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街,品味老椑木遺韻

2020-12-22 內江新聞網
木樓
茶館
小船
油炸粑
古街

椑木鎮坐落於東興區東南部,始建於唐,重修於明,據傳由於明朝官員陳鶴鳴誤把「稗木鎮」寫作「椑木鎮」得名,有「內江第一古鎮」的美譽。

悠悠歲月,滄海桑田。這裡吸引源源不斷客商往來,出產特色美食,流傳歷史故事,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穿過古街小巷,還能看到勤勞善良的椑木人留下的記憶。

古街印象

10月20日,七十多歲的鐘龍清邁著緩慢的步伐,走向熟悉的玉屏街清泉茶園,這條長長的古街道,他走了七十年,多少過客從青石板上匆匆而過,使它變得越發光滑玉潤;多少獨輪車「吱吱呀呀」的在老街行駛,經年磨礪,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轍痕。

經過褪色的「內江市椑木供銷社農資商店」,又路過老舊的「營業部」「活動中心」等舊房屋,才到鍾龍清熟悉的茶園。

「老鍾,你來啦!」戴著帽子的老人遠遠看到了鍾龍清,用微微沙啞的聲音打招呼,木質結構的老房子內,熱鬧而祥和,陽光透過瓦片射進屋內,嫋嫋茶煙更加明顯。屋內的老人抽著葉子煙,閒話老街往事。

在玉屏街,這樣的老茶館不少,褪色的木門,高高的雕花木窗,青瓦、竹篾、木方桌、木長凳……老人是常客,也有本地的年輕人偶爾來玩。十一二歲的孩童打鬧嬉戲,迴蕩在悠長的古街,清脆響亮。累了,他們就到破舊的小賣部尋味零食,一袋瓜子或一根辣條,就能露出滿意的笑容。

街道兩旁有一些小巷子,古佛巷、解放巷……不難見許多上百年的老房子,高高的門檻,大木門,推開發出「吱呀」聲音,院子裡很安靜,晾曬的衣服散發著清香,院子中央是粗枝幹的黃桷蘭樹,竹籬笆圍種著青蔥,屋沿邊老翁坐著發呆,老嫗認真織毛衣,他們的孫輩正在屋內就著白熾燈做作業。

風景獨好

椑木鎮古樸、靜謐,成為一些人嚮往的世外桃源,攝影家、收藏家常常到訪,只為感受這裡安詳和諧的氣氛。

收藏愛好者張先生不止一次來到椑木鎮,除了在古街小巷搜尋舊物件,他最愛的便是到沱江河邊找奇石。

「昨天,我才在甘泉寺賣了兩塊沱江石,錢不多,但我樂在其中。」張先生表示。

背著背包,沿著老街的青石路往下,走到頭便能見到沱江河,平靜遼闊,河裡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岸邊無雜草,鵝卵石,黃沙堆砌成路。垂釣的老人坐在石堆上,捉螃蟹的孩童站在淺水灘,構成寧靜的鄉村風景圖。

「釣到多少魚了?」張先生問道。

「嗨,沒呢。」釣魚的老人笑著回答,平靜無波瀾,只是靜靜看著遠方,並不介意旁人驚擾。

這是一處觀景的好地方,能看山水倒影,也能看到成渝鐵橋,橋下有人脫掉鞋襪,沉浸在捉螃蟹、網魚蝦的樂趣中。幼小的孩童站在岸上,手中還拿著一個油炸粑,那是椑木鎮的特色美食,已經有一百八十餘年歷史。

底蘊悠久

提及椑木鎮板板橋油炸粑,外酥裡嫩,香味四溢,內江人無不豎起大拇指。

它的起源為道光年間一個傳說,椑木鎮有位姓趙的大戶人家,每到秋季,家裡就會僱傭很多長、短工下地勞動,因此會熬煮一些綠豆湯讓勞工們解暑。有一年秋季,趙家讓一個放牛娃熬煮綠豆湯。不料,放牛娃沒經驗,放了太多綠豆,他擔心被主人責罵,就瀝出大量已經煮爛的綠豆,和糯米混在一起蒸成粑。主人拿給勞工們吃,大家覺得順口,卻覺得缺點什麼,有人建議,把粑粑放入油鍋炸一下試試,放牛娃照此做,再拿出來品嘗,大家讚不絕口,並給它取名「油炸粑」。

後來,朱德北伐出川,率軍路過板板橋時,品嘗油炸粑,讚不絕口,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再來時依然記得並再次品嘗。這個故事流傳出去,吸引更多遊人。

如今,有的人專程驅車前來品嘗美味,遊玩古街後,再購買幾十個油炸粑回家。

此外,椑木鎮的古街上還有百餘年歷史的同樂油坊,坊主喻熙水已經七十多歲,他將榨油手藝傳給兒子、孫子,油香年年歲歲飄散在古街小巷,訴說著老百姓幸福生活;街頭巷尾的理髮店還是2元一次,老人喜歡在這裡剃頭,方便快捷,收費便宜;手套加工廠的紡織女工一代代更迭,一邊操作縫紉機一邊閒話家常,過著平淡寧靜的生活;老舊蛋糕店的蛋糕花樣不多,還是兒時的味道,足夠回憶很久。

站在街尾,遠看古街青石路,寂寥又悠長……

相關焦點

  • 走進古鎮大溪老街
    走進古鎮大溪老街 www.zjol.com.cn 2003年45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大溪古城遺址跟老街相距不遠,均分布大溪鎮轄區,這大概就是我們走進古鎮大溪老街探訪的緣故吧!所謂的老街,只是兩排對峙的青磚瓦房中間夾了一條今天看來很窄的石板街道。兩邊無一例外的都是木板門店面,還可以依稀看出她曾經有過的輝煌。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老街 遊客品味騎樓文化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導)琳琅滿目的南洋特色小吃、歡快熱情的歌舞表演……11月1日,由龍華區旅文局主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火熱開場,現場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帶領市民遊客品味騎樓文化。「尋味南洋」主題活動現場氛圍熱烈。
  • 漫步西門頭老街,在懷舊中品味惠來印象
    ◆ 西門橋通往惠來縣人民醫院不足1千米的老街,是惠來美食的聚集地,是縣城百姓生活的縮影。西門頭,百姓生活的縮影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的老街縱橫交錯,有繁華,有落寞,但都有一段歷史,無可替代。以前最熱鬧的,當屬西門橋附近的街道。「西門」,即古時城牆的西門,這一片街區也被親切地稱為「西門頭」。
  • 走進周莊「臺灣老街」 領略寶島舊時風情
    布袋戲、雜貨店、人力車、叫賣洛神花茶的攤點……走進蘇州周莊古鎮的「臺灣老街」,仿佛置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北街頭,眼前一條巴洛克式建築的大街,兩旁濃鬱的寶島舊時風情,迷離中把人帶到上一輩臺灣人生活的那個氛圍。
  • 江蘇崑山周莊臺灣老街 品味寶島味道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崑山消息 作為大陸首條臺灣懷舊主題風情老街——周莊臺灣老街自2009年9月開業運營以來,成為崑山市又一休閒旅遊的熱地。本期「臺商在崑山」,記者請來臺灣老街的負責人、已進駐臺灣老街的臺灣商鋪業主及經常光顧臺灣老街的臺灣客商,全面展示臺灣老街看得到、摸得到、嘗得到的臺灣味。
  • 崑山:去周莊臺灣老街品味來自寶島的味道
    作為大陸首條臺灣懷舊主題風情老街——周莊臺灣老街自2009年9月開業運營以來,成為我市又一休閒旅遊的熱地。本期「臺商在崑山」,記者請來臺灣老街的負責人、已進駐臺灣老街的臺灣商鋪業主及經常光顧臺灣老街的臺灣客商,全面展示臺灣老街看得到、摸得到、嘗得到的臺灣味。
  •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2017年05月25日 11:01   來源:石獅日報
  • 走進寬街窄巷,品味慢放的漢口時光
    在轉角處,百年老街,老租界區歐式建築林立,遇見了漢口古今。何不在這個夏天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抽離一小會兒跟著我們的金牌導遊丹妮和「小馬哥」放慢腳步走上沿江大道走進寬街窄巷發現耐人尋味的故事品味慢放的漢口時光
  • 海口騎樓老街邀您「潮玩」假期
    完美假期離不開美食,2020「海口騎樓老街食光裡」旅遊消費主題市集將在中山路騎樓老街舉辦。屆時,將有不一樣的潮玩盛會、美食市集,N種美食等你來撩,解鎖市集「寶藏」新定義。 「海南自貿港在等你——攝影展」將於10月1日-10月3日舉行,可盡情跟著鏡頭「遊」海南,走進自貿港「新視界」。 10月2日,有聲有色海南大型公益路演巡迴歌友會將於當天19:30-21:00舉行,據介紹,這是一場青年潮星Party,更有海南歌王助力,繞梁餘音的歌聲將為觀眾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此外,圈粉@抖音的互動為本次活動增添一縷鮮活。
  • 品味雨中的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的雨,中臺禪寺的風。這是在臺灣中臺禪寺樹下小憩時想到的兩句話。    走在老街雨中,只需一把傘,一份好心情,加上一點點愛意,便行了。街頭一棵老榕樹,油亮亮的,被雨洗得英綠。突然想起故鄉的某個日子,心頭的某個角落被怦然撞擊了。一點點的慰藉,似曾相識。
  • 老街清波蕩千年——走進東安縣蘆洪市鎮
    老街清波蕩千年  ——走進東安縣蘆洪市鎮記者們躍躍欲試,在這條千年老街上,第一次嘗試了拉風箱。鎮幹部說:「打鐵的、補鍋的、做手工秤的……街上到處是你想不到的、未曾見過的古老技藝,數不勝數。」  42歲的潘明國老家不在蘆洪市,但在老街住了20多年,經營著彈棉花和鐵皮加工的生意。回憶剛到老街時的情景,潘明國形容「天天都像趕集」。「那時老街特別繁華,不只是附近村鎮的,就連永州市、東安縣城、甚至邵陽的都來我們街上買東西!」
  • 研學旅行|走出課堂,走進連雲港老街。
    走出課堂,走進老街,帶你體驗一次山、海、石、城兼具的研學之旅。有人問,老街有什麼可研學的?不就是在一條街上走走看看,都大同小異。若你有這樣的觀點,那你一定沒有來過,連雲港老街。你所不知的歷史連雲港老街高達百歲,老街自1933年連雲港建港,經民國政府管理、日寇侵華佔領及1948年解放後至今,山城石街石房的特殊地理風貌和不同歷史階段形成了具有一定自然特色和人文積澱的海濱山城石鎮。面積僅為37萬平方米,卻歷經荷蘭建港、民國建市、日寇佔領和解放戰爭不同時期風雨滄桑。
  • 記者走進嘉興月河歷史街區:江南舊城猶在 古風遺韻深藏
    歷史的遺韻總是充滿魅力。即便繁華褪去,依然鮮活如昨。  有了舊時繁榮工商業的歷史底蘊支撐,再加上運河的靈氣、老屋的厚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在這裡完美交融。於嘉興人而言,這裡留駐著往日氣息,沉澱著古風遺韻;於遊客而言,這是一幅見證運河歷史變遷的畫卷,也是了解嘉興文化經濟的金名片。「眼下,嘉興正在打造『運河國際旅遊休閒城市』,未來還將開通月河至蘆席匯的遊船,屆時,到月河街區遊玩更有動靜皆宜的體驗感。」
  • 走進壺天老街操老業
    手機:189 7386 0337    微信號:X 139 7384 5493走進壺天老街操老業     湘中壺天鎮之所以早在前清王朝就聞名天下,首先因為這裡有條青石板古道上下暢通千裡如今交通發達,各地鄉村大改其觀,而壺天老街依舊如故,老業興隆。壺天老街規模不大,卻有兩大齋館,乃信男善女齋戒期間寄居之所,這裡素食清淡,新鮮可口。因為本地有宗教聖地十分靈驗,香客如雲,兩大齋館通常客滿。
  • 老街—屯溪老街,我心目中的那個老街
    這一站,屯溪老街!這個被稱為「清明上河圖」的老街,已經無數次吊著我的胃口,讓我難耐。走進老街,這時天還沒黑,沒有太陽,沒有細雨,把老街襯託的是那麼乾淨,絲毫沒有我所意想到的氣派輝煌,反而像是回到了古代。
  • 深坑:以老街與豆腐迎接春天,一起走進臺灣深坑的美食天地
    以老街與豆腐迎接春天的深坑,跟隨小編的腳步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的美食天地。兩層樓房的臺式建築下,店家的大鍋中滿是豆腐羹,熱滋滋地冒著金黃而獨特的香氣。相傳自古以來,深坑水質特優,加上以鹽滷的方式製作豆腐,帶有一股焦味;這個面積二十多平方公裡、兩萬多人的小鎮,就以豆腐打響了名號。
  • 夜訪臺灣深坑老街聞餘香
    在臺灣新北的深坑老街,油炸臭豆腐的絕味聞名遐邇。適逢老街本月初完成復舊整建以新面孔示人,記者近日逐味夜訪老街。   抵達深坑古街已晚8時許,燈光下,兩棵蒼勁老樹枝葉舒張,既是深坑的地標,也是「臭豆腐一條街」的迎賓樹。
  • 去彈子石老街品味城市的慢與美
    如今,外地朋友來到彈子石,首先想到的便是彈子石老街,自今年6月開街以來,這裡湧現出不少店鋪。要不是今天來,還不知道這店鋪的擴張速度簡直可以用「光速」來形容。重慶這座城市粗糲、磅礴,卻又精巧,不論是磁器口老街還是彈子石老街,你會發現老式吊腳樓特別多,每一條高高低低的巷弄中,每一處墨香茶韻的書店內,城市的老與舊、慢與美,就這樣次第展開。
  • 通訊:夜訪臺灣深坑老街聞餘香
    中新社臺北9月22日電 題:夜訪深坑老街聞餘香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在臺灣新北的深坑老街,油炸臭豆腐的絕味聞名遐邇。適逢老街本月初完成復舊整建以新面孔示人,記者近日逐味夜訪老街。  抵達深坑古街已晚8時許,燈光下,兩棵蒼勁老樹枝葉舒張,既是深坑的地標,也是「臭豆腐一條街」的迎賓樹。
  • 逛老街、聽響石20160506
    雨天的古鎮會是另一番靜觀,大家不妨前往巴南豐盛古鎮和酉陽龔灘古鎮,逛逛老街,聽聽響石,再品味下古鎮的夏日風情。 推薦1:豐盛古鎮——逛老街、聽響石地域:巴南歷經數百年風雨,古鎮如今還存有半邊、江西、埡口、十字、書院、壽字、公正、長寧8條老街,全以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比重慶許多古鎮的街面都要來得更寬闊些,依稀可以感受到當年的繁華。石板街臨街面的房屋全為二層樓,上層住人,下層作店,清一色的木板門,在老街兩側這些已有數百年歷史的木樓院子裡,青磚黑瓦,雕梁畫棟,門窗上繪就的都是戲文故事、魚蟲鳥獸,處處透出明清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