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為自己剛兩歲的孩子操碎了心,她開始覺得厭倦和疲勞。
她實在是不明白孩子為什麼總是能有各種方式讓她丟人,這是這個月第幾次躺在地上大吼大叫了?
已經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是躺在商場的地上,並且大聲哭喊。周圍的路人一直對她指指點點。
小佳站在一旁,孩子也偷偷盯著母親,看著她什麼時候會過來哄他,只要再等一會兒,她就會答應自己買玩具車的要求。
孩子見到母親對自己無動於衷,他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開始變得著急,就瘋狂的大聲尖叫起來。
然後孩子看到母親立刻走了過來,他就更加大聲的尖叫。
「你說什麼?我聽不見。要是你總是尖叫,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孩子立刻停止了尖叫,變得震驚和驚訝起來。
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孩子通過尖叫來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他發現尖叫會阻礙和你的溝通,那麼就會選擇停止尖叫。
如果你採取了這種方法卻不管用,可能孩子的哭鬧並不是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洩,難過或者憤怒。
你需要分清楚兩種情況,通常在孩子難過或者憤怒的時候,會拒絕和別人溝通,你只能等待孩子冷靜下來,把情緒宣洩完才能了解他們為何會這樣。
只要我們能夠分清孩子尖叫的原因,那麼我們就能夠很好的理解他們的行為。
讓孩子學會和我們正常的溝通,而不是用尖叫和吵鬧引起我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