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雙節點」 青島新機遇!順應時代融入大局 放大國家戰略疊加效應

2020-12-25 半島網官網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沈俊霖 王學義

事實一再證明,一個城市唯有順應時代潮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有可能走在前列。

今天的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蔓延的疫情讓世界變上加變,加之更加複雜的原因,世界秩序在劇烈而深刻地變動著,全球化遇到逆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加快重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新趨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挑戰,著眼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強調,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中國的國內大循環,必然是跨越南北、東西互濟的循環,通過這樣的循環,一是可以擴大內需,二是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南北、東西的區域均衡發展,讓整個北方地區進入一個「補課式」的較快增長階段。

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

青島如何發揮好這兩個「雙節點」作用,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機遇、開創未來?我們必須站在全新的坐標系中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位,重新審視自身稟賦,精準城市戰略定位,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將肩負的國之重任與新發展格局有序疊加、高效協同,匯聚成開啟城市未來的磅礴之力!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過去,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對我國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中國對內需的依賴逐漸增強。

因此,必須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到國內來,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甦,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必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所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內需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者好比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先來看投資需求。投資事關經濟工作的全鏈條,是當前抓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活力與後勁的關鍵指標。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關鍵是要抓好投資。

國內前排城市紛紛把投資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上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9%,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5%。深圳堅持「新基建+傳統基建」協同發力,以有效投資擴大內需、增強後勁,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回升,前8個月,同比增長10.2%。成都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策劃、包裝、實施了一大批重大項目,先後發布多個投資「機會清單」。南京全力擴大有效投入,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西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高達12.8%,增速排名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

去年,在國家戰略疊加效應下,在新路數新打法下,站在開放發展新風口的青島,投資「炸開了泉眼」「找到了礦脈」。2019年,青島全市投資增長21.6%,增速創近七年新高,居中國35個大城市第一位。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青島高歌猛進的投資勢頭產生了不小的抑制。1-8月份,全市投資同比增長5%,雖然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還不錯,但與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想實現年初定下的年度奮鬥目標,差距還很大。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經濟增長。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青島想要保住這個位置,進位爭先,必須發力投資,絕不能丟掉青島在投資方面保持的全國領先地位!必須堅持把抓投資、抓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把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戰場」和「生命力」,不遺餘力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今年6月1日起,青島發起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轉換路數、改變打法,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奪回來、把工期補回來,以高質量投資強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保持住了投資和項目建設持續趨穩向好的態勢。9月25日,全市投資運行專題會暨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調度會對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決定將「百日攻堅」行動延續到年底,育新機、開新局,奮力奪取「雙勝利」。

再來看消費。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已連續六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消費是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擴大消費是對衝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關鍵是要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消費需求將呈現「回補」現象,這是機會所在。再往遠一點看,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消費的「發動機」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在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消費力將成為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一大關鍵因素。

青島消費的底子不錯。今年上半年,相比排名第14位的GDP,青島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榜單上的排名相對靠前,列全國第12位。青島必須發揮自身優勢,搶抓機遇,把消費抓上去,讓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更加澎湃!

放大國家戰略疊加效應,進一步融入國際循環

今天,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意味著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要發展,必須和世界先進生產力聯繫在一起,以開放促發展。在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疫情期間,全球經濟運行秩序遭到重大衝擊,外需進一步萎縮,全球供應鏈極不穩定。過去的國際循環已難以為繼,這也要求必須打破「長期處於『微笑曲線』底部、國際價值鏈低端」的低水平開放發展局面,走高水平開放發展之路,以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今天的青島,面臨的開放大勢前所未有、機遇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發展寄予厚望,要求青島建設上合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要求山東半島城市群發揮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特別要求青島發揮港口門戶城市的作用,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青島歷史性地站在中國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

青島要勇擔國之重任,推進高水平開放,加快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進一步深度融入國際循環。

上合示範區和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是青島開放發展的兩大平臺,也是青島融入國際循環的重要「切入點」,目前已經在全市開放發展中起到了引爆效應。上合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獲批一年來,著力建設「五大中心」。其中,在上合多式聯運中心,一條「西聯中亞歐洲、南通南亞東協、東接日韓亞太」的國際多式聯運貿易大通道已現雛形,力爭成為中亞及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自掛牌運行以來,也較好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這「兩區」通過發揮其獨有的政策創新和便利化優勢,已經集聚起大量的資源要素,今後要進一步發掘潛力,釋放活力。

深度融入國際循環,必須穩住外貿基本盤。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86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應該說,在疫情的衝擊下,能夠穩住陣腳、實現正增長,已經很不容易。但青島這一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7位,只能算中規中矩。需要重新審視國際循環,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讓外貿企業輕裝上陣。

開創外貿新局面,服務貿易是一個重要突破口。自2013年起,中國超越美國一直穩居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服務貿易無論總量還是發展水平,都有不小差距。要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就必須加快發展服務貿易。今年8月2日,青島獲批成為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這將為青島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政策利好,助力青島打造服務貿易發展高地,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升青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

創新路數打法,讓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先明確,這一格局中既有「國內大循環」,又有「國內國際雙循環」。前者為「主體」,後者則要「相互促進」,謹防兩個循環生態體系「脫鉤」。

如何讓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關鍵是要充分發揮青島「雙節點」優勢。

從內外兩個循環看,對外,青島是東向日韓、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是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在統籌內外兩個循環中,就有了「雙節點」的價值;從國內大循環看,國內大循環必然是打通南北、東西互濟的循環,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又是長江以北地區第三大城市、黃河流域經濟的出海口,在打通南北東西的國內大循環中,具有「雙節點」作用。

青島加快構建城市「朋友圈」,在東西南北不斷「落子」,正是在發揮上述兩個「雙節點」的作用。

青島主動提出學習對接上海在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藉助上海現代服務業的輻射作用、讓青島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中轉站」,更有力地輻射黃河流域、輻射北方地區;「學深圳、趕深圳」不斷推向深入,構建起「南深圳、北青島」的全新格局;牽手成都,兩座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城市,開啟了新一輪合作大幕;青島搶抓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以及北京自貿試驗區的難得機遇,主動靠上去,接受輻射,加快數字經濟升級,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功能。

獨行快,眾行遠。超級城市身後往往站著實力雄厚的城市群。由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組成的膠東經濟圈,擁有3200萬人口、3萬億的經濟總量,經濟總量佔山東省的42%、佔黃河流域九省區的13%。目前,膠東經濟圈已經成立了創新創業、文化旅遊等12個發展聯盟,籤署了金融服務、行政審批、法制一體化等16個合作協議,正攜手打造「雙循環」下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青島要當好牽頭城市,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不久前,青島聯合膠東經濟圈五市和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共同發起2020·青島·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並攜手海關、港口、證券等企業、機構,搭建服務黃河流域的企業合作機制。要用好這個機制,進一步深化與沿黃流域的合作。

青島著眼於打通內外循環的更加暢通便捷通道,從去年開始,著力與重點國家共同建設一批「國際客廳」,旨在推動國內外企業、商協會和地方政府間的順暢對接,其功能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為國內國際資源要素的對接。目前,面向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的「國際客廳」和山東會客廳已經正式運營,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央企「國際客廳」也已經啟用,要用好、用足。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營造有利於企業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在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方面,青島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作為努力方向,致力於打造一種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的政務服務環境。這已經成為青島的新名片,極大地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但要看到,與先進城市相比,青島營商環境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再接再厲,進一步優化。

循環不暢,是因為存在淤點堵點,政府要做的就是優化營商環境,打通淤點堵點。要用好改革的「衝擊鑽」,打破政策的瓶頸和障礙,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痛點和堵點,加速人、財、物的自由流動。既要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提升經濟和社會治理水平,也要通過強力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通支撐經濟循環的全流程創新鏈條。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開放發展的關鍵節點,青島始終沒有缺位,始終站在前排,勇當先行者、試驗田,一次次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一次,也必須挺身而出,勇擔當,善作為,找到與新發展格局的最佳契合點,在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為城市開闢新賽道、新空間,贏得新未來!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行萬裡連通五大國家戰略 以開放姿態融入「雙循環」
    該展示中心依託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首創的「鏈上自貿」保稅展銷新模式,疊加「跨境電商」以及承載進博會溢出效應的「6+365服務平臺」,常年展示展銷來自日韓和「一帶一路」等40多個國家近3000種進口商品,讓廣大市民大開眼界。越開放,越發展。當一座志在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城市,以開放的胸襟、務實的態度、高效的行動擁抱世界,一定會迎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更大機遇。
  • 新背景、新玩法、新變局 今年的日韓(青島)進博會不一般!
    經貿合作形式的不斷創新、跨境電商的崛起、網紅經濟時代的到來……在新冠疫情、RCEP籤署、中日韓未來合作十年開局之年等因素疊加的大背景下,本屆日韓進博會表現出的一些新趨勢、新風向,足以引發人們的強烈關注。
  • 探尋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路徑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系列訪談·智庫答問】  編者按  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出,希望港澳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為澳門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在回歸20周年的重要節點上展望未來,澳門應該如何抓住機遇,更好地實現自身發展,並且為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光明智庫邀請專家學者深度解析。
  • 牢牢把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
    這是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二十年時,黨中央國務院從全局出發,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新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對於增強防範化解各類風險能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的寶貴的歷史性機遇。
  • 23日舉行的這個重磅會議擘畫青島「十四五」藍圖
    這是對青島未來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戰略性布局,這次會議也註定將在青島發展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青島開啟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新徵程,各種積極因素厚積成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RCEP籤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機遇疊加,為青島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級拓展了戰略空間。
  • 為期17天,創新周邂逅青島臺東!百年商街化身時代新街區!
    站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青島「雙節點」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越來越多的優質要素匯集於此。而新發展格局帶給百姓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商品流動更加便捷,商品價格也更加親民。打開了跨境貿易新大門的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之下,迫切需要找到承載這一機遇的支點。
  • 獲20億戰略投資,每日優鮮聯手青島探索生鮮產業一體化新路徑
    12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集團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這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
  • 面向「十四五」,青島退無可退...
    目前,國家戰略疊加的青島,已經站在了中國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只要把戰略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青島就能迎來更好的發展局面。況且,青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太大,與個別城市的差距甚至在「毫釐之間」,只要能抓住機遇,再努力一點,進位趕超,甚至重回前十不是沒有可能!
  • 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新標杆 每日優鮮總部項目落地青島...
    該項目從洽談到正式籤約僅用150天,產業及直接配套投資不低於200億元,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城陽區陽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國信集團組成聯合投資主體,一期投資達20億元,開創了城陽區過百億元大項目引進落地的效率之最、純產業投資規模之最、政府產業基金單筆投資之最。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攜手城陽,共贏陽光美好未來。青島是青春之島、創業之城,是城市中的「獨角獸」。
  • 山東《建議》中的青島密碼:12處「青」字眼,40處青島元素
    、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和戰略定力,對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6、7、支持青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持續放大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效應,聚力增強開放門戶樞紐、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目標就是,增強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
  • 【RCEP港城故事二十九】把握核心產業優勢 市北點燃新貿易賽場新引擎
    市北,叩開機遇之門,駛向蔚藍世界的新引擎正在啟動。作為一座經濟外向型城市,國家戰略與發展機遇正在青島疊加。從上合峰會的召開,到上合示範區和RCEP自貿試驗區的先後落地,進一步打開了青島對外開放的窗口,加快青島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步伐。
  • 新時代招商,青島市北區如何奏響發展最強音?
    中國山東網2月24日訊 後峰會時代,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成為了青島的發展目標。無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還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向海而興」都是青島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現在,青島把港口作為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發起了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依託歷史定位與戰略資源,市北區肩負起作為主城核心區的責任與擔當,即將在迭代換新的宏偉藍圖上振翅起飛。
  • 國家戰略再落地?解讀青島的「上合力量」
    而在國際多邊合作的發展圖鑑中,青島,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之地,青島以蓬勃的開放活力,推動著「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身兼國內國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與「一帶一路」合作平臺的雙重使命,我們能夠從這一特殊的歷史地位,窺見青島與上合組織的不解之緣。12月10日,2020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在青島啟幕。
  • 政前方|創意青島大會上麥肯錫發布戰略研究:未來十年 青島有望看齊...
    原標題:政前方|創意青島大會上麥肯錫發布戰略研究:未來十年,青島有望看齊舊金山、慕尼黑半島記者 李紅梅理不辯不清,道不辯不明。兩個多月前,「創意青島」概念提出,如何把青島這座海濱之城創出新意,成為青島新的發展之問。
  • 每日優鮮總部項目落地青島城陽
    該項目從洽談到正式籤約僅用150天,產業及直接配套投資不低於200億元,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城陽區陽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國信集團組成聯合投資主體,一期投資達20億元,開創了城陽區過百億元大項目引進落地的效率之最、純產業投資規模之最、政府產業基金單筆投資之最。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攜手城陽,共贏陽光美好未來。青島是青春之島、創業之城,是城市中的「獨角獸」。
  • 沿黃「9+5」在青島共商「雙循環」
    機遇在於把握,願望在於行動!  現在,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黃河流域慢了,整個北方地區慢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一個不爭的事實。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重大戰略機遇面前,沿黃城市如何破題,把機遇牢牢抓在手上?
  • 深度融入國家開放戰略 "十三五"青島外貿高質量發展
    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成效顯著,與225個國家(地區)有貿易往來,貿易夥伴較「十二五」末增加2個。對東協、歐盟(不含英國)、美國前三大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增長25.7%、9.9%和9.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7%。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得海關總署批覆。
  • ...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
    袁佔亭在調研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重機遇疊加東興搭上成渝高鐵融入「一帶一路」
    而東興區被媒體所關注,則是因為該區地處國家三大戰略輻射區和西部大開發受益區、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節點區、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內江新城建設戰略核心區,多重疊加戰略布局和政策傾斜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東興區委書記黃俊偉認為,這些機遇,都將為東興擴大開放合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注入新的動力,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