著一隻小方格,每個電腦上的方格裡,都裝滿了一個村的所有農戶信息。這個地方就是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

要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工作,需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保持扶貧信息數據的精準性和實時性。以往,該縣行業部門之間出現數據打架的現象比較嚴重,建成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後,該縣從各行業部門抽調一名業務骨幹到大數據中心工作,80餘名信息員在開展扶貧數據核准時,直接按照清單聯繫幫扶幹部核實更改信息數據。每月開展一次行業部門與扶貧部門的數據比對,實現「帳帳相符」。

邏西鄉幹部班華幹的幫扶對象,今年家中新增了媳婦和孫子。有了大數據支撐,班華幹只需將新增人員的信息錄入廣西扶貧APP,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便將其信息錄入國扶系統,省去了填寫、收集、審核、上報等多個流程,大幅度提高扶貧信息數據核實更新效率。破除了區域、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實現扶貧信息數據「資源共享」。

去年8月,該縣開發了樂業縣農戶信息系統,依託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各行業部門將部門數據導入樂業縣農戶信息系統,真正實現了「數據共享」。同時,大數據中心每月導出廣西扶貧APP中的數據與去年同期作對比,對同期收入大幅度下降的貧困戶,組織信息員核實查找原因並採取幹預措施,切實鞏固脫貧成果。

今年3月27日,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信息員李新旺導出扶貧信息時,發現同樂鎮平寨村未脫貧戶黃勝功收入數據異常。去年他家的務工收入明明有40600元,可今年頭3個月登記的務工收入僅有1986元。怎麼回事?李新旺一頭霧水。

李新旺立即反饋給平寨村的信息員岑有面。了解情況後得知,原來黃勝功患腎衰竭已無法務工,家中僅靠妻子庾桂霖務工收入維持家庭開支。若不採取幹預措施,他家到年底也難以脫貧。為此,中心立即將情況反饋至縣民政局。4月份,按政策將該戶納入A類低保救助範圍,每人每月可領380元低保救助金。

大數據扶貧還有助於為全局決策提供依據。2月底,大數據中心發現項目類別「外出務工」一欄全縣只統計了4000多人,同比下降60%,便及時將相關數據上報縣委。經過研判後,立即通過入戶摸底調查、安排務工專車等方式解決貧困戶務工難題。

線上科技發力,線下集中兵力。樂業縣不斷強化組織力量,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56人,走村入戶,加大對貧困戶的關心關愛力度。今年還成立樂業縣脫貧攻堅掛牌作戰工作組,縣「四家班子」分別定點聯繫各鄉鎮,主要領導掛點聯繫15個預脫貧村。方志高走訪邏沙鄉黨雄村貧困戶周愛臣家,看到他家有人外出務工,有人當上護林員,還養著5頭豬,高興不已。

樂業縣扶貧辦主任鄭玲嶺介紹,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共有縣、鄉、村三級信息員188人,覆蓋全部88個村和社區。截至目前,共清理問題數據18061條,發現並督促解決扶貧對象住房、飲水、醫療、教育、產業發展、務工就業等方面問題共400餘個,扶貧信息數據質量穩步提升,為全縣工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為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提供了數據支撐。

完善村醫職業化管理

最近,前來板洪村衛生室看病的村民絡繹不絕。一位年輕小夥正熟練地操作著電腦,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板洪村第一書記介紹,這位年輕人是村裡有名的村醫朱治強。「如今,國家政策惠及到了村醫,縣裡推行村醫職業化管理,讓村醫從半脫產工作中解放出來,全身心投入鄉村醫療衛生事業,我們生活有了保障,工作也更有信心與責任心了。」朱治強說。

板洪村的村醫是樂業縣創新推行村醫職業化管理試點的縮影。過去,樂業縣不少地區的村醫處於「半職業化」狀態。他們大多一邊工作、一邊種田,很多村醫不會用電腦,不會開藥方,群眾有病不能就近醫治。

「長期以來村民要看病基本就在我家裡。」朱治強說,衛生室設備簡陋、工資微薄,面對政策答疑等多方面的工作需求,自己感到力不從心。

針對這一現狀,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樂業縣逐步創新推行村醫職業化管理,破解這一困局。樂業縣立足於「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工作目標要求,著眼打造一支沉得住的鄉村醫生隊伍,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鄉村醫生職業管理工作,提高村級醫療人才待遇,對村醫的待遇從原來財政補助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1400元,加上各項補助後每人每月收入累計在3000元以上,執行8小時工作制度且每個村衛生室配備2名村醫,保證村衛生室雙休日、節假日有人值班。

「以前我們的衛生室非常簡陋,現在黨委和政府幫我們建設了一座寬敞明亮的村級衛生室,還幫我們安裝了遠程醫療系統,方便了群眾的就診醫療,讓群眾在村裡就能享受到縣級醫療服務。」板洪村衛生室護士黃麗燕說。

為實現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的互聯互通,樂業縣大力推進全縣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投入457萬元,修建改造75個村衛生室,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保障;加快推進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建設,去年8月初與縣移動公司籤訂合同,對全縣所有村衛生室進行衛生專網建設,實現村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扶貧工作等信息的實時錄入,促進村醫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管理。同時,加強與醫保部門協作,為村衛生室安裝醫保報銷系統,實現群眾在村衛生室就診直接結算。當地還充分利用廣東扶貧協作資金136.3萬元,搭建縣人民醫院、10個鄉鎮衛生院、24個村衛生室的遠程診療系統。

「通過推行村醫職業化管理,建立報酬有保障、工作有考核、進出有標準的職業化管理制度,形成了責、權、利相結合,績、獎、懲相統一的鄉村醫生隊伍激勵約束機制,全縣88個村(社區)衛生室『衛生網底』服務功能逐步凸顯。」樂業縣衛健局局長陳德美介紹。

「四小產業」激發內生動力

在春夏交替時節,走進樂業縣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可以看到一片忙碌的身影。如今的樂業縣,初步形成「縣有萬畝奔康園、鄉有千畝扶貧地、村有百畝示範點、戶有4個小產業」的產業扶貧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樂業縣以高效開發利用貧困戶現有資源為依託,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引導貧困戶自主發展為目標,在推進以獼猴桃、芒果、油茶脫貧奔小康產業園規模種植長期項目的基礎上,大力引導貧困戶找準並發展切合自身實際的小畜牧、小種植、小加工、小經營等「短、平、快」產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黃光選是雅長鄉百康村賴林屯的貧困戶,因為殘疾不便外出務工。去年,通過政府及幫扶人引導,黃光選轉變觀念投資發展種植2畝本地西紅柿、1畝辣椒,西紅柿每畝產量4000斤,辣椒每畝產量1000斤,因其種植的西紅柿和辣椒品種好、質量高、口感佳,商販主動上門收購,他以批發價出售,西紅柿每斤賣4元,辣椒每斤賣2.8元。「雅長本地西紅柿、辣椒成熟了,歡迎大家來選購。」雅長鄉百康村蔬菜種植基地裡,總能傳來黃光選的叫賣聲。

「在政府扶持下,通過發展種植產業,每年都能收入3.5萬元左右,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黃光選在談到這些致富經驗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近年來,樂業縣通過鼓勵扶持貧困農戶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養殖雞、鴨、鵝、蜂、水產品等各類小規模養殖產業,支持新、改、擴建,以及種植水稻、豆類、小雜糧、中藥材、食用菌、山野菜、苗木花卉和各類時令果蔬等在年內可實現投入產出的各類小規模種植產業,為脫貧攻堅開闢了一條新路。

除了發展小畜牧、小種植產業之外,樂業縣還針對當地產業發展單一,群眾增收渠道少的問題,積極鼓勵扶持農戶利用自家房屋、庭院或就近租賃的生產經營場地,建立小作坊、小加工廠,以自有房屋或就近租賃房屋為陣地,發展觀光娛樂、度假休閒、電子商務、農家樂、日用品零售等經營服務的個體戶小店鋪項目。

33歲的楊順利是甘田鎮百樂村貧困戶,她通過在自家房屋裡開設米粉店,實現了家庭增收。楊順利告訴記者,以自家的房屋作為門面,不用店面租金,開店成本也不算高,對於她來說是很好的謀生手段。現在,她也不想出去打工,自己開了一個米粉店,每天做早餐賣,一個月能有七八千元收入。

「『四小產業』投入少、見效快,適合山區,農戶易接受,是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脫貧戶返貧的有效途徑。」樂業縣縣長李榮能表示,樂業縣正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以小博大,依託「四小產業」這一槓桿撬動,打通了群眾在脫貧道路上的「最後一公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童 政 周驍駿)

相關焦點

  • 廣西樂業:大數據中心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日報9月16日電(記者 張怡)2020年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計劃整縣脫貧摘帽之年。為確保脫貧數據真實,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今年初,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應運而生,為實現精準扶貧助力。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 圖:中國日報 張怡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
  • 新疆:稅惠政策助「小饢餅」撬動大產業
    (何龍 攝)國家惠民利企政策和良好營商環境成為饢產業迸發新活力的沃土。近兩年,天山南北快速崛起一批饢產業園,喀什、和田、阿克蘇、昌吉、吐魯番五地州共有饢產品加工企業和打饢(製作饢)合作社300多家,日產饢約650噸,品種達175種以上,形成了饢產業集聚發展的大格局。
  • 沙窩蘿蔔產業富民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辛口鎮積極推進沙窩蘿蔔的標準化生產、銷售渠道整合、品牌提升保護等工作,壯大蘿蔔產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旅遊觀光、採摘項目等,真正將沙窩小蘿蔔變成富民大產業。 新華社記者李然攝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種植沙窩蘿蔔的大棚(10月8日無人機拍攝)。 近年來,沙窩蘿蔔已經成為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的一張特色農業名片。
  • 富民銀行李鴻:金融服務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探索
    在銀行業裡面,對於小微企業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高的通過率。這個數字主要產生於富條,富條是一個線上化打通訂單的信用支付產品。所有下遊採購商向上遊採購的時候,直接拿我們給他的信用支付就可以了,所以說它的交易的筆數會比較多,38.7萬筆,我們看到最小的一筆富條支付訂單只有幾十塊錢,但是這個商家在一個月裡面用富條支付了幾十筆訂單。
  •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強村富民】高田有機稻助農增收 2021-01-12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原關注」綠色「小香瓜」——富民「大產業」
    包頭市廣恆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旺榮,從事香瓜種植已有十餘年,從不斷引進香瓜新品種到創新種植模式,硬是把「小香瓜」做成一項富民「大產業」。漸漸地,哈業胡同鎮的香瓜不僅被九原區廣大種植戶認可,被包頭市市民認可,同時也越來越被全國各地的客商認可。「近幾年來,合作社引進推廣的香瓜移苗小工棚種植技術,使香瓜可提前上市20天左右,今年香瓜開園時,竟賣到了15元一斤。
  • 一顆小芒果 富民綠產業——雲南省華坪縣「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
    2018年8月,華坪縣委、縣政府全面布局綠色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綠色有機晚熟芒果示範基地、全省清潔載能產業示範基地、大香格裡拉和大滇西旅遊環線全域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喚醒這片土地上的綠色活力。徜徉綠色 生態富民清洌洌的水,綠油油的山,金燦燦的果……穿梭在華坪的山水間,就仿佛置身於一片綠色的海洋。家住的榮將鎮龍頭村李德福是縣裡的芒果種植大戶。在他的記憶裡,現在村裡種了芒果的地方以前基本都是荒山荒坡,連棵能靠的樹都沒有。他說:「方圓這一片山,大家都叫果子山。不過,很早以前光禿禿的,一顆果子都沒有,徒有虛名。
  • 【智博會】最受歡迎的重慶火鍋店是哪家 富民銀行聯手客如雲智博會...
    中國餐飲大數據。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 發  華龍網8月21日12時17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唐李琳)近日,記者從兩江新區了解到,重慶富民銀行聯手客如雲打造了中國餐飲大數據,多維展現新時代中國餐飲現狀,提出了中國餐飲指數。據悉,該數據將於智博會期間發布。
  • 心系企業 共度難關 漢口銀行送服務助企紓困
    以「三送」服務,對接「百行進萬企」活動漢口銀行將「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與「送服務上門」活動深度融合,真正將企業需求與發展放在核心位置,在活動中為企業做好「三送」:送政策,充分利用各類政策,幫助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助其迅速復工復產。
  • 國常會:落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政策 穩定就業崗位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支持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匯報,推出和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支持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匯報,推出和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
  • 產業花開處處新——甘孜州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綜述
    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一個個落地的項目、一項項真實的數據,甘孜州富民產業不僅「鋪天蓋地」,更是 「頂天立地」。以往是「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現在是「一方水土富了一方人」。甘孜產業,既得天之時、地之利,又得人之和、物之宜,在廣闊的發展空間裡,萌動著新一輪高速發展的勁頭和力量,充滿希望、富有生機、前景美好的甘孜產業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 廣西樂業逐個分析未脫貧戶情況確保攻堅效果
    「產業園能覆蓋全縣14133戶6120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人要麼有半畝獼猴桃股份收益,要麼有1畝油茶或芒果股份收益,平均年收入能達3000至4000元。」樂業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補祥國介紹。扶貧數據實時比對群眾難題及時解決大廳裡,每個信息員守著一個小方格,每個方格的電腦上,存儲著一個村所有農戶的信息。
  • 浙江湖州:小童裝撐起富民大產業
    如今,不產羊絨、不種棉花的織裡,已擁有全國最大的童裝產業集群、國內第一梯隊羊絨品牌。「織裡童裝」已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大的產業集群之一。談及織裡產業發展的經驗,織裡鎮黨委書記寧雲說,改革開放40年來,織裡憑藉「敢想敢為、創新創強、開放開明」的精神,實現了改革、創新、發展。
  • 山東陽信:富民「牛產業」 拉動「幸福車」
    新華社濟南9月26日電題:山東陽信:富民「牛產業」 拉動「幸福車」 新華社記者邵琨 在山東省陽信縣華陽集團的現代化養殖場裡,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一頭黑牛慢慢吃完草料,在自動飲水機旁喝完水後,踱步到黃色毛刷旁邊。毛刷自動旋轉,它仰起脖子,讓毛刷在全身滾動。
  • 小童裝撐起富民大產業——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的報導(下)
    如今,不產羊絨、不種棉花的織裡,已擁有全國最大的童裝產業集群、國內第一梯隊羊絨品牌。「織裡童裝」已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大的產業集群之一。  談及織裡產業發展的經驗,織裡鎮黨委書記寧雲說,改革開放40年來,織裡憑藉「敢想敢為、創新創強、開放開明」的精神,實現了改革、創新、發展。
  • ...聯合推出25條具體措施——全方位紓困解難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如何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助其蓄力發展?前不久,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7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7方面25條具體措施。意見釋放了哪些利好,一段時間以來政策實施效果如何?記者採訪了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專家和企業。
  • 武漢加速為中小微企業「輸血」紓困 通過「漢融通」平臺已為2700...
    復工復產的救命錢這麼快到帳,讓小微企業看到了希望!」5月3日晚,鑫鴻昌建材公司創始人——「90後」年輕創業者陳鑫在「漢融通」平臺上填報了資料,申請紓困資金。7日,就從農行武漢侏儒支行拿到了13萬元信用貸款。「小微企業就是這樣,有時候差的就是一口氣,把這口氣緩過來了,危機就渡過了。」目前,陳鑫的建材公司已經正常運作,也有生意做了。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享車」9折加油資金池崩盤,富民銀行、永達小貸等深陷逾期,投資人...
    在這個模式中,富民銀行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按角色來看,「享車」APP屬於資產方,在貸款過程中屬於助貸;富民銀行是資金方,應當承擔風控審核的責任。 對於助貸合作夥伴「享車」,富民銀行的工作人員但凡動動手指,打開國家工商信息查詢系統,輸入「深圳聯合能源」看看,都會知道這家公司以往的不良記錄。現在助貸機構挪用資金、失聯後,要將責任板子打到借款人身上,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民營銀行將助貸玩成這樣,也是讓人無語。
  • 莊浪河畔漁歌歡—甘肅蘭州市永登縣虹鱒魚莊鋪就富民產業路
    莊浪河畔漁歌歡—甘肅蘭州市永登縣虹鱒魚莊鋪就富民產業路2018-10-22 11: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蘭州日報        瀏覽量: 11454 次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