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舉辦「鳥的繁殖」主題觀鳥活動

2020-12-20 中國科學院

版納植物園舉辦「鳥的繁殖」主題觀鳥活動

2019-03-19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

語音播報

  三月份,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大部分鳥兒都在為繁育後代而忙碌,這恰是觀察鳥類繁殖行為的最好時機。3月16日,第二屆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活動由室內講座和室外觀察兩部分組成。

  在室內講座中,版納植物園博士研究生周麗萍向觀鳥俱樂部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幾段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片段直觀表現了鳥類有趣的求偶行為。在室外觀察中,同學們觀察到伯勞的「掛屍」行為、白喉紅臀鵯的求偶行為以及草鷺、池鷺、黃腰太陽鳥等鳥類的繁殖羽。

  這是第二屆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第五次活動,版納植物園希望通過系列觀察活動培養一批當地的自然觀察愛好者,並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來自社區的力量。

室內講座

室外觀察

  三月份,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大部分鳥兒都在為繁育後代而忙碌,這恰是觀察鳥類繁殖行為的最好時機。3月16日,第二屆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活動由室內講座和室外觀察兩部分組成。
  在室內講座中,版納植物園博士研究生周麗萍向觀鳥俱樂部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幾段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片段直觀表現了鳥類有趣的求偶行為。在室外觀察中,同學們觀察到伯勞的「掛屍」行為、白喉紅臀鵯的求偶行為以及草鷺、池鷺、黃腰太陽鳥等鳥類的繁殖羽。
  這是第二屆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第五次活動,版納植物園希望通過系列觀察活動培養一批當地的自然觀察愛好者,並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來自社區的力量。

室內講座

室外觀察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版納植物園舉辦「植物園的白蟻」主題活動---中國科學院
    版納植物園舉辦「植物園的白蟻」主題活動 2017-03-17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3月1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物興趣小組舉行了以「植物園的白蟻」為主題的博物觀察活動,土壤生態研究組的研究生林小兵應邀作為本次活動的領隊,帶領大家了解讓人又愛又恨的昆蟲。
  • 版納植物園組織勐侖鎮社區居民開展蘭花栽培技術培訓
    在理論知識環節中,村民學習了如何識別蘭花、蘭花的價值、西雙版納的蘭花現狀和瀕危的原因以及蘭花的繁殖、栽培、養護等內容。在實際操作環節中,村民們實地參觀學習了版納植物園組培蘭花的整個過程,並就分株繁殖附生、地生蘭花,對地生、附生蘭花的栽培方式,以及如何在樹木上附生養護蘭花等進行了動手練習。最後,村民們到綠石林進行了蘭花回歸活動。
  • 版納植物園舉辦以「多肉秘境」為主題的多肉植物展
    版納植物園舉辦以「多肉秘境」為主題的多肉植物展 2017-02-04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1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一年一度的多肉展如約而至
  • 鳥棲枝頭說道真 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在北京發布
    近年來,隨著旅居康養成為時尚生活方式,關注和熱愛生態環境的人們日漸注重觀鳥拍鳥活動,各地中小學生戶外研學和環境教育活動,也把觀鳥拍鳥作為重要選項。深圳市候鳥院牽頭髮起和組織評價全國百佳觀鳥拍鳥地,旨在向社會各界作一個集中推薦,提醒公眾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觀鳥,給了你飛的翅膀。鳥類是「國際公民」,沒有國界的。人類為何觀鳥?
  • 版納植物園2018年「自然之蘭——大自然的饋贈」蘭花展預告
    在2018年4月,傣歷1380年潑水節期間,100餘種,1萬餘株(叢)熱帶蘭花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綻放。  版納植物園「自然之蘭——大自然的饋贈」蘭花展,將從美學和科學的角度,展示蘭花卓絕的風姿、精巧的生殖策略、以及蘭科植物研究和保護方面的成果,為大家帶來一場與傳統蘭花文化截然不同的知識和文化盛宴。
  • 版納植物園召開中科院植物園科普網絡委員會會議
    7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科普網絡委員會會議在西雙版納植物園召開,來自委員會中13家植物園的分管科普工作的領導及科普工作負責人、中國植物園聯盟秘書處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西雙版納版納植物園主任兼科普網絡委員會主任陳進主持。 中國植物園聯盟秘書處秘書焦陽首先介紹了聯盟的「十四五」工作規劃設想,計劃從總體上推進國家植物體系的建設,構建物種保護的「方舟鏈」。
  • 版納植物園迎來第一屆螢火蟲節
    潑水節過後,一場場大雨裹挾著夏日的氣息,帶來了西雙版納最多姿多彩的季節,也迎來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一屆螢火蟲節。從4月22日到6月5日,伴隨著螢火蟲在版納植物園的集中出現,科普旅遊部推出了一系列活動,讓大家在螢火蟲節期間觀賞、了解進而保護螢火蟲。
  • 中科院核心植物園黨建聯盟2020年年會在版納植物園召開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黨委相關負責人、黨辦主任、黨務主管、黨支部書記等參加會議。  會上,版納植物園黨委書記楊永平全面回顧了三園聯合開展黨建的背景和過程。  在黨建研討交流環節中,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版納植物園黨辦(副)主任分別作題為《「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實踐與思考》、《武漢植物園基本情況及黨建工作報告》、《開展羅梭江聯合黨建 開創園地合作新局面》的黨建特色報告,黨支部書記分別作題為《加強黨建工作,聚焦「四強」支部》、《特色農業資源植物科研黨支部工作交流報告》、《黨建激發科研活力——版納園森林生態室黨支部》黨支部報告。
  • 北京植物園:啄木鳥出來吃蟲子啦 留鳥候鳥每天都有新發現
    不論在地上還是樹枝上,棕頭鴉雀都蹦來蹦去的,而且經常是三四十隻在一起活動,有時候在灌木叢裡捉迷藏,偶爾又飛到喬木上待一會兒。現在園子裡迎春花兒比較多,有一次陳老師正在專心賞花,突然從花團中漏出一個小鳥的笑臉兒,輕觸花枝,一大群棕頭鴉雀就呼拉拉飛起來了。明星鳥黑頭 黑頭以前並不是北京的留鳥,後來可能是因為植物園的生活環境比較好,它們就留下來了。
  • 版納植物園召開青促會會員座談會
    7月27日下午,西雙版納植物園組織召開了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交流座談會。黨委書記楊永平、科技外事處處長陳吉嶽、人事教育處處長陳志雲,以及17位青促會會員出席了座談會。 上一屆青促會小組組長陳亞軍匯報了小組基本情況,以及2016-2020年小組在學術交流、科普教育等方面開展的工作。
  • 中國觀鳥之都——秦皇島
    鳥兒在這裡生存繁衍,同時也形成了諸多的觀鳥地域,海濱、河流、湖沼、山林、村莊、城市公園……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山海關區的石河入海口、燕塞湖等地域;海港區的植物園、人民公園、湯河入海口等地域;北戴河區的森林溼地公園、鴿子窩大潮坪、聯峰山公園等地域;撫寧縣的洋河入海口、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天馬湖周圍、石河流域等地;昌黎縣的大蒲河入海口、七裏海、灤河入海口等地域;青龍滿族自治縣的祖山等綿延山川河谷;盧龍縣的桃林口水庫
  • 版納植物園開展「了解身邊的環境」科學探索活動
    4月24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為中科院幼兒園植物園分園的小朋友開展了以「了解身邊的環境」為主題的科學探索活動。毛毛蟲微觀之旅,體驗小動物眼中的大世界24日,科普老師帶領小班幼兒在百花園多條小路上體驗了毛毛蟲的旅行。
  • 華南植物園自然導賞團隊走進社區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自然觀鳥團隊在資深觀鳥專家的帶領下,走進廣州多個社區公園開展自然觀鳥導賞科普活動,輔導好奇的市民進入鳥兒的世界,通過體驗觀鳥的樂趣,宣傳愛護自然的環保理念。  華南植物園飛羽志願者團隊是一支由廣州地區部分高校大學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團隊,除在承擔華南植物園面向公眾的觀鳥自然體驗普及活動外,還擔負指導社區、少年宮、中小學等自然觀察科普工作,通過開展鳥類與植物等自然導賞科普活動,帶領公眾領略、體驗自然之美。
  • 首次車陂湧觀鳥活動鳥種圖片
    作為一個業餘組織者,我看鳥的區別就是好看不好看的、大的小的、猛的靈活的這些形容詞,完全不符合觀鳥的專業要求。帶隊陳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普及觀鳥知識:裝備、資料、前輩總結。現在感覺可以班門弄斧,發揮摘抄和生搬硬套的能力,把看到的鳥兒們做個分類。
  • 版納DAY5|關於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看這一篇就夠了
    西雙版納唯一的5A景區中科院熱帶植物園每到一個地方旅行,我會順手查一下當地的5A景點,留意一些感興趣的以便安排到行程中,來到西雙版納,發現唯一的5A就是中科院植物園,再加上之前聽過一檔音頻旅行,推薦過這個地方,所以這裡自然成為版納之行必去的一站。
  • 知名「鳥」人給新手們的最全觀鳥攻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觀鳥活動越來越受當代人的青睞!生活在喧囂的城市,走進自然與鳥為伴,欣賞雄鷹振翅、傾聽小鳥鳴唱,一起共享自然!因此,觀鳥如同獲得自然劇場的終生門票,讓孩子和家長都能終身受益!Q1 什麼是觀鳥?在動物園看鳥算嗎?拿著雙筒望遠鏡,帶上鳥類圖鑑,到大自然中觀察、識別、欣賞周邊活動的鳥類,就是我們所說的觀鳥啦。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其實,四月除了看風景、賞繁花與新綠,也是觀鳥的好時機。湖北省的「愛鳥周」是在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這段時間,枝頭上、小河旁到處都是鳥的蹤影,唧唧喳喳的鳥鳴終日不息。無論你是一位想尋找稀有品種的發燒級愛鳥者,還是只想用鳥鳴潤潤耳朵,都不妨嘗試用觀鳥的方式來親近自然。
  • 版納植物園第23期園林園藝技工培訓班結束
    版納植物園第23期園林園藝技工培訓班結束 2016-09-29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為了提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普洱學院聯合辦學的成效,滿足學院園林園藝專業學生的需求,版納植物園為來自普洱學院園林與園藝技術專業即將畢業的67名學生舉辦了本次培訓班,此次培訓也是今年開辦的第二次園林園藝技工培訓。
  • 自然教育之觀鳥——追尋望遠鏡中的精靈(語音)
    觀鳥如字面的意思就是觀察鳥類,在臺灣地區被稱為賞鳥,其實我更喜歡這個說法,帶有欣賞的意思。觀察也好欣賞也好,總之這個活動的內容就是去看野生的鳥。以我對觀鳥的看法,觀鳥就是在做三件事:發現鳥、認識鳥、記錄鳥。這裡面有很多樂趣可以跟大家分享下。發現的樂趣在於尋覓後的結果,發現鳥就是找到它們。
  • 海南周刊 | 觀鳥「大咖」海南說鳥 用智慧愛鳥
    觀鳥「大咖」海南說鳥  黃胸鵐  在昌江海尾溼地公園觀察到的黃胸鵐。盧剛攝  出現在新盈溼地的勺嘴鷸。  日前,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與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在海口聯合舉辦了一場講座,只講和鳥有關的故事。故事從候鳥開始,最後以「號召大家一起去找鳥」結束。  講座上,來自IUCN世界保護地委員會的委員、成都觀鳥會的理事長沈尤,還有生態學博士、網紅微信號「鴉雀有聲」的主編朱磊等「大咖」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鳥人說」,他們三句不離鳥,有趣有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