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生風流往事,多以詩出於青樓。史書上記載:「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淫婦小蠻舞」就是證明。「素口蠻」這個成語,就來自於這個,它說的正是白居易的傑作。
」胡琴罷,秦瑟掩面,玲瓏再拜歌初。
是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白。
黃雞催曉醜鳴,白日催未未未。
腰部的紅綬系不穩,鏡中的朱顏已失。
小巧玲瓏奈老何,君歌比汝更歌.」
長慶二年,白居易在《示伎人商玲瓏》中說他到杭州去任職。白居易是杭州刺史,他的官職實在不小。商麗麗、謝好等江南名妓請說官位,而且白大人是一個縱橫風月場的風流客,自然要使盡渾身解數,為表演歌舞招待白居易籌辦酒席。
晚上,白居易的鐵哥、遠在天邊的元稹聽說這件事心癢難耐,也想像朋友一樣和名妓玲瓏來一次交手,於是,花錢請來了商玲瓏,和她吟詩暢談一番之後,發現這位名妓果然有門路。
最為有趣的情節,也是發生在後半部分,在此之前,不妨先來談一談題外話。
在許多人看來,古代名妓和現代妓女在本質上沒有分別,都是一點朱唇萬人嘗的性工作者,實則不然。其實古代文人的審美遠比現在高調,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優雅的情調。不管是真正的天才還是浮誇的土豪,自誇文化是上流社會的慣例。
娼妓眼中的金錢是不可缺少的,想留宿畫舫的人沒一點銀子就被趕了出來。可以有時候去拜訪名妓,即使是拿出錢來,也要體面地吟誦幾句。假如手臂一張一張地迎上來,名妓定會拂袖而去。而且看《水滸傳》,宋江去拜訪李師師時,先用銀假扮成大錢,騙過青樓老鴇,還要依著李師師的喜好,作個首詞才算完事。
書本歸正傳,講這些道理,是不能輕視古代名妓的。要是沒有兩支畫筆,怎麼能讓霸道的白居易心甘情願地花錢呢?
一天晚上,白居易和商玲瓏在西湖上遊蕩。人才聚集在一起,激蕩的荷爾蒙必然會形成一種叫做「情愫」的東西。只是,在兩個人的感情中,有了第三者——元稹。
自從上次相會之後,元稹就一直在和商玲瓏相愛。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大唐第一渣男,見異思遷的典範。與薛濤這樣的名妓有曖昧關係的浪子,順理成章地愛上了商玲瓏。不過,面對元稹和白居易,商玲瓏也有自己的判斷。與白居易相比,元稹有才不假,但他的才學卻落了個下乘。商麗麗沒有理睬元稹,這讓元稹很尷尬。隨後的幾天,元稹千裡迢迢來到杭州,希望能靠自己的才幹把事情搞定。人人都是文雅之人,自然要以才學分高下。白居易把決定權交給商玲瓏,商玲瓏為二人策劃了一次鬥詩聚會。
這次比拼,拼得既是兩人腹中之墨,更是兩人在文壇積聚的威信。也許會有人問,兩個大才子在那個時候混的很好,為什麼要為了一個女人下賭注?這個價格不是在自己的身上跌落嗎?事實上,這是人們常去的煙火之地,每年這種地方都會上演類似的橋段。商麗的容貌、才華和才華,她唯一不能與一般女子相比的,就是樂籍出身。士人雖然受禮教荼毒,但能給他們安慰的知音,往往是青樓女子,所以他們不在意名妓出身,願意為她付出一些代價。
果然,詩會舉行的那晚西湖邊人山人海,大家都看著元稹和白居易一句一句的對決。此詩乃白居易當時所作:「庭梧桐秋薄夜生寒,誰人別此弦。睡滿了花的影子,池塘裡的月亮又團團的.」
其實,自鬥詩會開始後,勝負便已分了。商玲瓏坐在一旁,記下了白居易的詩句,百忙之中還不忘將其中好句編成新曲,並彈奏了一曲,由自己演唱。隨後,白居易將商玲瓏夜行曲牌定為「玲瓏四犯」,一時在江南流行開來。
商玲瓏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據野史記載,商玲瓏和白居易之後,也不忘了元稹多情的種子,因此,某次偷偷偷偷溜到越州和元稹相會。聽到這個消息,白居易立刻取消了她的樂籍,並取消了他的官妓資格證的官方做法。失而復得的商玲瓏,便只好到越州去找元稹。
可惜,元稹對她不過是逢場作戲,此時商玲瓏已褪去了一切光環,怎能得浪子元稹的賞識?迫於無奈,商玲瓏只能重新開始創業。不過此時的她,已不再是賣藝不賣身的官妓,而是人盡其才的妓女。最後,這個名為秦淮名妓的人消失了。
商玲瓏可說是在白居易和元稹這兩個人做出錯誤選擇的那一刻,她的人生已經註定成為一場悲劇。時至今日,在白居易的餘生裡,還能時常想起商玲瓏這位女子,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位女子的笑容也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