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製片人梁靜:作為導演,如何引導演員表演?

2021-01-10 黑白文娛

演員梁靜:「黃渤在拍攝《鬥牛》的時候,拍攝一個牽著牛走過一片地雷區,被炸,牛臥下保護黃渤的長鏡頭。各部門都必須特別專注的配合,最終這一個鏡頭拍了將近2天,應該是拍了將近100條才完美完成。黃渤就說他是因為這個鏡頭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必須隨時高度集中,隨時保持最好的狀態,因為萬一牛演的比他好,導演一定會用牛好的這一條,那就太遺憾了,哈哈,這就是一個「論影帝是如何煉成」的故事,所以好演員只會想要好結果,過程累不累已經不重要,因為他知道對結果負責也就是對自己負責。」

作者:演員梁靜

編輯:wang 先生

版式、設計:王巍

獲梁靜女士授權發布

伴讀音樂推薦《十年之後》

十年之後梁靜 - 空

我出演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是電視劇《女子特警隊》,那會兒我只是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一年級的學生,對於影視表演幾乎是沒有多少經驗的。但我非常幸運,第一部戲就遇見了一個特別會引導演員演戲的導演---陳勝利。他要求我們必須提前進部隊體驗生活,所有演員必須熟絡起來才能開機。於是我坐了三天火車從北京到了成都,開始了前期準備。

看了劇本之後,我自己覺得並不合適出演鬱鬱寡歡的女一號鐵紅,似乎更適合演生動活潑的女二號沙學麗。可導演最初定的就是讓我演鐵紅啊,怎麼辦?沒辦法,先體驗再說吧。通過半個多月部隊的體驗生活,導演逐漸了解了真實的我,居然在開機之前主動提出讓我來演沙學麗。我非常開心的接受了導演的角色調換,這對於第一次演戲的我減少了壓力,因為角色與我本人相近,演起來就沒有那麼費勁。

說到這裡,可以劃重點了:導演準確判斷演員的能力很重要。什麼樣的演員適合演什麼類型的角色,判斷對了,導演與演員的溝通就會更加順暢。

正式開拍之後,因為《女子特警隊》那部戲裡只有三個是專業演員,其餘的都是真正的武警指戰員,這些非職業演員毫無表演痕跡的表演,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創作環境;導演呢,為了這些沒有表演經驗的演員,沒有按常規分場景拍攝,而是選擇按劇本的場次順序來順拍,也就意味著同場景多次進出。雖然這麼拍增加了拍攝難度,但這種方式對演員保持連貫且準確的情緒是非常有幫助的。劃重點:也可以這麼理解,有經驗的導演會先全面了解自己的演員,再制定拍攝方案,甚至可以根據不同演員的狀態來調整合適的拍攝手法,讓演員能夠在最輕鬆的環境、最自如的狀態下完成導演需求的表達。再說一個小插曲,在拍攝過程中我的腳踝不幸骨裂,差一點就沒辦法繼續演下去。但導演直接按照真實發生的情況把劇本給改了,我就真的拄著拐杖演了好幾集戲。再劃重點:這也是好導演的應變能力,不僅不會給拍攝造成傷害,反而加了一筆別樣的色彩。

《女子特警隊》帶給我的不只這些。當時我一直覺得自己演的很好,可有一天導演突然跟我說:「你還不夠走心」。我聽完一下就懵了:「我還不夠走心?您讓我哭多少條我都哭的出來,還不夠走心嗎?」後來導演告訴我,很多時候演員光感動自己沒有用,必須要藉助一些技術和方法,讓內心的感動外化,讓外在趨於表面的動作內化,這樣才能呈現有層次的表演、才能感動到觀眾。「走心」兩個字當時對我來說非常抽象,但最終悟到其中的道理,為我今後的表演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很多導演都獨具慧眼, 管虎就是這樣一位。他擅長挖掘有天分的演員,能讓好演員好上加好。比如:從來沒有學過表演的黃渤 「小黃」。在老虎的挖掘和引導下,他順利完成了《上車走吧》《黑洞》《生存之民工》等等經典影視作品,並且憑藉跟管虎合作的第一部電影《鬥牛》就獲得了金馬獎影帝。

除了會「看」,老虎也很會「說」。這個說指的就是溝通、跟演員聊表演。他清晰準確的溝通方式,能讓演員快速領悟他要表達的內容。老虎跟演員溝通非常與眾不同,特別擅長用一個字或一個詞給角色定位。比如拍《老炮兒》的時候,劉樺跟老虎聊「燈罩兒」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老虎就用老北京話裡的一個字兒「苶」(nie)來形容。「苶」指的是特別慫、沒骨氣、看起來沒什麼精神。雖然只有一個字,但足夠生動形象,劉樺聽完立馬懂老虎想要的角色是什麼。基準找到了,後面就很好演了。

拍《八佰》的時候,老虎就用動物來形容每一位士兵的性格。比如: 張譯演的老算盤是貓,賊滑、會看臉色;王千源演的羊拐是狼,冷酷、孤獨;

姜武演的老鐵性格像看門狗,平時狂吠不已、仗勢欺人,遇事躲家裡;歐豪演的端午是牛,溫和敦厚,但善良堅韌且持久;

杜淳演的謝晉元是鷹,性高遠而身孤傲,觀察力準確至極;張俊一演的小湖北是馬,他象徵新生命奔騰不止,對外界充滿好奇和希望.....

說到俊一,《八佰》是他的第一次演戲,難度這麼大的情況下,他依然完成的很好,這跟導演的準確溝通是分不開的。就算十幾歲的孩子不知世事,但在導演的引導下,他依舊可以知道做一個什麼樣的表情或動作,就可以達到導演要的東西。所以說回導演本身,劃重點:導演一定要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突然想到其實我也做過導演,哈哈。2014年的時候,我給FIRST電影展拍過一個宣傳片叫《治不好了》,用了黑白默片穿插字幕卡的形式,風格很誇張、荒誕,是向南斯拉夫國寶級導演庫斯圖裡卡的《地下》致敬的一部作品,還被選為2014FIRST最佳開年短片。

當時請了很多導演朋友來出演,陣容特別強大: 管虎、張一白、曹保平、張元、高群書、 楊樹鵬、唐曉白、 伍仕賢......當時在北京的導演朋友們能來的都來了!

拍攝時間很緊張,就只有一天。雖然做了簡單的拍攝計劃,但其實我也沒那麼清晰該怎麼跟這些「大牌」演員說戲。最終在過程中我發現,這跟演戲一樣,不能有雜念,必須要專注要自信、要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劃重點:演員導演之間必須相互信任。這些大導演在做了我的演員之後,對我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聽從、一萬個信任。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基礎,加上所有導演幽默、詼諧、充滿創造力的表演,於是誕生了這部獨一無二的荒誕短片。

近幾年,我一直在關注與扶持開發年輕導演的電影項目。但在扶持項目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問題。劃重點目:年輕導演實戰經驗實在太少。早年間多數大導演都有過做基礎工作的經歷,這是現在的年輕導演非常欠缺的。換句話說,現在做導演的門檻太低了,不願意吃苦、不願意從劇組基層做起,不願意像遊戲闖關一樣逐步積累經驗。因為經驗不足,很難預判拍攝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沒有預判,當突發狀況發生時只能選擇妥協,毫無準備的妥協就會導致整體丟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與演員的溝通。

所以針對年輕導演與演員的合作、在創作中避免踩雷,我也要劃幾個重點:首先,年輕導演一定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從基層學起。至少跟著有豐富經驗的導演,做個2-3部的執行導演。因為執行導演是最直接鍛鍊溝通能力的,是幫助導演傳遞想法給演員、提高他們之間溝通效率的載體,就相當於導演和演員之間的傳話筒。所以在「傳話」途中,你不僅能學會導演想要什麼,為什麼要,怎麼要?還能加速鍛鍊跟演員有效溝通的能力、說戲的能力,以及讓各部門準確接收導演的信息。只有把跟各部門溝通的能力練好了,自己將來做導演才不至於浪費溝通和說戲的時間。

其次,學會給每一場戲提前畫分鏡頭。提前這兩個字非常重要!學會提前預覽,看看這些鏡頭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情緒,提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拍攝中才能知道哪些鏡頭能起到什麼作用、哪些鏡頭必不可少,哪些鏡頭能把情緒推到準確的情節點上。因為在拍攝現場隨時都會因為各方面問題產生變化,只有在你提前做好了準備,這些外來因素才不至於打亂你的計劃和想法,才不至於亂了分寸。如果時間足夠,建議年輕導演多拍不同角度的鏡頭,以便在剪輯時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來彌補一些在拍攝中遺漏掉的分數。

然後:希望年輕導演必須多學後期製作、後期剪輯。剪輯是影視作品的第三度創作。很多拍的不好的作品,最終可以通過後期剪輯和重新包裝成功挽救回來。所以,導演必須知道什麼是剪輯點、怎麼去剪戲。通過後期剪輯,了解一場戲到底需要多少鏡頭量才能把戲講清楚講好看!如何通過剪輯,讓之前拍攝的素材,最合理的剪出劇本裡所需的表演、情感、節奏感和情緒,包括整體風格等等。

劃重點:只有上了剪輯臺的鏡頭才是有剪輯點的,所以拍攝過程中請別隨便喊咔。雖然現在年輕導演都自己寫劇本,但自己會寫劇本其實只是成為一個導演的基礎條件之一。但會寫不代表就會導就會拍,這直接涉及到將文字轉化成影像的能力,這個過程才是最難的。必須養成大量閱片的習慣,好作品經典作品反覆看,反覆研究人家的鏡頭設計、研究人家的鏡頭語言、培養正確的剪接意識。

前期準備都做好,真正到實操的時候了。

第一,學會讓演員現場走戲,讓演員和機器融為一體。走戲能提前發現問題、是讓演員和各部門能提前做好各種準備的基礎。導演和攝影師可以通過走戲知道演員有可能會演成什麼樣,他們能拍成什麼樣,如何用攝影機去幫助演員、如何借用演員表演的調度來幫助每一場戲達到所需的目的。這些最基礎的因素都沒有做到位,演員和導演就沒有辦法做到更好地融合。管虎導演的習慣是:每天拍攝結束,儘量帶著演員一起去第二天拍攝的地方復景和走戲,提前設計好鏡頭和調度,保證第二天的現場時間不被浪費。

第二,千萬不要把自己理解的角色強加給演員,必須給演員自己創作的空間。學會提前溝通,導演必須提前跟演員聊好人物基調、甚至表演細節。這些都應該是雙方聊出來的,而不是按照任何一個人的意思來。對於演員,只有一切都提前聊明白,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才能杜絕不該發生的錯誤。

第三,千萬不要機械地cue演員表演,而是注重用劇情和情節來引導演員。

舉個例子:

【錯誤示範】

一男一女獨處,女的給男的包紮傷口。

導演:她給你包紮的時候,你看她一眼,就看一秒,然後看向別處,數三秒之後再抬頭看她三秒,然後再。。。

這樣細節控的導演就是不尊重演員的能力,表演出來的一定沒有真實情感,關鍵演員甚至都不明白導演讓他們做這些動作是為了什麼。

【正確講戲應該是這樣的】

一男一女獨處,女的給男的包紮傷口。

導演:這是你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能聞到彼此的呼吸,你要忍不住抬頭看她。。。

這些話雖然很抽象,但情緒準確傳遞,對表演是很有很大幫助的。

第四:迅速熟悉演員的習慣。適度配合演員的表演習慣其實也等於讓演員為你所用,翻過身來配合你。比如這個演員的激情戲(哭戲)幾乎都是前三條最好,那就儘量保護好演員的情緒,儘量在前三條把所有景別的鏡頭都拍了。畢竟演員不是機器,很難保證每換一次景別情緒都是一樣飽滿。所以儘快摸清規律,準確的拍攝到演員情緒最飽滿的表演,否則對演員的情緒、體力都是消耗。

劃重點:導演想徵服演員,最重要的就是清晰自己的想法。對演員來說最可怕的事情其實就是導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定記住,想做導演和真正做導演之間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劇本是你寫的、演員是你找的、你必須知道怎麼拍,必須能駕馭一切,否則就別做導演。

也有年輕導演問過我,遇見資深演員、大牌前輩應該怎麼溝通?其實演員和導演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年輕導演和大演員合作,首先是尊敬,態度上儘量謙虛,其次是不卑不亢,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這點自信心必須有,人家是看了劇本才來演你的戲,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對你的一種認可。但如果在實際操作中確實有困難達不成共識,儘量保證做到先按照導演的想法拍一條,再按照演員的想法拍一條,相互尊重。

最後,舉一個演員特例:黃渤在拍攝《鬥牛》的時候,拍攝一個牽著牛走過一片地雷區,被炸,牛臥下保護黃渤的長鏡頭。各部門都必須特別專注的配合,最終這一個鏡頭拍了將近2天,應該是拍了將近100條才完美完成。黃渤就說他是因為這個鏡頭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必須隨時高度集中,隨時保持最好的狀態,因為萬一牛演的比他好,導演一定會用牛好的這一條,那就太遺憾了,哈哈,這就是一個「論影帝是如何煉成」的故事,所以好演員只會想要好結果,過程累不累已經不重要,因為他知道對結果負責也就是對自己負責。

導演也一樣,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大銀幕上沒有機會給你解釋,是因為演員不配合你才沒拍好,是因為美術沒布置好、道具沒準備好你才沒拍好,不配合也好,沒準備好也好,都是你的能力帶來的。一切結果的承受者就是你,就是導演。所以一定提前想明白,提前!!!結果最重要!!!

呃……不知不覺又說了辣麼多。時間長了就了解我了,語無倫次是我的風格,多多包涵!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繼續加油吧,熱愛電影的人們!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希望的大地》央一熱播 導演吳子牛稱讚演員表演
    國際在線消息:11月4日,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希望的大地》在京舉辦了媒體見面會,導演吳子牛、總製片人王雁、編劇王成剛、製片人趙倩,攜同劇中演員楊錚、姜妍、菅紉姿、林江國、張博宇、王偉、趙小銳等出席活動。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由文學系劉德瀕老師作為活動主持者、文學系精品課程《影視策劃經典案例分析》於2020年11月20日圖書館報告廳,邀請了電影《八佰》總製片人梁靜老師。劉老師與梁靜老師一起面向文學系2018、2019、2020級劇作、策劃方向的本科與研究生及第25期文學系進修班的學員,針對電影《八佰》的前期策劃、幕後創作以及定檔發行的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多元的分享、交流與互動。
  • 對話製片人梁靜:電影《金剛川》中的「新創作」
    《金剛川》之新創作 如何「協同作戰」通過電影這座橋?本次來到《今日影評》演播室做客的嘉賓是電影《金剛川》的總製片人之一——梁靜。2這兩年中,《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都做了導演拼盤式的嘗試,這回《金剛川》三位導演的「團體作戰」亦讓觀眾覺得很新奇——同一時間線用不同的視角來展示同一場戰鬥。
  • 導演高群書等總結36條表演箴言:沒有演員不會演,只有導演不會導
    而在今年《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等綜藝中,業內人士對「好演技」、「S級演員」等爭議也愈發激烈。大家互相交鋒觀點,成功製造了一個個與表演無關的熱搜。那,究竟什麼是好的表演?好的表演是怎麼出現的?表演是否真的有章法可依?如何讓中國影視劇市場脫離審醜,回歸審美……這些問題,卻遲遲沒有人給出準確答案。
  • 熊梓菱:「行動派」演員與「萌新」製片人的反轉與交融
    但是做出一系列好成績並得到眾人認可的她卻謙虛且幽默地稱自己為「萌新」製片人,認為自己做製片人的道路剛剛開始,還有很多事項並不完善,但是會做到無愧於心。從小就喜愛表演的她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為了實踐出真知,也是為了磨鍊自己的演技,「行動派」的她在校學習的空餘期間就去跑劇組接戲。
  • 劉天池:演員是如何誕生的 | 演員系列01
    所以去年我建立了自己的「表演工坊」,希望是表演教學的第五個學年。我請來了中戲許多老師,包括我的博導老師,讓學員們用三個月全脫產的時間,早中晚地上課,把半瓶醋重新打磨一下。在巨大的資本潮流之中,人的理想和追求,都會顯得極其渺小。我和投資方、製片人、導演和演員都是近距離接觸,我很直白地問過,為什麼一定要用某個演員,哪怕他明顯演不了那個角色。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丨梁靜:海南可以打造支撐國內電影行業工業化的...
    她是《殺生》裡的接生婆、是《廚子、戲子、痞子》裡的老闆娘,是《老炮》裡煎餅攤的大姐……作為女演員,她的演技有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的認可。但多年來,她更被大眾和媒體熟悉的角色,是導演管虎的妻子——梁靜。出品人、製片人、演員:梁靜。
  • 梁靜也表示自己是海口...
    這幾日眾多演員、歌手、資深電影人以及各路大咖現身正在舉行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那麼他們對海南的印象如何製片人特別提到,「《戀曲1980》被多個電影節的選片組選到,我們主創團隊也做了一些篩選,導演去過很多電影節,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還是非常認可的,所以我們就過來了,並且作為開幕式影片進行首映。」導演梅峰。
  • 知名演員何晟銘在電影節上透露已安家海南,梁靜稱其公司已落戶海口→
    >他們對海南的印象如何對海南又有什麼建議和期許呢演員何晟銘14年前已在海口安家稱自己是半個海南人12月6日,演員何晟銘現身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戀曲1980》導演梅峰海南資源稟賦是影視創作的熱土《戀曲1980》作為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在三亞海棠灣萬達影院首映,獲得觀眾一致好評。
  • 淺談:戲曲導演如何指導戲曲演員進行角色創造
    作為這個創作集體的組織者、指揮者——導演來說,除了了解自身藝術的基本特性即:綜合性、程式性、虛擬性、節奏性的藝術,二度創作的藝術,組織舞臺行動的藝術,去履行導演藝術的職能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環節,那就是指導演員進行角色創造。阿甲先生對戲曲導演的工作職能作過這樣的定位:「戲曲導演要幫助演員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幫助他們認識戲曲藝術的基本特點,並善於運用這些特點以創造典型的藝術形象。
  • 表演箴言:真實、生動、個性化的表達,就是好演員
    大家互相交鋒觀點,成功製造了一個個與表演無關的熱搜。那,究竟什麼是好的表演?好的表演是怎麼出現的?表演是否真的有章法可依?如何讓中國影視劇市場脫離審醜,回歸審美……這些問題,卻遲遲沒有人給出準確答案。  事實上,市場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優秀的演員,優秀的表演老師,正在默默努力為中國影視劇表演正名,也為演員正名。他們並不活躍於綜藝,而是活在大小屏幕上,等待著被關注。
  • 行業觀察:3年8檔表演類綜藝助演員「再就業」
    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導演兼演員大鵬(董成鵬),演員孫陽、齊溪,以及《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製片人徐揚等業內人士。影響讓有實力的演員被看見從《演員的誕生》到《我就是演員》第三季,這八檔表演類綜藝參加的演員少則十餘位,多則六十餘位。節目裡談及參加表演類綜藝的初衷,他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是「被看見」。
  • 解讀|當演員必備的基本職業技能篇:形體表演-演員素質的考核指標
    這就要求演員不僅需要虛心學習,體驗生活,不斷去培養自己紮實的表演功底,而且還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道德觀念,生活經驗和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以及專業系統的表演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需要具備作為一名演員的最基本職業技能是:臺詞、形體、聲樂、表演。(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聲、談、形、表,是一名合格的演員必須具備的四大要素。)
  • 《我就是演員3》VS《演員請就位2》敗在評委身上
    《演員請就位》相比於《我就是演員》更加吸引年輕人的喜愛,選手普遍都是偏流量的演員。 看了演員請就位,個人感覺不錯,主要是個人比較喜歡影視化呈現的表演,看著很舒服。 我就是演員,主要是舞臺化表演,很多東西呈現不出來。雖然大咖多,但是演的個個像小品!
  • 於正談《延禧攻略》大火,只因棄用港臺導演和年輕演員?
    《延禧攻略》大火很多網友表示,於正應該好好感謝編劇團隊,但是於正自己卻並不這麼認為,談及大火的原因,於麻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最大的改變就是在選擇演員上的改變。以前自己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讓演員火,也不願意用明星。
  • 導演、監製、製片人、出品人的職責和分工是怎麼樣的?
    答|百度派 @小花兒每次看電影或者電視劇時開頭或結尾總是會出現一堆名字,其中的演員,藝術顧問,導演等比較讓人熟悉。但是還有比如出品人、製片人、監製他們究竟是幹嘛的,和導演有什麼關係,又有哪些區別?2、製片人: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製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製器材的合同籤訂)、攝製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 院線電影《鵬霄萬裡》演員公開海選走進校園
    12月24日,電影《鵬霄萬裡》演員公開海選活動是由駐馬店廣播電視臺出品,駐馬店市電影電視家協會、河南風航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勵誌喜劇電影,由編劇導演李長風帶領劇組們在黃淮學院順利舉行。院線電影《鵬霄萬裡》編輯導演李長風回到母校給學弟學妹們一個展示自我風採的舞臺,這是藝術和文化相結合的舞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引導同學們加強文化道德修養,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不負青春韶華綻放時代芳華。製片人郭偉和黃淮學院兼職教授丁振宇分別講話。
  • 導演到場,《演員請就位》,action!
    我們要先明白這一檔綜藝是做什麼的,《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官方的簡介中明確指出,本節目歸屬導演選角真人秀,那麼剪輯的重心偏嚮導演並不奇怪。 陳凱歌和李少紅說得對,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演員請就位》也是以導演選角展開的綜藝,節目剪輯和發酵其實可以更多地展現導演對於一部戲的價值上,減少源於導演自身的話題比重。
  •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堅決抵制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製作...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2月8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正式公開《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提出當前我國電視劇創作重演員、輕編劇、輕導演、輕製作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必須堅決抵制這類行為。
  • 佟大為梁靜被批不好笑,兩人有不同理由,根本原因趙薇早已說過
    分組安排分別是馬思純秦昊,李冰冰張國立,梁靜佟大為,李宇春和郭濤。梁靜和佟大為第一個出演,兩人將要挑戰《夏洛特煩惱》,本身佟大為是想要演《暗戀桃花源》,也符合佟大為的戲路和氣質,但李少紅導演提議要挑戰一些不同的劇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