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榫卯結構看婚戀男女之間的溝通方式

2020-12-20 崑崙雲曦讀書

有一首漢代的樂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道出了多少人內心渴望的情投意合美滿幸福的戀情。

從古到今,人類演繹了多少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戀情。

大道至簡。中國文化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原理相通。其中的榫卯結構,就說明男女之間人格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方不值得被愛,也沒有任何一方一無是處。遇到了對的人,就遇到了幸福,剩下的是更加磨合,達到水乳交融,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契合。

榫卯結構,作為中國古代人們耐以生存的木房屋建築的支撐結構,在春秋戰國時期,榫卯結構就已經從建築沿用到了家具設計上;秦漢年間,榫卯結構快速發展,出現多樣的工藝形式。隨著社會進步,榫卯結構也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並快速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榫卯結構,是指在兩個構件上採用一凹一凸組合的連接方式,其中凸出部分為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為卯(或叫榫眼榫槽),不需使用任何釘子或者膠水,就能加固構件,且在外表上看不到木材橫截面,達到整體統一的效果,被廣泛應用於中國古建築家具等結構設計中。

由此得出以下幾點男女婚戀的認知:

1、榫卯結構,一開始不契合,就不能固定在一起。同理,一開始就讓你不舒服的地方,最後也一定會讓你特別不舒服。如果你對他一開始就有一些難以接受的東西,尤其是違背了你的底線,那麼,越到後來,你會越反感。

比如你一開始,就受不了他不愛洗澡、不講衛生,你講過多次,他都不改,那就趁早結束吧。越往後,你心理負擔越重,越容易崩潰。

而你只需要找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人。

有的人認為合適的人,不是找到的,而是相處出來,總認為自己很厲害,可以改變對方,但事實是,你自己這麼多年,雖然改變了很多,但你心裡明白,自己有一些心理和行為,還在改變的徵程上,自己尚且如此困難,改變對方,你有這麼大能力嗎?

合適的人,真的不是相處出來的。有些原則性毛病,有些分歧,有些缺點,就真的是如鯁在喉,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很難受,忍得越久,越是難受。

而耗費了大量情緒精力去改變對方,雙方都很累,一旦過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的階段,一切的一切,一覽無餘。

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兩個人要懂得收斂、要懂得好好說話、好好做事、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這裡講的經營,是需要前提的。

前提就是,一開始,對方就沒有讓你特別接受不了的東西。

2、我們有的人,走在一起,根本不是因為真正的互相契合的愛情,而是各取所需,甚至是利益所需。所以,到後來,需求變了,利益變了,對象也變了。

真正適合你的人,不是那個愛而不得的人,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在你人生低谷的時候,還願意拉著你的手和你共患難一起走的人。因為你們之間早已有充足的情感契合,早有了心有靈犀的共同價值帳戶。

3、包容,不是無底線,不能違心地自己欺騙自己。那些觸碰了底線而不得不偽裝的包容,欺騙不了自己的本心,任何粉飾也掩飾不了其中隱忍的虛假,而且遲早會爆發出來。

就像榫卯結構,根本對合不到一起,生拉硬拽,早晚榫卯結構的房子也會塌落。強扭的瓜不甜。

4、一開始的基礎牢固了,後面的感情維繫就容易得多了,一開始的情感價值的契合度,是最重要的基礎。後面的維護情感,是雙方輕鬆快樂的甜蜜生活,這樣雙方能騰出更大時間精力升華共同價值目標,達到一種比翼雙飛的境界。

所以,維護感情,有了共同的價值觀,生活觀,文化觀,這些因素越靠前越重要。

現實經常是,對方有些方面自己很珍視,另一些卻極其反感,如何取捨,其實自己下意識本能最能告訴你答案。因為外在無論如何掩飾,內心的情感源頭絕不會欺騙自己。一旦有一個意識,不論滿意還是反感,可以一直追問下去,捕捉自己意識的源頭,看看是否觸及到了自己的底層價值。是否觸及到了自己一生的人生目標。

對方和這些的契合度是多少,自己的能力需要多長時間改變對方,提升對方。想明白了,預案就有了,避免了耗費感情,雙方兩敗俱傷。

可以試著學習讀書提升自己,共同學習增加情感和溝通的知識,因為這是真正自己可以掌控的改變機會,如果對方連這個機會也不願意給你,那基本上可以判斷對方心裡不願意最終和你走到一起,因為對方連這個機會都不給你。

所以情感的維護,是需要立體式,全景式思考的。

相關焦點

  • 榫卯結構實物圖解
    榫卯結構是實木木件之間多和少,高和低,長和短之間的巧妙拼接,進而發揮實木最大的性質。同時可以有效地加強實木拼接的牢靠性質。也就是榫卯結構的巧妙運用,不僅讓古典家具紅木依然保存完好,也讓古典中式家具更顯珍貴和藝術性。
  • 連接之美——榫卯結構
    主要用於作橫豎材丁字結合,成角結合,交叉結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  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並相互連結的構造方法,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合結構外,都是一些更為複雜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見的有「託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 鼻祖四維榫卯綜合鼻:榫卯結構的鼻型應用
    在中國古代木匠和建築學來說,通常使用的是榫卯結構。建築學中的榫卯結構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而且榫卯結構不需要一枚鐵釘,全部都是自身結構自我相互扶持和相互擠壓,從而使得建築物等更加穩固。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和很多木製器具的最重要的結構方式,也是這些建築和家具不需要鐵釘的秘密。就算是現代的很多框架結構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結構。
  • 拆裝式實木桌几的榫卯結構
    拆裝式實木家具榫卯結構創新設計在進行實木家具的榫卯結構的設計研究時,必須遵循並實施縮小體積、規範結構、合理工藝、裝配快捷、節約成本等基本原則。為了將傳統的榫卯結構更好地應用在現代家具上,在設計之初必須考慮到每個部件之間的具體連接方式、機械加工效率以及後續的運輸與裝配問題。簡易的拆裝形式、合理的模塊設計和明晰的裝配說明對拆裝式實木家具榫卯結構創新設計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 明清家具榫卯的結構和製作技術
    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明清紅木家具則將榫卯的結構和製作技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榫卯結構圖明清紅木家具製造工藝技術之精湛,結構之合理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在基本沿用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的梁柱式結構,包括棕角榫、格角榫、託角榫、套榫、燕尾榫、夾頭榫、抱肩榫、掛榫等上百種類型,它們陰陽互交,凹凸錯落;在構件之間,金屬釘子捨棄,鰾膠粘合僅僅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工藝非常精確,顯示了我們祖先卓越的科學成果。可以說,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家具,榫卯結構是核心。
  • 中國榫卯結構與日本細木工工藝比拼,誰更勝一籌?
    說起榫卯(sǔn mǎo)工藝,還要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他機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山西應縣的木塔建於1056年,至今962年依然屹立不倒,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榫卯結構在實木家具中的發展與創新
    現如今科技的發展,人造板材在現代家具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榫卯其本身也存在著固定的缺陷,因此這一傳統工藝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可當家居行業逐漸實現數位化,受長尾經濟的影響,榫卯結構重新回歸到了人們的視野裡,並且有了創新性的發展。從結構功能性入手:可拆裝性與模塊化設計榫卯結構因其特殊的工藝,一直不能做到流水線生產。
  • 榫卯結構的紅木家具要上膠水嗎?
    紅木家具一直以工藝和材質被世人津津樂道,它有歷經千百年才能成材的珍貴原材,更有千百年匠心凝聚的結構,力學,造型,裝飾等手工技藝的精華,可以說一套紅木家具同時跨越了人文,自然兩個千年,現如今「榫卯結構」這四個字一定是最耳熟能詳的,一隼一卯、一凹一凸,一陰一陽就是所謂榫卯,它的基本作用是連接,單個或者多個部件之間的受力連接結構,榫卯結構不止運用在家具,還更是大範圍的應用在土木工程建設範疇
  • 榫卯結構家具與打釘子家具有怎樣的區別呢
    缺點:但是其加工難度大、生產效率低,故此同一種材質打釘接合方式與榫卯接合方式售價就有所區別。而釘接合(釘子連接)是現代生產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採用的一種捷徑方式,直接運用各種釘子將家具各零部件接合在一起。優點:加工容易、生產效率高。
  • 老師傅做的實木家具榫卯結構,看著真漂亮!
    老師傅做的實木家具榫卯結構,看著真漂亮!傳統木屋構造的榫卯結構將各個部件組合一處,隨時間越久越為牢固。榫卯結構是中國建築中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在中國民族文明發展史上,如同漢字的發明一樣,源遠流長、自成體系。
  • 為什麼現在家具都不用榫卯結構了?原來是因為這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我們傳統的榫卯結構,在中國古代建築中,榫卯則是比較常見的結構連接方式。它能夠承受較大的荷載,同時可以產生一定變形,來抵消地震能量。在古代,榫卯結構常見於建築,以及家具。榫卯的結構比較複雜,用簡單的話來理解,就是通過凹凸的木結構,來進行連接。但是我們現在去家具市場再看的話,相信沒有幾個是榫卯結構的,都是用釘子、用膠水粘接起來的家具。那麼,為什麼現在家具都不用榫卯結構了?(有,但少)其實原因也比較簡單,原來是因為榫卯結構造價比較貴!
  • 讓現代實木家具充滿「高級感」的秘訣——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是我國傳統家具的主要連接方式,它不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我國古代木工匠人智慧的結晶,它讓我國傳統家具不用一釘一膠就能有完好的結構,使我國傳統家具成為了中華文化中一顆耀眼「明珠」。榫卯中的榫是指榫頭,是結構中凸出的部分;卯是指榫眼,是安插榫頭的孔眼。自7000多年前的新時期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榫卯結構了,明代是榫卯結構發展的巔峰時期,這時的榫卯結構外形美觀、工藝精湛,也促使了我國明代家具形成了精美、獨特的藝術風格。
  • 適合帶孩子看的有趣展覽: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
    2020年4月30日,《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在華博館開展。在中國傳統家具中,此榫卯常與案形結體相隨左右。「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通過微縮模型的展覽形式,展出榫卯構件約130件(套),結合60幅榫卯結構分解圖,展示榫卯工藝在中國傳統家具中的應用。
  • 榫卯結構|新中式家具的靈魂,中國古典設計的精粹
    中國榫卯結構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歷經數千年發展,作為一種巔峰技藝,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家具更加結實耐用。榫卯結構的優勢表現通過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的巧妙結合,可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扭動,這是鐵打連接的家具做不到的。木質家具堅硬如初,即使百年過去也還是木質完好,不像金屬容易鏽蝕和氧化。
  • 珍愛網婚戀市場「內卷」調研:單身男女普遍在26歲開始感到婚戀壓力
    今年「內卷」一詞大火,這把火同樣燒到了婚戀市場,婚戀市場「內卷」通常指的是單身男女們爭奪單身異性資源,導致婚戀市場普遍焦慮、供需矛盾更為失衡的情況,此前引起熱議的「985相親局」也是外化表現之一。身處婚戀市場的單身男女,在擇偶過程中是否不自覺被「卷」入其中?
  • 中國最早木板船是榫卯結構
    該古船採用的榫卯結構,於羅馬時期地中海區域木船上廣泛使用,這是在東亞首次發現這種結構的。渭橋遺址「絲路一號」古船榫卯細部。 中新網西安8月12日電(記者田進)陝西西安渭橋遺址考古人員12日透露,當地發現中國最早的木板船,且船隻保存較好。
  • 現代新中式實木家具的靈魂榫卯結構
    榫卯,是現代新中式實木家具的傳統技術,說它是實木家具的靈魂,一點也不過分。榫卯結構是連接家具所有部件的一種技法,除了美觀之外,它還更加的堅固耐用。新中式實木床現代新中式實木家具傳承了中式家具的傳統技術,榫卯結構是老祖宗的智慧,通過各種不用的契合手法,可以讓結構的每一個小單元都能穩定的固定住。
  • 榫卯結構圖解,插片榫的製作方法
    榫卯結構是專門解決家具各個部件之間的連接,而插片榫是上千種榫卯結構中的一種,插片榫是採用榫頭插入榫眼(或榫槽)的接合方式,是現在較為常見的一種榫卯。一般榫卯適合於用手工製作,然而,插片榫更適合於機器操作,正因為如此,所以今天木匠圈特地分享插片榫的製作工藝。
  • 完全不用釘子的榫卯結構家具令人稱奇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19榫卯結構家具創新人才培養成果展湖北藝術高校巡展在武昌首義學院開幕,展出的30件桌椅、屏風、書架等榫卯結構家具創新作品,引來師生高頻點讚。製作精巧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方式固定物件,不使用釘子,物體通過榫卯即可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