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辦戶口難、辦證難的問題,11月5日,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方便群眾,同時嚴肅查處民警在辦事過程中的違規違紀問題。今後,那些在辦理戶口業務過程中刁難群眾的民警,將面臨「脫下警服」的處理。
南寧公安辦證窗口在「便民」上是否做足了功夫?市民如何才能更快捷地辦理證件?11月6日,南國早報記者分別對南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辦證大廳、部分派出所戶籍辦理窗口以及車管所等辦證窗口進行了探訪
出入境
預約辦證有待普及
11月6日下午3時許,記者走進秀靈路西二裡4號的出入境管理分局辦證大廳,看到正對大門的導辦臺內,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向群眾解釋填表要求。而導辦臺的兩側分別是自助發證區及自助受理區,每個區均有工作人員進行指導。
往裡走幾步,便是「預約辦理服務處」。原來,只要是在南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的電子政務平臺成功在線預約的群眾,即可直接到此服務處核查辦證材料。核查一旦通過,辦證者即可直接進6號預約辦證窗進行辦證,無需再排隊。
出入境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網上預約好再到現場辦理,應該是目前最快捷方便的辦證途徑,但根據數據顯示,每天通過預約前來辦證的人數,還不到總辦證人數的10%。
據了解,自南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信息服務中心成立至今,已逐漸成為集熱線電話、官方網站、簡訊、電子郵箱、QQ在線、微博於一體的官方信息發布窗口。群眾只需撥打服務熱線2891580,就可了解辦證須知、查詢辦證進度、預約辦證等;登錄官方電子平臺,即可進行網上預約辦證;登錄官方微博,便可對3個辦證點即時的排隊人數了如指掌(詳見右表)。
今年10月21日,南寧市公安局還先後在青秀區和興寧區新增兩個辦證點,並暫時實行先預約後辦證的工作方式。
出入境快捷辦證一覽圖:
祝菲利/制表
預約須知
1.一個身份證號僅允許預約一個號,不可重複預約,每個預約號只可申請人本人及其16周歲以下未成年子女使用;2.預約後到受理點辦理時,必須出示與預約時所填一致的身份證原件,方可在現場排隊辦理業務;3.一個預約號可辦理本人的多項業務,無需重複預約;4.如需取消預約,可致電2891580辦理。
派出所
對特殊群眾提供預約上門服務
6日下午2時許,在邕武派出所戶籍辦理大廳,市民馮女士諮詢完後,工作人員立刻給了她一張便民條,上面不但詳細羅列了入戶所需的全部資料,且留有業務電話,以便馮女士諮詢。
馮女士是外地人,3年前在南寧買房,當時到派出所諮詢時,民警將所需資料手寫給她,花了不少時間。而且,馮女士還被要求回原籍地提出申請,並經過社區蓋章才能辦理,手續十分繁瑣。「入戶的事情就這樣被耽擱了下來。」馮女士說。
現在,馮女士發現回原籍和社區開證明這兩項程序,都從便民條上「消失」了。她說:「現在只要本人提出入戶書面報告,民警會親自到房屋所在地進行核實,我不用往返原籍地跑兩趟,方便多了。」
在此次公安部提出的要求中:「可以跑一趟的不要讓群眾跑兩趟,可以不回原籍辦理的不要讓群眾往返。」對此,南寧市的派出所是怎麼做的?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公安分局副局長李志明說,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工作人員在辦理同一個業務時,讓市民跑了兩次以上,那該民警可能就會面臨被主管領導請去「行政談話」、以及年度考核有可能通不過等各項處罰。
「對有困難、行動不便的群眾,我們儘可能地提供預約上門辦事辦證服務。」新陽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說。11月5日,該所民警為南寧市社會福利院的腦癱患者、因病臥床無法行走的特殊人群上門拍照、填寫信息以及辦證。記者在現場看到,部分患者無法坐立,民警只能給躺在床上的患者進行整裝、拍照。工作人員說:「如遇到孕婦、病人等特殊人群,只要電話預約,我們都會儘量按約定時間最快辦理。」
關注辦證難之居住證
部門解答居住證辦理難題
南寧市電動車上牌過程中要求出示居住證,這讓南寧辦理居住證的業務頓時「火」了起來。11月7日,記者跟隨南寧市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推居辦」)走訪了邕武派出所、腰塘派出所等一些辦證集中點,發現市民在辦證過程中確實遇到一些麻煩事,對此,推居辦一一做出解答。
難點一
派出所的登記表不派發給居民
答覆:派出所沒有足夠空間供群眾現場填表,建議居民填好了再帶來
11月7日,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各派出所在公示的居住證辦理流程、材料等提示中,都列明「申辦人到居委會或村委辦證受理點填寫《流動人口登記表》」。不少辦證居民也稱,這張表是去社區、村委填寫的,不知道其實在派出所也有。何先生稱,他到仙葫派出所辦理居住證時,雖然民警沒讓他回社區填寫,但領取這張登記表的窗口排起了長隊。
一張登記表,社區和派出所都有,可在派出所的公示欄上,為何大多明確提示要去「居委會或者村委」填寫?推居辦負責人表示,在居住證推行過程中,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把社區也作為受理點,但不管是社區還是派出所,都可以提供這張表。只是由於不少派出所辦公區域有限,沒有足夠空間供所有辦事群眾現場填表,因此,建議群眾先在居委會或村委填寫好了再帶來。
難點二
附加材料折騰辦證居民
答覆:居民只需準備3份材料,辦證程序將簡化
在推行居住證之前,韋女士辦了暫住證。近期,她為了給電動車上牌,準備辦理居住證。但麻煩來了——她住在哥哥的房子裡,哥哥的戶口已經遷出,她的戶口又在河池,社區要求她證明和哥哥的關係。好不容易回老家開具了證明材料,誰知,轄區派出所又說要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而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個證明得回到戶籍所在地開,「我跑了七八趟,都沒辦成功,真是無語」。
與韋女士有相同遭遇的還有不少居民,有些被要求提供房東的產權證、有些被要求提供房東繳納租稅的證明……這些附加的材料成了居民辦證難點。
對此,「推居辦」相關負責人梁警官稱,按照規定,辦證居民只需要準備3份資料:申辦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證及複印件、住所證明、本人年內一寸彩照一張。其他附加的材料是社區或者基層派出所為了方便自己工作而要求的。
據了解,「推居辦」打算簡化辦證程序,居民不需要去居委會、村委開住所證明,只需持租賃合同等可以證明自己住所的材料,便可直接向派出所申領居住證。
難點三
辦理證件效率低
答覆:派出所可出具臨時信息表
陳先生是玉林博白人,來南寧做生意,為了生活方便,他按照要求在今年5月份申領居住證。按照有關規定,20個工作日便可以拿到證件,但當他10月份去派出所領取時,民警卻說「太多證了,沒有辦法分揀發給他」。另據讀者反饋,有居民3月份辦居住證,至今尚未拿到證件。
「推居辦」統計,自推行居住證以來,已經有50多萬人申請辦理,但只有40多萬人領到了證。據他們分析,有些是辦證人解決了當下難題,就嫌麻煩不去領證了;有些因各種原因,之前大半年確實未在20個工作日內辦好。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派出所可為急需要辦事的居民出具臨時「詳細信息表」。
難點四
地址變更居住證怎麼辦
答覆:1年籤注有效期內,無需另辦居住證,只需進行地址變更
流動人口有著特殊性,比如,辦證時住在興寧區,但辦證後,因工作需要,又遷至青秀區,那他是否還需要另外再申請辦證呢?
推居辦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居住證自籤發日期起1年內為年度籤注有效期,居住證持有人因居住地址變更,只要沒到年度籤注時間,新居住地轄區派出所應給予地址變更籤注
關注辦證難之居住證
辦證被來回「踢皮球」 臨界點居民「很受傷」
南寧市長堽村被兩個城區「拆散」,政務、警務交叉管轄,居民辦證在兩城區的派出所、社區之間來回奔走好幾趟仍未果
南寧市長堽村被青秀、興寧區兩個城區沿長堽路一分為二,臨界點的政務和警務交叉管轄。近日,居民廖先生為了辦居住證,在兩個城區的政務和警務部門來回奔走數次均未果。記者走訪了解到,臨界點的居民曾多次遭遇同類問題。對此,相關部門負責人解釋稱,解決問題並不難,只是溝通出了問題
事件:
兩城區轉圈辦不下居住證
廖先生租住在長堽嶺17號,為了辦理居住證,11月4日,他拿著租賃合同、房東身份證等材料,到青秀區建政街道辦長堽村社區開了居住證明,隨後到長崗派出所辦證。但長崗派出所民警稱,長堽嶺17號不是該所管轄地,建議他到邕武派出所辦理。趕到邕武派出所後,民警告訴他還缺一份《流動人口居住登記表》,建議他回長堽村社區辦理。
於是,廖先生再回到長堽村社區,但工作人員建議他到降橋社區辦理;可降橋社區稱長堽嶺17號不是該社區管轄地,又建議他去長堽西社區問,但長堽西社區的工作人員認為,「既然長堽村社區能開證明,為何不能提供那張表呢」。為此,廖先生又回到長堽村社區,但工作人員又表示,該社區歸青秀區管轄,而邕武派出所屬於興寧區管轄,「即便我們給你那張表,他們也不認可」,還是建議廖先生找降橋社區;但降橋社區也表示「長堽嶺17號真的不歸我們管轄」,建議他再去長堽東社區問問看,而長堽東社區也以相同理由拒絕了廖先生。
廖先生在兩個派出所、4個社區之間轉了好幾個圈,居住證還是辦不下來,只得憤然回家。
調查:
居民多次遭遇同類問題
11月6日,記者在長堽路一帶調查,發現很多人也弄不清楚自己屬於哪個城區,該到哪個社區辦事,一些外來務工人員更是茫然。長堽村相關人員透露,長堽村原來共有5個組,分布在長堽路兩邊,而青秀區和興寧區以長堽路中心線為界來分轄管理,把長堽村一分為二,分別由這兩個城區管理,警務分轄管理的區域和政務不同,所以,「也曾出現過我們開具的證明材料警方不認可的情況,因此,這個片區不少居民至今未能拿到居住證」。
回應:
相關部門負責人稱溝通不暢
對廖先生遭遇的問題,南寧市公安局專門負責辦理居住證事宜的工作小組相關負責人梁警官解答稱,政務和警務在長堽路一帶確實存在兩個城區交叉管理的情況,但根據原則,無論是哪個社區提供的證明,群眾拿到相應轄區的派出所辦理,工作人員都不能以「不同轄區提供的材料不認可」為藉口,拒絕辦理。
《流動人口居住登記表》,在居住地轄區派出所和轄區社區居委會都可以領取,並非一定要到社區。廖先生前往邕武派出所辦理業務時,正好該所的登記表用完了,所以才建議他去社區辦。因此,梁警官覺得問題出在溝通不到位,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也有疏忽,未能及時補充《流動人口居住登記表》。市民在辦理居住證時如果遇到難題,可致電0771-2891196諮詢。
關注辦證難之婚姻證明
誰是婚姻狀況的證明機構?
北海一離婚女子拿著離婚證去開具婚姻狀況證明,在婚姻登記機關和戶籍管理部門都被拒絕
原本以為有了一本離婚證和一份離婚協議,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婚姻狀況,不料在辦理房產交易時卻被要求出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證明。北海市民黃女士為此來回跑了3天,才拿到了這份證明。
遭遇:開具婚姻證明遇難題
30多歲的黃女士3年前與丈夫離了婚。當時她不知道要去派出所變更婚姻狀況,只覺得有離婚證和離婚協議,就有了法律保障。
今年11月4日,黃女士要進行房產交易,到交易所時被告知需要提供婚姻狀況證明。
黃女士只好跑去婚姻登記處,排了半天隊輪到她時,她遞上離婚證和戶口本,辦事人員看過後說:要去派出所變更婚姻狀況為:「離異」。
於是,她又跑去海城區公安局辦證大廳排了半天隊,民警的答覆卻是:戶籍管理不是婚姻管理,變更得有婚姻登記處的婚姻證明才行。
黃女士回到婚姻登記處,等了半天得到的回覆是「回去等通知」。當天下午她接到婚姻登記處的電話通知,讓她直接到戶籍部門去變更。再到公安局辦證大廳,工作人員卻堅稱「你還是要拿到婚姻登記處的證明才能辦……」又如此來回折騰了幾趟,證明還是沒辦下來。
無奈,11月6日黃女士將自己的遭遇貼上了當地網站。7日上午,當她再次來到公安局辦證大廳時,戶籍民警告知,經過領導商量,同意幫她變更戶口上的婚姻狀況。拿著這個變更後的戶口,黃女士終於在婚姻登記處開到了婚姻狀況證明。
回應:部門各有說辭
記者就此採訪了北海市海城區公安局戶籍管理科,一位民警稱,他們很同情黃女士的遭遇,最後本著「與民方便」的考慮才為其辦理了變更,因為「我們是戶籍管理部門,婚姻狀況證明按理不是由我們開的,應該由婚姻登記機關管」。
記者跟著黃女士去辦理婚姻證明時了解到,婚姻登記機關不敢憑藉一張離婚證就開具婚姻證明的理由是:「我這裡只管你在北海有沒有婚姻狀況,怎麼知道你在外地有沒有婚姻?」他們認為,黃女士「錯」在拿到離婚證後,沒有第一時間去轄區派出所變更婚姻狀況,導致她後來辦事被動。而記者從戶籍管理部門了解到,沒有法律規定婚姻變更後必須變更戶口情況。
對婚姻登記機關的說辭,一位與黃女士有同樣經歷的市民提出了疑問:「拿著離婚證可以去戶籍管理部門辦變更,為什麼不可以在婚姻登記機構開具證明?還要讓人多此一舉到派出所出具證明才敢辦事!」
接受採訪的民警告訴記者:此事已經引起了北海市公安局戶籍管理支隊的重視,他們已對此進行調研,希望能與民政部門進一步溝通,更好地為百姓辦實事。 (南國早報記者 彭寧莉 王豔群 劉治理 李儉芹 許海鷗 實習生 林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