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元稹(779—831)這個詩人,今天的人知道的不多,這裡面的原因後面詳述。但他有一首詩,幾乎人人都知道。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元稹。這是一首寫給亡妻的懷念詩。詩還裡隱含了後面我們在情書裡面常用的三個成語「巫山雲雨」「朝雲暮雨」「朝朝暮暮」,說的都是楚國神話傳說中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據《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原義已經不可考,後人演繹成楚懷王與神女有過那種關係,因而用以稱男女歡合。比如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上述詩詞是唐代大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之四,是唐代最經典的悼亡詩之一。中華詩典上,可能很難再找出比「曾經滄海」更專一的詩。因為這句詩,元稹幾乎成了史上最專一的男人。元稹,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標準的「高富帥」,他是皇族的後裔。從小就聰明過人又有才華,長得也不賴,十分的英俊。「潘驢鄧小閒」,男人「捱光」的五個條件他都具備。
1
公元802年,出身豪門的韋叢下嫁還貧困潦倒的元稹,在婚後7年的時間裡,她與元稹同甘共苦。韋叢死後,元稹便以五首悼亡詩寄託相思,這首詩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或許人們以為這是一個郎才女貌的美好故事,其實這裡面元稹更多是一個像路遙先生成名作的《人生》中男主人公高加林那樣的負心郎。面對著高考落榜回村的高大瀟灑、風度翩翩的「先生」高加林,村姑劉巧珍愛的如痴如醉,心裡眼裡都是他的好,體諒他的苦、理解他的難,但無奈最終成了一個始亂終棄的人生悲劇。
我們經常說,文如其人。但是,這位詩人元稹,卻真的讓人見識到了,人品和文採真的不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他的詩寫的非常深刻,屬於非常經典的,然而他這個人,卻是一個十足十的渣男。
2
因為元稹的「巧珍」可不是村姑,她叫崔鶯鶯。大家立即想起了《西廂記》,沒錯,就是那個鶯鶯。《西廂記》的男主人公叫張生張君瑞,現實生活中就是唐代的大詩人元稹。崔鶯鶯,原型叫崔雙文,化名鶯鶯,書中英雄救美的故事也是真實可考的。
元稹是一個風流情種,他寫過《鶯鶯傳》記載的就是自己年輕初戀時的故事。唐代的元稹把這段故事寫在了《鶯鶯傳》裡,這本書就一直流傳到了元代,王實甫就把它改編成了《西廂記》,但是結局卻不一樣。鶯鶯和張生,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結局以悲劇告終。元稹進了京城,攀附了權貴,娶了高官的女兒,辜負了他的初戀。
因為元稹想走上仕途,想要做官。崔鶯鶯對元稹的仕途沒有幫助,但是韋叢有。確切的說,是韋叢的父親是太子少保,手中有一定的政治資源。據說元稹和韋叢夫妻關係不錯,但可惜的是兩人只共同生活了7年,韋叢因病去世,於是元稹就只能如蘇軾那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3
31歲的元稹愛妻去世,又因政治上的靠山宰相裴度去世,被貶江陵,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這時候,他的老朋友李景儉將表妹安仙嬪嫁與他作側室,成就了元稹的第二次婚姻。這是位相夫守家的普通女子,嫁給失意的元稹並悉心照料,但想不到的是渣男畢竟是渣男,元稹移情別戀了。好在安仙嬪3載相隨駕鶴去,這麼年輕就逝去讓人可惜,但也比渣男拋棄好一些吧?人生就是這樣無趣。
當然,元稹不認為自己是渣男,而是因為遇到的女子魅力太大,是男人都把持不住,因為她叫薛濤。
4
薛濤,唐朝第一美女詩人,知音律,工詩詞,發條微信,朋友圈裡點讚的不只是杜牧,還有白居易,當然還有剛剛加了好友的元稹。薛濤不但才華出眾詩作上乘,還寫得一手好公文,當年韋皋為此還特向朝廷申請封她為校書郎。
韋叢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剛剛娶了良家婦女安仙嬪的那一年,31歲的元稹在蜀地遇到41歲的薛濤,於是有了一段驚天動地的「姐弟戀」。薛濤有詩為證: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但渣男畢竟是一個有了妹妹就忘記了姐姐的人。後來他做官到了浙東,元稹又看上了唐朝四大女詩人當中的另一位,這段姐弟戀就此走上了絕路。我們知道,唐代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的巔峰與代表,據專家考證在唐朝290年間共出現了207位女詩人。但在詩壇眾多耀眼的「男巨星」當中,女詩人就像眾星拱月般散發著自己的獨特光芒了。其中,數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最為著名,她們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
渣男前面把薛濤睡了,這次睡的劉採春。最後薛濤遁入空門,而後來的劉採春投河自盡,可謂是悽慘。唐朝的四大才女,元稹一下子就拋棄了倆,難怪後人說他濫情、薄倖,不只女人就是男人也不喜歡了,他的《離思五首》之四沒能入選中學課本,與此不無關係,因為生活太不嚴肅了,不能引領社會正能量。
5
劉採春是中唐時期江南著名的女藝人,不但會作詩,而且有副金嗓子,在當時以靡靡之音紅遍江南,當時吳越一帶只要劉採春的《曲》響起,閨中婦人、行人沒有不哭泣的,可見劉採春的曲的流行程度,後人將劉採春的影響力和1980年代的鄧麗君作比較。與鄧麗君不同的是,人家劉採春是有丈夫的,「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但當你遇到了元稹這樣的風流男子,怎麼能抵擋的住?因為這個渣男有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薛濤還捧著他寫給她的詩墨跡未乾時,元稹又在醞釀要給劉美人寫的詩了。
新妝巧樣畫雙蛾,幔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結果是可以想像的,劉美人最終成了元稹的囊中物,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和愛他的同行丈夫離婚,嫁給了渣男。但渣男就是渣男,自然又是一個人生悲劇。劉採春後來投河自盡,真是讓人心痛。渣男,你可心痛?
6
渣男倒是好命,他又遇到了裴淑,成為元稹的繼妻。她出身士族,有才思,工於詩。元稹有詩給她:「嫁時五月歸巴地,今日雙旌上越州。興慶首行千命婦,會稽旁帶六諸侯。海樓翡翠閒相逐,鏡水鴛鴦暖共遊。我有主恩羞未報,君於此外更何求。」後又有詩云:「窮冬到鄉國,正歲別京華。自恨風塵眼,常看遠地花。碧幢還照曜,紅粉莫諮嗟。嫁得浮雲婿,相隨即是家。」據說裴淑亦作詩答之,可惜不如渣男詩作那樣流傳。
崔鶯鶯,韋叢,薛濤,安仙嬪,裴淑,劉採春。
與這六個女人的愛恨糾纏貫穿了渣男元稹的一生,他這一輩子實在欠了太多女人眼淚。這些女人都太深情,以至於讓人很難想像得出,悼亡妻詩寫的讓人聲淚俱下的一個詩人,居然是如此的渣男一個。他寫給女人的詩,使得他被當時和後代的詩評家罵得體無完膚。渣男的世界外人看不懂啊!
陳寅恪先生對元稹的評價最貼切:「綜其一生行跡,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難怪這麼多情的詩人,不只女人,就是男人也不喜歡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元稹,你小子有點才,但做人太差,道不同不相與謀,所以大家都把他從朋友圈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