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歲的廖富團,本科是臨床醫學專業,碩士是急診醫學專業,獲碩士學位後於2019年8月參加工作,成為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住院醫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廖富團主動請戰援鄂,逆風前行,救死扶傷。
廖富團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一線參與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一年,已救治70餘名危重病人。同時,還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課題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5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廖富團主動請戰。醫院和科室領導考慮到他家中孩子剛滿月,家裡還需要人照顧。但廖富團和家人商量後堅定地說:「就我去,家人非常理解和支持」。隨後,廖富團被曲靖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任命為「曲靖市第二批援助湖北省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
2月15日晚,包括廖富團在內的雲南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02名隊員抵達武漢,廖富團被任命為醫療隊的醫療質控組組長,負責醫療隊所有醫生的管理及各項醫療工作。他不顧旅途的疲勞,著手安排房間分配、物資協調、人員排班、業務知識培訓、防護訓練等一系列工作。作為一名90後,廖富團擔心自身的知識不夠,及時向醫療隊和醫院後方專家請教,為隊員制定最佳的培訓計劃與防護方案,帶領隊員全身心投入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的前期籌備及醫療救治工作中。廖富團及時組織黨員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組織學習中央和各級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並安排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撰寫學習心得,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激勵隊員堅定理念信念,以身作則,不忘初心使命。
2月23日15點,漢陽體校方艙醫院雲南隊開始收治病人,廖富團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首批進艙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在艙內的近10個小時,廖富團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和隊長一起帶領隊員完成床位安排、詢問病史、開具醫囑、病例書寫等一系列診療工作,幾個來回下來,他的護目鏡早已變得霧氣蒙蒙,視線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一直有小水珠滴落在防護服上,體力在慢慢消耗,呼吸變得困難,胃裡也開始翻騰,後來他說:「當時心想『今天是開艙的第一天,是第一次進艙,一定要打贏第一戰』」。
當天共收治了54名患者,廖富團同下一班醫生交代好相關事項後,於23點50分出艙。為減少上衛生間、穿脫防護服,大家都穿上紙尿褲,從而節約出更多的時間收治病人。出艙時防護服下的衣服早已溼透,臉部全是壓痕。回到駐地,已是凌晨2點,廖富團又忙著寫工作總結,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並隨時關注手機微信協調處理艙內緊急工作。
作為醫療質控組長,除完成醫生的管理及各項醫療工作之外,廖富團同其他隊員一樣排班進艙。每次進艙後,廖富團做好接班後的第一件事情總是巡視病房,一個一個和患者溝通交流,對每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悉心安慰,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由於表現優異,廖富團被漢陽體校方艙醫院任命為醫療搶救組專家,參加急救工作。每次搶救工作都意味著極高的感染風險。面對挑戰,他從未退縮。
在漢陽體校方艙醫院工作期間,廖富團所負責的50名患者中,42名患者康復出院,8名患者經評估審核後轉至定點醫院繼續治療,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治癒人員零復發的「五個零」總體目標。
市委宣傳部供稿
開欄的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聞令而動,衝鋒在前、英勇奮戰,全市醫務工作者勇於擔當、逆行出徵,公安幹警履職盡責、勇挑重擔,廣大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新聞媒體記者、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廣大群眾眾志成城、踴躍參與,湧現出了一大批抗擊疫情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本報從即日起開設「抗疫先鋒」專欄,報導一批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醫務工作者、公安幹警、社區幹部、新聞媒體記者的先進典型,弘揚時代精神,凝聚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