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帝大中最為「低調」的成員——九州大學(下文中簡稱「九大」)。
關於九大
九大,位於福岡縣福岡市,是七帝大(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九州大學)之中地理位置最靠南的大學。
九大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67年設立的賛生館(原為西洋醫學教育機關,現成為九州大學病院),後經歷京都帝國大學福岡醫科大學、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大學等變遷,1949年由舊制九州大學吸收九州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福岡高等學校、久留米工業專門學校,成為新制九大。後吸收九州藝術工科大學,於2004年實現國立大學法人化。
而說到和九大淵源頗深的我國名人,就不得不提著名詩人、文學家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曾在九大學習醫科,據說其最初構想的小說《骷髏》就是在九大進行解剖實習時獲得的靈感。之後由於對文學的熱愛和身體原因,郭沫若先生棄醫從文,儘管從醫學部畢業還是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似乎與魯迅先生的經歷頗為相像?)。
*郭沫若先生(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完九大的歷史和發展,我們來看看九大的學部和校區。
九大目前設有共創學部(原21世紀プログラム)、文學部、教育學部、法學部、経済學部、理學部、醫學部、歯學部、薬學部、工學部、芸術工學部、農學部11學部,大學院的專業設置則更加全面細緻,各學院組織足足有23個。
*九大大學院專業設置(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說到校區,九大目前有伊都校區、病院校區、筑紫校區、大橋校區、別府校區。
目前,九大的大多數學部(文系學部、理學部、工學部、農學部、藥學部、齒學部)集中在伊都校區;病院校區除醫學部外藥學部、齒學部似乎也會使用;而藝術工學部則位於大橋校區。
*九大主要校區分布(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近年來九大移遷校區的大動作想必各位有所耳聞——自2014年4月起,九大本部的各組織將由原本的箱崎校區分階段移遷至新建成的伊都校區。
而遷校區的原因,據說,箱崎校區因為臨近福岡機場,飛機起降的噪音令人難以忍受,而為打造更加國際化的教育研究據點,箱崎校區的設備老舊也是一大阻礙;另一方面,九大官方表示,箱崎校區歷史悠久,比起用作校園,更應該讓它在地域文化歷史研究上發光發熱。
*九大伊都校區(圖片來源於網絡)
*九大伊都校區椎木講堂(圖片來源於網絡)
遷校區之後,九大生們紛紛發出了喜(xi)出(xin)望(yan)外(jiu)的感嘆:「伊都校區真是太高級了!」「箱崎校區雖然很有歷史感,但有些陰森……」……
*九大箱崎校區(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完概況,來看看小編pick出來的九大的亮點。
九大的亮點
1. 『アルゴリズム思考』
之前在「成為網紅大學需要具備哪些特質???」一文中已經有提到九大最近的熱搜關鍵詞——アルゴリズム思考。
所以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計算思考???
「アルゴリズム」本身指電腦的計算方式,同時也泛指為達成某種目的的具體做法(やり方)。
而所謂「アルゴリズム思考」,還是來源於「疫情背景下多數企業/學校將業務/教學向線上移行」這一潮流,而關於其具體定義,官方也給出了解釋:以電腦相關知識為基礎,以開發高速、快捷的應用程式或項目為目的的思考過程,在此開發過程中,無關技術升級的所需要的編程相關的素養(意譯by小編,原文:アルゴリズムの知識をもとに、高速・快適に動くアプリ・プロダクトを開発するための思考プロセスで、アプリ・プロダクト開発において、テクノロジーの進化に依らず必要とされるプログラミングに関する素養。)
小編個人認為,「アルゴリズム」可概括為一定的邏輯思考力和編程知識的合體。
所以,為了培養這樣具備アルゴリズム思考力的IT人才,九大聯合AtCoder株式會社、株式會社電通、株式會社電通九州、株式會社イマーゴ推出了「プログラミング教育支援および高度IT人材の養成をするプログラム」(編程教育支援及高度IT人才養成項目)。
*九大新聞(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目前該項目還在策劃階段,預計將圍繞如何提高アルゴリズム思考力教育的效率、如何實踐運用數理模型解決地域課題的產學連攜項目、如何為文理科的高度IT人才的社會活躍提供支援等內容進行展開。
暫定企劃如下圖所示:
*項目示意圖
各位志望九大的小夥伴可以持續關注一下。
2. 九大オリジナルグッズ
相信不少小夥伴在參加校內考之前或是在open campus時會跑去各大學的生協買些大學的周邊,像是明治的鉛筆、早稻田熊的靠枕、京大的筆袋、北大的文件夾什麼的以求順利合格???(至少小編會這麼幹)
有些大學還會在考學季推出受驗套裝,並打出「受験生頑張れ」的標語。關於考學玄學,各位可點擊藍字了解。
跑題了。總之考前買志望大學的グッズ求合格已經成為了國民性的玄學活動,所以小編想要介紹一下九大的特色周邊(不是廣告,本人沒收九大的錢),而且大學的周邊某種程度也能體現出各大學研究實力和地域影響力,比如,前身為札幌農學校的北海道大學發售的餅乾,到現在仍是熱銷產品。
*例:北大餅乾(圖片來源於網絡)
特色周邊1號:芋麴仕込芋焼酎原酒「いも九」
九大農學研究院生物機能科學部門発酵化學分野的教授們和福徳長酒類株式會社多年共同研究的成果,體現出了九大的研究實力,以及九大和地方企業的產學連攜。
「いも九」這一名字也頗具歷史淵源。據說曾幾何時在福岡曾流行過稱九大生為「イモQ」的風潮。據說當時,九大生給人的image就是「老實本分(垢抜けない)」,所以被戲稱為「イモ」。當然,雖然「垢抜けない」也可理解為「老土」,但當時指的是九大生專注於學習和運動等活動時腳踏實地的感覺,也被認為是對九大生的敬稱而非貶低。
特色周邊2號:九大研製有機肥料
接上節所說的,體現出了九大務實的態度(雖然不知道受驗生買了有啥用……)。
但生協官網賣化肥是真的很硬核……
特色周邊3號:博多通りもん-九大限定限定パッケージ
前幾年,福岡名產「博多通りもん」的製作會社明月堂曾和九大出過「聯動」,於是便出現了在九大入學式上限定販賣的特別版「九大通りもん」。
現在大概已經買不到了(笑)。
3. チャレンジ21
最後,我們來看看九大近年來全力推進的項目——チャレンジ21(挑戰21)。
此處的「21」指的是21世紀,目的自然是為培養順應21世紀時代需求的人才。
該項目主要分為兩個course——學際コース和國際コース。
*チャレンジ21course(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前者有些類似於副專攻制度,在履修本學部的畢業所需課程的同時,可額外修別的學部的課程;後者則是通過交換留學或短期語學留學等制度,除在海外的大學學習以外,留學回國後可參加九大留學生センター設置的課程,和九大的留學生共同受講。
*學際course(經濟學)流程示意圖(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國際course履修流程示意圖(圖片來源於九大官網)
一年級結束時達到一定條件的學生可以申請參加該項目,同時需要通過審查,算是一種精英項目。最後滿足所定條件的參加者可在畢業式上獲得由校長頒發的チャレンジ21修了証。
以上就是本期九大的介紹,最後祝各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