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

2021-0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胡福明  記者吳楠/攝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近日,記者來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胡福明家中。一進客廳,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堆滿方桌的書刊。84歲的胡福明仍然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桌上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等書都已被翻看的翹起了邊角。

在胡福明看來,做各項工作都要學好馬克思主義,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並不想當一位哲學家,哲學對於我而言,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理論『武器』。因此我對歐洲哲學史只是一般的了解,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著作卻反覆認真地閱讀,以期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1955—1958,胡福明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新聞專業期間,選修了哲學。「為了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選修了哲學,而在選修的過程中,我越讀越有興趣,最終愛上了哲學。」胡福明說。

1959年9,胡福明到中國人民大學讀哲學研究班後,認真閱讀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人的重要著作,在不斷尋找相關歷史資料中,深刻把握文章的內容、精神實質及意義。

1962研究班畢業後,胡福明離開北京,來到南京大學政治系(今哲學系)任教。

1982年11,胡福明被調至江蘇省委工作,歷任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常委、省委黨校校長、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省社科院院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20世紀90年代以來,胡福明先後主編了《蘇南現代化研究》《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中國現代化叢書》,並組織撰寫了《蘇南鄉村企業的崛起》等著作,受到學界好評。

2018,胡福明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和改革先鋒獎章。

在改革開放之初,以胡福明為主要作者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回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和發表的過程,胡福明強調文章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沒有考慮過把握『時間節點』寫這篇文章,我只是想推動撥亂反正,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977年2,「兩報一刊」刊發《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兩個凡是」。「這篇文章一出來,我就意識到『兩個凡是』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批判『兩個凡是』是全面推進撥亂反正的關鍵。」胡福明在經歷了一兩個月的思想鬥爭後開始寫文章。1977年夏天,他寫出了8000多字的長文。文章經光明日報社和中央黨校多人共同討論修改,並經中央領導審定後於1978年5月10日刊發於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於5月11日刊發於《光明日報》頭版。

文章發表後被一些人批評為「在理論上是荒謬的,在思想上是反動的,在政治上是砍旗的」。然而,正是這篇被批為「反動」的文章,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關注。1978年6月2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鄧小平態度鮮明地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嚴厲批評了照抄照傳上級的指示、文件的「本本主義」態度。

回望與共和國同行的70年,胡福明說:「我這一生就是為新中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的。」他特別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他表示,馬克思主義是研究社會問題的科學,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指導思想,是人民群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把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基本任務。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在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在採訪臨近尾聲時,胡福明對記者說:「黨和人民培育我多年,講課、寫文章,宣傳馬列,也不足以回報黨和人民。『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現在,我的眼睛不好了,但我每天還會讓老伴為我讀報刊,有機會也會參加一些會議,希望能跟上這個時代,繼續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戳「閱讀原文」,查看往期學術乾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宗悅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焦點

  • 黃金賢: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
    他2010年榮獲自治區優秀班主任,曾多次榮獲市級縣級優秀教師,面對榮譽,他沒有驕傲,他對自己說,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只要自己還沒有退休,就得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為凌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綿薄之力。圖文丨韋 軒 楊勝好
  • 黃金賢: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
    他2010年榮獲自治區優秀班主任,曾多次榮獲市級縣級優秀教師,面對榮譽,他沒有驕傲,他對自己說,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只要自己還沒有退休,就得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為凌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綿薄之力。
  • 榜樣的力量 |李鳳軍:老驥伏櫪愛更濃 平安前線不老松
    榜樣的力量 |李鳳軍:老驥伏櫪愛更濃 平安前線不老松 2020-12-01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福明:做永不停歇的思索者
    胡福明,中共黨員,1935年7月生, 江蘇無錫人。
  • 發現無錫 | 胡福明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胡福明近影胡福明,1935年出生在無錫縣長安鄉胡巷村一個世代務農之家。因家境貧寒,上小學和初中時,胡福明因交不起學費失學過幾次。1949年無錫解放後,靠著政府助學金,胡福明才讀完了初中,成為長安中學第一屆畢業生。1952年,17歲的胡福明考上了無錫師範學校的春季班,畢業後分配到江蘇省總工會幹部學校工作。1955年春夏之交,國家號召青年知識分子報考大學,胡福明也報考了,並一舉考上了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全國有1萬人報考北大,錄取比例達到1:200,這成為胡福明所在單位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驥伏櫪[4],志在千裡。烈士暮年[5],壯心不已[6]。盈縮之期[7],不但在天[8]。養怡之福[9],可得永年[10]。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注釋】[1]神龜:傳說龜能活千歲以上,因此有「神龜」之稱。壽,長壽。[2]竟:終結,終了。
  • 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走基層 看變化」宜春公安離退休老幹部樟樹行
  • 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胡福明被頒發最高貢獻獎
    在慶典大會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坐著輪椅出現,他被頒發了最高貢獻獎。胡福明說,哲學的根本使命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南大哲學系原副主任胡福明他的文章被放進櫥窗展示1978年5月11日,時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的胡福明作為主要作者,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撰寫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在《光明日報》上。
  • 胡福明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病房走廊寫提綱
    昨天(12月18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胡福明,作為「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表彰,「真理標準大討論的代表人物」成為胡福明的官方定義。時隔40年,胡福明再談起這篇文章,先是強調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從1977年9月份寄出,到1978年5月份刊發,幾易其稿,一個人的勇氣變成一群人的執著,「文章難,難在要有戰鬥力,也不要讓人抓住小辮子,要聰明。」胡福明告訴記者。
  • 老驥伏櫪寫春秋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然而,詩人沒有沉浸在這種悲傷裡,而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裡馬雖然形老體衰,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裡的豪情。同樣,那些有志幹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詩人以千裡馬自比,表明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應樂觀奮發,積極進取,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
  • 大鵬展翅,志在千裡
    作者:汪振華   編輯:楚楚   晴空萬裡,浩瀚星空   大鵬展翅,志在千裡
  • 退休不褪色 老驥伏櫪不忘初心
  • 老驥伏櫪 廣水市關廟鎮汪光濤堅守抗疫陣地
  • 《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壯心不已」表達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 「普查員風採」老驥伏櫪 嚴謹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