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大講堂
為什麼媽媽在懷孕時沒有吸菸,新生兒寶寶也會發生哮喘和喘息?可能是因為媽媽吸了二手菸!
5月2日是第19個世界哮喘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聯合主辦了「清新空氣,舒暢呼吸——鍾南山、陳榮昌、李靖跟你談哮喘治療」的專題講座。中國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呼吸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教授,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榮昌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變態反應科主任李靖教授分別作了題為《空氣汙染與呼吸道健康》《哮喘規範化治療的重要性》《哮喘日常生活管理——避免危險因素的接觸和暴露》的講座。鍾南山在講座中鄭重呼籲,為了孩子和妻子,不要吸菸。因為準媽媽在孕期即使是吸二手菸,也會使新生兒發生哮喘和喘息的機率增加65%~70%,兒童哮喘急性發作頻率也會顯著增加。
鍾南山:
PM2.5 「三尖八角」 小到能「鑽進」肺泡
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題是「清新空氣,舒暢呼吸」,這恰恰與鍾南山院士的長期關注並為之多次呼籲的話題相契合。「空氣如受汙染,將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巨大危害,誰都跑不掉。每天每個人要呼吸兩萬多次,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其他器官較少和外界接觸,而肺是直接和外界相通的,首當其衝受到傷害。」鍾南山介紹。
大氣汙染包括懸浮顆粒物以及有害氣體。懸浮顆粒物粒徑越小,吸附有害物越多,更易侵入機體,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其中PM2.5的大小只有頭髮直徑1/20,小得可以「鑽」進肺泡,用電子顯微鏡放大PM2.5可以看見並不是圓滑的顆粒,而是「三尖八角」的,並且攜帶有致癌物、氮氧化物、重金屬等有害化學物質和病菌,對人體的神經、呼吸、心血管、內分泌、生殖系統等都有損害。「全球大氣中PM2.5水平增高,各種疾病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對卒中、全因死亡率及缺血性心臟病的影響最顯著,空氣汙染對各種呼吸道疾病的影響雖不如心血管疾病顯著,但有著越來越高的發生率。」鍾南山表示。具體到呼吸系統,大氣汙染也與多種疾病關係密切。鍾南山援引不同的研究數據來說明:遼寧6個霧霾嚴重的城市裡,兒童慢性咳嗽比例接近10%;空氣汙染增加慢阻肺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PM2.5每上升10μg/m3,COPD患者住院率上升3.1%,且累積間隔縮短0~5天,也就是住院更加頻密。
而目前在我國發病率第一位的腫瘤——肺癌,發病率也受到大氣汙染物濃度的影響。數據顯示,兩年內大氣PM2.5濃度每增高10μg/m3,男性肺癌發病率增高5.5%,而女性肺癌發病率增高14.9%,7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增高11.1%,城市地區發病率增高6.0%。女性和老人的呼吸系統對PM2.5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更為敏感。
「在空氣汙染嚴重的天氣,我們戴口罩可減少霧霾吸入嗎?」有觀眾提問。鍾南山表示,在比較嚴重的霧霾天裡,戴口罩是有好處的。不過,一般的口罩能濾過PM10顆粒,PM2.5還是防不住的。「但不管怎樣,戴口罩能夠阻止很多較大的汙染顆粒。我不提倡用過濾性很強的口罩,比如N92、N95,因為很悶,戴了之後喘不過氣。最重要的是,霧霾天氣裡不要出門,做戶外運動。」
鄭重呼籲
為了老婆孩子 男性不要吸菸
除了大氣汙染,室內空氣汙染同樣影響哮喘病情。鍾南山介紹,哮喘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塵蟎是引起哮喘的最主要過敏原。近20餘年,廣州地區凡是對蟎蟲過敏的學生,哮喘患病率增加一倍。他特別提醒:「蟎無處不在。除了在窗簾、地毯、舊書本裡,空調濾網也是塵蟎和其他蟎類的重要孳生地,通過空調送風是塵蟎過敏原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一個冬天沒用空調,夏天一開空調,家裡的孩子就打噴嚏、流眼淚了,為什麼?因為空調濾網裡有很多蟎蟲。」因此,家有老人、小孩,尤其是孩子是過敏體質的,一定要注意定期清潔空調濾網,尤其是每年夏天首次使用空調前。此外,產前重新裝修、產後的室內黴菌/潮溼汙漬暴露也和哮喘有關。
室內空氣汙染的另一大「元兇」,來自於菸草。鍾南山指出,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男性吸菸率50多年來大幅下降,而中國基本沒什麼變化。2001年~2012年,中國菸草銷售還在飆升,「控煙不力,很大原因是經濟驅動,但沒有計算因為菸草而損失的健康。」
吸菸者中,成人哮喘發生率增加61%,哮喘急性發作率增加71%。至於二手菸,孕期吸菸使新生兒發生哮喘和喘息的機率增加65%~70%,兒童哮喘急性發作頻率顯著增加。丈夫每日吸菸數量越多,妻子患肺癌的危險性就越高,和吸菸的丈夫相處年份越長,妻子患肺癌的危險性同樣越高。所以,鍾南山再一次鄭重忠告吸菸者:為了孩子和配偶,也為了自己,請不要再抽菸!
院士支招
如何減少室內空氣汙染
減少室內空氣汙染,一要通風,二是用空氣淨化器,三是使用空氣淨化劑,四是種植蘭花等吸附空氣汙染的植物。「市面上現在有200多種空氣淨化器,200元~3萬多元的都有,怎麼選擇?我建議從噪音、空氣淨化容量、單位時間洗塵量三個指標進行質量評估,按需購買有星級標示的淨化器。」
鍾南山提醒,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具有反覆發作的呼吸系統症狀如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同時伴有呼氣流速受限。治療一定要用抗炎藥,不能只用止喘藥。哮喘患者,如果遇空氣不好,或家裡多人都感冒,可以預防性使用支氣管舒張藥物,就不容易發作。
陳榮昌:
你確定你得的是「真哮喘」嗎?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榮昌教授介紹,在我國成人中,哮喘的患病率為1.2%~1.5%,它本質上是遺傳病,有哮喘基因加上刺激因素才會發作。哮喘反覆發作,隨時可能發生,嚴重的哮喘發作會引起氣促、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長期下來肺功能會出現下降,出現慢阻肺、支氣管擴張、氣胸和慢性肺心病等併發症,身體健康狀況惡化。
「哮喘是一種過敏性疾病,過敏反應是根本,需要長期治療;與感染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感染可能是誘發因素。」陳榮昌介紹,哮喘的誘發因素包括過敏原、溫度氣候變化、刺激性氣體、揮發性化學物、菸草煙霧、空氣汙染、呼吸系統感染、劇烈運動、情緒變化、藥物(退熱藥)等。
陳榮昌指出,典型的哮喘症狀為,接觸到誘發因素,先有打噴嚏、流清涕,隨後出現咳嗽﹑喘息﹑氣促﹑胸悶和咳痰等症狀,伴有喘鳴,通常有反覆發作的歷史。發作時伴有肺功能(呼氣流速)的下降,呼吸困難,用平喘藥物有效,然而哮喘也存在不典型的症狀:不明原因的咳嗽、氣促、胸悶等,可以通過檢查和治療觀察而確診。規範治療的前提是明確診斷。他特別提到難治性哮喘的治療:「遇到所謂『難治性哮喘』,我們首先就是要論證,是否真的哮喘,用藥有沒有規律地用、用藥是不是正確。這三個問題搞清楚,能找到90%的『難治性哮喘』癥結。」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1/3所謂「難治性哮喘」根本不是哮喘,「我們一年收治464例難治性哮喘患者,後來發現,45例根本不是哮喘。」
哮喘控制得好:除了要用藥與常人無異
依據最新的哮喘治療指南,哮喘控制的目標是:日間症狀每周小於兩次,沒有活動受限、夜間症狀,肺功能正常,需要使用緩解藥或緩解治療每周小於兩次,「除了要用藥之外,和正常人沒有區別。」陳榮昌介紹,哮喘分為五級治療,首先要通過用藥物控制到和正常人沒有區別,然後維持控制效果。由於哮喘本質是氣道的過敏,這是遺傳基因所決定,所以需要長期治療,但不等於要長期用同一種藥,維持治療3~6個月後再評估,假如肺功能、氣道炎症指標感覺都好,可以調整用藥。
陳榮昌指出,患者應該正確面對哮喘,哮喘是常見病,是最好控制的疾病之一,哮喘經過控制,不僅可以正常生活和運動,「患上哮喘仍然可以做世界冠軍」。儘管哮喘與遺傳有關,但只是遺傳易感性,「父母有哮喘,子女哮喘的概率增加3~5倍。成人哮喘患病率1.2%~1.5%,增加5倍,也只是8%。」現代治療哮喘的藥物,療效安全性很好,哮喘控制後,無需忌口(除了證實過敏的食物),完全可以正常飲食和生活。
李靖:
哮喘患者減少接觸五種過敏原
「除藥物治療外,減少或避免危險因素的暴露也是哮喘的基本治療手段。」李靖在以《哮喘日常生活管理——避免危險因素的接觸和暴露》為題的講座中指出,減少哮喘病人對某些危險因素的暴露,不僅能緩解症狀和預防急性發作,還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並減少藥物依賴。因此,早期識別危險因素,防止患者再接觸這些危險因素非常有必要。
引起哮喘急性發作的危險因素主要有過敏原、病毒感染、空氣汙染、藥物等。李靖重點介紹了如何減少對各種過敏原的接觸。
屋塵蟎:床上用品60℃以上熱水清洗
李靖介紹,過敏原,按存在場所分為室內過敏原和室外過敏原。室內過敏原包括屋塵蟎、動物過敏原、蟑螂變應原、真菌。那究竟如何減少對這些室內過敏原的接觸呢?李靖說,大多數蟎過敏原具有蛋白溶解活性,使它們更容易進入具有免疫活性的細胞。1g塵土中屋塵蟎的變應原濃度>0.5g成為對蟎過敏的危險因素,類似的變應原濃度可激發哮喘症狀。因此,屋塵蟎過敏原的數量與蟎的生長密切相關,其生長主要取決於溼度,以下方法有助於減少接觸:
首先,控制溼度。完全取決於住所的地理位置,北方地區每天開窗1小時即可;南方的春夏季必須使用空調、抽溼機才能控制溼度,但仍難以把溼度控制到使蟎無法生長。
其次,定期清洗床上用品,60℃以上熱水可殺滅蟎。
第三,移走雜物:包括蟎的主要棲息地——地毯、絨毛玩具、舊衣物等。「另外,要注意清空床底。」李靖說,很多家庭喜歡在床底堆放東西,其實,這是最容易讓屋塵蟎藏身的地方。
動物:做到一周兩次給寵物洗澡
「喜歡養寵物的家庭要注意動物過敏原。」李靖提醒,貓過敏原是強烈的氣道致敏劑,引起的症狀最強烈,主要的致敏蛋白存在於貓的唾液、貓毛、皮膚分泌物和尿液中。貓過敏原的主要特點是易於在空氣中傳播,有黏附性。因此,不養貓的家庭或其他公共場所也存在。貓過敏患者進入有貓過敏原存在的室內時可迅速出現呼吸道症狀。「狗毛過敏原特徵和貓毛過敏原相似,兩者有輕微程度的交叉反應。」
如何減少跟動物過敏原的接觸?李靖認為,最好能移走寵物,而且,寵物被移走後很長時間後,變應原水平才能下降。如果實在無法做到移走寵物,則要儘量移走家中的地毯、毛毯、雜物等,以減少動物變應原的積存地。此外,要定期使用吸塵器清掃,使用空氣過濾器,並定期給寵物洗澡,最好做到一周兩次。
蟑螂:嚴格封閉管道、門窗、牆壁裂縫
「蟑螂是極為普遍的過敏原,主要是美洲蟑螂、德國蟑螂。」李靖提醒,溫暖的環境和充足的食物是適合蟑螂生長繁殖的條件。因此,減少跟蟑螂過敏原接觸可用四招:
1.斷絕食物:食物封存並放入冰箱,及時清洗餐具,及時清理垃圾。
2.殺蟲劑:噴霧殺蟲劑有效但難以接受;可使用誘餌或有塑料保護罩的殺蟲劑放置於蟑螂出沒的路線。
3.阻斷入侵路徑:嚴格封閉管道、門窗、牆壁裂縫。
4.及時清掃蟑螂的唾液、糞便及棕色汙染物。
真菌:潮溼天用抽溼器將溼度降到50%以下
「真菌是在室內和室外都存在的重要過敏原,可以說,真菌無處不在。」李靖說,一般而言,夏季的真菌較多。超過80種真菌與氣道高反應性有關,其中,最常見的室內真菌主要是青黴菌、麴黴菌、支鏈孢屬和念珠菌屬等。通常情況下,室內使用溼化器容易導致真菌的生長,並增加空氣傳播的危險性,在南方溼熱地區,牆壁上也可能會有真菌生長。
「真菌多見於沿海、熱帶、溼潤多雨和海拔較低的地區,在室內和室外都會存在。如何減少對真菌的接觸呢?」李靖提醒,首先,保持家居通風;第二,天氣潮溼時,使用抽溼器,將家居溼度降到50%以下;第三,不要用地毯及其他雜物,修復漏水的地方,並注意清潔牆壁。
花粉:花粉傳播期關窗、戴口罩、戴太陽鏡
李靖介紹,花粉多見於高緯度的北方地區,相對而言,南方地區較少風媒植物,因此,花粉濃度相對低一些。
李靖認為,花粉誘發的哮喘惡化、症狀、氣道反應性與氣道炎症的增加有關。如何減少對花粉過敏原的接觸?她建議主要採取機械屏障阻斷花粉。主要包括:花粉傳播期關閉窗戶、戴口罩防止吸入、戴太陽鏡防止花粉進入眼睛。此外,也可以使用空氣花粉過濾器。(記者伍仞 黃蓉芳 李津 何家)
(責編:李語、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