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如夢,悲或喜,總有甦醒之時

2020-12-22 小魚說文化

本文由作者小魚說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隻毛蟲在繭中睡了很久,夢中,一切都是那樣的黑暗,那樣的無趣,那樣的孤獨。突然有一天,它從夢中醒來,同時感到自己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一種力量促使它用力地向外衝,它的背上,竟然還有一對不知是什麼的東西在幫它掙脫身邊的束縛。

努力,再努力,當它終於衝破外面的束縛之時,那不見天日的苦悶,那無法伸展的逼仄便全在它那翩然一舞中一去不返了。它驚喜地發現,自己再也不是那隻滿身花斑的醜八怪,再也不是沒有手腳只能在地上匍匐行走的小可憐,再也不是孩子們見了便大叫並用石頭投擲的討厭鬼。

毛蟲的夢結束了,蝴蝶的夢開始了。從此以後,它擁有了新的生活。

人生也是如此,一個夢接著另一個夢,前一個夢剛剛結束,後一個夢便馬上開始。也許後一個夢中,還飽含著前一個夢中的情愫,然而前一個夢畢竟已經結束,就如同破了繭一般,再無修復的可能。縱使有不舍,有留戀,也只能長嘆一聲,從中醒來,如化成蝴蝶般翩躚而去,開始下一個不知何時會醒的夢。當屬於人世間的所有的夢都醒了之後,人便不再存在於這個世界中,然而,夢並沒有完全結束。那些殘留的,或者未曾發掘出的,都將在另一個空間裡甦醒。那新生的,看似與這一世有關,卻也無關。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名詞之一,他在這首詞中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表面是詠史,實為抒發自己年已半百卻未有所成之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滾滾長江向東流去,千百年來奔流不息,有多少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和英雄豪傑,都在浪花的翻騰中悄悄地消逝了,再也看不到蹤跡。據說那舊營壘的西邊便是三國時期的赤壁,正是在那裡,周瑜大破了曹兵,取得了勝利。

那兩旁的石壁陡峭地聳立著,仿佛穿破了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在岸上,激起的浪花如同冬日裡厚厚的積雪。大好江山美麗如畫,在那個時期,曾湧現了不知多少英雄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想起多年以前,小喬剛剛嫁給周瑜的時候,周瑜還是那樣的年輕,那樣的雄姿英發。他手持羽毛扇,頭戴青龍絲頭巾,只在談笑之間便讓曹操的軍隊灰飛煙滅了。

這時,詩人不由得想到,自己這樣神遊於三國戰場,想必會被人笑自己定是因為多愁善感,才過早地長出了白髮。於是他想,也罷,也罷,既然所有的事情一旦過去都會如夢一場,既然人生如夢,還不如舉杯邀明月,讓它與自己同飲共醉好了。

一個人的一生,何嘗不是從一個又一個的夢中醒來,再進入一個又一個夢中?只不過有的人總是接連做著噩夢,有的人總是接連做著美夢而已。

沒有哪個人會一生只做噩夢,也沒有哪個人會一生只做美夢,美夢與噩夢交替而進行,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人生中的失落、起伏、驟喜、驟悲,都不過是夢一場罷了。若是我們都能看得開了,看得透了,那世間便沒有那麼多飽受折磨的人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一開始就如此達觀,即使是人們眼中的灑脫之士也是如此。是的,他們也曾苦悶、也曾彷徨、也曾哀愁、也曾迷茫。然而,天性的樂觀使他們沒有讓自己被悲傷淹沒,那一點樂觀的天性讓他們從悲傷的夢中醒了過來,去享受下一個快樂的夢。

如蝴蝶一般,雖然被一場大雨打溼了背後的翅膀,暫時不能再次飛翔,卻可以安靜耐心地等待著翅膀上的水一滴滴蒸發,變成水汽散盡在空氣中,然後重新拍拍翅膀,去追逐那清冷的月光,去芬芳的花叢中舞蹈。

於是,他們又重新快樂了,用一貫的灑脫,一貫的樂觀,在新開啟的一頁空白上,認真地繪出美麗的圖畫,書寫出新的篇章。

人生如夢,悲也好,喜也好,總有甦醒之時。不如用心體驗每一個夢給我們帶來的感受,用心讓每一個夢都過得精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是作者小魚說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他以孤鴻自比,抒鬱郁不得之志。他在詞中寫到,殘月當頭,而所能看見的僅僅是頭頂寥寥無幾的枯葉,在萬籟俱寂的時空下,詞人感到孤獨萬分。這就是蘇軾詞中所營造的感傷情懷,一種「縹紗於天地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烏臺詩案」雖然毀掉了蘇軾的官運,但卻成就了他在詩詞上的造詣。本來,蘇軾少年成名,一直風光無限,他的詞在整體風格上也是瀟灑自如,充滿了豪情壯志。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真實寫照,引領自己走向夢之旅
    今天我們接著昨天留下的那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繼續。這句話的意思昨天我已經解釋過了,今天就看看什麼是這句話真實的寫照。唐代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裡寫的是景色,但寫的是這長江上的月光。蘇軾同樣也在長江邊上寫「江月」,他不是欣賞江月而是用一樽酒去祭奠江月。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講到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我說:十三歲的你們,有過「人生如夢」的感覺嗎?X同學舉手:「當然有,就是已經活了十幾年,一事無成的感覺。」我扶額,你這讓十八歲的我情何以堪?!人生如夢,夢是什麼樣的?什麼時候會覺得人生如夢呢?
  • 豪放詞作的巔峰,《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不幸的是,母親病故的噩耗傳來,原本要一展拳腳的蘇軾,還鄉守孝三年。三年時間變化太大,當蘇軾喪期結束返回朝廷的時候,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正進行正經朝野的「王安石變法」。蘇軾對新法中的諸多主張卻不敢苟同,並在詩文中表露出對新政的不滿。直言諷刺變法的弊端,因此造受排擠。先後被貶官杭州、徐州等地。蘇軾在地方政績突出,仍不忘調侃變法的弊端,最終導致烏臺詩案爆發,差點送命,出獄後就被貶到了黃州任團練副使。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也成為了蘇東坡如夢一生的寫照。-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坐在長江的一葉扁舟上,中年不惑的蘇東坡想起了雄姿英發的周公瑾,也一定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少年得意和仕途輝煌。
  • 蘇軾的這首《念奴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詞牌名。唐元鎮《連昌宮詞》有「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的句子,調名「念奴嬌」本此。蘇軾被貶黃州,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夏天的一晚夜遊赤壁,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豪放詞。上片描繪赤壁景色,讚美江山之勝。
  • 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故發出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
    淺談蘇軾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仕途衰落,此後顛沛流離,人生的變幻無常使他發出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這種苦悶是寄情山水也無法完全去除的。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小兒子蘇過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陪他度過了那段抑鬱的時光,蘇軾臨終前還特意寫了一首禪詩來提醒兒子:《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豁達詩人蘇軾,宦途竟是如此不順!
    他親自教育他們,讓他們背誦和模仿名家之作,陽修的文章就是他們常用的範文。他們的習作,蘇都一一修改評點。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蘇淘帶兩個兒子進京應試。當時蘇軾2歲蘇轍18歲。兄弟二人順利地通過了舉人考試、禮部考試和殿試,獲得進士及第。蘇洵欣喜若狂之餘,也引發了他的感慨,他想自己少年時不好好讀書,浪費了那麼多時間,雖然自已的抱負在兒子們身上實現了,但自己難道就真的一事無成了嗎?
  • 人生如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人生如夢,人生就好象一場夢。比喻世事無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夢」。出自: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近義詞有:人生若夢,人生如夢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世事無常。
  • 琴簫合奏《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四十七歲謫居黃州,在遊赤壁時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憑弔古蹟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髮已生的感慨,他通過對赤壁的雄奇與自己的「渺小」來表現對英雄偉業的嚮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 人生如夢,白雲蒼狗 不要太在意不要太刻意
    人生如夢,白雲蒼狗說的就是人生不過一場夢,世事變幻無常。這個世界什麼都在變,無論是人是事還是四周環境。白雲蒼狗,你又怎麼會想到白色的雲一瞬間會大變樣,你又怎會想到自以為的摯友是否會在關鍵時刻捅你刀子,白雲蒼狗,這個世界亦是如此,還能怎樣,我們應該放平心態,坦然面對。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人生如夢,一樽還酬江月。』」人生如【寄】,一尊還酹江月。魯直,是黃庭堅的字,蘇門四學士之一,他所書寫的東坡詞應該是最有權威的一種證明了。不過洪邁說,雖然朋友言之鑿鑿,但是我也沒有見過原本,不知道黃庭堅的那幅書法在哪裡?
  • 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忘記了在哪裡看到的,卻對這句話有著深刻印象。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恍然一場大夢。豁達如蘇軾可以高歌「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卑微如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如何能在人世浮沉間活得通透?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為了生存,棲風宿雨,一地雞毛。一不小心還會被灰塵迷了眼,狂風閃了腰,匍匐前行,步履維艱,早已失了激情,滅了光芒。哪裡還會有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期許?有困惑無處解,有失望無處藏,哪裡還有笑傲人生的豪情壯志?我們需要一劑強心針,重拾自信與希望。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說不能以己悲,可就是悲,要不然怎麼能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寫這麼好?好在天下間,還有滕子京,還有歐陽修。白髮蒼顏,那年,歐陽修主持科舉,中舉的人有蘇軾、蘇轍、曾鞏等。還提拔了王安石,舉薦過為天地立心的張載,他看著年輕學子,霎時間無比真切發覺自己老了。和範仲淹唱和懷抱的日子,仿佛已是上輩子。
  • 遲暮老人對「夢」的詮釋,道盡了「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的真意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夢」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東西,我們往往把一些無法實現的、想要實現的美好事物寄託於夢。希望它成為我們堅持的動力!我們為夢而戰,為夢而努力著……英雄有千萬,紅塵夙願,唯終生憔悴奮戰,卻留下無數遺憾,臨終感嘆。智慧縱無限,華倫罕見,才子佳人總相伴,悲守溫馨心繚亂,夢幻彰顯。
  • 聽說寫「念奴嬌」還得是蘇軾,蘇軾到底體現了「念奴」還是「嬌」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裡的詩人是被貶黃州做團練副使時所寫,此時面對的不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而是黃州赤壁。據百度百科中寫到,「念奴嬌」詞牌名具體起源時間不太確定,但大多認為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最早見於元稹的《連昌宮詞》寫到:「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