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義烏金融商貿區的中福廣場,今天舉行了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揭牌儀式。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為義烏研究院揭牌。
新成立的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將重點打造「一院三基地」,揭牌後首批項目將入駐中福廣場。
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林毅表示,校地雙方建設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將帶來科技升級、動力升級、人口升級、教育升級、城市升級等五大升級,為義烏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不僅在義烏髮展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而且對落實人才強省、創新強省戰略,加快浙中崛起也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義烏將拿出最好的服務,為平臺建設和人才來義創造一流環境。
高興夫在致辭中表示,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揭牌和首批專家籤約受聘是義烏市引名校的重要成果,是浙江省與復旦大學省校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是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他希望,省校雙方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謀深謀準謀實合作內容,一是高水平建設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加快建設「一院三基地」,成為浙中城市群科創走廊的主力軍;二是高質量謀劃省校合作內容,加強對合作平臺和項目的高效推進,進一步健全省校會商協調製度,推進重大合作事項;三是高水準服務營造優質環境,我省相關各地要為復旦大學進一步提供優質精準服務,推進省校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許寧生表示,建設義烏研究院,是省校、市校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復旦大學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陣地。他強調,雙方要圍繞「三個一流」的目標實現規劃願景,一是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研發平臺、智庫研究平臺、政產學研平臺,打造應用基礎研究、決策諮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校企合作等示範基地;二是培育國際一流人才,將義烏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高層次人才理想集聚地,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 人才培養基地以及國際化高質量人才的重要蓄水池;三是打造國際一流院區,堅持服務人才引育和科研需求,將研究院打造成人心聚學、追求卓越、底蘊深厚、 綠色友好的智慧院區。
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義烏研究院院長金力為首批受聘專家授聘書。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徵、副校長徐雷,以及復旦大學和浙江省科技廳、教育廳、義烏市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建設國際一流平臺、培育國際一流人才、打造國際一流院區……今天起,一個全新的光榮與夢想,將由復旦大學和義烏一同創造和實現。
義烏市,是中國首個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是金義都市區的重要增長極,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區,「一帶一路」樞紐城市,全國重要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100年前,年僅29歲的青年知識分子、後來擔任復旦大學校長25年的陳望道,在他的家鄉義烏,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復旦和義烏將再次攜手共進,設立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
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科技部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的指導意見,復旦在重點區域的重點城市,創新體制機制,採取多種合作模式,布局建設地方研究院。發揮學校學科、人才和組織優勢,整合地方研發、科技政策和產業資源,著力開展基礎應用研究,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地方政府、產業企業形成良性互動,提升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升地方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將重點建設「一院三基地」,即:義烏復旦創新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基地、創新創業基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
一院指義烏復旦創新研究院。包括理工醫科科創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理工醫科科創中心逐步布局長三角新材料、光電信息、生物醫學、高端裝備等領域,服務長三角創新共同體和產業集群建設。人文社科主要建設「一帶一路」建設、全球傳播全媒體、國際智庫等研究平臺。
注重學科交叉和體制機制創新,促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科研成果,支撐和反哺復旦一流學科體系建設,促進義烏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三基地指研究生教育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主要任務是人才培養,目標是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和教育培訓基地。
其中,研究生教育基地依託研究院各研究機構為平臺,利用復旦大學和產業界資源,開展研究生培養。
創新創業教育基地主要針對研究院學生、當地創業意向者、復旦大學校友等人群開展創新教育和創業輔導。
黨員幹部教育基地發揮望道兩館姊妹館作用,為黨政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新知識、新技能、新信息教育培訓。
據悉,近期義烏研究院將重點啟動新材料新器件新裝備、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全球傳播全媒體等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