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設計了京張鐵路,晚年結局如何?

2020-12-22 悟空談歷史

大家知道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的鐵路是哪一條嗎?它就是京張鐵路。京張鐵路的設計者是詹天佑,我們的小學課本中有一篇課文也叫《詹天佑》,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詹天佑設計京張鐵路的故事。

當時列強看不起中國,認為中國無法自主設計出鐵路,詹天佑卻不服輸,用四年時間親自設計並建造了京張鐵路,他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晚年結局。

詹天佑出生於1861年,他是安徽婺源人,出生於晚清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正式淪為半封建與半殖民地社會,清政府腐朽無能,成為了列強口中的肥肉。洋務運動開始後清政府統治者也意識到閉關鎖國的危害性,不再封閉國門,並且還從國內選派了一批幼童前往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科學知識,詹天佑就是被選中的幼童之一。

1872年,詹天佑成為首批赴美幼童。他到美國後系統地接受了美國的小學、中學教育,並於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學習鐵路建造知識。詹天佑在耶魯大學學習期間成績優秀,尤其是數學學科,畢業時是全校第一名。

雖然詹天佑在美國學習的是鐵路知識,但是他回國後並沒有設計鐵路。當時清政府還沒有屬於自己的鐵路,鐵路的設計與修建都掌握在列強手中。1888年,詹天佑加入中國鐵路總公司擔任工程師,開始設計並修建鐵路。不過,當時詹天佑雖然參與設計、建造鐵路,但是鐵路的設計以及修建的決定權卻全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中國並沒有自主設計與修建鐵路的能力。

1905年,清政府提出修建京張鐵路的計劃,也是在這一年,詹天佑開始擔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負責設計並修建京張鐵路。前面我們說了,當時列強們認為清政府沒有自主設計鐵路的能力,都想看清政府的笑話。

詹天佑卻不服輸,在設計京張鐵路的過程中開創性使用了「豎井開鑿法」以及「人」字形線路方案,用了四年時間,於1909年成功修建完成京張鐵路。京張鐵路也是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並建造的鐵路,詹天佑的設計方案震驚中外,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鐵路之父」。

京張鐵路設計修建完工後不久清政府滅亡,民國成立。民國成立後,詹天佑擔任了交通部技監,主持全國交通技術工作。同時,詹天佑還成立了中華工程師會,藉助協會培養了大量的青年工程師,為祖國儲備了大量的後備人才,促進了中國鐵路事業與工程事業的發展。

民國初期,詹天佑還主持修建了粵川鐵路、漢宜鐵路與粵漢鐵路等。此時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參戰國並取得了勝利。不過,巴黎和會卻不顧中國的利益,想要接管中國的遠東鐵路,這引起了詹天佑的憤慨。

1919年,詹天佑奉命出席國際聯合監管遠東鐵路會議,他親力親為參與談判,廢寢忘食,用自己的專業學識保護了中國鐵路的合法權利。不過,詹天佑也因為過度操勞而導致心力衰竭,僅兩個月後就因病去世,終年58歲。

參考資料:

《詹天佑評傳》經盛鴻

相關焦點

  •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也曾有七年「學無所用」的經歷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只為一個人立了雕像,他就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在他身後,就是最偉大的創舉「人」字形(很多地方也叫它「之」字形)鐵路沙盤,和「詹天佑與京張鐵路」的介紹展板。 詹天佑是清政府選派的首批出洋留學幼童之一,1872年赴美國時還不滿12歲。按規定,他應該在美學習15年,但只學了9年就被清政府召回。
  • 我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哈爾濱
    鄭琦          詹天佑作為我國最早的、傑出的鐵道工程師,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愛國鐵路工程專家。他為祖國的鐵路事業貢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早年經他籌劃施工的鐵路有:瀘嘉、洛潼、錦洲、新易、潮汕、京張和粵漢等,其中1905年至1909年間,由他主持修建的京(北京)張(張家口)鐵路,是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他運用的「人」形線路,不僅被當時歐美工程師視為奇蹟,時至今日仍是世界上著名的鐵路工程之一,為我國鐵路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 盤點中國十大之父,你知道幾位?
    第一位、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就了解過,詹天佑是我國第一個主持設計、修建我國第一條鐵路的人,在當時修建京張鐵路的時候,有很多實際困難令外國人都束手難測,而詹天佑設計的「豎井開鑿法」和「人」
  • 京張鐵路的自白:我110歲了,見證了這個民族的屈辱與輝煌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京張線是晚清政府在袁世凱力主下,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修建的。 這條鐵路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太多太多的血與淚、榮與盛。京張鐵路的修建,被認為是「推行新政、勵精圖治、實業救國」的標杆政績,卻無法阻止腐敗無能的滿清廷滅亡。
  •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詹天佑銅像、吉林鐵路博物館、吉林鐵路科普館揭幕揭牌儀式
    2018年9月22日上午,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天佑廣場舉行詹天佑銅像、吉林鐵路博物館、吉林鐵路科普館揭幕揭牌儀式。
  • 試講|詹天佑
    一起板書課題《詹天佑》。二、新授師:通過預習,相信大家對詹天佑都有所了解了,誰願意來介紹介紹他?師:你的手舉得最高,相信預習的很充分,快請!師:是的,詹天佑是我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名單公布 含詹天佑京張鐵路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秘書長曲長虹、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務委員王宏偉,以及以及中國文物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鐵道學會、中國水利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等學會領導參加了發布會。發布會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主持召開「新時代工業遺產價值發掘與保護利用研討會」。
  • 今天,我們在天佑齋緬懷詹天佑
    ——毛澤東」這是毛澤東17歲外出求學時在父親帳本上題的詩詞,偉人的壯志豪情在字裡行間體現的淋漓盡致,不知怎的,看見這些句子,讓我聯想到另外一位偉人——「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年少苦讀,後赴美深造,幾經輾轉,終於登上中國鐵路的歷史舞臺,留下了開天闢地的一筆。
  • 中國鐵路史上的第一
    「龍號機車」按照當時的英籍工程司金達的圖紙製造,於落成運行之日被當時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司薄內的妻子命名為「Rocket of China」,意為「中國火箭號」,這是依照史蒂芬森研製的著名機車「火箭號」而命名。中國工匠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因此又被稱為「龍號機車」。京張鐵路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幹線。
  • 新老京張鐵路在冬奧時代「交匯」
    12月3日上午8點30分,55001次試驗列車從北京北站駛出,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設施的京張高鐵全面轉入運行試驗階段,進入年底正式通車的倒計時。  這是我國第一條首次採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設計時速350公裡的智能化高速鐵路,從北京北站出站後一路向北,依次穿越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八達嶺長城,開往將與北京攜手舉辦冬奧會的河北省張家口市。
  • 遺址公園點化被鐵路割裂的城市空間,百年京張煥然新生
    1909年,由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開通;2019年,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配套設施——京張高鐵正式開通。百年「老京張」退出歷史舞臺,面臨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拆」或「留」的問題。退休前,王君歷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如今以海澱區人大代表的身份仍一直關注鐵路發展。隨著京張高鐵的建設,京張鐵路部分區段線路被拆除,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鐵科院,一些老專家找到王君歷,希望反映他們保護京張鐵路歷史遺存的呼籲和訴求。
  • 詹天佑設計的中國第一大鐵橋,至今100多年已成旅遊景點
    說到詹天佑,首先就會想到他主持的京張鐵路,也有人認為這是他的代表作,但是,簡天佑先生第一次地震的傑作不是這條鐵路,而是在31歲那年主持意外建設的鐵橋,現在這座鐵橋還橫跨在蘭河上,已經停了,成為景觀橋,是觀光橋,來中國旅遊的第一座橋是怎麼建造的?
  • ...文化 傳頌「京張」精神——北京交通大學助力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如今,它又成為了規劃中「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南端的起點。 2019年年末,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張高鐵通車之際作出重要指示:「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從時速35公裡到350公裡,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
  • 教資面試|​小學語文《詹天佑》教案試講稿
    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工程最艱巨。
  • 理工男詹天佑
    一般人介紹詹天佑的時候,只會說:」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 濃縮中國鐵路百年時光,尋找鐵路主題博物館
    如果唐胥鐵路建設的1880年算起,鐵路和火車走入中國,已經有140年了。百年時光,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依賴國外技術到今日成為世界高鐵第一強國,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高速動車組,鐵路技術和速度在不斷刷新。
  • 「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 在這裡停過的火車可以建一個博物館
    燕山深處有一段「最美鐵路」,每年春天,和諧號和花海在這裡相約,成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百年京張鐵路著名的「人」字線和建設中的京張智能高鐵在這裡相遇,共同組成一個「大」字,似乎寓意中國鐵路正在翻開新的一頁。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的交會處,是被稱為「中國鐵路活化石」的青龍橋火車站。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來看看中國鐵路發展史
    百年滄桑,70年奮進,讓我們走進中國鐵道博物館,追尋中國鐵路從追趕到領跑的軌跡。 展館簡介 中國鐵道博物館有三個館:正陽門館、東郊館、詹天佑紀念館。 正陽門館
  • 「鐵路之父」鬧笑話,難道臺北基隆不算臺灣?
    看樣子「臺獨」分子想「去中國」,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了。但是「臺灣鐵路之父」明明是比長谷川謹介早了十幾年的劉銘傳,「臺獨」分子此番作妖除了徒增笑料,實在讓人看不出還有什麼實際價值。翻下歷史書,「臺灣鐵路之父」的問題簡單明了,無論事實還是時間線都沒有任何游離的空間。相信這一點就是讓日本人自己來講,就是讓長谷川謹介自己掀開棺材板來爭論,也不敢貪他人之功。
  • 課本之外的詹天佑,一生有八個孩子,一月工資一千兩白銀
    我國的語文課本收錄了許多優秀的名人事跡,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故事便是個中佳作。和那個時代的許多人一樣,為了國家的榮光嘔心瀝血,兢兢業業。那生活中的詹天佑又是怎樣的呢?初識詹天佑詹天佑1861年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茶商家庭。其父詹興洪因家道中落,無奈以替人刻字寫信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