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6日電(記者 張怡)2020年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計劃整縣脫貧摘帽之年。為確保脫貧數據真實,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今年初,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應運而生,為實現精準扶貧助力。
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 圖:中國日報 張怡
樂業縣脫貧攻堅大數據中心 圖:中國日報 張怡
據了解,中心從縣直各後援單位選派81名信息員,同時也從教育、醫療、民政等9個縣直行業部門選派信息員入駐數據中心。中心建設共投入300多萬元,用於開發樂業縣農戶信息系統、購買辦公設備和聘請專職信息員。
據中心副主任牙韓壯介紹,數據中心有利於充分發揮三級信息員的作用,實現工作無縫對接,發現並督促解決扶貧對象住房、飲水、醫療、教育、產業發展、務工就業等方面問題,截至目前,共核准更新信息5235條。
他說,「我們從各行業部門抽調一名業務骨幹到中心駐辦,每月開展一次行業部門與扶貧部門數據比對,實現『帳帳相符』。」3月份至今,共核准更新各行業部門數據17927條。
扶貧信息數據核實更新效率也大幅度提高。由於省去了填表、收集、審核、上報等多個環節,原來需要2-3天時間才能完成的流程,現在2小時內就可以解決。
據牙韓壯介紹,利用大數據系統可以更好地開展數據監測工作,重點關注脫貧監測戶。中心每月導出貧困戶收入,與2019年收入對比,對同期收入大幅度下降的貧困戶,組織信息員核實查找原因並採取措施,切實鞏固脫貧成果。通過收集醫保、殘聯、教育等部門數據,比對查找邊緣戶重點排查對象,與鄉鎮線下排查相結合,全面精準查找邊緣戶。
扶貧信息數據準確也為精準施策提供了支持。中心採取數據比對、防貧預警、扶貧對象信息動態管理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扶貧信息數據質量,實現扶貧信息數據監測、數據核查比對、數據結果反饋、數據信息共享,進一步優化扶貧資源配置,做到精準施策。
截至2019年底,樂業縣已實現13365戶58911人貧困人口脫貧摘帽,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27.73%下降到1.8%。剩餘709戶2537人未脫貧人口均已具備脫貧條件,努力杜絕出現已脫貧戶返貧和新致貧人口產生。為此,中心積極開展數據監測與比對分析,監測到每一個貧困戶,將排查邊緣戶的焦點聚集到易致貧戶上,確保全縣能夠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中心採取信息員與幫扶幹部直線對接的方式,幫扶幹部可以通過信息數據分析因戶施策,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截止目前,全縣群眾滿意度在93%以上。
牙韓壯副主任說,下一步將繼續規範管理責任,細化任務,明確職責,嚴格執行脫貧攻堅數據信息工作管理辦法,以考核指揮棒倒逼信息真實性,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精準數據支撐和堅實依據。
(編輯:富文佳 朱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