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法院立案難,「個別」的尾巴也該「割」掉了

2020-12-05 新京報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資料圖,圖文無關。

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指出,最近,個別地方法院以影響年終結案為由控制立案。對此,各級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直面問題,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拖延立案、增設門檻、搞變通限制立案等現象,決不允許「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一經發現上述問題,將嚴肅追究責任。

又是年底立案難。雖然只是「個別「地方,但只要具體的當事人,遇上這「個別地方法院」,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難」。司法為民,是平等服務於民,而不是在一些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將一些不特定的民眾排除在司法救濟渠道之外。因此說,為「個別地方法院」的年終立案難專門下發一個通知,仍有其價值和意義。

法院年終立案難,已難了二十幾年,至今還剩「個別」的尾巴,可謂「尾大不掉」。甚至有律師慨嘆:天下苦法院年終不立案久矣!在前述「個別地方法院」之外,還有的「個別地方法院」也同樣存在年終立案難。只是這些法院並不粗暴拒絕當事人的訴請,而是先給個內部小號,承諾掛到12月20日之後再錄入案件管理系統。這種柔性變通,在多數情況下也能說服當事人,並成功繞過年終結案率。

2015年,法院民事受案制度從審查制改為立案登記制,被認為是「法院大門常打開」的標誌性事件。這一改革更被寄望於有效化解立案難。5年來,立案登記制的確起到了疏通訴訟之門的積極作用——援引最高法的官方評價,「立案登記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增強。」

另一方面,「個別」仍然存在,又恰恰說明這背後的「難」處還在「別」處——在立案登記制之外。這裡的「難」,也不在或至少主要不在財政之困、素質之憂、監督之失、機制之弊上。

徹底解決法院年終立案難,既要結果導向,又要問題導向;既要為民服務,又要為法官減負;既要自上而下加壓,又要自上而下釋壓。追根溯源,法院年終立案難還在高懸於法官頭頂的那把名叫「年終結案率」的「達摩克裡斯之劍」。這才能解釋為什麼立案難總發生在年終,而不是年初,也不是年中。因為對法官來說,年終結案率才是整個責任機制、監督機制、考核機制中最具權重的核心指標。

這是一個法律職業圈人盡皆知的內部規程:每年法院系統都會在12月下旬統計全年的收案數和結案數,並計算出當年的結案率。如果法院提前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控制立案,就可以減少作為分母的收案數,從而避免因案件新立來不及審結而影響了當年的結案率。

年終結案率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將年終結案率納入法院考核指標也不是一個壞制度。年終結案率的確是最易採集又最能直觀說明全年審判任務完成情況的一項數據指標。強化法院內部管理的數據化和標準化,是各國通例,也是大勢所趨。

但司法這一公共產品畢竟不是工廠流水生產線上的標準化物件。不同的個案,審理難度各有不同;同一案由的同類案件,也會因細節的不同,有時甚至因為當事人或其律師的不同,導致審理難度迥然有異。在不同的審判主體間,簡單比較「年終結案率」,難免有失公允。

一套科學的司法考核機制,應能均衡年終結案率、法定期限內結案率等權重係數,並更多關注案件質量和裁判結果的公平公正,防止考評滑向對某一指標的盲目追求。這些都是一紙通知無法涵蓋但又是遏制法院年終立案難繞不過去的重要內容。

□王琳(法律學者)

編輯:王言虎 實習生:祁倩倩 校對:劉軍

相關焦點

  • 年終法院立案難,「個別」的尾巴也該「割」掉了 | 新京報專欄
    解決法院年終立案難,既要結果導向,又要問題導向;既要為民服務,又要為法官減負;既要自上而下加壓,又要自上而下釋壓。文 | 王琳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指出,最近,個別地方法院以影響年終結案為由控制立案。
  • 個別法院「年底不立案」?最高法:一經發現,嚴肅追究
    最高法強調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個別法院「年底不立案」?最高法:一經發現,嚴肅追究!】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 通知指出,最近,個別地方法院以影響年終結案為由控制立案。
  • 年終立案難?張家口這家法院提出杜絕追求結案率指標,並探討對策建議!
    非常遺憾的是,法院年底普遍存在立案難甚至不立案情況的現象,想方設法把案件拒之門外,能不立,就不立,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訴訟權利。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年終立案難的表現及原因  一年一度「年終立案難」,已持續多年,其背後主導因素,是法院系統內部追求年終結案率。
  • 法院年底不立案?不行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見習記者 趙婕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強調,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2015年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及時更新觀念、努力克服困難,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一律敞開大門,從制度上、源頭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立案難」問題,立案登記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增強。通知指出,最近,個別地方法院以影響年終結案為由控制立案。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決不許「立案難」反彈回潮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最高人民法院3日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決不許"立案難"反彈回潮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最高人民法院3日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2015年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案件,一律敞開大門,從制度上、源頭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立案難」問題,立案登記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增強。
  • 決不能讓「立案難」反彈回潮!最高法這場工作部署會「很剛」
    在12月2日召開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屆特邀諮詢員座談會上,對於有特邀諮詢員提出年底法官辦案壓力較大,在個別法院可能會出現立案難的擔心目前,最高法院正在研究在移動微法院等平臺上,設立立案投訴入口,實現對各地法院不立案問題的實時監督和全程督辦。
  • 河北法院立案何其難
    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該意見對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解決「立案難」頑疾,將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的精神,4月中旬,本社記者在河北對法院普遍存在的「立案難」問題作了一番調查。
  • 上海法院:「待立案」滿5個工作日「自動」立案 切實解決「立案難」
    圖集 新華社上海8月17日電(記者蘭天鳴、許東遠)17日,是上海法院立案系統「智能合約」功能正式上線後的首個工作日。今後所有符合立案條件的「待立案」案件一旦滿5個工作日,無需人工操作,系統就會自動分配案號完成立案。據統計,在立案系統「智能合約」功能執行首日,自動完成調解轉立案296件,已收案轉立案74件。
  • 最高法: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拖延立案、增設門檻等現象
    新京報快訊 據最高法官博消息,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強調,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 法治觀察|最高法院院長當場表示要解決,兩周內三次部署,年底立案...
    前些年,每到年底,總會有一些律師吐槽,法院又不給立案了。每逢年底立案難這個問題,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記者梳理發現,從12月2日到12月15日短短兩周,最高人民法院3次作出部署。上海、浙江兩省市高級人民法院也已發布通知,要求所屬各級法院杜絕年底「立案難」現象。
  • 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全國法院將開展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全國法院將開展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針對年終歲尾地方法院容易出現拖延立案、拒絕立案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開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
  • 平武法院立案庭召開年終結案衝刺動員會
    12月4日下午,平武法院立案庭召開全庭幹警審判工作攻堅衝刺動員會,對下一階段提高效率、確保結案工作進行精心部署,加快步伐提前做好年終衝刺準備。會上,王庭長傳達了全院審判質效會關於提高結案率的工作要求,並結合庭室實際進行了分析研判。他表示,一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案率不僅關係到全庭年終績效考核成績,更是影響全院的工作大局。
  • 最高法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強調,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 最高法發出通知強調 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通知強調,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 法院年底「立案難」怪象當止
    □許貴元法院年底「立案難」是延續多年的怪現象。為了徹底打破法院系統年底「不立案」的怪圈,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強調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的消極做法。一到年底就不立案,之所以成為一些地方法院的「潛規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結案率」是法院系統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從法院自身來講,如果不考慮年度時限,見案就立、來者不拒,勢必造成各類案子越來越多,凡是立案的就必須按法律程序辦理。可是,有些案子牽扯麵較大、情況複雜,不易速辦速決,所以就把堅持不立案作為上策,這樣就不會影響法院的「結案率」,也不會影響年度考核。
  • 最高法部署全國法院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 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今天(15日)上午,全國法院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部署會在最高人民法院以視頻方式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偉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要紮實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允許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決不允許搞「結案指標美容」,堅決防止「立案難」問題回潮,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
  • 最高法召開部署會:法院要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針對年終歲尾地方法院容易出現拖延立案、拒絕立案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開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據悉,最高人民法院15日以視頻方式召開全國法院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部署會,強調要紮實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允許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決不允許搞「結案指標美容」,堅決防止「立案難」問題回潮,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
  • 打官司不再難——基層法院親歷立案登記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特寫:打官司不再難——基層法院親歷立案登記新華社廣州8月18日電題:特寫:打官司不再難——基層法院親歷立案登記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為當事人辦理立案登記(2015年5月4日攝)。2015年,人民法院改「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困擾群眾多年的「立案難」從此化為「有案必立、有訴必理」。
  • 上海法院:「待立案」滿5個工作日「自動」立案
    新華社上海8月17日電 17日,是上海法院立案系統「智能合約」功能正式上線後的首個工作日。今後所有符合立案條件的「待立案」案件一旦滿5個工作日,無需人工操作,系統就會自動分配案號完成立案。據統計,在立案系統「智能合約」功能執行首日,自動完成調解轉立案296件,已收案轉立案74件。該項技術在全國法院系統尚屬首創,是上海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的又一創新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