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6月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2007年6月1日,在南海之濱的三亞,一個名叫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非政府組織誕生了,他們向公眾傳播海洋保護理念,用實際行動呵護蔚藍大海。截至2017年6月1日成立十周年之際,它已飛過瓊州海峽,在全國建立了39支藍絲帶海洋保護隊伍,註冊志願者接近十萬人。
相關領導及嘉賓切蛋糕為藍絲帶協會慶生。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三亞市政府副市長李勁松在藍絲帶協會十周年慶典活動上致辭。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藍絲帶協會第三屆會長鄭文春致辭。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自2003年起,三亞的旅遊驟然升溫,遊人越來越多,帶來的環境壓力也越來越大,海岸線不斷向陸地推移。三亞大小洞天負責人孫冬與眾多景區、酒店等「靠海吃飯」的同行們便謀劃開展一項長期持久的活動——向遊客宣傳海洋環保和海洋文化。2007年6月1日,全國首個以海洋環保為主題的民間公益社會團體——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以下簡稱「藍絲帶協會」)正式在三亞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他們以海洋環境保護為主題,以宣傳貫徹海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提高全民海洋保護意識。
誰也不曾想到,這個沒有NGO(非政府組織)運作經驗的協會,竟然以燎原之勢,將藍色火焰點燃在全國各地,每年開展近千次「藍絲帶」活動,向數千萬公眾傳遞海洋環保理念,逐漸成長為中國海洋保護公益組織的一面旗幟。
孫冬被授予藍絲帶協會「創始會長」。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在2017年6月1日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十周年慶典活動上,南海網記者了解到,藍絲帶協會已在我國18各城市分布了34個會員單位,22個捐贈單位,在29所大學擁有海洋保護社團,建立了39支保護隊伍,擁有註冊志願者近10萬人,藍絲帶飛揚在中國沿海,走向世界舞臺。
過去十年,藍絲帶協會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嚴謹、科學的海洋環境宣傳教育和保護活動,並成為獲聯合國諮商地位的非政府組織。三亞市政府副市長李勁松認為,三亞的本土民間組織藍絲帶協會在推動海洋生態保護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為海南乃至全國沿海海洋生態環境的優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藍絲帶協會對13名「突出貢獻個人」進行表彰。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藍絲帶協會為企業頒發「終身會員單位」牌匾。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藍絲帶協會對「十周年優秀志願者」進行表彰。南海網通訊員李虎虎 攝
在成立十周年之際,藍絲帶協會完成了第三屆領導班子的換屆——指揮棒交到了自2009年開始擔任協會副會長並長期參與公益事業的海南長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文春手裡。他表示,將會竭盡所能,帶領藍絲帶團結一切力量,保護美麗海洋。
此外,在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十周年慶典活動上,還授予孫冬「創始會長」榮譽稱號;授予三亞大小洞天「創始會長單位」榮譽稱號;授予邊玉琴、羅九如等13人「突出貢獻個人」;授予三亞大小洞天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三亞分行等6家單位「突出貢獻單位」;授予陳國峰、初騰飛、郭長海、汪慧珊、繡球,以及南海網記者鄧松等人「十周年優秀志願者」。
責任編輯:肖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