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演員坐標系,《我就是演員3》如何讓迷途者重歸初心

2020-12-22 騰訊網

《我就是演員》行至第三季,更注重挖掘演員的初心,反思行業現狀,既愛演員,又懂演員,保護著對表演有敬畏的人。

文 | 喜力

第二期《我就是演員3》播出,又有四組演員登臺。四組演員,面臨著共同的境遇,就是曾經走入迷途中,清醒之後,希望尋得方向。

影響一個演員的,不僅僅是演技,還有很複雜的現實因素。這一季的節目,在試圖挖掘關於演員這一職業的更多層面,重新定位好演員的坐標。《我就是演員3》能否揭示這些行業的迷霧?幫助他們尋回方向呢?

迷途者的初心

舞臺上的方向

經過了之前節目的積累,觀眾已經基本能夠鑑賞出表演的好壞:是否真摯,是否投入,是細膩或者套路。順應著觀眾的節奏,《我就是演員3》除了品評演技,更是在努力挖掘著每一個演員呈現出如此演技的原因?演員在臺上不是演戲的工具,而是真實的「人」。

第二期觀賞下來,每一組演員都有「迷途」時刻。最開始是盛一倫的崩潰。一個曾經在流量頂端的演員,站在臺上表現出「心涼透了」的狀態,沒有興奮和激動,到突然崩潰大哭。平復之後,他道出了原因,過去無意之中站到了流量的頂端,但是沒有時間打磨演技,又被商業推著接了許多不喜歡的劇,直至人氣完全被耗盡。

盛一倫在被流量快速捧至高點後,逐漸迷失,找不到表演的方向。這一期舞臺上《香蜜沉沉燼如霜》的NG,並不是他作為演員生涯的最終結果。節目在挖掘著一種理解力,探尋演員演技不佳的原因。這不是為演技差找藉口,而是試圖理解每一個演員受到的複雜影響和挫折,重新校準方向,繼而能夠獲得成長。

站在臺上已經「涼透」的盛一倫,決定拋開一切雜念,純粹地感受演員的職業。考核官和表演指導們不是站在一邊指點,而是將情感投射到對他和每一個演員的培養中,有針對性地指點迷津。演員召集人李誠儒逼出了盛一倫的眼淚,並讓他記住這次難得的哭泣,用在之後的表演中。表演指導張頌文用自己試戲被拒的經歷鼓勵他,讓他明白理解力和執行力可以彌補天賦。

第一期王自健坦言與抑鬱症的搏鬥,第二期也有一個同樣令人心碎的演員,就是張檬。她在於正戲中的一個鏡頭,因為漂亮進入大眾視野。40多部戲後,因為對容貌的不自信,對他人審美的妥協,開始整容。用製片人考核官於正的話講,那高聳入雲的鼻子,嚇「死」了他,也因此讓張檬失去了很多角色。

張檬的迷途是她的「演藝下坡路」,為了再上升她選擇了錯誤的方法,直到把她推到絕境。取掉了鼻子中的假體,來到節目,是一種重新開始的姿態。雖然一上臺就摔跤,但是她對於表演的堅持和從頭來過的勇氣還是讓人動容。節目給每一個熱愛表演的演員「重新出發」的機會,也讓節目多了一份期待,除了觀賞強者的成熟表演對決外,還能夠期待這些迷途者的絕地反擊。

前兩位迷途者,都是演藝道路上的失意者。看似風生水起的伊能靜,卻也是一位迷途人。曾經做過演員,也在節目中助演過的她,以挑戰演員的身份來到這一季的舞臺,帶來了秦昊的代表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彩排中被對手的動作誤傷到暈倒,節目中她袒露如此不計得失的原因,曾經在強大的伴侶前越來越壓抑那顆想要表演的心,只做一個小透明。當她發現自己享受做演員,便不怕被拿來與丈夫對比,時隔多年又一次回到演員的身份。

不只是伊能靜,許多成熟的演員都因為一些原因放下了表演。希望歸來的時候,卻因為諸多外部因素,比如害怕比較,比如擔心滑坡,而停滯了腳步。章子怡、於正和三位表演指導將星給予伊能靜,是一種認可和鼓勵,讓這些依然對表演有熱忱的「成熟演員們」,有再次真摯地展現角色的勇氣。

《我就是演員3》給了這些迷途者舞臺,它既殘酷地展示真實的演技,又溫暖地理解著每個演員的崩潰。上乘的演技可貴,這些曾經誤入迷途,現在尋得初心的演員同樣可貴。這個舞臺給予他們幫助,尤其是表演指導郝蕾一句,演員不只是要勇敢地去表演,更要勇敢地去生活。點明了演員的要義,給很多面臨同樣境遇的其他演員、甚至普通人一些思考空間,一份只要有初心,就可以重新來過的勇氣。

從個人的迷途

折射行業的反思

節目中每一個迷途者看似是個人的問題,其實都在折射行業現狀。馬嘉祺和謝可寅上場前,觀眾熱烈歡呼,而演技考核官章子怡卻說自己心中一緊。她坦言,流量被認為是沒能力。因為他們在走紅後,被過度開發,沒有了沉澱的時間。而這並不是杞人憂天,盛一倫正是過度開發後,被商業體系拋棄的結果。

盛一倫選擇《香蜜沉沉燼如霜》,是因為這是自己的舒適區。他在爆火之後,就有許多諸如霸道總裁類的角色,不需試戲都會找上門。很多年輕演員沉迷於一夜暴富和掙快錢,或者不懂得拒絕,導致好戲與爛戲混雜,迅速在爛戲中被磨平。這反映出行業現狀,創作被商業裹挾,過度依賴流量,為了降低風險,重複地開發和複製,而忽略了創作本身的靈性。

章子怡拿出了恩師張藝謀的教導,不要去接爛戲,因為在爛戲的劇組裡面會養成不好的表演習慣,慢慢就會變成表演的毛病。她勸告演員要沉得住氣。節目在展現真實案例、剖析問題,和多方回應的過程中,體現出對於商業與行業糾葛的反思態度,帶著冷靜、客觀、希望行業向好發展的視角。

張檬袒露的整容問題更是行業中,尤其是女演員難以言說的隱性苦惱。這背後折射出複雜的行業現象。一面是流量型創作下,演員們不敢醜、不敢老,導致必須用各種方式維持住狀態。一面是對於演員的審美,依然有一部分停留在對外表的簡單評價,而不懂得更深層次的欣賞。對於演員評價的坐標體系產生偏差,因而讓很多演員墜入迷途。

節目在試圖重新校準演員評價坐標,面對著張檬,郝蕾坦言,自己作為一個女演員已經胖成這樣了,但是演技是拿不走的。為在迷茫中的演員們,帶來了方向和力量。

節目從個人的迷途,深挖到許多目前影視行業痛苦不已、但又難以解決的頑疾。節目把這些真實,融入到每個演員的經歷中和盤託出,從多個維度真實地展現行業痛點,貢獻著可行的解決方案。

行至三季

不變的是打磨好演員

走到第三季,《我就是演員》系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標籤,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外表,就是堅持對於好演員的打磨。

節目不會預設偏見,也沒有固定的金字塔,所有的人就是用表演的感染力說話。第一期王自健和潘斌龍的滿星在意料之中,第二期馬嘉祺和謝可寅兩位新人的滿星更能顯示節目的評價坐標,尋找好的演員,尋找有感染力的真摯表演。

兩位都是偶像出身,馬嘉祺沒有受過表演訓練,謝可寅雖然科班出身,但沒有任何代表作。但是他們都投入到《少年的你》的角色中,讓人信服陳念的糾結和小北的犧牲。這個節目有趣的點在於,能夠放大做演員之外的心思。一點點不在角色狀態中的動作都會立刻被識別出。所以它不容演員有雜念,要演員時刻在角色中,對表演有敬畏。

這種審視很嚴苛,但又是對於演員最基本的打磨,要求演員的表演令人信服,之後才能感染人。這是回到演員的本質,不靠花腔,不靠亮相,就是用真實的角色一點點打動觀眾。

有32年演員生涯,之前闊別公眾視野,又重回舞臺的陳德容,帶來了經典劇目《少年天子》。雖然只是很短的片段,但依舊能看到寶刀不老。陳德容是這個節目中成熟演員的代表,用行動說明了好演技是不會被歲月或一時的淡出帶走的。

同時從演技考核官章子怡、製片人考核官於正,和表演指導陣容郝蕾、張頌文、劉天池就能看出,這一期強調著演員的定力,面對演技追求的定力,拒絕誘惑的定力,以及在複雜的行業市場中依舊相信演員這一行當的定力。

《我就是演員》不把演員僅僅看做影視工業的一環,而是把焦點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既愛演員,又懂演員,對每個人提出意見,但同時又保護著對表演有敬畏的人。

沒有一個好演員是在一帆風順中度過,這檔節目分析行業中可能出現的迷霧,希望幫助演員度過迷途,為從業者提供反思,從演員這個環節出發,讓整個影視業能夠有更加向上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詭變迷途》首映 吳斌然:我的夢想是演員
    7月19日,由光格映像出品,北京靈跡物理特效工作室,太原和一天晟文化傳播公司聯合出品,驚悚懸疑電影《詭變迷途》,又名《早點回家,別太晚2》在太原影都舉行了首映儀式,導演吳斌然以及影片中主要演員齊璐
  • 《我就是演員3》:演技PK,到底在PK什麼?
    不論是剛收官不久的《演員請就位2》,還是剛剛開播的《我就是演員3》,似乎都印證了這個道理。加上前身《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3》做到現在已經是第四季了,雖說節目更老牌,可是乍一看,《我就是演員3》就像是《演員請就位2》的「孿生妹妹」。有觀眾稱其為「一比一還原」,甚至有網友說,「簡直遭遇鬼打牆了」。
  • 《我就是演員》3受邀演員演技參差不齊,被章子怡連問「這是啥」
    《我就是演員》3受邀演員演技參差不齊,被章子怡連問「這是啥」《我就是演員》第三季如期開播,大家所關注點除了所有受邀演員之外,就是章子怡。一是看章子怡點評,二是看網絡對與她點評的討論。首先咱們先看一下本季《演員》所受邀嘉賓,到目前為止僅播出第一期,我們看到認識演員李晟,以脫口秀出身的王自健,喜劇表演擅長的潘斌龍、小瀋陽、許君聰、以歌手出道的李文瀚、王菲菲、姜潮、陳楚生。當然還有很多,目前這是第一期出現在舞臺上的「演員」。當看到這些所謂「演員」我們不覺得心涼,難道影視界沒有演員了嗎?
  • 《我就是演員3》召集三十位演員看點十足,章子怡引起觀眾熱議
    《演員請就位2》這檔抓馬演員選秀節目終於結局了,而另一檔和它一樣的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3》無縫銜接,這兩檔節目其實都差不多,只不過是演員和導師陣容不一樣而已,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換湯換藥,其實這兩檔綜藝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但節目組為了流量熱度讓整檔節目都越來越娛樂化,
  • 《我就是演員》首播,張頌文老師實力演繹明星和演員的區別
    《我就是演員3》首播,李汶翰和陳楚生合作《鹿鼎記》中,李汶翰飾演的韋小寶被三個導師同時批評,於正邊看邊翻白眼,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汶翰演技被質疑。於正還給李汶翰說:「如果你是唱跳高手,我覺得演戲就算了!」
  • 《我就是演員3》接檔《演員請就位2》首期播出後口碑尷尬
    《演員請就位2》剛收官不久,表演競技類節目《我就是演員3》上周末也緊隨其後開播了。然而,和自己的「前輩」一樣,立意要為國產影視「掘新」的《我就是演員》一開播就陷入了流量演員的口水戰中。不管是增設初選評級的環節,還是同樣背負著「真話擔當」角色的演員李誠儒,《我就是演員3》在模式上顯得毫無新意。根據已公布的演員陣容,本季共有33名演員組成參賽陣容。除第一期節目陳楚生、姜潮、李汶翰、潘斌龍、王霏霏、王自健、許君聰七位演員首發出場外,後續還有不少意料之外的演員參與競演。
  • 角無大小百鍊成金,李誠儒加盟《我就是演員3》,「演員召集人」吹響...
    今日,浙江衛視OPPO《我就是演員3》官宣李誠儒成為「演員召集人」,正式吹起2020年演員集結的號角。李誠儒草書了大大的「尊重」二字,筆法蒼勁、意味深厚。他表示,「來到新的表演舞臺,有人問我想找尋什麼樣的演員,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尊重!
  • 《我就是演員3》VS《演員請就位2》敗在評委身上
    《演員請就位》相比於《我就是演員》更加吸引年輕人的喜愛,選手普遍都是偏流量的演員。 看了演員請就位,個人感覺不錯,主要是個人比較喜歡影視化呈現的表演,看著很舒服。 我就是演員,主要是舞臺化表演,很多東西呈現不出來。雖然大咖多,但是演的個個像小品!
  • 《我就是演員3》,還未淘汰演員先淘汰評委的神級操作|行業觀察
    據云合數據周播榜顯示,《我就是演員3》第三期綜藝類排名第十,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僅1.2%。 這次,娛sir從導師、演員到節目定位,來聊一聊這檔節目到底有哪些問題?
  • 33人參賽10個是歌手,我就是演員?不如改名我想當演員
    同類節目最容易造成審美疲勞,所以在《我就是演員3》播出第一期後,不管是李汶翰被吐槽演技差,還是姜潮被於正批評太差,都不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演員請就位》剛剛落下帷幕,再來看一場演技比拼,觀眾真的會累,單純靠爭議和話題提升收視率,這辦法恐怕真的行不通了。
  • 《我就是演員》開播成《演員請就位》翻版無新意,小瀋陽獲第一名
    所以在《演員請就位2》備受爭議的時候,大家想起了《我就是演員》,很多人認為《我就是演員》才是真正考驗演技的地方,而近日,《我就是演員》定檔12月12日開播並且放出首輪預告,整體刻下來完全是翻版《演員請就位》。首先便是市場評級,《演員請就位2》中是把演員分為S級、A級和B級。
  • 《我是演員3》誰是最終的冠軍?
    《我就是演員3》作為上星衛視所推出的演員競技真人秀,自從開始播以來,就有很高的關注度,同時,隨著同類型網綜《演員請就位2》的收官,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絕對是第四季度綜藝市場收視冠軍的候選者之一。
  • 叫《演員》的節目都繞不開吵架?知名編劇汪海林回應《我就是演員3...
    於正一邊是沒有正式點名、含沙射影式地怒懟,到了另一邊就直接升級成了點名應戰,還戲稱對方為「失足青年」……距離演技PK真人秀《我就是演員3》登上熱搜僅僅過去了一天,「吵架」這個老套的話題又找上門了——12月14
  • 演員、製片人梁靜:作為導演,如何引導演員表演?
    黃渤就說他是因為這個鏡頭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必須隨時高度集中,隨時保持最好的狀態,因為萬一牛演的比他好,導演一定會用牛好的這一條,那就太遺憾了,哈哈,這就是一個「論影帝是如何煉成」的故事,所以好演員只會想要好結果,過程累不累已經不重要,因為他知道對結果負責也就是對自己負責。」
  • 《我就是演員3》過氣演員佔一半,官宣陣容像「拼盤」,誰能逆襲
    節目形式越新穎,似乎就是能夠吸引到觀眾,從《演員請就位》結束後,也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到底演技類的節目是真的讓有實力派的演員重新得到大家的認可,還是藉此機會成為流量明星的「加工廠」?《我就是演員3》也許是為了證明本身對演技方面的認真,團隊方面有了新的打造,導師分別為:演技考核官、制人考核官、導演考核官。
  • 《我就是演員3》到底是給好演員機會,還是愛豆轉型舞臺?
    《我就是演員3》的陣容官宣了,在前段時間這檔節目邀請李成儒老師的時候,筆者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追到底了。以李成儒如今在演藝圈中已經立下的人設,這檔節目居然還敢邀請,就說明他們做好了被李成儒直言爽語攻擊的準備。
  • 初心不變,高途課堂攜手《我就是演員》再演精彩
    12日,浙江衛視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我就是演員》第三季開播,正式官宣K12在線教育品牌"高途課堂"成為官方指定中小學名師直播課。"找名師上高途,數你有'演'光",中國高水平演技競演類節目與全球市值最高的在線教育機構強強攜手,以不變初心的姿態再演精彩。
  • 《我就是演員3》首期播出後口碑尷尬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夏至)《演員請就位2》剛收官不久,表演競技類節目《我就是演員3》上周末也緊隨其後開播了。然而,和自己的「前輩」一樣,立意要為國產影視「掘新」的《我就是演員》一開播就陷入了流量演員的口水戰中。
  • 《我就是演員》裡的於正是真實的嗎?又有多少真實性?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早就如火如荼的播出,小編雖說姍姍來遲,卻也不忘湊份熱鬧,因為即使舟車勞頓去橫店也不一定能有幸親眼得見劇組拍戲,能比較真實的看這種競技類表演綜藝節目也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演員的誕生》還是《我就是演員》 是以演技來開展話題的節目,第三季一開篇於正的一句話雷到我了,說出現在這個節目的他:「才是最真實的我」,那麼言下之意其他地方的他是在「演戲」,這次他以導師的身份才是百分之百真實的於正老師。真是這樣嗎?
  • 劉天池:演員是如何誕生的 | 演員系列01
    老師要用各式各樣的方法重新刺激他的神經,刺激他的敏感度,然後用情緒和情感置換的方法,把他置換到「假」中,產生真實的幻覺,達到逼真的表演。這也是為什麼好多演員演了一場戲,半天回不過神來。但是這些東西不是靠腦子想就能夠解決的,它確實需要訓練。當演員,80%靠天賦,其餘20%靠老師引導。所謂天賦,就是天生具有很強的感受能力,很強的真實感,這叫「規定情景裡面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