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納植物園2018年「自然之蘭——大自然的饋贈」蘭花展預告
版納植物園「自然之蘭——大自然的饋贈」蘭花展,將從美學和科學的角度,展示蘭花卓絕的風姿、精巧的生殖策略、以及蘭科植物研究和保護方面的成果,為大家帶來一場與傳統蘭花文化截然不同的知識和文化盛宴。在蘭展上公眾將有機會目睹種類眾多的附生蘭科植物如密花石斛、鼓槌石斛、報春石斛、鳳蝶蘭等構成的熱帶雨林「空中花園」。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探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2月5日,「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帶著各樣疑團探訪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了解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生命多樣性。蘭花螳螂 劉昶希 攝白旗兜蘭 和曉 攝絞殺榕 譚江華 攝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
-
版納植物園第23期園林園藝技工培訓班結束
為了提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普洱學院聯合辦學的成效,滿足學院園林園藝專業學生的需求,版納植物園為來自普洱學院園林與園藝技術專業即將畢業的67名學生舉辦了本次培訓班,此次培訓也是今年開辦的第二次園林園藝技工培訓。
-
中科院核心植物園黨建聯盟2020年年會在版納植物園召開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黨委相關負責人、黨辦主任、黨務主管、黨支部書記等參加會議。 會上,版納植物園黨委書記楊永平全面回顧了三園聯合開展黨建的背景和過程。 在黨建研討交流環節中,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版納植物園黨辦(副)主任分別作題為《「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實踐與思考》、《武漢植物園基本情況及黨建工作報告》、《開展羅梭江聯合黨建 開創園地合作新局面》的黨建特色報告,黨支部書記分別作題為《加強黨建工作,聚焦「四強」支部》、《特色農業資源植物科研黨支部工作交流報告》、《黨建激發科研活力——版納園森林生態室黨支部》黨支部報告。
-
版納DAY5|關於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看這一篇就夠了
西雙版納唯一的5A景區中科院熱帶植物園每到一個地方旅行,我會順手查一下當地的5A景點,留意一些感興趣的以便安排到行程中,來到西雙版納,發現唯一的5A就是中科院植物園,再加上之前聽過一檔音頻旅行,推薦過這個地方,所以這裡自然成為版納之行必去的一站。
-
版納植物園召開青促會會員座談會
7月27日下午,西雙版納植物園組織召開了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交流座談會。黨委書記楊永平、科技外事處處長陳吉嶽、人事教育處處長陳志雲,以及17位青促會會員出席了座談會。 上一屆青促會小組組長陳亞軍匯報了小組基本情況,以及2016-2020年小組在學術交流、科普教育等方面開展的工作。
-
版納植物園舉辦「鳥的繁殖」主題觀鳥活動
版納植物園舉辦「鳥的繁殖」主題觀鳥活動 2019-03-19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3月16日,第二屆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活動由室內講座和室外觀察兩部分組成。 在室內講座中,版納植物園博士研究生周麗萍向觀鳥俱樂部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幾段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片段直觀表現了鳥類有趣的求偶行為。
-
版納植物園召開中科院植物園科普網絡委員會會議
7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科普網絡委員會會議在西雙版納植物園召開,來自委員會中13家植物園的分管科普工作的領導及科普工作負責人、中國植物園聯盟秘書處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西雙版納版納植物園主任兼科普網絡委員會主任陳進主持。 中國植物園聯盟秘書處秘書焦陽首先介紹了聯盟的「十四五」工作規劃設想,計劃從總體上推進國家植物體系的建設,構建物種保護的「方舟鏈」。
-
德國明斯特大學Otto Klemm教授訪問版納植物園
8月26日至29日,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 Germany)氣象系主任Otto Klemm教授夫婦到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訪問。 訪問期間,Otto Klemm教授夫婦分別考察了熱帶雨林和橡膠林通量監測系統、熱帶雨林控水試驗樣地、橡膠林CH4和N2O監測樣地和版納站氣象觀測場等,就微氣象觀測方法和技術在監測中的應用進行了現場交流與指導。
-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授張紅訪問版納植物園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授張紅訪問版納植物園 2015-05-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 5月19日,應中國科學院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栽培技術研究組組長蔡傳濤邀請
-
南美星油藤 版納結「碩果」(創新故事)
回國後,路甬祥將種子交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試種、繁殖,希望能在當地開花結果、造福當地農民。 美藤果的花是單性的,雌雄異花、同株,雌花和雄花著生在同一個總狀花序上, 每個花序只有1—2個雌花位於基部。幼果表面光滑、呈綠色,成熟時則為茶褐色,具3—7個稜角,每個稜角內含有1粒種子。
-
版納植物園迎來第一屆螢火蟲節
潑水節過後,一場場大雨裹挾著夏日的氣息,帶來了西雙版納最多姿多彩的季節,也迎來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一屆螢火蟲節。從4月22日到6月5日,伴隨著螢火蟲在版納植物園的集中出現,科普旅遊部推出了一系列活動,讓大家在螢火蟲節期間觀賞、了解進而保護螢火蟲。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 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掌上春城訊近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網 馮雨釤 攝 珍稀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蘭科苗圃,苗圃內的白旗兜蘭正值花期。這種原產印度、緬甸的蘭花,國內早年在雲南普洱首次被發現。
-
西雙版納植物園:體驗生命的美麗與神奇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西雙版納植物園(以下簡稱「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擁有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蘭花螳螂。新華網 馮雨釤 12月5日攝 5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龍腦香科植物,以及榕樹氣生根在石崖上形成的
-
華南植物園自然導賞團隊走進社區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自然觀鳥團隊在資深觀鳥專家的帶領下,走進廣州多個社區公園開展自然觀鳥導賞科普活動,輔導好奇的市民進入鳥兒的世界,通過體驗觀鳥的樂趣,宣傳愛護自然的環保理念。 華南植物園飛羽志願者團隊是一支由廣州地區部分高校大學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團隊,除在承擔華南植物園面向公眾的觀鳥自然體驗普及活動外,還擔負指導社區、少年宮、中小學等自然觀察科普工作,通過開展鳥類與植物等自然導賞科普活動,帶領公眾領略、體驗自然之美。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邊陲美麗的「桃源」世界
文|楊瑩在來西雙版納之前,特意攻略了一下這裡的熱帶植物園。官網上說,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處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自1959年創建,植物園歷經近60年發展,有著佔地16000多畝的面積,38 個專類園,系我國保存熱帶珍稀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
-
4000多株韶關精品蘭花亮相華南植物園
南都訊 記者陳燕 9月28日,一幅長18米寬8米高達6米由韶關蘭花、荔枝樹、桂花樹、奇石等組成的「花海奇觀」景觀在廣州華南植物園對外正式亮相,拉開韶關蘭花走進大灣區華南植物園主題展暨韶關文旅推介會序幕,開啟為期11天的展期。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