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一個演員所表演的每一部戲,都涉及到生活的多個領域,所擔負的每一個角色,都充滿著喜、怒、哀、樂等多種情緒。要塑造好劇本中的人物,就必須準確地分析、體會、把握角色的心理,鋪排人物的性格層次,恰當地發揮表演技能。這就要求演員不僅需要虛心學習,體驗生活,不斷去培養自己紮實的表演功底,而且還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道德觀念,生活經驗和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以及專業系統的表演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需要具備作為一名演員的最基本職業技能是:臺詞、形體、聲樂、表演。(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聲、談、形、表,是一名合格的演員必須具備的四大要素。)
如果你想當演員,把演員當職業,那麼你必須具備職業技能:
(1)、臺詞有功底。
(2)、聲樂有才藝。
(3)、形體有研究、
(4)、表演有專業。
如果想當演員,想把演員作為職業,那麼你最好經過專業演技的職業技能學習,經過系統地學習表演基礎專業知識,大量的專業技能訓練與培訓。
很多人想當演員,無論你想做群眾演員,想做跟組演員,想做特約演員,想做角色演員,還是想做主角當明星等等,都要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能夠上鏡的演員,該需要具備什麼職業技能。要知道,任何拍攝製片方,花錢找演員拍作品,是需要演員用他們的專業表演能力來解決拍攝問題,選角導演絕對不會是傻子,也絕不會選用沒有專業技能的演員來上鏡。
小瓶子人力資源工作室-北京長期從事影視演員人力資源工作,參與過很多的劇組演員選角casing籌備工作,熟悉劇組選用演員的基本標準。今來說說,作為一個合格的演員,需要具備怎麼樣的形體表演能力與技能。
一、關於形體表演基本認識。
1、形體表演是什麼。
表演藝術有兩扇翅膀,一是語言,一是形體。
所謂的表演藝術就是演員運用形體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出來。不管你運用了多少思想和觀念,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你的身體動作和聲音。「演員」一詞就是說「通過動作來表演的人」,演員的任務是以「通過表演者的的動作來塑造角色的」。形體動作是表演的四大要素之一,「它」就像一根貫穿全劇的線,缺了「它」表演就會喪失生命力。
形體表演即演員通過自己的形體動作以適應角色人物的需要。這個要求演員根據對劇情理解,進行組織形體動作,進行組織鏡頭走位、以及進行組織武打或搏鬥等動作表演,除此之外,還需具備符合角色年齡、性別、身份的一系列生活動作,如,站、立、行、走等等,來揭示角色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變化和劇情發展的過程。簡單來說形體動作表演就是把角色人物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出來的動作。因而形體的條件和素質對一個演員來講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它也是測定是否具有演員素質的重要指標。
2、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必須懂得和具備一定形體表演功底。
劇組選用演員來說上鏡,是演員用專業表演來解決劇組拍攝問題,演員是通過自己的專業形體表演和臺詞功底結合來給劇組呈現劇本的人物。選角面試試鏡的時候,都會要求演員進行一段形體方面的表演,一個演員的專業程度,幾斤幾兩,作為專業的選角老師,很多情況下一眼就能看出來。
經常碰見很多人,一點專業表演基礎都沒有,就想著當演員,想上鏡扮演戲份多的角色演員,那是非常不現實的。要是知道,製片人拍攝花錢作品,不可能讓導演用沒有一定表演專業的演員來上鏡。無論什麼劇組建組籌備選角演員時候,都會優先考慮專業表演院校畢業的科班演員,或者經過一定專業表演系統學習與培訓的演員。這類演員經過專業形體表演訓練,懂得表演。形體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自己的術語,如果經過專業表演系統學習的演員,他們更好的熟知它們以便更好的運用。
對於選角演員這個方面,有很多人也會說為什麼一定優先藝校生,我也行,我也會表演演技,我長得也不差。
首先要知道一點,你得有能耐和藝校生相提並論,表演類的藝校生在考藝校時是經過篩選的,樣貌身材未必你差,還有就是演技,藝校生都是經過一套系統的訓練,表演演技專業程度不一定比你差。
有人說自己有很好的演技,但對表演的理解與呈現,藝校生未必比你差。
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需要具備作為一名演員最基本職業技能功底:臺詞、形體、聲樂、表演等四大要素功底。即使樣子長得好看,也有一定演技,但是相對整體綜合素質,經過專業系統學習過的演員會有更強的理解能力,能夠更好的理解劇本、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拍攝鏡頭,在藝術創作中能夠舉一反三,適應不同類型的複雜創作環境。專業表演藝術生就是劇組的一個小小的影片質量保證了。
雖然不是藝校出身的演員也有很多,但是起步相比藝校科班生差很多,如果你把演員當作職業,就得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或者進修培訓來搶藝校生的飯碗。如果半路出家的非科班演員,沒有經過專業表演的系統學習,那只能從跑龍套的群演開始,然後不斷學習與積累經驗,有條件可以進修與培訓學習,只有自己擁有專業表演技能,才能在這行業內走遠。像電影界拿影帝最多的演員梁朝偉,也是自幼家境貧寒,初中輟學之後做過報童、會計、勤雜工等工作,在好友周星馳的介紹下,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不斷地努力和學習,才成為一名電視演員。
二、關於考核演員形體表演,都有些什麼。
(1)、動作的反應能力
通常會選擇兩個或多個不同風格、不同韻律的音樂或動作串,先由示範員教演員怎麼做,然後一起做一至數次,(根據具體情況掌握),接著要求演員單獨做,考核演員能否迅速反應並較為準確地做出動作。
(2)、形體的控制能力
形體的控制能力對於演員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的真實不等於劇本的真實,劇本上的一切都是假定的,需要靠演員準確的、有控制的形體動作來給觀眾以真實感。同時,表演上的搏鬥、擊打、滾爬等技巧動作,是以虛代實、以假亂真的,這一切都需要演員形體的控制能力。只有具備一定形體的控制能力,在表演上的形體動作才可能達到準確、真實,才可能得心應手。
(3)、形體的協調能力
形體的協調能力是演員形體最基本、同時又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形體動作能否協調,直接影響形體動作的自如和美感,以及人物的風貌。因此演員在表演時,一定要放鬆心態,自如地控制體形的協調美,克服緊張與僵硬,將注意力與心理集中於表現的對象上。
(4)、形體的摹擬能力
形體的摹擬能力關係到人物創作中形似的問題,是應特別加以訓練和提高的能力。在試鏡程中,對演員在這方面的能力有所了解和考查是很必要的。形體的摹擬能力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具體對象的摹擬,如摹擬某一個人或動物,或摹擬員所提供的形體動作。二是記中的摹擬,即靠回憶日常生活中的印象來進行某種人物或動物的摹擬,也就是說,沒有摹擬的具體對象,而是摹擬印象中的形象。要求演員要能夠很迅速地抓住所要摹擬的對象的特徵,並通過形體較為準確地摹擬出來。
(5)、節奏的感受能力
一場戲的基調在於這場戲的節奏,整部戲的節奏要靠演員的節奏來把握。
表演中語言的節奏主要表現在角色語言的聲音、聲調、語氣、高低、快慢、停頓、緊松等,其貫穿在整個的表演過程中。
表演中動作的節奏是肢體動作的輕重快慢、用力大小、肌肉收縮與放鬆等均按一定時間交替進行發展。
作為一個合格的演員,一定要具備有節湊的表演,節湊感是成為一個演員的必備條件,節湊是表演的靈魂,抓住靈魂的表演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的鮮明的個性人物。如何控制表演中的節湊,如何在表演中把握內心節湊和外邊節湊的統一是至關重要的。
(6)、形體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
這裡指的形體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是對外界音響和自然象(如音樂、音響,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等),以及某種特定環境(如人間、仙境、空、海底等)的感受在外部形體上的反應。它不僅僅是形體動作,而是要通過內心的感受而產生的外部形體的反應,就是說,外部形體表現的是內心對外來刺激的感受。因此,要求演員要身臨其境,感受規定情境,用身體說話,用形體動作把內心感受到的東西充分表現出來。
通常選擇一定的音樂或音響,造成某種特定的氣氛或某種特定的環境,讓演員在其中感受並行動。要求演員充分運用身體說話,用形體動作來錄表現內心的感受,允許誇爭張,但要儘可能避免純舞蹈化的動作,不允許沉默不動,不動是無法看出形體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的。
三、關於形體表演訓練的技巧。
影視表演中,形體是藝人必考的一項,想要形體測試出眾,平時就得多練習,那麼影視表演專業形體練習有哪些技巧呢?
1、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
無論形體訓練的過程是否辛苦,無論最後是否成功,都沒有必要太傷心,形體訓練可以是日常的鍛鍊身體,能為自己帶來更好的姿態。
2、從最基礎開始
從最基礎的形體訓練動作開始學習,反覆練習,熟練再熟練,必須不斷的鑽研基礎和提高難度。
3、科學的訓練方法
形體訓練需要基本功,但每個人的自身條件有所差異,所以更需要的是一個科學的訓練和正確的範兒。
4、不要停止練習
幾乎所有的形體訓練老師都強調形體訓練的連續性,有句老生長談的話,不用就會忘。形體訓練需要繼續不斷的練習,讓這個舞不斷完美,或者改變它。
5、熱身很重要
身體只有熱起來,才會足夠柔軟,不容易受傷。錯過一次熱身,就給受傷增加了機會。堅持熱身,課前動起來,就是你的秘密武器。
6、熟練掌握形體訓練術語
形體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自己的術語,表演者需要一些時間來熟知它們以便更好的運用和學習。
7、理解形體訓練音樂
必須具備一定音樂欣賞和理解能力;了解音樂術語,如節奏、韻律和旋律,可以幫助你知道什麼時候適合誇張的動作或保持一個更長時間的平衡姿勢。
8、按自己的進度學
有些人天生在形體訓練方面比別人學得快或者慢,不清楚的舞步要及時請教老師。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面帶微笑、好好享受學習的過程。
9、找一個老師或指導者
一個老師或指導者將是促使表演者改變和成長的重要催化劑,他們能讓你客觀的意識到自己在技術和知識上的缺陷。
10、記錄你的形體訓練
參加形體訓練總是有利無害的,不僅僅鍛鍊了自己,還知道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培養競爭意識,找到差距、不足,促進學習。另外,建議在表演時,讓人把自己的形體訓練拍攝下來,這樣你就能很清楚的發現自己的一些壞習慣,以及正確或錯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