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姜蕾)6月25日,「中國成人哮喘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發布會」在中日友好醫院(以下簡稱「中日醫院」)舉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20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4.2%,患者總數達4570萬,遠超以往估計,導致疾病負擔巨大。且哮喘患者診斷率、治療率均極低,警示亟待加強對哮喘的規範診斷和治療。
朱興鑫/攝
發布會舉辦前4天,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我國學者完成的《中國成人哮喘流行狀況、風險因素與疾病管理現狀》研究結果。這是繼去年明確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總數約1億之後,「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又一項被《柳葉刀》發表的重大成果。此次的發布會正是由該項研究的牽頭單位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呼吸病學系聯合舉行。
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4.2%,其中男性患病率4.6%,女性患病率3.7%,患者總人數4570萬。20歲及以上哮喘患者中,26.2%存在肺功能氣流受限,且年齡越高,出現肺功能氣流受限的比例越高。
朱興鑫/攝
過敏性鼻炎、吸菸、幼年時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病史、父母有呼吸系統疾病史、低教育程度與哮喘患病風險增加有關。吸菸者較非吸菸者更易罹患哮喘,患病率分別為5.8%和3.5%,控煙依然是哮喘防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非吸菸人群中,大氣汙染(PM2.5≥75μg/m3)、生物燃料使用導致室內空氣汙染暴露及居所黴斑暴露可增加哮喘的患病風險。
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哮喘患者中有71.2%從未被醫生診斷,只有5.6%接受了基本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凸顯我國哮喘在規範化診治上的突出問題。同時,本研究顯示我國成人哮喘人群中肺功能氣流受限比例達26.2%,遠高於發達國家16.2%~18.8%的水平,說明人群疾病控制水平亟待提升。
「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始於2010年,採取嚴格的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對具有全國代表性的10省(區、市)5萬餘名城鄉居民,進行細緻現場調查及嚴格肺功能檢查,結合我國2015年人口調查數據,可以準確反映我國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疾病的流行狀況、患病人數與患病影響因素。
「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王辰院士指出,在我國,哮喘是常見病、多發病,已經成為主要的、亟需認真面對和解決的公共衛生與醫療保健問題之一。我國各項衛生保健與疾病防控政策與規劃中,都應將慢阻肺、哮喘等重大呼吸疾病放在重要位置,以儘快補齊呼吸疾病這一整體疾病防控中的突出短板。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徐永健教授強調,基層是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的主戰場,我國基層呼吸疾病防治水平堪憂,亟需通過有效手段提升基層醫師對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防治能力。(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